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就用咱的大锅就行了。先将锅里刷上一层油,然后放入月饼胚子,等那一面变成金黄色了,又翻过来,如此盖上锅盖焖它个一盏茶的功夫,也就差不多了。”梅氏笑答。
    顾乔恍然大悟,然后点了点头。
    不过心里却寻思着,以后她是不是可以用泥土做个烤炉?
    就像她看的慢生活的那档综艺,主持人不就用泥土搭了个烤箱吗?
    有了烤箱,她是不是可以做烤鸭了?
    啊不行不行,她怎么能够想要去吃自己的小鸭子呢!
    “你在那儿摇什么头呢?”梅氏笑问。
    “没什么。”
    梅氏失笑,继续包月饼,顾乔也洗干净手,一起帮忙。
    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屋子里月饼的香味也愈发浓郁,梅氏心里记着时间,闻着味道觉得差不多可以了,这才转过身去揭开了木制的锅盖。
    霎时间,一股诱人的酥香便从锅里飘了出来。
    “啊,好香!”顾乔忍不住狠狠地吸了一口,然后凑过头去,就看到了锅里表皮焦黄、诱人无比的十来个月饼。
    “娘,您怎么做这么多?”顾乔问道。
    “也不多,过两日还得请村里人帮忙打谷,就不用做早点了。”
    说着梅氏又往锅里刷了油,然后让顾乔加柴禾把火烧大些,两人又开始第二批月饼的制作。
    等月饼贴到锅里,扣上锅盖后,梅氏这才得空,忙用盘子装了月饼,让顾乔端出去给顾婆子和沈昭尝。
    “吃月饼啦!”顾乔端着月饼走出灶房,兴奋地朝顾婆子和沈昭喊道,“快洗手吃月饼。”
    “走,尝月饼去!”顾婆子对沈昭讲道。
    沈昭这才跟着顾婆子从豆秸堆上走了下来,然后去到井边洗手。
    两人来到顾乔面前,顾婆子直接拿起一个月饼递给沈昭,慈爱地讲道:“尝一尝。”
    沈昭只吃了一个馒头垫肚子,这会儿正饿得慌,月饼的香味一个劲地往他鼻子里钻,霎时间勾出了他肚子里的馋虫。
    他也不扭捏,伸手接过月饼,见顾婆子已经开始吃了,这才把月饼拿到嘴边咬了一口。
    月饼表皮酥脆,内里却很柔软,一口咬下去,又香又软。
    里面的豆沙也非常细腻香甜,因为用油炒过,再加上高温焖烤,几乎要化了,吃在嘴里有些烫,却分外熨帖,仿佛舒坦到胃里去了。
    沈昭只觉得这是继烤红薯后,他吃到的第二好吃的东西了。
    明明他这个人不喜欢吃甜的东西,可红薯和月饼都那么甜,仿佛甜到了骨子里,他却并不抗拒。
    想到这里,他不禁看向带给他这些改变的顾巧儿。
    顾巧儿也在吃月饼,吃到一半抬起头,就发现沈昭正看着自己。
    “呃。”她顿时想到了什么,一口月饼卡在喉咙里,然后立即放下盘子,转身就朝灶房里跑去。
    “哎呦慢点儿,你这孩子,急急忙忙的干什么呢?”梅氏正抬脚出门,差点儿与她撞了个正着。
    顾乔急忙错身,然后挤进了灶房里去。
    梅氏略微挑眉,抬步走上前来,朝沈昭和顾婆子问道:“味道怎么样?”
    “好吃。”顾婆子点头肯定。
    “好吃。”沈昭向来言简意赅。
    梅氏被夸赞,立即笑得眉眼弯弯,自己也拿了一个月饼吃了起来。
    “那孩子干什么去了?”顾婆子问梅氏。
    梅氏摇头,“不知道啊。”
    两人正说着话,顾乔的声音就从灶房里传了出来,“娘,咱们家有油纸吗?”
    “油纸?没有,你找那东西干嘛?”梅氏问道。
    顾乔这才从灶房门口探出头来,回道:“给沈昭打包啊,让他带回去给沈晚吃。”
    沈昭一愣,没想到她还惦记着自己的妹妹沈晚。
    “你这孩子,叫你喊哥哥,怎么老是沈昭、沈昭的。”顾婆子板着脸训斥道,随后提出建议,“家里没有油纸,去后山上摘片芭蕉叶子顶替吧。”
    顾乔俏皮地吐了吐舌头,然后目光与沈昭撞上,立即将舌头收了回去。
    沈昭也赶紧移开目光,然后对顾婆子和梅氏摆手道:“奶奶、干娘,不用麻烦。”
    “麻烦什么,一家人别说两家话,巧儿还是别上山了,我去摘来。”顾婆子说着,转身就要去摘芭蕉叶。
    “奶奶!”沈昭连忙喊道。
    “那你去摘来,听话,这又不是给你的,是给小晚的。”顾婆子虎着脸讲道。
    沈昭没有办法,只得听话去后山山脚下摘了芭蕉叶来。
    顾婆子心疼他,拿到芭蕉叶后包了六块月饼。
    “奶奶,够了。”沈昭连忙制止。
    顾乔更关心现实的问题,悄声问他:“你拿回去,怎么躲开那个罗小胖?”
    沈昭眉头微蹙,回道:“我将月饼放到河边,小晚回头再去拿。”
    “这是甜食,要是遭虫子了怎么办?”顾乔担心。
    “我在旁边撒了药粉,虫子就不敢靠近了。”
    “你倒是挺活学活用的。”顾乔听到这话不禁笑了,声音也大了几分。
    “没大没小,怎么和哥哥说话呢?”顾婆子敲了敲她的脑门,说着又看向沈昭,“昭儿别理她,这丫头啊就是个皮猴子。”
    沈昭闻言,略微弯了弯唇,似乎想笑。
    顾乔立即瞪了他一眼。
    沈昭唇角的弧度弯得更大了一些。
    顾乔撅嘴,转身走了,决定不再理他。
    吃完月饼后,顾婆子又喊沈昭吃完晚饭再走,沈昭忙着回家,只帮忙干了活,然后就匆匆走了。
    等人走后,顾婆子看着已经扎成一捆一捆的、整整齐齐码好堆在灶房屋檐下的豆秸,不禁感慨:“这孩子真懂事,又勤劳肯干,就算是自立门户出来,肯定也能养活自己。”
    说着顾婆子一拍脑门,自言自语道:“瞧瞧我,说的这是什么浑话,老糊涂咯!”
    顾乔却十分不解,“奶奶,我觉得你说得挺有道理的啊,为什么沈昭不能单干呢?若他自立门户,恐怕不止养活自己,没准还能过得很好呢。”
    “说什么呢!这是不可能的,哪有小孩子自己出来立门户的道理。”
    “为什么不行?”
    喜欢巧为农家女请大家收藏:巧为农家女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