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场面火爆的,刚交完钱,好几个人就喊着鞋踩丢了!
    间隙时宁七去看了看账本,全村有二百多户村民参与,前后一共认养出了7000多棵人参!
    七万多块呀!
    桌面上准备的牛皮纸袋装的是满满当当!
    马胜武同马小柱瞬间化身门神尉迟武和秦柱。
    一左一右的站在马兴文身边,誓死守卫巨款。
    当然,也有个别经济条件好的村民还是想自己种植人参,上台拽着宁七到一旁问起电话号码。
    宁七很痛快的就给了。
    上河村要想把人参产业搞起来,越多人种植,她越高兴!
    “三宝,你说几句话激励激励大家吧!”
    郑队长见差不多了,便组织好纪律捧场让小姑娘来几句。
    三宝既然是人参种植园的带头人,就得拿出领导的魄力来嘛!
    “在这里,我首先谢谢郑爷爷,谢谢所有上河村的人参认养合伙人。”
    宁七没不含糊,拿过扩音喇叭,神色正着,“燕雀虽小,可有鸿鹄之志,都说我们农民穷,农民苦,我们不想认命,就去拼命,且等几年,我们上河村的人就会沿着这条修好的路,揣着兜里满满当当的钱,器宇轩昂的走出去,我们出去不在是为了生计奔波,不在是为了一口馍馍,我们是真正的当家人,真正的引路者,我信,你们信吗!”
    “……”
    几百号人居然雅雀无声!
    几秒后,不知谁先道了声‘好’,旋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们信!”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宁七红了眼眶,“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做生意,都是小险小利,大险大利!
    她不全力搏一把,怎能对的起这一世的灵魂契合!
    长河为咽,青山为证,岂曰无声?河山即名!
    “好!!!”
    群情激昂!
    绝大多数都没听懂!
    那又有啥关系?
    感觉到位了呀!!
    ‘嘀嘀~~嘀嘀~~!!’
    尖锐的车笛声响起——
    台上和台下的人齐刷刷的回头看去,只见一台小型卡车放慢速度驶了过来。
    “工程队的?”
    郑队长眯了眯眼,“不对呀,没说今天要送施工料呀,再说送货车也不是这样的……”
    宁七也纳闷儿,看了眼卡车后斗拉的东西,高高的,包在纸箱壳子里,感觉像是台洗衣机。
    疑惑地功夫,卡车已在村民后面停稳。
    副驾驶的车门打开,先是探出一条长腿,下一瞬,便是一张俊朗艳灿的脸,朝着石台的方向,微微抬手致意。
    “哎呀,老三哪!!”
    郑队长激动地呦,赶忙跳下台,人群自觉让出一条路,乔凛都认识,但开着卡车来是啥意思?
    目送着老郑跑到乔凛身前,:“老三,你咋来啦!!”
    “道贺。”
    乔凛吐出两个字,视线则瞄着跟在郑队长后面慢了几拍的小姑娘,她就不会冲过来一把?!
    就不能……
    算了!
    腿那么短!
    谅她想快也不成!
    “乔凛?”
    宁七满脸欣喜,急着和他分享道,“我的人参认养计划特别成功,有两百多户村民参与呢。”
    可惜刚才那场面他没赶上,略有遗憾。
    正说话间,开车后斗处又跳下来两个人,关珏和江四海。
    关珏跳下车还紧了紧衣领,“马老师,学生这一路可都在为你保驾护航呀,冻死哥们了。”
    “为我?”
    宁七不懂,“我一直在台上呀,保护什么。”
    关珏卖弄的笑了笑,“你猜?”
    “我上哪能猜到!”
    宁七无奈的,“到底怎么回事儿?”
    还是江四海实在,虽没什么表情,但和宁七打完招呼便直接看向乔凛,“三哥,搬吗?”
    “都在这了,搬吧。”
    乔凛颔首,几步到宁七身前,腰身一俯,凑到她耳边,音儿低低,“小爷既然是来道贺的,就不能空手,当着这么多人面,你要是撅了我,那可就难看了……”
    “……”
    宁七越发莫名。
    搞什么鬼!
