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秋收,南边局势又有变动。
    各大世家部曲私兵集结,配合北军,开始对诸侯王进行大规模地反攻。
    战火纷飞!
    每天都有或真或假的消息传到京城。
    昨天还说朝廷败了,今儿又说诸侯王败了。
    等到明儿,又是某个武将反了。
    南边广袤土地,据说都被打穿了,今年的收成恐怕无法保证。
    粮食烂在地里,都没有人收。
    等到冬天,定有许多人要饿肚子,怕是会冻饿而死。
    京城也不太平!
    贾淑妃的娘家同陶家斗了起来。
    两个家族,从民间斗到商场,从商场斗到朝堂,从朝廷斗到后宫……
    京城风起云涌。
    贾家,陶家两个家族,将京城搅得天翻地覆,人心不稳。
    永泰帝态度暧昧。
    今天,他打压陶家。
    明儿,他又打压贾家。
    他会替陶皇后出头,也会替贾淑妃出头。
    一位皇后,一位淑妃娘娘,俨然成了后宫两座山头。
    陶皇后自从被册封为皇后以来,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
    斗了十数个来回,某一次在御花园碰面,一言不合,陶皇后直接甩了贾淑妃一个耳光。
    贾淑妃当场就被打懵了。
    她是不敢还手。
    无论如何,对方都是皇后,在身份上高过她。
    她若还手,有理也会变成无理。
    于是,她放声哭泣,捂着脸颊跑了。
    她这一哭,后宫人人皆知,人人变色。
    贾淑妃挨了陶皇后一耳光的消息,迅速从后宫传入朝堂,传入各大世家贵族。
    贾家义愤填膺,要替贾淑妃出头。
    就连六皇子私下里也在抱怨。
    陶家自然是兴奋莫名,嗷嗷乱叫,“打得好!”
    贾淑妃那个贱人,早就该挨一顿板子。
    真以为被皇帝宠幸了几天,就能翻天吗?
    陶皇后被皇帝宠幸了十几年,贾淑妃拿什么比。
    比美貌,比年龄,贾淑妃完败。
    陶家人其实都想不通,皇帝怎么会去宠幸比陶皇后还要大一岁的贾淑妃?
    难道就因为贾淑妃生了个儿子?
    可是,生了儿子的后宫嫔妃又不止贾淑妃一人。
    想来想去,肯定是因为贾淑妃的家世。
    贾家,算是中等世家,父兄都在朝中做官。家族子弟,读书出仕,底子上来说,比陶家干净。
    最大的优势,贾家手上没有沾上天下诸侯王的鲜血。
    陶家,自从替皇帝诛杀天下诸侯王,从今以后再也洗不干净,算是彻底黑了。
    两个家族,在朝堂上斗来斗去,已经影响到南边的战事。
    永泰帝这才出手弹压,让他们各自安分些。
    南边战事如火如荼……
    只是隔得远,消息不能准时传到京城。
    胜败如何,谁都说不准。
    还是眼前的热闹,看得过瘾。
    六皇子请旨到北军历练,永泰帝点头同意。
    这下子,三皇子,六皇子皆在北军,怕是要打起来。
    唯有二皇子萧成文,置身事外。
    他是个病秧子,不上朝,不参政,不议政。
    他就是个吃着爵禄的闲散皇子,每日无所事事,不是正在吃药,就是在做着吃药的准备。
    没有人关注他。
    他也不希望得到外人的关注。
    只是,眼看着到了收债的日子,燕云歌那里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她不会是想赖账吧。
    费公公发出狠话,“燕云歌若是赖账,老奴就带人平了她的山庄。”
    萧成文不置可否。
    燕云琪从外面走进来,不满费公公,她说道:“我家四妹妹不可能赖账。正是秋收季节,山庄上下估计这会都忙翻了。就算要付账,也得再等一个月半个月,等山庄忙完了秋收。”
    费公公还想说什么,被萧成文拦住。
    萧成文说道:“本殿下相信燕四姑娘不会赖账。就算她敢赖本殿下的账目,想来也不敢赖少府的账目。少府那边都没动静,本殿下不着急。”
    燕云琪坐下,“我不清楚殿下当初和四妹妹是怎么谈的合作,我只知道四妹妹今年要给殿下一笔粮食。不知殿下可有仓库存放这些粮食?”
    “夫人有何高见?”
    燕云琪直言道:“我的嫁妆里面有一家粮铺,若是殿下信得过我,可以将粮食放在我的粮铺售卖。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萧成文笑了起来,“夫人有心了!本殿下愿意将粮食放在夫人的粮铺售卖,具体怎么操作,费公公会和粮铺的管事商量。”
    燕云琪郑重道谢,“多谢殿下信任。”
    “我们夫妻一体,夫人不必见外。有一事我很好奇,夫人的粮铺,一年走多少粮食?”
