啊,对了,华朝人吃鲜鱼,大多是切成薄片,蘸着酱生吃吃鱼脍,根本就没有鱼丸和鱼糕这种东西!但这也不行,鱼糕和鱼丸子,都有鱼鲜味,即便没吃过,一尝就尝出来了,她又不能为了取胜,而去掺杂过多的淀粉,因为那样是侮辱自己的厨艺。
笃笃笃,南叶正犯愁,忽然屋外传来敲门声,她只得暂停思绪,起身去开门。原来却是香秀,托着个满满当当的食盘,笑吟吟地站在门外。
新蒸米饭和鱼肉的香味,自食盘上飘向南叶的鼻端,令她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问道:“这是什么,这么香?居然还有米饭?咱们的份例,不是只有馒头和酱菜么?”
香秀笑着走进屋内,把食盘搁到了桌子上,道:“你不是挑我做你的帮手么,我自然要尽职尽责了,你为了宴席,茶饭不思,我便做了好吃的,给你送过来。”
“劳你费心。”香秀竟先当上秘书了,南叶笑了起来,不过又奇怪,“你上哪儿弄来这么些食材?”
“你现在是整个厨房里的红人儿,还用我去弄食材么?”香秀笑着,把三菜一汤从食盘里端出来,在桌上摆好,“马六嫂发话了,你正在为斗诗会出力,是费脑子的活儿,所以想吃什么,只要厨房里有,都给你做。所以——我就跟着沾沾光了。”
她说着,跟变魔术似的,又掏出两副碗筷来,在自己面前也摆上了一副。
原来参与宴会筹备,还有这等好待遇,怪不得大家都争破了头,只可惜,关键性的问题还未能解决,万一到时候不能让世子满意,可就白瞎了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了。南叶心里装的有事,尽管香秀做的三菜一汤极为诱人,还是没什么胃口,拿着筷子在碗里数米粒。
“怎么?遇到难题了么?”香秀见她不吃,自己也不好意思动筷子,干脆搁下碗,问她道。
南叶点点头,把犯愁的事情,跟香秀讲了,又道:“我想做鱼丸子和鱼糕,但这东西鱼味太重,就算那些少爷小姐没吃过,也是一尝就尝出来了;当然,我也可以不做鱼糕,而改做肉糕,但烦躁的是,我所知道的诗词中,并没有描写肉糕的。”
华朝根本就没有肉糕,诗词中自然找不到,就是鱼糕和鱼丸子,也只能说是打擦边球,找一首写鱼的诗出来罢了。
鱼丸子!鱼糕!肉糕!这都是些什么东西啊?她们不是一起从羊签坊出来的么,为什么南叶懂的东西,比她多这么多?!香秀瞠目结舌了好一阵,待得回过神来,却又止不住地笑:“亏你想得出来,竟打算做一道辨不出食材的菜来,你这叫投机取巧,当心那些少爷小姐骂你!”
“只要能给世子挣脸面,骂就骂呗,我又没违反规则,哎,等等,你刚才说什么?投机取巧?”南叶突然停了下来,望着香秀,两眼生光。
香秀还以为她生气了,连忙解释:“我是开玩笑的,开玩笑的,你别当了真。”
“不,不,不,就是投机取巧,既然我已经投机取巧了一次,为什么不能再来一次呢?”南叶兴奋地放下筷子,奔回西屋,迅速翻起笔记本来。
香秀疑惑不解,跟着她进去,问道:“怎么,你想出法子来了?”
“是,有法子了!”南叶翻到自己想要的诗句,指给她看,高兴地道,“我有办法了,就拿鱼糕,做一盘三鲜头菜!”
