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楚窈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一边匆匆地赶生产队赶。
傅家统共只有她和奶奶两个人,而且一个老、一个小的,所以生产队还算照顾她们。傅楚窈打小儿就被奶奶教着识了字儿,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识字人儿,便当仁不让地成为生产队的会计,负责记录帐本记个数什么的。
这样其实有好也有不好。
好处在于,傅楚窈的闲余时间非常多,通常她就是一大早先赶到生产队记名,记了名之后,大伙儿出去干农活,她只要跟着村里其他的女性长辈们去打些猪草回来喂喂生产队里养的猪……就没事儿了。
整个下午,她都是空闲的,只要到了晚上,出工的人们回来了,她再清点一下农具,然后根据队长的指示,给大家记记工分什么。
工作虽然清闲,但不好的地方则是,傅楚窈既年幼又是女性,她只能算得上半个劳动力。所以她挣回来的工分,其实连她和奶奶的口粮都挣不到……
要放在前世,争强好胜的傅楚窈可不愿意!为了挣工分,小小年纪的她愿意扛着锄头像男人们一样下地干活儿!哪怕以她的力气,就算拼死拼活也做不到男人们一半儿的活计,可她也非要争取。
但重生回来以后的傅楚窈却清楚地意识到,对她来说,目前最最最重要的,就是赶紧学习和掌握一门技能。
这样,将来等政治形势好了,国家开始搞经济,倡导市场经济的时候……她才不至于什么也没有。
而且她已经早早地打好了小算盘——只要学好了奶奶会的那些医术,以后开个诊所什么的也好啊!既能来钱,又有事情可做,怎么都比前世一辈子除了种田啥也不会的她强。
不知不觉的,傅楚窈已经跑到了生产队的饭堂兼仓库门口。
几个妇女正在做大锅饭,许翠和她的妹妹许碧也在。
见了傅楚窈,许翠连忙大声喊道,“阿窈!阿窈这边,过来这边!哟,今儿你又穿新衣裳了啊?”
听了许翠的话,妇女们的眼神齐唰唰地往傅楚窈的身上扫。
傅楚窈大大方方地“嗯”了一声,还在原地转了个圈儿,问众人道,“……好看不?/>
“宋丽娟!”
“到。”
“徐耀国?”
“到。”
“田雨秀?”
“……”
“田雨秀?”傅楚窈又喊了一遍田雨秀的名字。
依旧无人应答。
田雨秀、宋丽娟和徐耀国他们都是知青,平时关系更亲近些。见田雨秀还没回来,徐耀国便问宋丽娟,“……雨秀怎么没回来啊?她不是跟你一块儿的吗?”
宋丽娟答道,“她今儿的活计还没做完呢,应该还有好几个人跟她一样,他们都落在后头……”
说着,宋丽娟看了生产队长梁大壮一眼,小小声不服气地说道,“我们是女孩子,力气哪有男人大!男人一天要犁三分田,凭什么我们女孩也是一天三分田,可我们挣的工分……却不如男人呢!”
“小宋啊,你这个思想觉悟就不对!”梁大壮不高兴了,旱烟枪敲敲鞋底,声音响亮地说道,“做为新时代的标兵,要广阔天地炼红心,扎根农村志不移!怎么你来了咱们村这么几年了,觉悟这么底?还在计较干得多拿得少?”
宋丽娟看了众知青一眼,大着胆子说道,“我们当然知道——服从祖国需要,接受人民挑选!但妇女也是半边天,凭啥做活计的时候,男女一样都是一天三分地;到了记工分的时候,男人一天挣十个工分,我们妇女做得跟男人一样多,凭啥就只记我们七个工分?”
