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萧恒还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翌日,事情就出现了奇怪的走向。
    弹劾这种事也不是一日之功,御史也希望能够说上个几天,给自己加加戏,好好的出一把风头,毕竟往日里可没这么好的机会可以站出来。
    所以第一天被萧恒压下再议的时候,御史们没有太过激的反应,心里还想着今日发挥的还可以,回去还要再熬个夜写一篇呕心沥血的谏言,多想想遣词用句,务必凸显出自己的忠君爱国高尚品德,彰显自己的文采斐然,争取明日发挥得更好。
    翌日,萧恒毫不意外的看到御史们又精神抖擞的站出来慷慨激昂的抨击。
    御史本来是极好的一个存在,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敢于忠言逆耳,对于一个想要开创盛世的明君来说是很好的。
    但是,当盛世真的到来,御史没有太多可说的,逐渐变成了为了给自己留下史名,或者单纯是为了谏言而谏言,见不得任何一点出格的变化,偏激的排斥,那便有些本末倒置。
    萧恒性子本就不是迂腐的人,或许早些年还有点刚愎自用,如今不惑之年接近知天命,还有什么看不透想不开?
    连方小柔那样的人都觉得可爱,萧恒不觉得有什么好弹劾的。
    私自离京是重罪,但是也得看后果,内忧还够不上,外患就被解决了,还不够网开一面的?有必要这么上纲上线的?
    都将功折罪了,大不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的小惩大戒意思一下得了。
    如果御史们只是不满方小柔离经叛道,挑衅皇权,颠覆观念,令男尊女卑的阶级地位受到挑战,那么弹劾镇压一下就就算了。
    听听御史们的奏折里都说了什么?
    那架势,似乎不把方小柔给叉出去斩首示众不足以平民愤的样子,不把洛王削爵位贬为庶民不足以维护皇权似的。
    讲真,萧恒已经心生不满。
    他一国之君都没说什么话,御史们哪里来的胆子跟底气就这么给安排上了。
    胡人侵扰边境的时候,朝中无人敢出战,御史们全是文官,更是屁都不放一个,那时候怎么不来弹劾一下变成鹌鹑的文武百官。
    如今洛王又一次带兵出战,洛王妃一个女子都敢上战场,最后打败了胡人。
    居然沦落到让他们这些躲在京城不敢上战场的人来指指点点批评怒骂。
    就问,哪来的脸?
    连个女子都不如,还好意思在奏折里一再的强调女子应当以夫为天,应该打理好后宅不能抛头露面。
    在内心里疯狂吐槽的萧恒有些惊讶的听到这些话居然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了。
    顾廷华,罗宏盛,李坚,还有一些大臣,依次出列,个个言辞犀利的将御史们的话一句一句的抨击得一无是处,撕去了他们用高义遮掩的外衣,露出底下不堪上不得台面的心思。
    一时之间,御史们面红耳赤登时脸红脖子粗的反驳起来。
    然而,御史才几个,方小柔的小弟可是不少,这些人的父亲大部分都有资格站在这内殿。
    一个个都站了出来。
    冯太傅因为立场尴尬倒是没有开口,但是一看他的脸色谁还不知道啊。
    唉,他们一开始也不是要为方小柔据理力争的,那不是架不住自家娃的软硬兼施嘛?
    这招居然是冯世彬想出来的。
    冯太傅回府之后将朝堂的事情说给了冯世彬知晓,本意也只是慢慢的叫他知晓朝堂之上的事情,锻炼他的阅历,开阔他的眼界,没有抱着什么其他的想法。
    谁知,冯世彬听完当场就拍案而起:“这些个老匹夫简直欺人太甚,不行,我不能白白叫一声老大。她好歹让我考上了秀才,我这会儿也不能坐视不理。”
    能够听到这样的话,冯太傅本来已经心里很慰藉,还打算出言夸奖两句呢,冯世彬已经兴冲冲的回房。
    当日,顾千城,罗绿旋,李宏远以及一同在国子监的小弟们就都受到了冯世彬的书信。
    他们又分别给其他能够说得上话,交情较好的小弟传了信。
    其实相互之间都是有交情的,靠着挨打跟反革命的心,大家是建立了一定的革命情感的。
    收到信之后,大家内心里本来就燃烧着的中二的血液更加的沸腾了。
    不愧是考上了秀才的冯世彬,现在文笔杠杠的,煽动起人来效果超群。
    洛王跟洛王妃在战场上拼杀,而他们如今也可以在京城,在庙堂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战神跟杀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他们杀出一条路来。
    中二少年最喜欢干这种离经叛道的大事了。
    当晚,十八般武艺都使出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不知道是用了什么办法,反正是求到了各自家长们的应允,翌日要站出来为方小柔说话。
    不只如此,这些人还在京城里各种场合为方小柔发声。
    一口一个老大,一口一个小弟,完全是以此为荣的在宣扬方小柔的事迹,恨不得跟全京城的人都宣示了自己跟方小柔的关系。
    以前什么事情都是捕风捉影,都是极个别的风声泄露,像现在这样即使遍地开花,所有人都出来实锤的事情,真是吃瓜群众想都不敢想的。
    这个瓜,它又大又圆,还很丰盛,到处都有。
    小弟们的经历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尤书航就能说出点花样来。
    冯世彬最屌的莫过于让冯太傅找渠道把信带给了萧佑。
    最大最劲爆的瓜就来自于萧佑了。
    中宫嫡子,皇帝宠爱的幼子,都现身说法了,很大程度代表了皇帝的态度。
    这下许多人不得不掂量一下。
    第三天,为方小柔说话舌战御史们的人竟然更多了。
    而殿外,那些没有资格进殿的人,也有家中子弟是方小柔小弟的,不能进殿说话,但是能在京城表态。
    他们也是公开表示坐等洛王携手洛王妃凯旋。
    长公主都快要气到中风,皇宫里的皇后更是直接晕了过去。
    方小柔每回在她面前请安都是那般柔弱的样子,转个身就打她的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