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因为风向的改变,青青才终于敢在方小柔面前提起外头的事情。
    先前方小柔因为萧夜的离开,哪怕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是青青跟在方小柔身边许久,还是能够感觉的出来她的变化,便隐瞒下了外头的传言。
    府里知道的人也都三缄其口,小心翼翼的守着王妃,也尽量减少出府的人数跟次数,办事情都尽量让人高马大的小厮出去,免得惹上麻烦。
    好在王妃不愧是心志坚定之人,很快便慢慢的缓了过来,逐渐恢复了以往懒散随性的模样,王府里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青青这才找了时机跟方小柔开口。
    刚说完前半段,青青就忙不迭的跟上:“但是现在好了,大家都是夸您巾帼不让须眉跟王爷是天生一对呢。”
    青青说完,庄嬷嬷也跟上,给方小柔分析了之所以流言风向转变,全是因为最近皇帝召见跟赏赐所至。
    哪怕不知道皇上召见方小柔到底说了什么,但是只看两次赏赐,在官场上混的人心思都是九拐十八弯的,当即就明白了。
    皇帝想来是知晓了如今的传闻,在洛王出征的时候,成为洛王妃的靠山。
    不管洛王到底是不是失势,如今都不是能够落井下石的时候,洛王妃现在不能动,非但不能动,还得善待。
    所以,京城里的传言马上就转了一百八十度。
    原先说得越凶的人,现在就夸得越厉害。
    毕竟这事都闹到皇帝面前去了,谁知道皇上知道了多少啊,会不会记小本本啊。
    那还不得赶紧站在皇帝的队伍后面,疯狂的给方小柔吹彩虹屁好将功折罪,希望回头不会被皇帝给发落了。
    “难怪皇上最近召见我,却又什么事都没有,跟耍人玩似的,原来是给我撑腰呢?”方小柔恍然大悟,“那我下回是不是就能够光明正大的吃点心了?”
    庄嬷嬷瞪过去。
    方小柔赶紧改口:“哦不是,我是说下回我是不是应该叩谢皇恩?”
    呵,庄嬷嬷才不信方小柔会忍得住嘴,但是想想皇帝都给她撑腰了,吃几口点心也不算什么,到底没有多说什么。
    指不定方小柔越是天真自在,皇帝越会宽容一些呢?
    不得不说庄嬷嬷不愧是宫里出来的,对宫里的大人物心理总是把握得比较准确。
    “叩谢可以,但是王妃还是应该谨言慎行,皇上乃一国之君,伴君如伴虎,多说多错,王妃还是少开尊口的稳妥。”这么一想,让她说话不如让她吃东西呢,安全一点。
    “咳咳咳。”庄嬷嬷无奈道,“既然皇上没有怪罪,王妃等待无聊,用点茶点也是可以的。”
    “我都听嬷嬷的!”方小柔开心的应下了。
    庄嬷嬷:“……”也就只有这种事最听话了。
    不过,皇帝还会不会再召见,也说不好,毕竟目的都已经达到了,如今可没人再敢说洛王妃不好。
    所以,庄嬷嬷倾向于这事就到此为止。
    然而,口谕还是如期而至,惊呆了庄嬷嬷,也惊呆了暗地里关注王府的京城中人。
    大家边夸洛王妃,暗中边盯着洛王府,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就是直觉事情还没完。
    果然,大家的嗅觉都很灵敏,洛王妃居然又被召进宫了。
    难不成猜错了?皇帝不是要给洛王妃撑腰?
    庄嬷嬷的想法也是这样,心里又给提了起来,重新再叮嘱方小柔要警惕一些,别再一门心思盯着吃喝的,好歹观察一下皇帝啥意思。
    这回方小柔没有爽快的回答都听嬷嬷的了,毕竟她心里有逼数,到时候肯定还是会管不住嘴的。
    她也不是真的不知天高地厚,就是在御书房里没察觉到危险,觉得可以吃才吃的,可是这种感觉跟庄嬷嬷说,她一定不会信,还是会说谨慎谨慎,最好不吃最安全。
    那方小柔就不能答应了。
    明知道能吃却因为胆小而不吃?
    这不是她女霸王,京城一姐干得出来的事。
    御膳房的手艺吃一次算一次,机会都是给有准备且胆子大的人。
    看方小柔那一脸敷衍的样子,庄嬷嬷就知道她在想什么,登时一阵无力加绝望。
    只能感叹还好方小柔是嫁进了王府,不是嫁进宫,不然迟早不是被毒死就是被毒死。
    一回生二回熟,第三回,方小柔已经开始期待今天的点心了。
    其实也挺好的,皇帝不管她,她也不用理会皇帝,安静如鸡的来吃一下茶点,再安静如鸡的带着赏赐回府,多美好的入宫之旅,有的吃还有的拿。
    但是,这回不一样了。
    人一旦开始想得很美好,生活就给你当头一棒。
    坐下的方小柔发现,皇上他居然不批阅奏折了,还在看她。
    她身子一凛,做什么???
    萧恒今天特意加快了速度把活儿干完,空出一点时间来分给方小柔,也算是天大的殊荣了。
    但是想到方小柔一直以来提供的笑料,让京城都热闹了不少,还给国库做了不少贡献,还提供了不少的药方,她就功不可没。
    这些功劳可都没有封赏的,萧恒便不由多宽容了几分。
    济善既然是皇帝的人,那么当初方小柔给章游等人开的药方调养好了章游的身子一事,萧恒也是知道的。
    抓药的方小柔的人,药方也一直在方小柔手里。
    一开始萧恒是没有动心思,直到济善经过了这么久的观察,得出那些药方确实有价值,而且比如保肝保肾调理肠胃等方子都适用于现在的萧恒。
    年龄到了,萧恒很明显感到了身体的变化,否则怎么会开启老干部模式。
    济善给萧恒把过脉,有些方子有用,但是有些却不适合,而萧恒的身体损伤还不只是这些,体质也比较虚弱。
    从章游到鸭子们,所有人体质的变化,济善都暗中详细的做了病案。
    身为太医,一个个把脉,经年累月的观察他们的变化,济善最终跟萧恒提了建议。
    借着这回的契机,萧恒才会把人叫进宫。
    给她撑腰是一方面,求方子求调理身子的方法才是重点。
    皇帝从来不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