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夫人似乎也习惯了,便伸手给她诊脉。
    诊了一下,许寒嫣松开了她的手,道:“夫人身体还是有些气虚,不过,相对过往,还是好了很多。”
    殷夫人道:“姑娘以前开的方子,我都有一直服药。”
    许寒嫣点头,道:“药只是辅助,夫人还是应多多保持向上的心态才是。”
    对此,殷夫人稍稍默然。
    有些事情,说得轻巧,但真要做起来,却是另一回事。
    对她来说,调整心态,积极向上,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她不是没尝试过。
    只是,尝试了千遍万遍,有些心绪,还是在困扰着她。
    就像梦魇缠身,甩也甩不掉。
    尽管如此,她还是尽力而为。
    不为自己,只为儿子。
    她不想儿子担心自己。
    许寒嫣见她沉默,像是在想着一些什么,便找了话题,道:“殷公子昨晚打了头很大的野猪回来,夫人可知道?”
    殷夫人道:“抬回来的时候,我看见了。”
    说到这里,她露出温和的笑容,道:“确实挺大的一头,这应该是他目前为止抓到的最大一头了。”
    “这孩子,总喜欢整这些。”
    “而且,每次打猎,事前都不跟我说的。”
    “整得好像我知道了会阻止他、不让他去一样。”
    “真是的。”
    说着,摇了摇头。
    许寒嫣便问:“野猪呢?”
    每次谈及殷不言,许寒嫣发现殷夫人总会有很多要说的话。
    显然,平时没找着一个能与她聊这些的人,让她只得将很多想说的话憋在肚子里,这也是她郁闷的一大原因。
    “野猪啊?被不言宰杀,然后拿去分给大家了。”殷夫人道。
    这么大的一头野猪,宰杀了之后,大部分都被殷不言拿去分了,就只留了一些给自己。
    许寒嫣道:“殷公子倒是大方啊!”
    殷夫人道:“应该的。”
    顿了顿,又道:“村民能够接纳我们母子两在村里定居,而且一住住了这么多年,为大家做点儿事,也是应该的。”
    以前,打到猎物,殷不言基本也都是这么处理的。
    这么做,也算是对村民接纳他们、让他们成为洛溪村一份子的一种答谢吧。
    也难怪,殷家在洛溪村的口碑那么好。
    他们母子话都比较少,但为这个村做的事情,可不少。
    据说,村里的各种水利设施,都是殷家这几年出钱修建的。正是因为修建了这些水利设施,在发大水的季节,农田、庄稼、菜地这些,才不会被大水淹没,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换是往年,每每发大水,每家每户基本都少不了遭受损失。
    在没有修建水利设施之前,这样的损失,都是不可避免的。
    人们对此也没什么办法。
    基本上就是听天由命。
    从建村到现在,不知多少年过去了,这个问题却一直存在,从没有得到过有效的解决。
    这样的情况见得多了,老百姓总是白白蒙受损失,辛辛苦苦却是一场空,殷不言这才提出修建水利,疏导沟渠,分割水流,让发大水的时节,大水不至于漫过沟渠,淹到种着农作物的土地中来。
    自此之后,洛溪村就再也没有遭受过大水问题的困扰了。
    反观隔壁的河口村,一到大水时节,那些处于低洼地带的庄稼少不了要遭殃,现在依然还是这样。
    殷不言毕竟不是河口村的,而且他也不是活菩萨,自然没有伸援手帮助河口村的理由。
    只是解决洛溪村的这个问题,就不知耗费了他多少资金。
    “殷夫人,你们以前,是哪儿的人啊?”
    聊着聊着,许寒嫣忽然问起这个问题。
    跟殷夫人打交道又不是第一次了,聊天也聊了好几次了。如此,问一问这样的事情,也没什么不妥吧?
    殷不言太谨慎了,所以,她并不打算问他。
    问了,他也不会说。
    显然,从殷夫人这里去了解这些事情,比从殷不言那里去了解要容易很多。
    殷夫人沉默了一下,吐了口气,道:“吕姑娘,不瞒你说,其实,我与不言,是从京都过来的。”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聊的,而且,经过这么多次的接触,她觉得吕采花的为人也还不错,于是,告诉她,也无妨。
    “京、京都来的啊?”
    许寒嫣露出惊讶的表情。
    当然,戴着帷帽,殷夫人是看不见她表情的。
    殷夫人点头,然后一本正经道:“吕姑娘,这事,我从没有跟外人提过,还望,你能替我们保密。”
    她望着许寒嫣,眼里满是诚恳。
    许寒嫣道:“放心吧,我不会跟任何人说的。”
    说得信誓旦旦的。
    不过,确实,她不会对任何人说。
    也没有谁,值得她去透露这样的秘密。
    “殷夫人,你们从遥远的京都搬到这里来,这里边,一定是有什么原由吧?”
    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她自然是要多问一些的。
    毕竟,下次再问,谁知道,她还愿不愿意说呢?
    有时候,就是这样,一时兴起,有些话就会忍不住说了。但换了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场合,可能又不愿意说了。
    许寒嫣毕竟不是真的只有十四岁,在套人的话这一方面,还是有一手的。
    有些想要知道的东西,她知道什么时候问比较合适,什么时候问不合适。
    对于她想要了解的事情,殷夫人已经透露了一些,她自然要继续往下挖,以探探她到底愿意透露多少,能透露多少。
    “确实是有原因的。”回答的时候,殷夫人有明显的犹豫,不过,她还是说了一些事情,“好端端的,换是任何一个人,可能都不会愿意背井离乡。”
    “自然,我们也一样。”
    “若不是有一些迫不得已,我们又怎会抛弃过去的一切,远离故土,千里迢迢地来这么偏远的一个地方呢?”
    这,已经是勾寻国的最南边了。
    对京都而言,这样的地方,可谓是偏远得不能再偏远了。
    许寒嫣听着她说话,也不插话,就静静地听着。
    殷夫人眼里透着一种沉思,脑海里不知闪过了多少十多年前的那些画面,继续道:“当年,发生了一些事情,京都发生了一些变故,我们一家不慎遭到了牵连……”
    说到这里,她咬紧了嘴唇,眼睛都有些湿红了。
    然后,是一阵短暂的沉默。
    感觉得出来,她有点挣扎。
    见状,许寒嫣总算开了口,道:“夫人,过去的事情,就让它们过去吧,不用去想了。刚刚,是我问得多了,真是抱歉。”
    她的语气,十分诚恳。
    就像一个懂事的孩子。
    当然,再怎么诚恳,却也都是装的。
    毕竟,现在,她需要做这样的表现。
    不然,未免就显得自己问她这些问题是别有用心了。
    事实上,她倒也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好奇,单纯地想要了解而已。
    喜欢锦绣田缘:神医小娘子请大家收藏:锦绣田缘:神医小娘子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