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路朝东边走,看到街头的九九楼,几人便进去了,见到掌柜的,乔宝莹将令牌拿出来,那掌柜的见了,面色微变,却立即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似的,带着他们一行人往天字号房走去。
在大厅里,乔宝莹已经看到了青衣人出没。
入了天字号房,乔宝莹立即叫那掌柜的查一查常熟县的青衣人到底有多少。
接下来她打算在常熟县的九九楼里住上两日再出发,她得仔细安排一下,这一路上回苏州城还有不少距离,就算易容术很稳妥,她也得杜绝了一切最坏的后果。
于是乔宝莹叫掌柜的先去黑市打探一下,她要花重金买些游侠相护,另外定了一辆一模一样的马车,上面挂上苏府的府牌,大摇大摆的带着人马往苏州城去。
而乔宝莹隔着一日,扮成走商继续启程。
这一次他们听到不少消息,很是精彩,一路下来,不少人都传吴江县的知县派人追杀新任知州大人的夫人,因夫人下乡体恤百姓的生活,到了吴江县后不知怎么的得罪了万知县。
这个消息是乔宝莹叫人放出去的风声,正好一路上的确发现有青衣刺客穷追不朽,有不少百姓走商都看到了,这些人都能做证,这个消息很快传了出去,结果乔宝莹还没有到苏州城,苏辰却火急火了的带着一队人马接到了下一个县城。
夫妻两人相见,苏辰面色可不好,先前不过是说在城郊看看,怎么转眼二十日过去,就见她们来回各地,虽然有音信传来,可是如今惹来麻烦了,苏辰早就提着的心思,这会儿一听到小媳妇被人追杀,苏辰早已经后悔的不行。
看着苏辰阴沉的脸,乔宝莹有歉意,她从背后抱住苏辰,将头埋在他的背上,解释道:“一路上看到不少百姓过得辛苦,就走着走着就走远了,这一次得罪吴江县知县的事也是个偶然,根本没有做什么,他们在得知我的身份后,为了杀人灭口,竟然找了这么多的人过来追杀。”
“苏辰,你放心,你给的这么多的暗卫,一般人伤不到我,咱们的实力已经不是在巴蜀时,这儿交通方便,也没有巴蜀时那样山道险阻。”
乔宝莹说得轻松,苏辰却是有两日食不知味,他郁闷的回身将她抱起,来到长榻中坐下,他将她安置在自己的怀中坐她,他却拿出笔和纸,打算写信。
“写给谁的?”
乔宝莹疑惑的问。
“当然是写给连卫中,我这次带着兵马匆匆出来,官衙那边没有去,得交代一声,反正都出来了,我就亲自陪你再探探民情。莹儿,我知道你的性子,若不是你看到了什么,也不会走这么远的,这儿的百姓当真如此疾苦么?”
乔宝莹见苏辰忧心,但如实说道:“倒还好,比咱们零陵郡强多了,不过这儿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镇上和县城里的医馆当真是贵得离谱,比咱们零陵郡还要看不起病,而且其中的大夫医术参差不齐,不少百姓不懂行情的,不但被骗去了银子,还无处申张,一但闹事,大夫就造谣说病人得了怪病,会传染之类的话。”
“这样会让很多百姓不敢接近病人,也不相信病人亲人所说的上当受骗。”
乔宝莹说完,苏辰的信也写好了,他将信交给陈意,陈意很快叫人将信送回苏州城。
苏辰的身子往后靠了靠,见乔宝莹还坐得笔直呢,便伸手将她按在怀中,手抚着她漆黑光泽的头发,有一下没有下的,他似乎在想事情。
过了半晌,苏辰才说道:“看来平江府对行商之人的地位看得如此之高,反而物极必反,原本商人地位低下,放在零陵郡,大家都不愿意行商,家家都只向着读书郎去了,可平江府却不是这样的。”
“苏州城内的繁华离不开这些商人,世家贵族也认可了这种现像,而且家族也行商,当官的俸禄反而不当主要收入,这样就会造成有官谋私,或者官商勾结之局面。”
“如今连医者父母心的大夫也以逐利为目的,当所有人都计较起钱来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儒家思想的初衷,皇上一向崇儒学,很看重读书人,连着荫补入士都有压制的手段,可是这平江府却像是完全与皇上的旨意脱节,他们自成一套体系,官官相护,共同谋利,官商早已经不分。”
