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十八,黄道吉日,大吉大利……
    全年当中,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日子。
    北风呼啸,却吹灭不了人们心中的火热。
    二圣称帝!
    哈哈哈哈……
    每个人都难以控制内心的喜悦,咧着嘴,只想笑,发自内心的欢乐。
    奋斗多年,终于等到了今天。
    等到了主公称帝,自家鸡犬升天的一天。
    哈哈哈,这等大事,谁能不欢喜。
    此等大事,礼官非纪先生莫属。
    他亲眼见证这对夫妻如何走到一起,如何于危险中寻求机会,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到今天。
    他是夫妻二人感情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出任礼官,见证夫妻二人齐齐称帝的场面。
    每个人目光中都闪烁着火热。
    高高的祭台……
    萧逸,燕云歌,夫妻二人身穿衮服,一步一步登上祭台,祭拜天地。
    在上天的见证下,称帝,是为天子。
    礼毕!
    群臣跪拜,三呼万岁!
    激动心情,溢于言表。
    城中开始放起烟花,庆祝这伟大的一刻,永远值得铭记的一刻,一定会被史书大书特书的一刻。
    燕守战老泪纵横,终于等到了此刻,不容易啊!
    他这个老父亲,终于能称太上皇,哈哈哈……
    萧氏同样在抹眼泪。
    萧氏不孝子孙丢失的江山,终究被她的闺女夺了回来,重回萧氏一族手中。沈
    就是不知……
    国号是否继续用“魏”!
    当然不可能继续使用国号“魏”!
    夫妻二人称帝,人称二圣。
    二圣称帝后,下的第一道旨意,定国号为“周”,是为大周王朝。
    这可是吴道长同纪先生,经过无数个日夜推演出来的国号,绝对没有错,一定大吉大利。
    第二道旨意,定年号为“开皇”!
    自明年起,便是开皇元年。
    第三道旨意,册封燕守战为太上皇,平阳郡主萧氏为圣母皇太后!
    第四道旨意,册封有功之臣……
    第五道旨意……
    千头万绪,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办,需要一道旨意确定其合法合理性。
    夫妻二人没有住进皇宫。
    重建后的皇宫,保留了前朝,不设后宫。
    他们一家子,就住在皇宫外面的府邸,自在。
    于是乎……
    这座紧挨着皇宫的府邸,理所当然被称之为二圣宫。
    燕云歌嫌名字丑陋,想要更改。
    纪先生连忙拦住,“不能改,千万不能改。这是民意,是人心,寄托了极好的愿望。若是擅自改动,恐怕不太吉利。”
    燕云歌:“……”
    罢了,罢了,区区一个名字,她不和‘民意’作对。
    军队改制,文官改制。
    有了朝廷,自然要设六部。
    六部之上设内阁,统领六部。
    大学士不一定入内阁。
    但入内阁者,必须是大学士。
    凌长安身为礼部尚书,成为最年轻的大学士,被直接提拔入内阁。
    燕云歌很明确地告诉他,“内阁成员同六部尚书,本不该兼任。现在是特殊情况,给你一年时间兼任。等到明年忙完春闱,你就该物色礼部尚书的继任者。若是你舍不得辞掉礼部尚书一职,明年这个时候就必须退出内阁。”
    凌长安懵了下,“敢问陛下,内阁设几人?固定,还是随机?”
    燕云歌郑重说道:“内阁设九人,其中一人为首辅。其余人均为辅臣。初步定的规矩,每一届任期为五年,五年后改选内阁成员。
    期间,若有人犯事,随时罢免内阁辅臣身份。
    若想五年后连任,最好在任上做出点成绩。我不需要萝卜章,不需要只会称是的臣子,我需要的是能做事的臣子,替我统领六部,治理天下。你可明白?”
    “微臣明白!微臣愿为辅臣,明年这个时候,定会为陛下寻一恰当之人出任礼部尚书。”
    “甚好!好好干,你可是最年轻的大学士,别辜负了我的期望。”
    “陛下应该自称朕!”
    “狗屁!我既然是天子,自然是想怎么自称就怎么称呼。区区称呼,还要被你们纠正,我这个皇帝岂不是很憋屈。”
    “微臣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陛下自称朕,方显威严。”
    燕云歌哈哈一笑,“我现在没威严吗?”
    凌长安连连摇头,此时此刻,燕云歌自然是威严天成。
    称帝之后,身穿明黄龙袍,何等威风,何等气派。
    多年前投靠,不曾想过会有这么一天。
    而今,他做了大周王朝第一届内阁成员,最年轻的大学士,必定会被铭记史册。
    何等的激动人心。
    燕云歌继续说道:“朕想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以后别干涉这些小细节。做大事者不拘小节,过分追求规矩圆满,只会让人越发刻板顽固老套。只懂得墨守成规的人,不配进入内阁。”
    “微臣明白了!微臣还有一事,不知该问不该问?”
