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卫自去领罚!”
良久,萧恒终于发话,虽然是惩戒,但是龙卫却松了一口气。
罚了就好,罚了就说明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是,属下告退。”心酸,龙卫可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剑啊,他们居然反过来刺皇帝一剑。
能够活下来可真是不容易。
罚了龙卫,萧恒的气才顺了一点。
这事儿不能完全怪到方小柔头上,那就只能怪始作俑者长公主跟皇后了。
长公主好歹是他长姐,唯一的女儿又被打发了出去,针对洛王府还算情有可原,萧恒回头敲打提点几句就是了,倒也不好真罚什么。
那就剩下皇后了。
“唉!”萧恒叹了一口气。
年轻的时候管理后宫不是挺好的嘛,怎么上了年纪越发糊涂,手段还这么低劣。
一次两次的在方小柔那里碰壁怎么就学不乖呢。
之前看皇后自己吃瘪,萧恒还能以看戏的心态顺便同情一把,但是现在波及到自己身上,他心里就有些不满了。
这件事当然不能摆到明面上来,但是皇帝想要惩罚一个人,多的是理由。
指鹿为马也算是皇帝的特权了。
我觉得你错,你就是错了。
然后皇后被罚抄佛经静心。
别看处罚不痛不痒的样子,但是没面子啊。
皇后都一把年纪了,又是这般尊贵的身份,平日里一言一行都端着国母的架势,居然被皇帝罚抄佛经。
无异于被拖出去公开处刑啪啪打脸了。
这可比什么惩罚都令人难受,皇后差点羞愤欲死。
本来皇后还想质问个理由,萧恒也不跟她来虚的:“朕看重的孙辈还轮不到你来置喙。”说完拂袖而去。
“皇上?皇上!”
皇后的叫唤压根没有人回应,她脸色苍白又有些不甘心的瘫坐在椅子上。
她可是皇后,还生了嫡子,皇上居然为了一个丫头片子这样对待她?
不过是说几句罢了,皇上就这样下她的面子,皇后心里越发恨极。
听闻皇后被罚了,萧佑也焦急的赶了来,见到母后脸色不好,关切的询问:“母后,发生什么事了,父皇怎会罚得这样重?”
皇后像拉着自己唯一的依靠一般诉着苦:“不过一些流言,你父皇竟然因为一个丫头片子就与本宫撕破脸,本宫往后还有何脸面在后宫立足。”
萧佑听了几句惊疑的看向皇后:“母后?流言的事与您有关?您为何要这样做?”
本来还在诉苦的皇后一顿,脸色一变,从原先的委屈哀戚变得愤怒:“你竟然为了一个丫头片子质问本宫,本宫是你母后,你就这样跟本宫说话?”
这就是女人不可理喻的地方,讲道理的时候就扯感情。
方小柔就从不这样,行事干脆利落,比男人还利索,能动手就不动口磨磨唧唧的。
萧佑以前没觉得如何,可是自从跟着方小柔混之后,这才明显的感觉到区别。
一阵无力感从心里升起,他耐着性子温和道:“母后,儿子不是这个意思,九哥九嫂年纪尚轻,先开花后结果也是美事,伊伊粉嫩可爱,身份尊贵,哪需要承受这些个流言蜚语。那也是您的孙女,您跟自家人过不去做什么?”
