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辰听后很快就同意她跟莫情出门,只是担心着她的身子,这么瘦弱,又得在外风餐露宿的,怕她们两女人受不住。
    乔宝莹却是叫他别担心,她身边有那么多的暗卫,赵牧还会派不少人相护,根本不成问题。
    苏辰还是担忧,于是将莫金安排在两人身边,正好莫情是他妹妹,两兄妹在一起也安心。
    乔宝莹答应了。
    第二日苏辰去衙里头了,她就跟莫情坐上了马车,车队往城外去。
    在马车上,乔宝莹问道:“莫情,你是在城外哪儿遇上了庄户?我上次跟苏辰一起去明阳寺都没有看到庄户。”
    “五十里外,比明阳寺还要远。”
    莫情解释。
    “那么远,你怎么跟赵牧去了那么远的地方,咱们这一路上怕是不能一日来回。”
    乔宝莹正想着夜里怎么露宿的事,莫情却道:“咱们今晚住庄户家里,反护卫都藏起来,就我大哥跟着,再加上咱们身后的暗卫,应该不成问题。”
    “这些庄户得的怪病很严重吗?会不会传染?”
    乔宝莹看向莫情的腹部,那儿微微隆起,她忍不住抚摸着小腹,说道:“我在书上看到过,如果真如我猜的那个病症,寻就不会传染,但也要注意饮食,不然也会得他们一样的病来。”
    乔宝莹一听,心就提了起来,“莫情,你先前没说,不然咱们得想个万全之策再来,你毕竟还怀着孩子,咱们不能冒这个险的。”
    莫情很有信心的说道:“莹儿别担心,咱们小心就会没事,我是大夫,不能因为自己的孩子而不管病人的。”
    乔宝莹无言以对,她跟她大哥一样固执,做下的决定是很难改变的,她倒是好奇赵牧总舍得让莫情这样出来。
    到晌午的时候,他们的马车还没有到,于是一行人便在官道边上做了晌午饭,吃饱喝足。
    就见有下人去溪边打来生水,直接给她和莫情倒上,莫情可是怀有身孕的,在外头最好别喝生水,虽然这个时代的水不曾污染,但毕竟是野外,还是烧开了再喝为好。
    于是叫下人烧开了水再喝,同时也交代他们不要喝野外的生水,容易得寄生虫。
    乔宝莹不过是随口一说,莫情便拉住了她,说道:“莹儿怎么知道寄生虫的?”
    这是常识好吧,乔宝莹一时语塞,嗯了好半会才说道:“就是听小童说的,他说野外出行,最好喝烧过后的开水,还有露宿野外,一定不能直接睡在草地上,容易得风湿,也容易有寄生虫jinru体内。”
    莫情一拍手掌,高兴的说道:“莹儿,你真是我的及时雨,我先前还一直想他们是怎么得的怪病,我现在知道了,咱们马上走,我要赶紧去验证一下。”
    乔宝莹被她一惊一乍的还没有搞明白什么事儿,她就开水也不喝了,拉着乔宝莹上了马车,很快朝那她指点的那个村庄走去。
    在村外一里路的样子,马车停下来,所有护卫原地停留,乔宝莹和莫情却换了一身没有补丁的布衣,看着就是干净,但两人瞧着像村妇。
    莫金陪在两人身边,三人就结伴入了村。
    村子里的人一开始看到三张陌生的面孔还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儿,有人立即去通知了族长。
    莫情朝乔宝莹看去一眼,说道:“我认识他们的族长,上次经过这儿,赵牧不让我留在这儿。”
    “那你这一次是怎么出来的?”
    莫情神秘一笑,“当然是说跟莹儿一起去明阳寺烧香了。”
    乔宝莹郁闷的看着她,这一次是她给她遮着了。
    三人入了村,还没有走进去,族长就带着人过来了,那族长五十上下,看到莫情,立即认了出来,连忙上前相迎,嘴里叫的却是神医。
    莫非莫情先前给他们冶过病了不成?