    “你是想问崔秀程的前程?”
    “正是!”
    燕云歌郑重说道:“崔秀程是个实干派,很不错。朕打算任命他为青州刺史,整顿当地。”
    青州一直战乱不休,闹了反贼闹民乱,闹完民乱世家造反……
    就没个消停的时候。
    她需要一个年轻实干者,前往此地,出重拳治理。
    崔秀程本人同青州当地世家没有任何瓜葛,拐着弯的亲戚关系能有几家,也不影响大局。
    “他若是在青州干得好,朕自会调他回京城,出阁入相是迟早的事情。”
    如此……
    凌长安终于放心下来。
    两人毕竟是好兄弟这么多年。
    自个有个前程,要是崔秀程没有前程,他心里头还有点过意不去。
    一州刺史,等于封疆大吏,权柄在握,何等威风。
    他替崔秀程高兴。
    他们两个,被家族放到燕云歌身边这么多年,终于混出了名堂,终于有机会成为天下名臣。
    激动!
    感动!
    兴奋!
    就想撸起袖子大干一番。
    计平,韩其宗,算是最早跟随燕云歌的一批人,还有燕随。
    燕随,燕木,都去了少府,一个出任少府铜丞,帮着她管钱,铸钱。
    一个出任少府将丞,给她打造各类器械兵器。
    文忠,萧逸过去的大管家,后面被燕云歌征用,也去了少府,出任少府家令,总揽少府各部门。
    每个人的差事位置都安排好了,人人都有了去处,称得上鸡犬升天。
    这就是从龙之功啊!
    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一个从龙之功,因为封赏真的真的很丰厚。
    眼下,唯独就剩下计平,韩其宗二人的职务,一直没定下来。
    武将们看着,文官们也都看着。
    满朝文武都看着。
    计氏一族,韩氏一族,全都看着,心慌慌。
    每个人都有了着落,为何他们二人迟迟没有着落,难道燕圣人不待见他们二人吗?
    不对啊!
    过去十几年,最关键最要紧的地盘,都是交给这两人。
    计平,韩其宗,彼此互相竞争,也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
    莫非,圣人不喜欢他们竞争?
    应该不会吧!
    就因为这,计平,韩其宗二人,也都各自心怀忐忑,不知何去何从。
    想要去二圣宫面圣,递了牌子进去,却被打发走,只让回去等消息。
    怎么办?
    到底出了何事?
    已经有人在猜测,这二人莫非是犯了燕圣人的忌讳,要倒霉了?
    一时间,不少人都躲在这两家人走。
    正所谓,捧高踩低,在这一刻体现得格外残酷。
    萧逸也很好奇,燕云歌为何冷着这二人?
    “莫非你对这二人有意见?不想重用他们?”
    忙碌了一天,夫妻二人终于可以躺下来说会私房话,亲近亲近。
    燕云歌靠在他的怀里,“我对这二人,向来都很满意。他们也没辜负我的期望,一直都很努力,努力求知,努力上进,从不曾懈怠。
    开科举后,这二人更是倍感压力,笔耕不辍。
    计平,从田庄出来的时候,大字不识一个。如今的他,可是下笔如有神助,锦绣文章信手拈来,丝毫不输那些大文豪,可见其用心。
    韩其宗也不差,他成心和计平竞争,计平埋头读书,他是半点不敢松懈。二人比拼学识,比拼政绩,比拼门徒……反正样样都要比拼。”
    “听你的意思,你对他们很满意,为何迟迟不给封赏,也不给官职差事?你可知道,你这样吊着他们,外面议论纷纷,都在猜测他们二人是不是得罪了你,你要拿他们二人开刀祭旗。”
    “那些人可真敢想,开刀祭旗都能想出来。我迟迟不给他们封赏,是因为我还在犹豫。”
    “说说看,何事让你如此犹豫。”
    燕云歌斟酌着说道:“计平严苛,断案经验丰富,出任大理寺卿,极为合适。
    但是以他的资历和功劳,大理寺卿着实委屈他。
    韩其宗精于算计,出任户部尚书很合适。同样的问题,以他的资历和才干,可以进内阁。
    内阁几个名额,我需要几个老人坐镇。不可让朝政完全操于世家子弟之手。”
    萧逸很干脆,“那就让他们二人一起入内阁,一个出任首辅,一个为次辅。他们二人联手,足以压制其他内阁成员。如此一来,内阁绝不可能成为铁板一块,于国于民都有利。”
    喜欢侯府小哑女请大家收藏:侯府小哑女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