香秀仍是疑惑:“方才不是你自己说,鱼丸子和鱼糕虽然看不出鱼形,但却尝得出鱼味的么?那些少爷小姐们,虽然没吃过鱼糕,但鱼味还是尝得出来的,只怕是不行。”
南叶却狡黠地一笑,:“不是你说,要投机取巧的么,我这便是要投机取巧,做一盘尝不出鱼味的鱼糕来。”
尝不出鱼味的鱼糕,那该怎么做?算了,她连有鱼味的鱼糕都没见过,还管什么没鱼味的鱼糕的,真不知道南叶这通身的本事,是从哪儿学来的。香秀摇摇头,道:“那你赶紧吃饭,然后再去告诉马六嫂罢。”
南叶好容易有了头绪,哪里还顾得上吃饭,叮嘱香秀一句“给我留点儿”,就带上她的笔记本,飞奔到马六嫂那里去了。
马六嫂正在屋里吃饭,桌上满满的一桌菜,红烧狮子头,鱼羹,猪排,假煎肉,比南叶那儿的强多了,看来即便只是为了口腹之欲,也得努力朝上爬啊。南叶的上进心作祟,站在那里感叹了一下,方才走上前去,对马六嫂道:“马六嫂,我想出法子了,要拿尝不出鱼味的鱼糕,来做一道三鲜头菜,这道菜,又名合家欢,不但味美,寓意也好,世子一定喜欢。”
三鲜头菜,可是她穿越前的家乡菜,想上一想,不但口水直流,而且勾起她浓浓的思乡情。
马六嫂听了她这想法,反应和刚才香秀的差不多,拿着筷子悬在半空中,瞠目结舌了好一会儿,方才不好意思地问南叶:“什么是鱼糕?我在夔国府厨房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还真没有见过。”
南叶虽然会做鱼糕,但这东西,也不是她发明的,因此不敢自大,谦逊地回答:“我是想着,要让菜辨不出食材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剁烂,做成丸子或糕,而丸子随处可见,太过于普通,所以我便想试试将其做成蒸糕,再拿来做菜。”
马六嫂听过她所述,感叹道:“到底年纪轻,想法多,比我强多了。”说着又道:“那待会儿你就去小灶间,按照你的想法,先做一道出来,我们一起尝尝罢。”
能参与宴会筹备就是好,转眼就有上灶的机会了!南叶高高兴兴地应了,转身回到自己的住处,三下五除二,尽自己最快的速度吃完饭,然后直奔小灶间。
这么好的观摩学习机会,香秀哪肯错过,在向南叶确定过这不是秘方后,迅速收拾好碗筷,紧紧跟了去。
笃笃笃,南叶正犯愁,忽然屋外传来敲门声,她只得暂停思绪,起身去开门。原来却是香秀,托着个满满当当的食盘,笑吟吟地站在门外。
新蒸米饭和鱼肉的香味,自食盘上飘向南叶的鼻端,令她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问道:“这是什么,这么香?居然还有米饭?咱们的份例,不是只有馒头和酱菜么?”
香秀笑着走进屋内,把食盘搁到了桌子上,道:“你不是挑我做你的帮手么,我自然要尽职尽责了,你为了宴席,茶饭不思,我便做了好吃的,给你送过来。”
“劳你费心。”香秀竟先当上秘书了,南叶笑了起来,不过又奇怪,“你上哪儿弄来这么些食材?”
“你现在是整个厨房里的红人儿,还用我去弄食材么?”香秀笑着,把三菜一汤从食盘里端出来,在桌上摆好,“马六嫂发话了,你正在为斗诗会出力,是费脑子的活儿,所以想吃什么,只要厨房里有,都给你做。所以——我就跟着沾沾光了。”
她说着,跟变魔术似的,又掏出两副碗筷来,在自己面前也摆上了一副。
原来参与宴会筹备,还有这等好待遇,怪不得大家都争破了头,只可惜,关键性的问题还未能解决,万一到时候不能让世子满意,可就白瞎了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了。南叶心里装的有事,尽管香秀做的三菜一汤极为诱人,还是没什么胃口,拿着筷子在碗里数米粒。
“怎么?遇到难题了么?”香秀见她不吃,自己也不好意思动筷子,干脆搁下碗,问她道。
南叶点点头,把犯愁的事情,跟香秀讲了,又道:“我想做鱼丸子和鱼糕,但这东西鱼味太重,就算那些少爷小姐没吃过,也是一尝就尝出来了;当然,我也可以不做鱼糕,而改做肉糕,但烦躁的是,我所知道的诗词中,并没有描写肉糕的。”
华朝根本就没有肉糕,诗词中自然找不到,就是鱼糕和鱼丸子,也只能说是打擦边球,找一首写鱼的诗出来罢了。
鱼丸子!鱼糕!肉糕!这都是些什么东西啊?她们不是一起从羊签坊出来的么,为什么南叶懂的东西,比她多这么多?!香秀瞠目结舌了好一阵,待得回过神来,却又止不住地笑:“亏你想得出来,竟打算做一道辨不出食材的菜来,你这叫投机取巧,当心那些少爷小姐骂你!”