萧佑完全想不明白,如果说伊伊是个男孩也就罢了,对于皇后的心思,他心里也明白一些。
可是伊伊是女孩啊,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他不懂皇后为什么要针对这么小的一个孩子。
萧夜文韬武略,又立下汗马功劳,还是他手足,于公于私,萧佑都敬重他,私心里也认为自己不及他。
对于皇后的偏执想法,萧佑不是不知道,只是一直不想面对,不想母子离心,兄弟阋墙。
没想到,皇后居然在背后搞这种小动作。
然而萧佑的耐心却换不到皇后的谅解,她只满心觉得儿子不跟自己同心,就为了外人质问自己的母亲。
萧夜是萧佑的兄弟却不是她的儿子,两人除却母子名分,实际上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
而且,皇家哪里有亲情的,皇后并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错。
如今宁王倒台就藩,洛王势力越发独大,皇后心里为萧佑焦急,为他打算。
可是萧佑却不领情,这怎么能不令她气愤。
“你敬他是你兄长,他拿你当弟弟了吗?如果他真的拿你当兄弟,就不该让他王妃骑在你的头上,自己又不收敛锋芒,压过你一头。”皇后的声音都有些尖锐了起来。
“母后!儿臣是自愿跟着九嫂学武的,九嫂也并未轻慢,只用心教导,九哥出类拔萃为父皇分忧,为朝廷效劳,您怎么会那样想?”萧佑没有说不是萧夜故意要压他一头,而是他自己本身就比不上萧夜好嘛。
不仅是年岁的差距,哪怕当年萧夜十三岁的时候也比现在的萧佑要优秀。
十五岁萧夜就上战场,可是现在让萧佑来设想两年后让他上战场的话,他自问没有这个胆量跟谋略。
坦坦荡荡的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不丢人,而且萧佑也不是妄自菲薄,更没有自暴自弃,相反他以萧夜为榜样,努力向他看齐,勤奋刻苦。
这不是很好嘛?
往后谁是储君,那是皇上该操心的事情,轮不到他们自作主张。
话不投机半句多,皇后此刻什么都听不进去,只陷入了自己的夫君跟儿子都不向着自己,沉浸在众叛亲离的自我悲戚之中。
“你走,你走,本宫没有你这样不孝的儿子。”
“母后!您这样说,是要逼儿臣自戕吗?”萧佑也有些绝望。
被亲身母亲说不孝,对于萧佑来说打击还是很大,重点是他觉得自己很冤,且进退两难。
如果孝顺就是兄弟阋墙,对侄女冷漠,那悌呢?
孝悌为何得是对立面?就不能两全?
到底是十三岁的年纪,想法都是理想化的,萧佑整个人都茫然了。
皇后再生气也不可能不要儿子,听到萧佑略带绝望的话语,也说不出其他什么,偏过头兀自流泪。
最终两人算是不欢而散。
良久,萧恒终于发话,虽然是惩戒,但是龙卫却松了一口气。
罚了就好,罚了就说明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是,属下告退。”心酸,龙卫可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剑啊,他们居然反过来刺皇帝一剑。
能够活下来可真是不容易。
罚了龙卫,萧恒的气才顺了一点。
这事儿不能完全怪到方小柔头上,那就只能怪始作俑者长公主跟皇后了。
长公主好歹是他长姐,唯一的女儿又被打发了出去,针对洛王府还算情有可原,萧恒回头敲打提点几句就是了,倒也不好真罚什么。
那就剩下皇后了。
“唉!”萧恒叹了一口气。
年轻的时候管理后宫不是挺好的嘛,怎么上了年纪越发糊涂,手段还这么低劣。
一次两次的在方小柔那里碰壁怎么就学不乖呢。
之前看皇后自己吃瘪,萧恒还能以看戏的心态顺便同情一把,但是现在波及到自己身上,他心里就有些不满了。
这件事当然不能摆到明面上来,但是皇帝想要惩罚一个人,多的是理由。
指鹿为马也算是皇帝的特权了。
我觉得你错,你就是错了。
然后皇后被罚抄佛经静心。
别看处罚不痛不痒的样子,但是没面子啊。
皇后都一把年纪了,又是这般尊贵的身份,平日里一言一行都端着国母的架势,居然被皇帝罚抄佛经。
无异于被拖出去公开处刑啪啪打脸了。
这可比什么惩罚都令人难受,皇后差点羞愤欲死。
本来皇后还想质问个理由,萧恒也不跟她来虚的:“朕看重的孙辈还轮不到你来置喙。”说完拂袖而去。
“皇上?皇上!”
皇后的叫唤压根没有人回应,她脸色苍白又有些不甘心的瘫坐在椅子上。
她可是皇后,还生了嫡子,皇上居然为了一个丫头片子这样对待她?