乔宝莹靠在苏辰的怀中,静静地听他分析,这会儿听完,乔宝莹也忍不住感慨,她这一路上所见所闻,正是苏辰所分析的一模一样的,的确是个个都都往利益看重,人情味反而少了。
除了这些贫穷的百姓们,还存着一份善心外,恐怕连乡里的富绅都已经以利益看齐,并以满足的生活而得到炫耀,人生也浮躁了,有钱有权的开始凌驾在律法之上,一但与官勾结,底下贫穷百姓的生命就尤如蝼蚁一般,生死都抓在他们的手中。
“苏辰,我发现吴江县里有几位大地主,害得百姓没田没地的,还得给租他们的田地缴租子,缴不上租子就被折磨,而且我看到不少百姓连衣裳都是破破烂烂的,还不如咱们零陵郡呢。”
“谁能想到如此繁华的平江府还会有这么一个吴江县过得如此疾苦,这二十来天里,我跟莫情一个村一个村的去,看到的多大都有余粮,可是这些有余粮的庄户,没有想着将孩子送去私塾,却反而学着怎么做生意了。”
“我看到向处作坊,这些人的确有能力,会养蚕,会织布,有的还种茶,各有想法,本是一件好事,可是我却从吴江县万知县的千金嘴中听到一句话让人寒心,‘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就可以证明他们多么不看重读书之人。”
乔宝莹将自己怎么与万知县得下仇怨的事说了出来后,苏辰早已经生气,他回想起初上任时,各地知县都来了一趟苏州城,他对万知县的印象还是挺深的,万知县是几位知县当中唯一的寒门,苏辰对他很有好感。
当时他发现万知县虽是寒门,却给人一身正气之感,当时苏辰便想着这吴江县或许可以培养一下,待万知县得了政迹后,以后便能升迁,待他走后,此人或许能接平江府知州之职。
如今被小媳妇一说,他反而很失落,寒门士子本就少,能得到这么一位不容易,结果却还是走了歪门邪道。
“看来我得查一查万知县的夫人是个什么人了,他一介寒门士子,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能耐,除非他娶的夫人是世家之女。”
乔宝莹点头,她伏在苏辰的怀里睡着了,有他在,她很安心,只要把问题告诉苏辰,所有的事情都会得到解决。
苏辰已经给连卫中去了信,自然也不急着赶回去了,于是听了乔宝莹的话,便去了她先前觉得贫穷的几处村落看了看。
带着苏辰去看后,苏辰却发现一个问题来,她们所说的几位村落,都是最容易受涝灾和旱灾的地方,他们农田基本不敢种稻谷,而是开垦成了地,种的是耐旱耐涝的农作物。
这些农作物造成他们的产量低下,又卖不出去,能自己吃,养活家里人之外,便没有别的收入,再加上如今的平江府全民行商,做庄户的也有农作物可卖,没有半点本事的,却半文都捞不到。
苏辰在这处村子里打算住两日,他得细细查看一下,原本这儿的田地平坦,又有这么多的田地可以养成水田,偏生都浪费了。
乔宝莹在族长的安排之下,住在村里头的一处相对来说好一点的院子里,原主人囤出位置来,乔宝莹给了租金,没想族长根本不要。
大家伙的也不知道苏辰和乔宝莹的身份,只是看着两的穿着和气质都很不相同,让他们还生了惧意,生怕几人过来是抢夺他们田地的。
那族长已经来过他们的院子三次了,来了又不敢开口,坐立不安的站了一会儿又走了。
乔宝莹也没有解释,反正两日后他们就要回去了。
苏辰带着人手去看了,接连忙碌了两日,夜里苏辰回来,夫妻两人躺床上,苏辰便说起他这两日的所见所闻。
这儿本有一处水域,若能疏通那处水域,便能使百万顷农田获利,在水域下游的所有村落,都在受着旱灾的困扰,一但建成这一项水利工程,不仅解决了旱田的无水的事,还能抵挡水灾的形成。
一到雨水季节,水域的水位过高,就会将下游的村落全部给淹了,所以他眼下要做的是就是疏通,经过下游的农田再汇集流入海域,如此循环,将可以解决两大难题。
乔宝莹听着苏辰的分析,瞪大了眼睛,她不过是觉得这里的村落有问题,没想到苏辰竟然两日就找到了问题所在。
天下的粮仓在此,若是接下来的百万顷农田得到利用,那岂不是粮食收产也要翻几倍了?