    送她洗衣机?
    “老三,你跟三宝说啥呢,神神秘秘的。”
    郑队长好信儿的,连带着一众围观的村民,都朝着江四海和关珏从开车后斗搬下的箱子瞅,“这是把啥东西运来了。”
    “贺礼。”
    乔凛打完底儿就轻松不少,他也不知道自己紧张什么!
    送个东西还得加上小心了!
    “啥贺……”
    郑队长刚要追问,下一刻就愣住了,“那是,是……”
    钢琴?!!
    宁七和在场村民都吸了口凉气!
    关珏和江四海把大家伙搬下来就撕开了纸壳皮子,一架立式钢琴很不应景的杵在乡村的黄土上。
    琴身上还挂着个红绸缎大花儿,愣没被纸壳子压扁,看着倒是挺喜庆。
    “乔凛,你……”
    宁七看向乔凛,“你送我钢琴?”
    太夸张了吧!
    乔凛吃不准她态度,不露声色的朝老郑挪了挪,口气硬的很,“怎么,你嫌弃不是新的?虽然是我哥以前弹过的,他不要准备扔了的,但东西还是能用的,想让小爷送你新的,美得你!”
    “不是……”
    是那回事儿嘛!
    宁七被他怼的一瞬间大脑空白!
    仔细看了看那架钢琴,从哪个角度瞅也不像是旧的呀!
    行!
    就算是旧的……
    不对!
    这事儿跟新旧有关系吗?
    而是出手就送一架钢琴,也忒贵重了吧!
    ‘嘶嘶’~的抽气声都要冒烟了!
    村里人都没怎么见过这东西,但碍于乔凛先前在村里的‘银威’,真没人敢凑上前儿细端详,没辙,就只能伸着脖子远程围观——
    宁七无意间看向人群,差点被村民们逗乐了,都被大鹅附身了噻!
    “老三,你送三宝钢琴呀!”
    郑队长震的!
    听说过贺礼送花的,送烟的,送酒的,头回见送钢琴的!
    咋,城里人都好上这口了?
    祝贺方式很刁钻呀!
    郑多旺绕着钢琴走了几圈,颇有一种,我跟它不熟,它也不认识我谁的感觉……
    “老三,这洋玩意谁会弹呀!”
    老郑的‘点’也有些异于常人,“咱村小学那教音乐的老陈只会拉二胡,这得找镇上的音乐老师来弹吧!”
    “马三宝会弹。”
    乔凛淡着腔,特意还跟她保持了些微距离,看上去略有蛮横的样子,“小爷就是看她会弹,才想把这不用的东西处理下,不然就准备砸吧砸吧扔了。”
    看看看!
    说话多气人!
    宁七作势就要朝他过去,乔凛不露声色的又几步挪到郑队长身边,无声的跟她打着游击。
    “老郑,要不你让你们村那老陈别拉二胡了,回头学学西洋乐器,好好培养下上河村孩子们的情操。”
    “老许都多大岁数了,俺们村小学统共就八个老师,又不是下乡的时候,农村人家都不爱来……”
    郑队长念叨着,琢磨琢磨看向宁七,“三宝,你真会弹这洋东西?”
    “啊我……”
    宁七挠头,“我会。”
    见冯玉珍和三兄弟都一副云里雾里的样儿,她硬着头皮继续道,”龙,龙王教过我……我在梦里就突然会了,在乔凛家也弹过……”
    真脸红呀!
    “哎呀!!”
    郑队长啧啧称奇,“龙王连这都教你啦,这还是个留过洋的龙王,三宝,赶紧弹弹让我们听听!”
    噗~
    宁七生忍。
    “三宝,快弹弹吧!”
    村民们也是一阵躁动,迫不及待啦!
    “马老师,你请吧。”
    就说乔凛想的多周全,连琴凳都给她拉来了!