    乔宝莹看着这村庄,村里人的生活应该还是挺好的,至少比她在零陵郡在巴蜀所见的庄户生活要好不少,他们身上的衣裳虽然有补丁却并不多,而且他们盖的屋子多是瓦房,茅草顶的也有,但屋子却是用泥土糊过的,很结实。
    乔宝莹三人被族长热情的迎到祖祠来了,很快有人搬来了凳子让三人先坐下休息,那族长语气沉重的说道:“神医刚走后不少,我们村里头又出现了好几位上吐下泄的,如今躺在床上都不能下地了,吃又吃不下东西,下腹还隐隐做痛。”
    莫情叫他们把人抬过来,她打算细看。
    乔宝莹担心她的身子,把昨个儿准备的口罩拿出来,三人一人一个,还有她做的小手套,非得让莫情带上不可,她身为医生,得先保护自己才能去冶好别人。
    莫情无奈,只好听了她的。
    病人抬上来了,有十来位,其中躺着已经奄奄一息有三位,还能**的五位,剩下的两位是这两日开始的。
    村里头有大夫,大夫也来了,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兽医,但他也能弄一点草药,给村里人看病。
    村里吃食是有的,乔宝莹明显的看到人家悬梁上挂了肉和一些粮食,可一但村里人病了,他们就不成了,村里的大夫只会看些简单的病,重病得抬镇上去,或者直接抬苏州城去,这儿算是隔着近的。
    乔宝莹问他们为何不抬到城里去的时候,那满脸风霜的族长说道:“咱们村里头一年下来余银不多,若是进城看病,一次病便能消耗了家里人两三年的积蓄,哪敢啊。”
    “咱们日子还能过下去,就是不敢生病,镇上的医馆也得看人脸色的,外头看病贵,咱们庄户人家也不敢去。”
    乔宝莹一听,再想起苏州城的繁华,她也无言以对。
    这几日跟着这些权贵打交道,再加上她和苏辰手头也富足,都差一点被这一层繁华的表像也骗住了,不管再繁华的地主,也有底层的百姓。
    乔宝莹心里莫名生出一个想法来,眼下百姓吃的是有了,就是没钱看病,若是她跟苏辰建议,在每个镇上都开个义诊,只要百姓给点药钱就行的医馆,这样算不算也是解决百姓的急需。
    其中一个村民说道:“先前我弟弟被送去镇上医馆看了的,只开了一些药,他吃了后根本没有效果,如今镇上医馆都不给看了,说他得了怪病,还说会传染的,不准我们抬去医馆里冶疗,被那医馆里的大夫这么一说,我弟的病情加重,连城里的大夫都不给看。”
    乔宝莹朝那村民看去,这位身上的衣裳也很普通,面色呈小麦色,这会儿说起话来,还有些激动,她忍不住问道:“这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银子?”
    “五两银子,也没有看好,原本我们一家人存着银子好建房子,没想白白把银子花了,弟弟却成了这个样子。”
    乔宝莹来到莫情身边,问道:“你觉得如何?这到底是什么病?”
    莫情正仔细的查探,过了一会方说道:“便是先前莹儿说的那样,他们必定是喝了生水,长年累月的,怕是有寄生虫在身体里。”
    莫情这话一说出来,所有的村民都往后退了一步,族长担忧的问道:“什么是寄生虫?这病传染么?”
    虽然大家伙的都是同族又是同村,心里一直都有些害怕,却还是担心着乡里人,刚才听到寄生虫就吓了一跳,原本的恐惧也跟着出现。
    莫情见状,便说道:“你们不用担心,这个病能冶好,也不传染,但是你们得改变生活习惯了。”
    莫情看向乔宝莹说道:“莹儿,你来教大家伙的怎么注重健康,我给他们下药,这些药是我最近配出来的,应该是有效的。”
    乔宝莹点头,她召集这些村里往旁边的空地去,留着这屋子给莫情冶病。
    到了空地,乔宝莹便教他们以后不要直接喝河里的水,一定要煮开了才能喝,同时在外头劳作休息,也得注意草地上的卫生,坐下去的时候,记得底下垫一点东西,不要直接与湿草地接触……
    乔宝莹说了不少的注意事项,村里人一一听着,听得很是仔细,待乔宝莹说完,有村里人却是不信的,他们祖祖辈辈就是这样的过来的,怎么就喝个生水便得了怪病的。
    再上在山里头干活,渴了的时候哪还顾得了这么多,不可能为此还跑回家里一趟吧,除非他们带水去。
    乔宝莹看到这些人个个都有疑惑,或许她说的话还得莫情冶好了那些病患他们才会更加相信她们两人。
    不过在莫情看诊的时候,她倒是可以做一个试验,他们不知道水里存在着什么,那她就给他们看看,看明白后,他们自己若是还要一意孤行,那就只能去她和莫情开的药房里买药了。
    乔宝莹叫人捉来一只螳螂放入水中,螳螂最招铁线虫,旁的看不到,这样近距离该看明白了吧。
    乔宝莹召集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过来一起观看,看到螳螂肚子后慢慢出来的铁线虫后,吓得几人脸色都变了。
    很快乔宝莹的话得到他们的认可,有族长出面,大家也信了。
    乔宝莹从外头走进来,看到莫情正在诊脉,乔宝莹担忧的问道:“他们没事吧?”