“只要能给世子挣脸面,骂就骂呗,我又没违反规则,哎,等等,你刚才说什么?投机取巧?”南叶突然停了下来,望着香秀,两眼生光。
香秀还以为她生气了,连忙解释:“我是开玩笑的,开玩笑的,你别当了真。”
“不,不,不,就是投机取巧,既然我已经投机取巧了一次,为什么不能再来一次呢?”南叶兴奋地放下筷子,奔回西屋,迅速翻起笔记本来。
香秀疑惑不解,跟着她进去,问道:“怎么,你想出法子来了?”
“是,有法子了!”南叶翻到自己想要的诗句,指给她看,高兴地道,“我有办法了,就拿鱼糕,做一盘三鲜头菜!”
香秀仍是疑惑:“方才不是你自己说,鱼丸子和鱼糕虽然看不出鱼形,但却尝得出鱼味的么?那些少爷小姐们,虽然没吃过鱼糕,但鱼味还是尝得出来的,只怕是不行。”
南叶却狡黠地一笑,:“不是你说,要投机取巧的么,我这便是要投机取巧,做一盘尝不出鱼味的鱼糕来。”
尝不出鱼味的鱼糕,那该怎么做?算了,她连有鱼味的鱼糕都没见过,还管什么没鱼味的鱼糕的,真不知道南叶这通身的本事,是从哪儿学来的。香秀摇摇头,道:“那你赶紧吃饭,然后再去告诉马六嫂罢。”
南叶好容易有了头绪,哪里还顾得上吃饭,叮嘱香秀一句“给我留点儿”,就带上她的笔记本,飞奔到马六嫂那里去了。
马六嫂正在屋里吃饭,桌上满满的一桌菜,红烧狮子头,鱼羹,猪排,假煎肉,比南叶那儿的强多了,看来即便只是为了口腹之欲,也得努力朝上爬啊。南叶的上进心作祟,站在那里感叹了一下,方才走上前去,对马六嫂道:“马六嫂,我想出法子了,要拿尝不出鱼味的鱼糕,来做一道三鲜头菜,这道菜,又名合家欢,不但味美,寓意也好,世子一定喜欢。”
三鲜头菜,可是她穿越前的家乡菜,想上一想,不但口水直流,而且勾起她浓浓的思乡情。
马六嫂听了她这想法,反应和刚才香秀的差不多,拿着筷子悬在半空中,瞠目结舌了好一会儿,方才不好意思地问南叶:“什么是鱼糕?我在夔国府厨房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还真没有见过。”
南叶虽然会做鱼糕,但这东西,也不是她发明的,因此不敢自大,谦逊地回答:“我是想着,要让菜辨不出食材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剁烂,做成丸子或糕,而丸子随处可见,太过于普通,所以我便想试试将其做成蒸糕,再拿来做菜。”
马六嫂听过她所述,感叹道:“到底年纪轻,想法多,比我强多了。”说着又道:“那待会儿你就去小灶间,按照你的想法,先做一道出来,我们一起尝尝罢。”
能参与宴会筹备就是好,转眼就有上灶的机会了!南叶高高兴兴地应了,转身回到自己的住处,三下五除二,尽自己最快的速度吃完饭,然后直奔小灶间。
这么好的观摩学习机会,香秀哪肯错过,在向南叶确定过这不是秘方后,迅速收拾好碗筷,紧紧跟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