    软垫一看也是新的,哪里是人用过的?
    关珏很热心的解开了琴身上的红绸,琴凳摆好,做了个‘请’的姿势,“学生那天正好没听够,马老师您多弹弹。”
    “……”
    宁七定定的看了钢琴一会儿,风簌簌的吹来,天儿是冷的,但她的心,却是热的。
    众人都在等着她,期待与好奇中,都没有说话。
    时光仿若静谧下来——
    宁七深吸了口气,坐到琴凳上,手指放到琴键处,微微一顿,余光瞄到众人皆是憋口气的模样,不禁有些想笑,上河村的宝宝们,都在替她捏把汗呀。
    她酝酿了下,眼神一转,看向乔凛,“你来。”
    “怎么?”
    乔凛心口紧了几分,拽的二五八万一样的过来,手肘在琴顶处微撑,满是不屑的看了圈,脸最后冲向她,压着低音儿道,“给个面子,这时候不要打我。”
    “……”
    宁七有些想笑,“你想听什么?”
    “我……”
    乔凛随即清了清嗓儿,瞄着周围那些好奇的脸,拉着腔调,“随便吧,反正你得多练,小爷受累给你指点几下。”
    “谢谢你。”
    宁七抿了抿唇角,“乔凛,这贺礼,我很喜欢。”
    “……”
    乔凛眸底微不可觉的划过暗喜,转瞬便是一副讨债儿样儿,“那正好了。”
    “谢谢。”
    宁七笑容满足,“我老早,就想要架钢琴了,谢谢你完成了我的心愿,乔凛,我很感激,我会好好珍惜它的,我弹得不好,以后也会多加练习的。”
    乔凛敛了口气,心终于放了。
    乐曲声从小姑娘的指下流出~
    她盼望了好久好久,没想到,会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为这么多观众弹奏。
    虽然这不是演奏厅,她弹的也不是艺术家们使用的三角钢琴,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以天为盖,以地为庐。
    为山川锦绣奏乐,是她难得的殊荣。
    轻松明快的曲调瞬间便填满了空气~
    活泼的音符迅速点亮了一双双稀奇的眼睛。
    小姑娘的手指像是施了魔法,连贯出优美的乐章~
    蓬勃而又悠扬的乐声很快便缠绕了住了青山,绕住了河流~
    散开了一副如画而又绮丽的风光。
    蓝色多瑙河。
    关珏静静地聆听,这曲子他很熟悉,但在这种环境下,居然别有风韵。
    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密封嗡嗡叫~风吹动着树梢~春天多美好~
    他看向小姑娘的脸,忽的就想起这乐曲的名字,取自诗人卡尔.贝克一首诗各段最后一行重复句——
    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多瑙河旁……
    关珏感慨于小姑娘弹奏中倾注的情感,她虽弹的不算熟练,但胜在真挚动人。
    每一个音都泛着浪漫和美好,能让他产生联想,更何况身旁一众早已听呆的群众。
    关珏视线微转,瞧到乔凛,便笑了。
    乔三爷此刻已目无旁人,直看着小姑娘的脸,眸底深邃的,入定一般,目不转睛。
    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转,在多瑙河旁,美丽的多瑙河旁~
    宁七特别沉浸其中,秋风似乎都变得温柔~
    曲将终了,她注意到乔凛的深眸,冲他轻轻一笑,手指上的音符忽的变身,明快的曲调席卷而来——
    哎~~
    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
    “……”
    乔凛眸底微滞,下一秒,唇角便随着节奏有些无可奈何的翘起。
    笑的恣意而又爽清。
    “换曲儿了!!”
    郑队长就跟自己都听懂了似的,“这个曲儿更喜庆!这个曲儿热闹呀!那谁呢,秦桂花,快!带着你那帮老娘……妇女同志们,赶紧扭起来!”
    宁七笑着看着乔凛,头随着乐曲打着节拍~
    今天这种场合,怎么能少了好日子呢!
    ‘咚咚~咚咚咚~!’