不过是说几句罢了,皇上就这样下她的面子,皇后心里越发恨极。
听闻皇后被罚了,萧佑也焦急的赶了来,见到母后脸色不好,关切的询问:“母后,发生什么事了,父皇怎会罚得这样重?”
皇后像拉着自己唯一的依靠一般诉着苦:“不过一些流言,你父皇竟然因为一个丫头片子就与本宫撕破脸,本宫往后还有何脸面在后宫立足。”
萧佑听了几句惊疑的看向皇后:“母后?流言的事与您有关?您为何要这样做?”
本来还在诉苦的皇后一顿,脸色一变,从原先的委屈哀戚变得愤怒:“你竟然为了一个丫头片子质问本宫,本宫是你母后,你就这样跟本宫说话?”
这就是女人不可理喻的地方,讲道理的时候就扯感情。
方小柔就从不这样,行事干脆利落,比男人还利索,能动手就不动口磨磨唧唧的。
萧佑以前没觉得如何,可是自从跟着方小柔混之后,这才明显的感觉到区别。
一阵无力感从心里升起,他耐着性子温和道:“母后,儿子不是这个意思,九哥九嫂年纪尚轻,先开花后结果也是美事,伊伊粉嫩可爱,身份尊贵,哪需要承受这些个流言蜚语。那也是您的孙女,您跟自家人过不去做什么?”
萧佑完全想不明白,如果说伊伊是个男孩也就罢了,对于皇后的心思,他心里也明白一些。
可是伊伊是女孩啊,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他不懂皇后为什么要针对这么小的一个孩子。
萧夜文韬武略,又立下汗马功劳,还是他手足,于公于私,萧佑都敬重他,私心里也认为自己不及他。
对于皇后的偏执想法,萧佑不是不知道,只是一直不想面对,不想母子离心,兄弟阋墙。
没想到,皇后居然在背后搞这种小动作。
然而萧佑的耐心却换不到皇后的谅解,她只满心觉得儿子不跟自己同心,就为了外人质问自己的母亲。
萧夜是萧佑的兄弟却不是她的儿子,两人除却母子名分,实际上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
而且,皇家哪里有亲情的,皇后并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错。
如今宁王倒台就藩,洛王势力越发独大,皇后心里为萧佑焦急,为他打算。
可是萧佑却不领情,这怎么能不令她气愤。
“你敬他是你兄长,他拿你当弟弟了吗?如果他真的拿你当兄弟,就不该让他王妃骑在你的头上,自己又不收敛锋芒,压过你一头。”皇后的声音都有些尖锐了起来。
“母后!儿臣是自愿跟着九嫂学武的,九嫂也并未轻慢,只用心教导,九哥出类拔萃为父皇分忧,为朝廷效劳,您怎么会那样想?”萧佑没有说不是萧夜故意要压他一头,而是他自己本身就比不上萧夜好嘛。
不仅是年岁的差距,哪怕当年萧夜十三岁的时候也比现在的萧佑要优秀。
十五岁萧夜就上战场,可是现在让萧佑来设想两年后让他上战场的话,他自问没有这个胆量跟谋略。
坦坦荡荡的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不丢人,而且萧佑也不是妄自菲薄,更没有自暴自弃,相反他以萧夜为榜样,努力向他看齐,勤奋刻苦。
这不是很好嘛?
往后谁是储君,那是皇上该操心的事情,轮不到他们自作主张。
话不投机半句多,皇后此刻什么都听不进去,只陷入了自己的夫君跟儿子都不向着自己,沉浸在众叛亲离的自我悲戚之中。
“你走,你走,本宫没有你这样不孝的儿子。”
“母后!您这样说,是要逼儿臣自戕吗?”萧佑也有些绝望。
被亲身母亲说不孝,对于萧佑来说打击还是很大,重点是他觉得自己很冤,且进退两难。
如果孝顺就是兄弟阋墙,对侄女冷漠,那悌呢?
孝悌为何得是对立面?就不能两全?
到底是十三岁的年纪,想法都是理想化的,萧佑整个人都茫然了。
皇后再生气也不可能不要儿子,听到萧佑略带绝望的话语,也说不出其他什么,偏过头兀自流泪。
最终两人算是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