    “具体数目我也没关注,应该不到一千担。”
    哦!
    不到一千担的走货量,只能算是中小规模粮铺。
    那些大粮铺,一年的走货量,至少都是几千担,上万担。
    萧成文捏着下巴,他要粮食,当然不是为了要钱。
    他是为了养人。
    养一批能为他所用的人。
    燕云歌的粮食,会为他解决大问题。
    不过这些事情,他没必要同燕云琪说。
    费公公有些着急,等燕云琪离开,他就问道:“殿下真要将粮食放在夫人的粮铺里面发卖?”
    萧成文轻声一笑,“给她两三百担的粮食,就当是全了我和她的夫妻情分。”
    费公公松了一口气,只是两三百担粮食,不多,可以承受。
    不过,殿下对夫人还真是大方。
    此时,未央宫来人,召萧成文进宫。
    萧成文明显有些意外,转眼又笑起来,“母后竟然会召本殿下进宫,真是少见。”
    费公公问道:“殿下要进宫吗?要不要老奴将宫人打发了。”
    “不必!母后难得召见本殿下,本殿下自然要给足面子。伺候本殿下更衣!”
    “诺!”
    ……
    萧成文穿戴一新,启程前往皇宫。
    进了皇宫,他发现,宫里的守卫明松暗严,明显多了一些陌生的面孔。
    这是防着京城发生动荡。
    他不动声色地观察周围的环境,慢悠悠来到未央宫。
    他是病秧子,走路慢一点也是情有可原。
    到了未央宫,母子见面,并不亲热,彼此神情都淡淡的。
    “给母后请安!”
    陶皇后虚虚抬手,示意他坐下说话。
    萧成文席地而坐,亲自动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他倒是一点都不客气。
    陶皇后跪坐在罗汉榻上,穿戴朴素,脸上是精致的妆容,却难掩眼中的疲惫。
    她开口说道:“你父皇下手越来越狠。陶家一系的官员,很多人被罢免或是被调职。贾家一族,趁火打劫,其他文臣武将纷纷落井下石,都想置陶家于死地,置本宫于死地。你说,本宫该怎么做?”
    萧成文抿了一口茶,今年的新茶,味道极好。
    因为南边在打仗,加上运输困难,茶叶价格上涨凶猛。
    好多人都说今年喝不起茶叶。
    当然,宫里不存在喝不起茶叶这个问题。
    他端着茶杯,语气清淡,“母后心中早就有了主意,又何必问我的意见。”
    “本宫心中想法,还不成熟。故而想问问你的想法。”陶皇后直言不讳。
    萧成文笑了笑,放下茶杯,轻声说道:“办法无非就是两个,要么顺从,要么反抗。不知母后是想顺从,还是反抗?”
    陶皇后身体挺直,紧跟着问道:“顺从如何?反抗如何?”
    萧成文直言道:“若是选择顺从,不妨自断臂膀,自毁前程,陶家离开京城回祖籍蛰伏。父皇看在昔日的情分上,应该会放过陶家。若是反抗,首要就是兵权。然而,父皇肯定防着这一点,陶家只能出其不意,方有成功的希望。除非……”
    “除非什么?”陶皇后紧张问道。
    萧成文郑重说道:“除非有天时地利相助。”
    陶皇后若有所思。
    所谓天时地利,无非就是京畿一带发生大事件,京城被人从外部攻破。
    这可能吗?
    北军在世家部曲私兵的配合下,势如破竹,杀得诸侯王的军队屁滚尿流。
    眼看着,这场震动天下的诸侯王之乱,即将落下帷幕,天下又将重回太平。
    这个时候,想来不会有人不开眼,选择起兵造反。
    陶皇后说道:“等南边战事结束,你父皇就有了足够的威望。”
    届时,永泰帝的权柄,将大增。
    萧成文说道:“战事结束,父皇的计划算是完成了一半。之后,就是要按计划收回封地。”
    “你说天下诸侯王会乖乖交出封地吗?”
    “诸侯王乃是父皇的手下败将,不愿意交出封地又能如何。除非,有诸侯王胆敢联络武将,公然举旗造反。”
    陶皇后咬咬牙,“天下诸侯王,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兵多将广,又有大量的粮食,竟然打不赢人数稀少的北军南军。”
    萧成文笑了笑,“北军和南军,都是两日一操练,是当世公认的强军。虽人数不多,然而人人以一敌五。诸侯王的军队,一月才操练三五日,自然不是北军南军的对手。”
    陶皇后叹了一声,郑重问道:“若是有一天,陶家覆灭,本宫性命不保,你会怎么做?”
    她是想问,二皇子会替她报仇吗?
    然而萧成文的回答,注定会让她失望。
    他说道:“儿臣会好好活着!”
    喜欢侯府小哑女请大家收藏:侯府小哑女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閳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