    不知道谁把大鼓都搬了出来,鼓点配合着琴声响彻天地!
    秦桂花和王二嫂带着一众妇女小队成员随着音乐扭起了大秧歌!
    笑闹声一片。
    现场立马从细细流淌的民间音乐会,变成了村民大联欢!
    郑队长见大家都扭上了,他也不甘示弱,可能害怕帽子掉,动作幅度还不敢太大,一边扭一边还喊乔凛,“老三哪!快来!热闹热闹!今天值得庆祝呀!!”
    “算了。”
    乔凛抬了下手示意不去,脸上虽有淡笑,但要他去扭秧歌,不是开玩笑嘛!
    “你去呀!”
    宁七弹着琴都要跟着扭起来了,朝乔凛说道,“一起玩玩嘛!关珏,你们一起去扭!”
    “别别别!”
    关珏笑着求饶,“马老师您放过我!”
    他看着这百十来号人闻音起舞的都要笑死了!
    一个个扭的还摇头晃脑的,表情喜悦夸张,简直就是扎他笑穴上了!
    这场面,太超出他想象了!
    江四海直接看呆了,悄咪咪的凑到关珏耳边,“二哥,这帮人什么习惯是……”
    “来呀!!”
    郑队长就着鼓点扭到了乔凛身边,也不管他愿不愿意,扯着他的手就高高抬起,“老三,这比你秋游有意思!来,姑父跟你像城里人那么跳舞!交谊舞嘛!我会!老三,你转!转!!”
    “……”
    乔凛被老郑逗得忍不住轻笑出声~
    他被扯着,没办法,只能顺着老郑转了个圈~
    郑多旺惊喜的!
    老三配合他了诶!
    绝对是惊人的一大步!
    “对,这不就是城里人跳的舞嘛!!”
    郑队长高兴的,“来,姑父带着你再转,其实舞蹈都是一样的,跳吧跳吧都一回事,开心最重要!”
    群众完全被感染!
    关珏和江四海也被热情的村民带的下水,跳起了四不像!
    大家笑啊~闹啊~
    宁七乐的腮帮子都疼,一曲加一曲的弹奏,在蓝天碧水之间,哪有什么雅俗之分。
    随音起舞,是人的天性!
    她喜欢这里,喜欢这片土地,喜欢这群可爱的村民。
    乔凛在和郑队长互动时微一侧脸,便对上了小姑娘的眼,她笑的璀璨明亮,若雾都阳光。
    某小爷心尖儿颤动~
    何为欢喜,你一笑,便是了。
    宁七弹奏间一直在看他,看他僵硬的配合郑队长,看他唇角逐渐牵起弧度,看他偶一转身,眸底便会露出的纯真,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不胜凉风的娇羞。
    那里,既有少年的丝丝的无奈和羞涩,又有洒脱和坦率,那是,属于他的味道。
    犹如旭日初升,波光潋滟,却又在收敛锋芒时,偶露笨拙和憨态。
    这样的乔凛才是生动的!
    朗朗如松下之泉,其醉也。
    阳光正好。
    她微微的眯眼,且随一曲欢愉,当可绕梁三日,余音不绝——
    1981年11月底,大棚建设完成,宁七括了一亩地,进购了十二斤催好的人参种芽,共两万四千棵人参,栽种完毕。
    同年12中旬,马兴文进城做了手术,一切顺利,小柱子进入京洲市体校,开始了体育生的漫漫生涯。
    周启安转学去了京洲城,住在‘继父’朋友家多余的空房里,同奶奶生活在一起。
    1982年初,胡庆山的山岳书店在青城镇正式开业,还请了三宝前去剪彩。
    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对坐,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一曲好日子仿若还未演奏完毕——
    时间已然轮转不停。
    1982年3月,十四岁的宁七进入村小学一年级。
    半年时间内,连续跳级,迅速小学毕业。
    1982年9月,宁七进入了初中。
    小学的课程对她来讲太没难度,真不能浪费时间!
