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春雨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笑容。是她太想当然了,他怎么可能知道这个孩子真的是他的孩子呢!
    “刚才你没吃饱吧?咱们再用一些?”
    萧玉棠找来随侍,又在偏厅里摆了一桌。
    “奕晨,不是听说那边赈灾正如火如荼吗?你来陪我吃饭,会不会太耽误你的时间?要不,我……”
    “让你吃你就吃,本殿还不至于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萧玉棠沉下脸。
    “可我,真的吃饱了呀……”
    方春雨很委屈。
    眨巴眨巴委屈的小眼神,看神态要有多无辜就有多无辜。
    等饭菜送来,她只顾着一个人低着头喝汤,凤眸如水,睫羽如烟,神色都分外寡淡。
    而另一个,则含笑望着喝汤的小女人,眸中映着璀璨灯火,灯火里有楼台春雪,映月梨花,那两扇长长的睫毛轻颤时,仿佛湖中落了涟漪,荡开星辰千万点。
    那其中的情意,怕是连这双眸子的主人自己都不曾察觉。
    “真不想吃?”
    萧玉棠被她逗乐了:“唔,既然你吃饱了,那咱们就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儿。”
    他这个人,情绪一惯都很内敛。
    这段日子的负面情绪一直积压在心里,刚才发了那一阵脾气,心里的气并未因此散开,还一直压着不发。
    哪怕是劝方春雨用饭,他都是一直压抑着,尽量照顾这个身怀六甲的小女人。可自己的一片苦心,却被对方当成了驴肝肺,也彻底惹毛了某个小心眼的男人。
    这次,他攻城略地,极尽挑逗,哪怕某个人哭着求饶,他也毫不手软。
    终于他终于心满意足的放开她时,方春雨后悔极了,她攀着萧玉棠汗涔涔的背,哑着嗓子开口:“好累……我刚才真不应该信你的……”
    什么马上就好,马上就好?
    她信了他的邪!
    萧玉棠吻了吻她被汗水濡湿了的额角,“居然还有力气抱怨,看来是我不够努力了。”
    那低沉的嗓音里,带着一点放肆的嘶哑,带着浓浓的情欲。方春雨的耳边阵阵酥麻,被他的男色所色,诱是一回事,她听懂他话里的另一层含义,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她险些被自己的唾沫呛着,艰难地吞了口唾沫,赶忙低头认错:“咳咳咳……那个,是我错了。”
    “你怎会有错?你又没有说谎,是为夫的错。”
    方春雨:“……”
    连反讽都用了,那她还怎么自救呢?
    阿弥陀佛!
    就是不知道神佛能不能救她。
    事实证明,求佛念经在萧玉棠面前都是无用功的。
    第二天一大早,天蒙蒙亮的时候,方春雨就醒了。不是她自己醒了,而是外面突然有人敲门禀报。
    “世子,宋大人过来了!在大门外求见世子,说是为了聚集在江宁府外那帮逃难的百姓而来。”
    宋大人来了?
    萧玉棠这些日子都等着宋大人来,此刻听了禀报,一翻身精神抖擞爬起。
    “奕晨?”
    睡眼朦胧的方春雨翻身爬起看向床边的男人。
    萧玉棠快速在下人的伺候下穿衣,整理仪容,闻言回头看了她一眼:“别起来,眼下天色还早,你再睡一会儿养一养精神。”
    方春雨确实被累坏了。
    这些日子二人恩恩爱爱,很是消耗体力。
    哪怕她每晚都借口自己是孕妇,拒绝他的求爱,也照样无济于事。反而会被他摆,弄成各种形状,以满足他的私欲。
    他尤其喜欢听她讨饶的声音,每当她讨饶时,他不但不会放过她,反而越发卖力。
    那真是个人形马达啊!
    问题是,对方明明白天忙于公事,晚上还要加班加到深夜,实在不敢相信,他那充沛的精力都是从哪里来得?
    她混乱思考着,又慢慢睡了过去。
    等她睡饱爬起,却看见萧玉棠正坐在花厅里发呆。
    “奕晨。”
    她轻唤,顺势走到他面前身形一转,便坐到了他衣兜里,搂住了他的脖子:“你在想什么?可是有什么问题困扰你?说出来吧!不是都说,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吗?说不定我正好可以帮助你呢?”
    “你说得对。”
    萧玉棠沉默片刻,才把自己的无奈之处说了出来:“最近天气变化很大,这又是风又是雨还有雪的,已经又不少人死于这场严寒。尤其是最近,山上的雪太厚,百姓们都饿着肚子找不到吃食,变成流民的人越来越多。你说,咱们有什么办法,让那些赈灾粮款都落到实处呢?”
    汾亲王府治下的这片土地贫瘠,加上严寒,早有百姓抵不住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病倒。更有甚者,直接被冻死……赈灾银两是朝廷派下来的,可那些赈灾银两总是被人吞没,到不了真正需要的人身上。你说,她能不苦恼吗?”
    “这个很简单呀!”
    看着他困扰的模样,方春雨笑开了,“这些赈灾粮食之所以送不到需要他的人手上,是因为这些粮食还不够低廉。”
    “你想哪里去了?那些粮食虽说是存粮,却都是我手下的得力干将亲手从粮库里拿出来的。那已经是最最便宜的粮食了。”
    “这里都是些什么粮食?”
    “还能有什么,自然是米面和粗粮这些。怎么,可是有什么不对?”
    “没有不对,只是我发现了赈灾银两被吞没的缘由。什么米呀面呀,那都是灾民,为了能让更多人活命,我们完全可以用米糠等物作为赈灾银两。你觉得如何?”
    “那不行!开国至今,我大夏朝却从来没有用米糠赈灾的先例。”
    “确实没有先例。不过,你可以想想,米价几何,米糠几何?好的大米要十五文以上的银钱,而米糠却不然,只要一两文就够了。相同的银钱,能买的米糠数量远远比米糠贵多了。”
    拿买米的钱,去买米糠,买回来的米糠足足多四五倍,若把多出来的粮食都拿出去卖出去了,他也没办法。
    喜欢麻辣小地主请大家收藏:麻辣小地主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