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光宗同样应了下来,秦风的性格,他是知晓的,也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有谁不够纯粹,喜欢动些歪脑筋,这都是秦风不待见的。
    袁光宗也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
    合作上的事情,当然应该公事公办,如果弄虚作假,那就是没有诚意,谁也不愿与这种自作聪明,把别人当傻子的人合作。
    袁光宗设身处地的想了想,如是商家是自己,那肯定也不愿与这样的人合作。
    这是人之常情!
    事情谈妥了!
    杜棠兄弟二人回镇上客栈暂住一晚,顺便去布庄看看,袁光宗则继续跑去村民家里统计愿意卖稻谷的。
    有银子挣,谁都高兴!
    高价稻谷,谁都想多卖一些,多挣些银子。
    到了袁四六家里时,袁光宗一说完这事,袁四六就激动了,立刻就道:“我就瞧着有马车停在秦风家门口,远远的还看到两位贵气的公子哥,原来是过来收购稻谷的啊。”
    袁光宗笑着点头,“是啊!你是不知道,这两个公子来咱们这里收购稻谷,价格还这么好,全是看在秦风的面子上。他们就是跟秦风布庄合作的杜家,听说他们是京城的大户人家啊。如要不是秦风,我们做梦都不敢想有一天能与京城的商人合作。”
    袁四六不停的点头:“是的!做梦都不敢想,真是多亏了秦风。自从咱们跟他合作后,感觉越来越顺了,不仅大丰收,现在还能卖上好价钱。”
    “没错!”袁光宗认可这个说法。
    不说别人,就他们家也是因为跟秦风关系好,这才日子越过越好。
    养蚕挣了不少钱,现在田里也大丰收,他夜里做梦都美醒了!
    袁四六笑嘻嘻的问:“哥,你跟老弟说说,这么好的价钱,你打算卖多少稻谷?”
    闻言,袁光宗就笑了。
    “有银子还怕买不到粮食?有这么好的机会,我自然是多卖一些。大不了拿着银子再去买,这样也不亏呀,还能挣点差价。”
    袁四六听着,立刻竖起了大拇指,“高啊!哥,你这想法好。那我也跟你一样,干脆把家里的稻谷全卖了。”
    袁光宗连忙制止:“你可别把稻种也卖了。”
    “那个不会!我就是再缺钱,也不会连稻种都卖了。”
    “那就行!好了,你说说你家大概有多少?我记得咱们每一户人家晒干稻谷后都是过了秤的,分给了秦风多少,还剩多少,大家应该都心中有数。”
    袁光宗今天统计数据特别顺利,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因为大家都清楚自己屋里还有多少稻谷。
    “嘿嘿!把零头留下来,我家有五千斤。”
    袁光宗愣了一下,随即拍拍他的肩膀,“厉害呀!我居然不知道你家收了这么多稻谷。”
    “多亏了秦风。”
    “那你准备卖多少?”
    “五千斤。”
    “行!那我登记好了,明天你就把稻谷装好,挑到村祠堂门口。杜公子他们会在那里统一收,过了秤就会结账。”袁光宗交代好之后,这才离开。
    他离开后,袁四六在家里又蹦又跳又笑。想着自家的五千斤稻谷能换到不少白花花的银子,他就高兴坏了。
    他这辈子都没有一口气挣过这么多钱!哪能不激动?
    袁光宗统计完之后,又去找了秦风。跟他说这次大概有多少人愿意卖稻谷,基本上每家都愿意卖,而且数量都很可观。
    第二天,杜棠兄弟二人早早就过来了。
    村民也是兴奋的一晚没睡,连夜就把家里的稻谷打包好,盼着天亮挑到村祠堂换银子。
    杜棠撂开车帘看外面,看着村祠堂门口那黑压压的人群,他忍不住的乐了。
    “大堂哥,你瞧瞧外边的盛况。人山人海呀,再看看那些麻袋,这数量可观。”
    杜松往外看,“自然是越多越好,也不枉我们跑一趟。你说,皇上为什么突然要这么多的稻谷,而且指定要西水村的?”
    杜棠倒不意外,“皇上已经知道了秦风的事,肯定心存愧疚,这么交代,就是让村民念着秦风的恩情。”
    关于这边稻谷的奇效,这是一个秘密,皇后他们连杜家都瞒着。
    杜棠自然不知道。
    秦风拦下马车,看着里面的人,“马车就停在这里吧,大家都等久了,可以开始了。”
    “行!”杜棠一边下马车,一边道:“想去你家喝口茶水都不给机会,你怎么这么小气?”
    秦风直接不理他。
    袁光宗笑着迎过来,“杜公子,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请二位到前面坐,有什么要说的可以跟大伙先说清楚。”
    杜松颔首。
    他们来到桌前,站定,杜松把昨天跟袁光宗说的,再说了一遍,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规矩。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了,接下来我们就过秤吧。如果有谁的稻谷不是那么纯粹,我建议,直接先挑回家去,不然被我查出来后,不仅没了这次合作,怕是连跟秦风合作的机会都没有了。”
    杜松说这话时,目光扫过人群。
    人群中全是笑脸,看样子应该是没有人弄虚作假。不过,第一次合作,他也不会让人觉得他们很随意。
    秦风站了出来,“两位杜公子是因为我而过来这边收稻谷的,用我家肥料产出来的稻谷是什么样子的?我最清楚!接下来,我来检验稻谷。一旦发现有人作假,那就只能抱歉了。”
    村民摇头,齐声应道:“可以的!我们挑过来的稻谷,绝对是货真价实的。”
    袁光宗看着大伙,“那就开始吧!”
    这天,村祠堂门口热闹了一天,当场检验,过秤,然后直接结算银两。
    村民揣着银子,高高兴兴的回家,脚步都有些飘。
    为了避免有人作假,方便查证,每一个麻袋外面都写了家主的名字,将来只要查出里面有渗假,立刻就可以找到相关的人。
    村民瞧着杜家的这些措施,都在心里暗暗庆幸自己没有抱着侥幸的心理。
    不然损失就大了!
    因为稻谷比较多,几乎每家都把家里搬空了,所以一直忙到傍晚。
    杜家的运输小队在乡间小路上络络不绝,一辆接一辆,他们先把稻谷运到镇上,然后再统一运往京都。
    喜欢农女天降:娘子又又又乌鸦嘴了请大家收藏:农女天降:娘子又又又乌鸦嘴了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