乔宝莹一想到这个事,就激动起来,若是能将这个水利工程建好,那苏辰可是要名留青史了,以后但凡记到平江府地方志里头必有苏辰的名字,不要说是政迹,便是这一项,她就为苏辰骄傲。
苏辰也很激动,他没有想到小媳妇的一句话,竟让他找到了这么一个大问题,至于吴江县万知县的事,那都是小事,不过是个小小知县,他做为他的顶头上司还摆不平他了,他的知县位置也做到头了。
历任知州都不曾发现的疏通水域的事,如今被苏辰发现,两人一夜没有睡好,第二日便告别了族长,接着起程,终于让这里的村民安心了,走的时候,苏辰还是将自己的身份说了出来,因为他很快还要再来的。
那族长带着全村的人将夫妻两人送了五里地,若不是苏辰叫乡亲们回去,恐怕会一直送到县城里去。
他们一路往苏州城去,半路也遇上不少青衣人的,不过他们看到苏辰也在的时候,不敢造次,全部隐了身,最后也没有人敢阻拦他们,就这样平安的回到了苏州城
当天夜里,平江府通判连府,连卫中收到一封吴江县的信,是他的妹夫亲自写来了,妹夫万子学此人虽是寒门,却与世家子连卫中同拜卫先生为师,两人前后中的状元,相继又娶了师父家中的两位闺秀。
因为卫家姐妹的关系,连卫中不得不跟这个师弟走得近了些,这会儿看到万子学信里的内容时,他惊了一跳,万子学竟然胆大包天,敢追杀知州夫人,明明苏知州宠妻如命,在平江府是出了名的,这一次万子学这是踢到铁板上去了。
连卫中立即叫下人将夫人请来,夫人大卫氏匆匆赶来,看到信后,气不打一处来,“妹妹也不管一管她女儿这脾气,长成这模样了,好不容易找了个上门女婿,还是个秀才,就该知足了,怎么敢向知州夫人下手,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大卫氏连忙看向连卫中,说道:“夫君,你无论如何要救妹夫一家,妹妹一家虽然是有些跋扈,但他们平素也不惹别人,一定是那知州夫人说了什么房刻薄的话激动了梅儿,才发生这样的事来的,我妹妹多年未出,好不容易得到这一女,万分宝贝,梅儿就是不会说话,但心地是好的。”
连卫中又不是第一次给师弟一家善后了,上次侄女为了得到沈秀才,害得人家家破人亡,孤身一人被他们招作上门郎,沈秀才本就是拒绝的,并以死相迫,事后成了事,这个中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这会儿才几年,又惹出这么大的一端来。
大卫氏见连卫中不作声,却在屋中来回踱步,她提着心再次说道:“夫君,看来我爹的面子上,你一定要帮我妹妹一家,待此事过后,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他们一顿,以后他们再也不敢了。”
连卫中无奈一叹,说道:“你这样的话说过几回了,可有用?这一次得罪的可是耿直了苏知州,他是寒门出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最讨厌就是寒门子弟,如今皇上又向着这些士子,我也不能太过明显。”
“看来,我得找苏大人喝喝酒了,妹夫一家救是要救的,但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这一次他得罪谁不好,偏生得罪知州夫人,正是苏大人的逆鳞,平江府的人都知道。”
很快连卫中写下请帖,让下人送去了苏府。
苏辰回来两日了,一直忙活着那水利工程的事,先前的想法也是他临时的起意,真正要确定下来,他还得找漕司的人一同过去仔细的瞧一瞧,若真如他所计划的能行事,他便给皇上写下凑折,得到准许后便开始冶水。
苏辰傍晚刚回到府中,就见小媳妇拿着连家的请帖过来。