男人的工分向来比妇女高,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毕竟在生产队里,除去这几个知青之外,大多数的妇女只是在队里做些杂活,并不下地耕种。所以男人活计重,忙碌一整天挣十个工分;妇女活计轻些,忙碌一整天也能挣上七个工分……在这之前,从未有任何人提出过异议。
梁大壮不是读书人,自然说不过牙尖嘴利的女知青。被宋丽娟这么一问,恼了,说道,“你这个小同志啊!你,你去外头问问,哪个村里的知青下乡不是来种地的?啊?又是哪个村里男的和女的,工分一样儿了?你去打听清楚,这事儿我可以反映到上头去……你要不想在我们村里呆呢,那就去更需要你的地方去嘛……”
傅家统共只有她和奶奶两个人,而且一个老、一个小的,所以生产队还算照顾她们。傅楚窈打小儿就被奶奶教着识了字儿,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识字人儿,便当仁不让地成为生产队的会计,负责记录帐本记个数什么的。
这样其实有好也有不好。
好处在于,傅楚窈的闲余时间非常多,通常她就是一大早先赶到生产队记名,记了名之后,大伙儿出去干农活,她只要跟着村里其他的女性长辈们去打些猪草回来喂喂生产队里养的猪……就没事儿了。
整个下午,她都是空闲的,只要到了晚上,出工的人们回来了,她再清点一下农具,然后根据队长的指示,给大家记记工分什么。
工作虽然清闲,但不好的地方则是,傅楚窈既年幼又是女性,她只能算得上半个劳动力。所以她挣回来的工分,其实连她和奶奶的口粮都挣不到……
要放在前世,争强好胜的傅楚窈可不愿意!为了挣工分,小小年纪的她愿意扛着锄头像男人们一样下地干活儿!哪怕以她的力气,就算拼死拼活也做不到男人们一半儿的活计,可她也非要争取。
但重生回来以后的傅楚窈却清楚地意识到,对她来说,目前最最最重要的,就是赶紧学习和掌握一门技能。
这样,将来等政治形势好了,国家开始搞经济,倡导市场经济的时候……她才不至于什么也没有。
而且她已经早早地打好了小算盘——只要学好了奶奶会的那些医术,以后开个诊所什么的也好啊!既能来钱,又有事情可做,怎么都比前世一辈子除了种田啥也不会的她强。
不知不觉的,傅楚窈已经跑到了生产队的饭堂兼仓库门口。
几个妇女正在做大锅饭,许翠和她的妹妹许碧也在。
见了傅楚窈,许翠连忙大声喊道,“阿窈!阿窈这边,过来这边!哟,今儿你又穿新衣裳了啊?”
听了许翠的话,妇女们的眼神齐唰唰地往傅楚窈的身上扫。
傅楚窈大大方方地“嗯”了一声,还在原地转了个圈儿,问众人道,“……好看不?/>
“宋丽娟!”
“到。”
“徐耀国?”
“到。”
“田雨秀?”
“……”
“田雨秀?”傅楚窈又喊了一遍田雨秀的名字。
依旧无人应答。
田雨秀、宋丽娟和徐耀国他们都是知青,平时关系更亲近些。见田雨秀还没回来,徐耀国便问宋丽娟,“……雨秀怎么没回来啊?她不是跟你一块儿的吗?”
宋丽娟答道,“她今儿的活计还没做完呢,应该还有好几个人跟她一样,他们都落在后头……”
说着,宋丽娟看了生产队长梁大壮一眼,小小声不服气地说道,“我们是女孩子,力气哪有男人大!男人一天要犁三分田,凭什么我们女孩也是一天三分田,可我们挣的工分……却不如男人呢!”
“小宋啊,你这个思想觉悟就不对!”梁大壮不高兴了,旱烟枪敲敲鞋底,声音响亮地说道,“做为新时代的标兵,要广阔天地炼红心,扎根农村志不移!怎么你来了咱们村这么几年了,觉悟这么底?还在计较干得多拿得少?”
宋丽娟看了众知青一眼,大着胆子说道,“我们当然知道——服从祖国需要,接受人民挑选!但妇女也是半边天,凭啥做活计的时候,男女一样都是一天三分地;到了记工分的时候,男人一天挣十个工分,我们妇女做得跟男人一样多,凭啥就只记我们七个工分?”
男人的工分向来比妇女高,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毕竟在生产队里,除去这几个知青之外,大多数的妇女只是在队里做些杂活,并不下地耕种。所以男人活计重,忙碌一整天挣十个工分;妇女活计轻些,忙碌一整天也能挣上七个工分……在这之前,从未有任何人提出过异议。
梁大壮不是读书人,自然说不过牙尖嘴利的女知青。被宋丽娟这么一问,恼了,说道,“你这个小同志啊!你,你去外头问问,哪个村里的知青下乡不是来种地的?啊?又是哪个村里男的和女的,工分一样儿了?你去打听清楚,这事儿我可以反映到上头去……你要不想在我们村里呆呢,那就去更需要你的地方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