    得亏村民们已经把她归类为‘神人’,全称:神仙点化之人!
    众人对她过于‘神童’的表现也没算太过惊讶。
    不然,宁七还真怕自己跳的过快而登上什么报纸!
    初中开始,宁七的步调开始放缓。
    不是她做不到继续跳级,而是家里的服装厂太过忙碌。
    趁着学业能应付,她得倒出更多时间着手事业。
    1983年,宁七十六岁,初中毕业,顺利考进青城镇第一高中。
    春去秋来,好日子一直都在欢唱~
    三年的时间里,宁七直接完成了小学初中两连跳。
    寻常人眼里很神奇的操作,在她看来,正常不过。
    她小学一年级就十四岁了,天晓得她报道那天和一帮流着大鼻涕的小毛头坐在一起的感觉……
    好尴尬呀~
    上河村的孩子们听到宁七都会说,三宝呀,跟我做过同学!
    宁七在村小学每个年级都念过一个月!
    同学圈真是涵盖了村中孩子的各年龄段。
    连马翘翘都同她做过半个月的同桌,个中滋味儿,极其微妙!
    跟宁七一起实现跳跃式升级的,便是她家的服装加工厂了。
    1983年,后院的加工厂已经由家庭作坊式迅速扩建成了二层小楼。
    规模由三人扩张成了三十人!
    销量上,完全不需要担心!
    青城镇马桂英的裁缝铺早从最初的代卖转成了专门代理,初具日服饰专卖店的经营风格。
    除马桂英之外,周围六个镇县的裁缝铺都有宁七家的服饰品牌。
    加在一起共七个代理店!
    甚至连京洲城的百货商场,都有马家牌的专柜。
    服装厂的订单接到手软!
    从81年夏季开始,月销售额就可以达到一万以上的纯利润。
    通俗点说,宁七发了。
    更俗点讲,她成了上河村的首富。
    普通人眼里,俨然已是大款。
    在一万块就能登报纸做当代土豪的八十年代,宁七账面上就能保证十余万的活动款,可以随时花销调遣。
    若不是她一直拿钱不断地投资扩建搞发展,大抵会有更多!
    如果有人要问,宁七是靠什么做起的服装加工厂。
    她会答,假领子。
    如果要继续问,难道这三年,你就没有过竞争对手吗?
    她会答,太多人眼红了。
    最先蹦跶的就是刘美香!
    她一见马家牌假领子在青城镇掀起了浪潮,立刻拿出家底儿也去办了个执照!
    创建了名为‘正宗马家牌’的假领子,可惜经营不到半年就赔的底儿掉!
    三台缝纫机还是被宁七二手价回收的!
    远一点的,马桂英也在假领子热卖后起了单干的心。
    她会根据宁七送去的假领子样式复刻一些,钱么,谁不想多赚点?
    可马桂英没想到,宁七家的假领子更新换代极快!
    她这头刚仿完,货还没清呢,那边宁七已经给她送去了新的样式!
    马桂英焦头烂额,一边不想放弃宁七给的提成,一边又清不出自己的仿制货!
    81年夏天,假领子市场已经开始疲软,就在马桂英还在用力推销自己的库存时,宁七已经停止制作假领子,转战了成衣市场。
    m&f牌第一款成衣就是蝙蝠衫。
    谁都不清楚宁七怎么算到会有电影女演员穿此款成衣出境!
    电影大火后,蝙蝠衫也成年度热品!
    就在全国的服装加工厂都在加班加点制作蝙蝠衫冲击销量时,m&f牌已经卖了两波!
    光这速度!
    已遥遥领先了全国绝大部分的服装加工厂。
    马桂英锤死挣扎般跟在宁七后头也开始制作蝙蝠衫……
    果不其然!
    宁七风头又变!
    做起了高腰马镫廓形裤!
    此款裤子一面世,迅速风靡全镇,并且一度朝全国蔓延。
    八十年代初,‘时尚’俩字还处萌芽阶段,这种保守中又极能显出女性腰身比的裤型,正是大家最爱的港风’时髦’款!