“今个儿收到的请帖,是连卫中亲自请夫君去连府吃宴,上面还邀请了我,可是我一想到上次从姓连的嘴里说出要抱我一事,我就不想见到他们,再说他们那一帮三教九流的,成日里抱着美妾调戏,我一个正夫人在你身边也不是个事儿,你还是自个儿去吧。”
“请帖退回去,连府我也不去。”
苏辰看也不看的拒绝,直接朝书房走去,乔宝莹却一路追进书桌,郁闷的说道:“邬总管本是要退回去的,可是连府已经写了三次请帖了,这一次再拒绝,恐怕伤了上下属的情义,上次你不还写信给连卫中,叫他代管事务,咱们才得到了几日的清闲。”
苏辰被乔宝莹一劝,想了想,拿起请帖看了一眼,说道:“那我去一趟吧,这些官员的宴我都不曾赴约,这一次去了,莹儿就在家里等着我,我去去就回了。”
请帖上的日期是明个儿的宴席,这一日夫妻两人为着冶水的事商量了好半晌,晌午过后,乔宝莹便给苏辰准备着他要出席连家宴会的衣裳。
傍晚那会儿将苏辰送出了府,乔宝莹便一直等着苏辰,他说会早点回来的,怎么这一等,等到月上中天了,他还没有回来,乔宝莹早已经叫邬总管派人去连府外守着了,可是那边还是没有动静。
就在乔宝莹内心不安的时候,邬总管匆匆进来,身后跟着个小厮,他拿着苏辰写的字条。
乔宝莹一看,就更郁闷了,也没说明什么原因,就是叫夫人赶紧找上刘无好一同去连府。
找刘无好去连府做什么?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儿?这会儿都已经是半夜了,刘无好到底住在哪儿她也说不准,只好碰运气的去了小美的院子,但愿小美受宠,刘无好都住在这儿。
还当真被乔宝莹猜对了,刘无好住在小美这儿。
院子外杨柳青青,院子内花团锦簇。
刘无好从美人乡里醒来,得知是苏辰叫他去连府,倒也讲义气,二话不说披衣起身,安抚好小美,便随乔宝莹往连府去。
在大厅里,乔宝莹已经看到了青衣人出没。
入了天字号房,乔宝莹立即叫那掌柜的查一查常熟县的青衣人到底有多少。
接下来她打算在常熟县的九九楼里住上两日再出发,她得仔细安排一下,这一路上回苏州城还有不少距离,就算易容术很稳妥,她也得杜绝了一切最坏的后果。
于是乔宝莹叫掌柜的先去黑市打探一下,她要花重金买些游侠相护,另外定了一辆一模一样的马车,上面挂上苏府的府牌,大摇大摆的带着人马往苏州城去。
而乔宝莹隔着一日,扮成走商继续启程。
这一次他们听到不少消息,很是精彩,一路下来,不少人都传吴江县的知县派人追杀新任知州大人的夫人,因夫人下乡体恤百姓的生活,到了吴江县后不知怎么的得罪了万知县。
这个消息是乔宝莹叫人放出去的风声,正好一路上的确发现有青衣刺客穷追不朽,有不少百姓走商都看到了,这些人都能做证,这个消息很快传了出去,结果乔宝莹还没有到苏州城,苏辰却火急火了的带着一队人马接到了下一个县城。
夫妻两人相见,苏辰面色可不好,先前不过是说在城郊看看,怎么转眼二十日过去,就见她们来回各地,虽然有音信传来,可是如今惹来麻烦了,苏辰早就提着的心思,这会儿一听到小媳妇被人追杀,苏辰早已经后悔的不行。
看着苏辰阴沉的脸,乔宝莹有歉意,她从背后抱住苏辰,将头埋在他的背上,解释道:“一路上看到不少百姓过得辛苦,就走着走着就走远了,这一次得罪吴江县知县的事也是个偶然,根本没有做什么,他们在得知我的身份后,为了杀人灭口,竟然找了这么多的人过来追杀。”
“苏辰,你放心,你给的这么多的暗卫,一般人伤不到我,咱们的实力已经不是在巴蜀时,这儿交通方便,也没有巴蜀时那样山道险阻。”
乔宝莹说得轻松,苏辰却是有两日食不知味,他郁闷的回身将她抱起,来到长榻中坐下,他将她安置在自己的怀中坐她,他却拿出笔和纸,打算写信。
“写给谁的?”
