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col();
    第49章:动情
    【书名:  第49章:动情 作者:】
    小说网欢迎您!本站域名:"小说"的完整拼音,很好记哦! 好看的小说
    强烈推荐:
    内室门窗紧闭,穆文义几兄弟不知里面的动静。
    穆文义额上的青筋突起,双眼冒火,拍着桌子怒道,“父亲真是过份,不去请太医,却让几岁的孩子帮母亲看病。
    这不是拿母亲的性命开玩笑,那又是什么?”
    穆文智也点头赞同,“没错,父亲平时总骂我不稳重不上进,我瞧他今日的做派才是真的不稳重呢,他对母亲可一点也不关心。”
    “老四,你怎可那样说父亲?”穆文礼立马出声斥着。
    但很快他也道,“不过,父亲此举的确欠考虑。但父亲对母亲还是关心的,否则之前也不会四处请大夫。”
    穆莹莹则十分好奇的道,“我真不明白爹为何就是不愿去找向院使,人家向院使都开了口,只要爹亲自去找他,他就派太医过来。
    之前请其他人的功夫,太医早就来开过方子,真是奇怪。”
    她的话,穆文义深以为然。
    他道,“莹莹说的是,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十分奇怪,凭着我们定远侯府与皇家的关系,府中若有人身体不适,请位太医来瞧瞧总不是难事。
    可父亲从不请太医,好像对太医们都有仇似的,我曾问过父亲原因,但他一直不肯说。
    还有这位向院使,他又为何非要父亲亲自去请呢?难道他认识父亲不成?”
    “是很令人费解。”穆文礼轻颔首。
    兄妹几人愤怒不满着。
    秋菊匆匆进来禀道,“二爷,大舅老夫人来了。”
    大舅老夫人也就是汪氏的大嫂,汪正奎的妻子董氏。
    “快请!”穆文义赶紧迎了出去。
    一位身着墨绿色妆花锦比甲的四旬妇人带着丫环快步而来。
    妇人身量中等,肤色白嫩,身姿苗条若二八少女。
    “大舅母。”穆文义兄妹忙低身行礼。
    妇人就是董氏。
    “二郎,你母亲情况如何了?你父亲人呢,怎还未去找向院使?”董氏一开口,就是责问的语气。
    “父亲正带人在里面给母亲瞧病。”穆文礼答道。
    “哦,你父亲从哪儿请来高明的大夫?”董氏问。
    穆莹莹上前一步道,“大舅母,您有所不知,哪儿是什么高明的大夫,是我大哥家五岁的女儿呢。”
    “什么?五岁的孩子能给人治病!这不是胡闹吗?我瞧瞧去!”董氏满面的怒色。
    说着就带了丫环进正厅。
    但她又看了眼穆莹莹,丢下一句话,“莹莹,两年未见,你怎老成这样了?”
    然后扭头进了正厅。
    死老太婆,你说什么呀,你是来探病还是来骂人呢?
    穆莹莹顿时愣在那儿,一颗心被打击的碎成了渣。
    下意识摸摸脸,又抬眼去看前面董氏。
    董氏步态婀娜多姿,发如锦缎,从身后瞧,根本不知她是五旬妇人。
    老妖精!
    穆莹莹恨恨的咬了下牙。
    董氏进了正厅,见内室的门紧闭着,就对穆文义道,“二郎,上前去敲门,就说我要进去探病。”
    穆文义听话的上前去敲门,“大哥,你转告爹一声,大舅母来了,想看看母亲,大哥你赶紧将门开了吧。”
    “请大舅母在外间稍事休息。”穆文仁在里面应,没有开门的意思。
    董氏顿时怒了,对穆文智道,“四郎,将门给踹开。”
    “好嘞!”对这种事,穆文智很乐意,立马撩了袍子就要上前动脚。
    “老四等等,不可如此鲁莽。”穆文礼赶紧拉了穆文智,并对董氏道,“大舅母,您还是请坐下来等吧,踹门不妥。”
    他对董氏很不满,这可是定远侯府,她一来就要踹门,太过份了!
    董氏更怒,用雪白的手指点着他们三兄弟恨,“你们几个呀真是傻到家了,就这样傻乎乎的在外面等着,由着别人在那儿折腾你母亲。
    万一你母亲出了什么事儿,看你们怎办,世上可无后悔药吃。
    老四,听我的,将门踹开!”
    穆文智看向穆文义,似征求他的意见。
    穆文义点点头。
    穆文智抬脚欲踹之时,内室的门‘吱呀’一声被打开了。
    “老四,你做什么?”定远侯沉着脸斥。
    “没……没什么。”穆文智忙将抬高的脚放了下来,躲向穆文礼身后。
    董氏看着定远侯冷哼一声,阴阳怪气道,“侯爷不去请太医,却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为妹妹看病,这是唱得哪一出啊?
    知道的认为侯爷太宠爱妹妹,担心妹妹的病,连孩子都要带来给妹妹治病。
    不知道的还以为侯爷拿妹妹的性命当儿戏,竟将妹妹的性命交给一个孩子手上,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太荒唐啊。”
    “大哥大嫂要是真疼爱表妹,早就请了太医请来,而不是站在这儿说风凉话。我要是拿表妹性命当儿戏,依着她做下的那些错事,我早就不管她。”定远侯冷冷的应道。
    他与汪氏本是表兄妹的关系,他母亲是汪氏的姑母。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还反过来怪我们不成?”董氏被堵得胸口一闷。
    “这是我们定远侯府的事,怎敢怪罪他人。”定远侯*的应。
    方才董氏所说的话,他在里面全都听见了。
    “是嘛?那如此说来,侯爷是有了好办法来救救妹妹了?”董氏讽道。
    “那是当然。”定远侯肯定的点头。
    “父亲,真有办法了?”穆文礼忙问。
    定远侯点头道是,然后不理会董氏,让穆文仁与决明二人去杏林堂抓药。
    董氏将凌厉的视线落在穆锦晨身上,问,“你就是穆二小姐?你会治病?”