    马桂英追的气喘吁吁,眼瞅着宁七又接连推出了脚踩裤,健美裤,运动服……
    每一步!
    都踩在了时代的浪尖儿!
    小姑娘就像掐准了流行命脉,招招连发,一击必中!
    马桂英彻底放弃挣扎,举手投降。
    经过无数次的畅销款洗礼,她已完全把宁七当成了天选之人!
    与天斗,谁都斗不赢。
    她安心的做了宁七的代理商,没在跟着仿制下去,马桂英也怕,她怕自己像那些不甘心的同行一样,最后赔的裤衩儿都穿不上。
    而宁七靠的是什么呢?
    先知的眼光嘛!
    她一路披荆斩棘,很清楚这些人在后头搞什么。
    不说刘美香跟风制作假领子,就在她把假领子炒火的那一年,整个上河村一夜之间涌出了三四家假领私人加工作坊,起的名字都逗,‘正宗马家牌’,‘上河马家牌’,‘真正马家牌’……
    冯玉珍都跟着迷茫了阵,觉得自家没有前缀的马家牌好像才是山寨品了!
    结果如何?
    刘美香就是上河村那些私人作坊的微缩全貌!
    无一例外,全部赔本倒闭。
    倒是让那宁七捡了一波还九成新却只能贱卖的缝纫机以及布料辅品。
    她们都不服马宁七!
    觉得她就是点子正,凭啥她做啥就火啥?!
    宁七也不否认!
    问起来,就说是运气!
    一般人还就掐不了这么准!
    气不气人呢。
    陪跑赔光了一圈人,上河村再没人敢开服装加工厂了。
    也真没那本事,啥廓形库,弹力裤,她们想不出来!
    很多人都跟马桂英一样,最后彻底的佩服,安稳的给宁七打起了工。
    如此一来,钱赚的还稳妥,起码不用担心一赔回到解放前!
    老太太早先跟三宝张罗服装厂时心里还琢磨,为啥现在增策好,却没几人愿意甩开膀子做生意呢?
    等孙女儿干起来才算明白,买卖真不好做!
    风险二字,不是说的玩的。
    老马家旧貌换新颜!
    从村里倒数的贫困户,一跃成了上河村经济引路人。
    村民们私下议论,人参还没收成,马家单靠服装厂已经做这么大了!
    等人参一卖,那还了得?
    有一小部分当时没参与认养的村民捶胸顿足!
    早知道当初认养个几百棵人参,就冲老马家这服装厂,也不怕钱会打水漂呀!
    认养了人参的村民听到就偷着乐,可惜呀,世上没有后悔药。
    待服装厂站稳了脚跟,宁七才算能些微的喘口气。
    三年来,旁人只看她胜券在握,赚钱赚到手软!
    可几人知道,她曾为了拓展销路而和各路临时业务员说的口干舌燥,臭不要脸的上门推销。
    谁又知道,她挖空心思的琢磨新产品,有多少个夜晚都没睡着?
    她是先知,是清楚服饰大致流行趋势,但她不是专业选手呀!
    两下子也就能张罗张罗假领子,到成衣那,她真是下了死功夫!
    买了不少书回来研究,从画图到裁剪,这几年给她锻炼的,也是个缝纫机小能手了!
    但她凡事都不喜多说,创业阶段,谁不累呢。
    只要走出马家的大门,众人看到的便是那个活力四射的她,她从开始的小小姑娘,逐渐蜕变。
    她家的衣服,也由最初的找人打版,变成只要她穿出去,就能吸引一大堆人跟风而来。
    在上河村,她就是风向标!
    很多人甚至达成共识,要想不落伍,买马家服装厂新款就行了,肯定没人说你土!
    在1980年那曲琴音的浇灌中~
    好日子来了。
    一切都如同雨后春笋,宁七伴着事业,一同茁壮。
    喜欢重生八零小福女请大家收藏:重生八零小福女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