乔宝莹疑惑的问。
“当然是写给连卫中,我这次带着兵马匆匆出来,官衙那边没有去,得交代一声,反正都出来了,我就亲自陪你再探探民情。莹儿,我知道你的性子,若不是你看到了什么,也不会走这么远的,这儿的百姓当真如此疾苦么?”
乔宝莹见苏辰忧心,但如实说道:“倒还好,比咱们零陵郡强多了,不过这儿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镇上和县城里的医馆当真是贵得离谱,比咱们零陵郡还要看不起病,而且其中的大夫医术参差不齐,不少百姓不懂行情的,不但被骗去了银子,还无处申张,一但闹事,大夫就造谣说病人得了怪病,会传染之类的话。”
“这样会让很多百姓不敢接近病人,也不相信病人亲人所说的上当受骗。”
乔宝莹说完,苏辰的信也写好了,他将信交给陈意,陈意很快叫人将信送回苏州城。
苏辰的身子往后靠了靠,见乔宝莹还坐得笔直呢,便伸手将她按在怀中,手抚着她漆黑光泽的头发,有一下没有下的,他似乎在想事情。
过了半晌,苏辰才说道:“看来平江府对行商之人的地位看得如此之高,反而物极必反,原本商人地位低下,放在零陵郡,大家都不愿意行商,家家都只向着读书郎去了,可平江府却不是这样的。”
“苏州城内的繁华离不开这些商人,世家贵族也认可了这种现像,而且家族也行商,当官的俸禄反而不当主要收入,这样就会造成有官谋私,或者官商勾结之局面。”
“如今连医者父母心的大夫也以逐利为目的,当所有人都计较起钱来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儒家思想的初衷,皇上一向崇儒学,很看重读书人,连着荫补入士都有压制的手段,可是这平江府却像是完全与皇上的旨意脱节,他们自成一套体系,官官相护,共同谋利,官商早已经不分。”
乔宝莹靠在苏辰的怀中,静静地听他分析,这会儿听完,乔宝莹也忍不住感慨,她这一路上所见所闻,正是苏辰所分析的一模一样的,的确是个个都都往利益看重,人情味反而少了。
除了这些贫穷的百姓们,还存着一份善心外,恐怕连乡里的富绅都已经以利益看齐,并以满足的生活而得到炫耀,人生也浮躁了,有钱有权的开始凌驾在律法之上,一但与官勾结,底下贫穷百姓的生命就尤如蝼蚁一般,生死都抓在他们的手中。
“苏辰,我发现吴江县里有几位大地主,害得百姓没田没地的,还得给租他们的田地缴租子,缴不上租子就被折磨,而且我看到不少百姓连衣裳都是破破烂烂的,还不如咱们零陵郡呢。”
“谁能想到如此繁华的平江府还会有这么一个吴江县过得如此疾苦,这二十来天里,我跟莫情一个村一个村的去,看到的多大都有余粮,可是这些有余粮的庄户,没有想着将孩子送去私塾,却反而学着怎么做生意了。”
“我看到向处作坊,这些人的确有能力,会养蚕,会织布,有的还种茶,各有想法,本是一件好事,可是我却从吴江县万知县的千金嘴中听到一句话让人寒心,‘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就可以证明他们多么不看重读书之人。”
乔宝莹将自己怎么与万知县得下仇怨的事说了出来后,苏辰早已经生气,他回想起初上任时,各地知县都来了一趟苏州城,他对万知县的印象还是挺深的,万知县是几位知县当中唯一的寒门,苏辰对他很有好感。
当时他发现万知县虽是寒门,却给人一身正气之感,当时苏辰便想着这吴江县或许可以培养一下,待万知县得了政迹后,以后便能升迁,待他走后,此人或许能接平江府知州之职。
如今被小媳妇一说,他反而很失落,寒门士子本就少,能得到这么一位不容易,结果却还是走了歪门邪道。
“看来我得查一查万知县的夫人是个什么人了,他一介寒门士子,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能耐,除非他娶的夫人是世家之女。”