    “嗯,我是穆锦晨,对医略懂皮毛。”穆锦晨很乖巧的应着。
    “略懂皮毛就敢为人看病?”董氏不客气的道。
    “老夫人,我这是谦虚呢,您难道没听出来吗?”穆锦晨正色道。
    董氏眸子一瞪。
    一口老血涌入喉间,又被生生的给压了下去。
    穆锦晨不等她再说什么,立马又接着道,“老夫人,您可千万别生气哟,内经有云,发怒容易伤到肝脏,导致肝气郁结,容易引发各种不好的疾病呢。
    像我祖母,此次就是生气得了外感,因未及时医治,才病成这样的。
    所以我们要想身体健康,应该心胸宽广……”
    看着穆锦晨小嘴一张一合的说着养生之道,董氏眼角在抽搐着。
    她想揍这死孩子,怎么听怎么像在指桑骂槐。
    噗!
    定远侯刚入喉的一口茶差点儿没喷出来。
    看董氏吃瘪是件令人愉悦的事儿。
    董氏坐不住了,甩了帕子起身去看汪氏。
    穆锦晨笑眯眯的住了口,并喝茶润润嗓子。
    方才之言虽说是故意用来气董氏,但却无半句虚言。
    生气是真的对身体不好,肝气郁结还会影响到心,耗伤心气而心神不宁,进而出现心情抑郁,情绪波动,最后导致失眠多梦易惊醒等证。
    所以凡事肚量大些想开些,勿要钻牛角尖,更别去费尽心思去害人,开心是健康最好的良药。
    像汪氏,若不是处心积虑的想害宁氏,以至最后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而动了怒火,又怎会病到如此田地。
    穆文仁将药拿来,定远侯让决明去煎药。
    药十分简单,只有三钱柴胡加一两生麦芽,将它们放在一起熬水给汪氏喝下去就成了。
    药很快熬好并端了上来。
    但董氏却不让给汪氏服用,“不成,这药可不是衣裳,岂能随意乱服,万一出了喝出了事来谁负责。
    你们不心疼你母亲,我心疼!”
    “我负责!”定远侯面对叽歪的董氏十分恼火,拍了桌子怒道,“要是喝出了问题来,我偿命!喝!”
    “好,我不管了。”董氏也拍案而起,扭头便走。
    穆文义忙追上去去劝。
    定远侯话说到了这份上,穆文礼他们几个还能说什么,只得几人合力将药给汪氏喂了下去。
    药喝下不到一刻钟,汪氏竟然睁开了眼睛,轻轻摸着肋下,奇道,“这儿不疼了。”
    “娘,真的吗?”穆莹莹喜道。
    汪氏在痛晕之前不仅仅腹部胀痛,肋下更是痛得难以忍受,后来被痛晕了过去。
    “真的。”汪氏点头。
    穆文礼也松了口气。
    又过了一刻钟的功夫,汪氏忽然呻吟一声。
    “娘,怎么了?”穆文礼他们忙问。
    “哟,肚子痛,快扶我起来。”汪氏捂了肚子,迫不急待的去掀被子。
    她有了便意。
    穆莹莹赶紧让春荷她们上前扶了汪氏去净房。
    等汪氏出来之时,精神明显好了起来,病气去了五分。
    “现在感觉如何?”定远侯上前问。
    汪氏摸了摸肋下和腹部,欣喜的道,“侯爷,肋下不痛了,腹部也不胀了,好了!”
    大病初愈,有捡了条命的感觉。
    “没事就好。”定远侯一直紧绷的弦这才松了下来。
    而穆锦晨也松了口气,终于成功了。
    她前在秋枫园就曾琢磨过汪氏的病,当时还没什么头绪,后来看了黄大夫开给宁氏的方子,忽然大悟,同时想到有医书上记载差不多的病例。
    汪氏之所以喝了承气汤无效,是因肝气郁滞不通,药力无法发挥。
    她就想到用疏通肝气的柴胡与生麦芽,先帮汪氏疏通肝气,然后再触发大承气汤的药力。
    “是侯爷救了妾身。”汪氏看着定远侯,眸中柔情满满。
    虽然痛得晕沉沉,但还是知道他为了她的病,四处奔波为她寻大夫。
    看来在他心里,她还是有份量的,以前是她误会了。
    这样一想,汪氏的眼神越发柔和起来。
    定远侯面对她深情的眼神,眉头拧了拧,“你先好好休息,有些事等你病好了再说。”
    说着,他就带了穆锦晨离开。
    汪氏这一次倒没有怎么恨定远侯,心里反而还甜甜的。
    肚子一空,她就觉着饿了,让春荷去熬粥来。
    穆文义兄妹几人看着病愈的汪氏,感觉像在做梦。
    他们到现在都不知到底是穆锦晨治好了汪氏,还是定远侯。
    宁氏听穆文仁说了治病经过,不由感慨,“看来公公对那人还是有感情的,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样冷淡。”
    屋子里没有其他人,只有夫妇二人,穆文仁就摇摇头,“其实并非如此,父亲这样紧张她的病,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