    “能冶,已经有人开始腹泄了,过不了多久,他们都会将这寄生虫排出来。”
    那就好了,乔宝莹放下心来。
    到了傍晚,原本奄奄一息的几人都开始有了一丝力气,乔宝莹和莫情在村里头呆了三日,这些人已经能下地了,先前的症状全部消失,除了人虚弱一点,但的确是已经好全了。
    莫情便将她们开的药铺名称说出来了,若是去她们药铺买这打虫药的话,会很便宜的,她只是收了药材的菜而已,并希望这些庄户能一传十十传百的传下去,免得就这样错过了。
    从村子里出来,莫情便建议道:“莹儿,既然我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不如咱们多走几个村子看看,除了这寄生虫的病,或许还有别的病,咱们也一定给看了。”
    莫情心地太好,见不得病人不舒服,乔宝莹听后,便跟她一起往下一个村庄走去。
    接下来的五日,乔宝莹和莫情走上十个村子,里头但凡壮年的男女多半都没有什么病,她也就顺带宣传一下教他们怎么注意卫生之类的。
    但村里头最容易得病的就是老年人和孩子,孩子起烧了,就弄点草药应付了事,村里头的大夫一个人搞不好得管住好几个村的人,他们是可以上门看诊的,但他们的医术并不高。
    有不少小孩子看着可爱极了,却因为小时候的一场高烧,把人烧傻了,要么说话不利落,要么有点痴傻,乔宝莹已经看到不少个这样的孩子,看着她就心里不舒服。
    还有一些老人,年纪大了后,总是病痛缠身,家里人没有钱看病,看了病也未必能好,所以有不少就这样被病痛折磨着等死。
    乔宝莹和莫情看到这些人,心里都不太舒服,越发的让乔宝莹想在各镇子上开义诊的想法。
    可惜莫情怀了身孕,不能跟她一同折腾,此事也不能立即能办到,待她回去后,跟苏辰商量商量,要是官府能支持一下,那就是太好了,到时她再拔出一部分盈利出来惠顾百姓,也是好的。
    这一路上看来,庄户人家的生活还是不错的,至少能吃饱,比零陵郡强太多了,而且他们这儿还会不少手工,便有了几人合伙的小作坊,这些小作坊规模很小,但他们织好的布和养好的蚕丝都是便宜卖给城里的商人。
    这跟粮食的价格一样,时高时低,具体得看做的人多不多,一但多了,价格铁定便宜,一但少了,价格是高了,但庄户手里的分量也少,反正一年下来也没有赚下多少的。
    两人这一时到了平江县的地界,原本只是经过这儿,只是无意间看到几位庄户人家,却是穿得破破烂烂的,这让一路走来的乔宝莹和莫情都觉得奇怪,庄户的生活还没有到这般地步吧,怎么弄成这样的。
    找到几位庄户打探一下,却见他们畏畏缩缩的,似乎很害怕有身份的人。
    在乔宝莹和莫情的问话中,才知道吴江县的生活是整个平江府最贫穷的,原来吴江县里有出了几个地主,这些地方把大部分田地都收买走了,百姓无地可种,不得不跑去富户家里做长工,再不色就在村里头开恳荒地,一年下来有豆饭吃也不错了。
    她们两人这一次出来的时间有点久,莫金都收到苏辰好几封信了,说赵牧老是来找他问两人上香到底要多久才回去。
    两人没法去一趟吴江县仔细打探,这一会儿她们两人是打算回程的,得知这个消息后,便把吴江县的事情记下了,等回了城里,就想告诉苏辰,到时派人过去的探探实情,他可是平江府的知州。
    乔宝莹和莫情带着人马走在官道上,这天气越发的热了,随行的人都很辛苦,马驹也有些疲累,正好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处茶亭子,于是打算上那儿歇会儿脚,喝碗水去。
    从马车上下来,就见亭子旁边还停了三辆马车,在这个偏僻的官道上还能看到马车已经很稀奇了,这一会儿一停还是三辆马车。
    乔宝莹不免多看了一眼,再看茶亭门口的旗子迎着风吹动着,她也忍不住看去,茶字写得不错,也不知道是谁题的笔。
    一行人进了亭子,就见里头三三两两的坐下了不少歇脚的人,但这些人却是一伙一伙的坐在一起,只有中间那边当风的,还有桌子的地方却是空荡的。
    不过也看得出来,眼下坐在那空荡之处的四位身份显然不同,身边还有下人伺候着,他们身上的衣裳不仅没有补丁,连衣料都是绸缎。
    而蹲在墙角或者在长板凳上歇脚的那些人却像是普通的庄户人家,他们这是挑着担子去城里吧,个个端着一碗茶喝着,低声的聊着天。
    乔宝莹考虑到莫情的身子,于是直接带着人走进这空荡之地,这儿还有一处桌椅,还当着风,微风吹着很惬意。
    乔宝莹的身子比较凉,她倒是不觉得热,但身边跟着的包括莫情都不停的抹汗,本来怀孕的人就怕慢。
    乔宝莹一坐下来就叫伙计要凉粉,没想那伙计的很不好意思的说茶亭里只有茶,且茶叶还比较粗糙。
    乔宝莹听后,便叫那伙计的送来热水,她自个儿泡茶喝,她带了不少好茶,本就是茶商,最好的自然都早早的送来了的。
    “莫情,可惜了,就是没能弄到凉粉,待回去后,我给大家伙的做凉粉吃,到时你们就知道味道了,在夏天吃最是好。”
    莫情和莫金听到凉粉就来了劲,这会儿热的,他们当然也想喝点凉的,但夫人亲自给他们泡茶,他们也不好拂意。
    莫金着实太口干,背着乔宝莹喝了一碗亭子里的糙茶,接着一口吐出来,呸了一口,又坐了过来,还是喝夫人泡的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