乔宝莹点头,她伏在苏辰的怀里睡着了,有他在,她很安心,只要把问题告诉苏辰,所有的事情都会得到解决。
苏辰已经给连卫中去了信,自然也不急着赶回去了,于是听了乔宝莹的话,便去了她先前觉得贫穷的几处村落看了看。
带着苏辰去看后,苏辰却发现一个问题来,她们所说的几位村落,都是最容易受涝灾和旱灾的地方,他们农田基本不敢种稻谷,而是开垦成了地,种的是耐旱耐涝的农作物。
这些农作物造成他们的产量低下,又卖不出去,能自己吃,养活家里人之外,便没有别的收入,再加上如今的平江府全民行商,做庄户的也有农作物可卖,没有半点本事的,却半文都捞不到。
苏辰在这处村子里打算住两日,他得细细查看一下,原本这儿的田地平坦,又有这么多的田地可以养成水田,偏生都浪费了。
乔宝莹在族长的安排之下,住在村里头的一处相对来说好一点的院子里,原主人囤出位置来,乔宝莹给了租金,没想族长根本不要。
大家伙的也不知道苏辰和乔宝莹的身份,只是看着两的穿着和气质都很不相同,让他们还生了惧意,生怕几人过来是抢夺他们田地的。
那族长已经来过他们的院子三次了,来了又不敢开口,坐立不安的站了一会儿又走了。
乔宝莹也没有解释,反正两日后他们就要回去了。
苏辰带着人手去看了,接连忙碌了两日,夜里苏辰回来,夫妻两人躺床上,苏辰便说起他这两日的所见所闻。
这儿本有一处水域,若能疏通那处水域,便能使百万顷农田获利,在水域下游的所有村落,都在受着旱灾的困扰,一但建成这一项水利工程,不仅解决了旱田的无水的事,还能抵挡水灾的形成。
一到雨水季节,水域的水位过高,就会将下游的村落全部给淹了,所以他眼下要做的是就是疏通,经过下游的农田再汇集流入海域,如此循环,将可以解决两大难题。
乔宝莹听着苏辰的分析,瞪大了眼睛,她不过是觉得这里的村落有问题,没想到苏辰竟然两日就找到了问题所在。
天下的粮仓在此,若是接下来的百万顷农田得到利用,那岂不是粮食收产也要翻几倍了?
乔宝莹一想到这个事,就激动起来,若是能将这个水利工程建好,那苏辰可是要名留青史了,以后但凡记到平江府地方志里头必有苏辰的名字,不要说是政迹,便是这一项,她就为苏辰骄傲。
苏辰也很激动,他没有想到小媳妇的一句话,竟让他找到了这么一个大问题,至于吴江县万知县的事,那都是小事,不过是个小小知县,他做为他的顶头上司还摆不平他了,他的知县位置也做到头了。
历任知州都不曾发现的疏通水域的事,如今被苏辰发现,两人一夜没有睡好,第二日便告别了族长,接着起程,终于让这里的村民安心了,走的时候,苏辰还是将自己的身份说了出来,因为他很快还要再来的。
那族长带着全村的人将夫妻两人送了五里地,若不是苏辰叫乡亲们回去,恐怕会一直送到县城里去。
他们一路往苏州城去,半路也遇上不少青衣人的,不过他们看到苏辰也在的时候,不敢造次,全部隐了身,最后也没有人敢阻拦他们,就这样平安的回到了苏州城
当天夜里,平江府通判连府,连卫中收到一封吴江县的信,是他的妹夫亲自写来了,妹夫万子学此人虽是寒门,却与世家子连卫中同拜卫先生为师,两人前后中的状元,相继又娶了师父家中的两位闺秀。
因为卫家姐妹的关系,连卫中不得不跟这个师弟走得近了些,这会儿看到万子学信里的内容时,他惊了一跳,万子学竟然胆大包天,敢追杀知州夫人,明明苏知州宠妻如命,在平江府是出了名的,这一次万子学这是踢到铁板上去了。
连卫中立即叫下人将夫人请来,夫人大卫氏匆匆赶来,看到信后,气不打一处来,“妹妹也不管一管她女儿这脾气,长成这模样了,好不容易找了个上门女婿,还是个秀才,就该知足了,怎么敢向知州夫人下手,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大卫氏连忙看向连卫中,说道:“夫君,你无论如何要救妹夫一家,妹妹一家虽然是有些跋扈,但他们平素也不惹别人,一定是那知州夫人说了什么房刻薄的话激动了梅儿,才发生这样的事来的,我妹妹多年未出,好不容易得到这一女,万分宝贝,梅儿就是不会说话,但心地是好的。”
连卫中又不是第一次给师弟一家善后了,上次侄女为了得到沈秀才,害得人家家破人亡,孤身一人被他们招作上门郎,沈秀才本就是拒绝的,并以死相迫,事后成了事,这个中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这会儿才几年,又惹出这么大的一端来。
大卫氏见连卫中不作声,却在屋中来回踱步,她提着心再次说道:“夫君,看来我爹的面子上,你一定要帮我妹妹一家,待此事过后,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他们一顿,以后他们再也不敢了。”
连卫中无奈一叹,说道:“你这样的话说过几回了,可有用?这一次得罪的可是耿直了苏知州,他是寒门出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最讨厌就是寒门子弟,如今皇上又向着这些士子,我也不能太过明显。”
“看来,我得找苏大人喝喝酒了,妹夫一家救是要救的,但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这一次他得罪谁不好,偏生得罪知州夫人,正是苏大人的逆鳞,平江府的人都知道。”
很快连卫中写下请帖,让下人送去了苏府。
苏辰回来两日了,一直忙活着那水利工程的事,先前的想法也是他临时的起意,真正要确定下来,他还得找漕司的人一同过去仔细的瞧一瞧,若真如他所计划的能行事,他便给皇上写下凑折,得到准许后便开始冶水。
苏辰傍晚刚回到府中,就见小媳妇拿着连家的请帖过来。
“今个儿收到的请帖,是连卫中亲自请夫君去连府吃宴,上面还邀请了我,可是我一想到上次从姓连的嘴里说出要抱我一事,我就不想见到他们,再说他们那一帮三教九流的,成日里抱着美妾调戏,我一个正夫人在你身边也不是个事儿,你还是自个儿去吧。”
“请帖退回去,连府我也不去。”
苏辰看也不看的拒绝,直接朝书房走去,乔宝莹却一路追进书桌,郁闷的说道:“邬总管本是要退回去的,可是连府已经写了三次请帖了,这一次再拒绝,恐怕伤了上下属的情义,上次你不还写信给连卫中,叫他代管事务,咱们才得到了几日的清闲。”
苏辰被乔宝莹一劝,想了想,拿起请帖看了一眼,说道:“那我去一趟吧,这些官员的宴我都不曾赴约,这一次去了,莹儿就在家里等着我,我去去就回了。”
请帖上的日期是明个儿的宴席,这一日夫妻两人为着冶水的事商量了好半晌,晌午过后,乔宝莹便给苏辰准备着他要出席连家宴会的衣裳。
傍晚那会儿将苏辰送出了府,乔宝莹便一直等着苏辰,他说会早点回来的,怎么这一等,等到月上中天了,他还没有回来,乔宝莹早已经叫邬总管派人去连府外守着了,可是那边还是没有动静。
就在乔宝莹内心不安的时候,邬总管匆匆进来,身后跟着个小厮,他拿着苏辰写的字条。
乔宝莹一看,就更郁闷了,也没说明什么原因,就是叫夫人赶紧找上刘无好一同去连府。
找刘无好去连府做什么?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儿?这会儿都已经是半夜了,刘无好到底住在哪儿她也说不准,只好碰运气的去了小美的院子,但愿小美受宠,刘无好都住在这儿。
还当真被乔宝莹猜对了,刘无好住在小美这儿。
院子外杨柳青青,院子内花团锦簇。
刘无好从美人乡里醒来,得知是苏辰叫他去连府,倒也讲义气,二话不说披衣起身,安抚好小美,便随乔宝莹往连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