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奶,我们来厨房吃饭。”几个孩子进了厨房就乖巧的喊人。
    秦大娘笑着点头,“行啊!那你们就坐着,我给你们端蒸水蛋,还有肉丸子。”
    “饭前先喝汤。”李氏去柜里取碗盛汤。
    唐巧帮着一起端到桌上。
    云清和林笙已经吃完了杂粮包,喝完了汤,见他们进来,便把桌椅让给他们。“你们坐吧,我们已经吃好了。”
    秦大娘就道:“小阿笙,你干脆也一起吃吧。”
    林笙已经吃得差不多了,想想也是没必要分两次吃,便点点头,“行!我也再吃一点,省得等一下还要吃一回。吃完饭,我正好可以回屋睡觉去。”
    林笙的习惯,大家都清楚。
    吃完饭是一定要睡觉的,她可不仅仅只是中午睡觉,一天到晚,只要睡意来了,她都会睡。
    从来都不选固定时间的。
    云清干脆也拿着碗去盛了一碗饭,陪着孩子们一起吃,她中午不需要再休息了,不过有别的事情要忙。
    ……
    吃完饭,习习他们几个孩子就说去后山一趟,偷偷摸摸的拿着柴刀走了。
    大人们都在忙,家里的柴都不多了。
    中午,田里的大人都回家做饭吃了,他们去田里也干不了什么活,干脆先去一趟后山,捡些柴火回来,晚一点再去田里帮忙。
    等到他们几个人挑着柴回来时,大人们才知道他们上山砍柴去了。
    小孩子懂得帮大人分担家务,大人们都欣慰。
    他们的力气不够大,一个人只挑了两小捆的柴,但对于他们来说,也已经是最大的极限了。
    秦大娘把他们叫到井边,打了水给他们洗手。
    “你们怎么一声不吭就去砍柴了?砍柴的活,你们小孩子可做不了,以后别去了。”
    习习他们听着,可不服气!
    小嘴巴撅的高高的,习习还据理力争的道:“阿奶,我们会砍柴,刚才不就挑了些回来了吗?我们只是力气没有大人的,挑不了多少。
    但是,我们可以砍很多柴的。
    要不这样,我们到山上把柴砍了放着,大人去挑回来,这样行不行?
    阿奶,我答应过我爹的,在家里要好好的听话,也要照顾好我娘,还要帮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大家都在忙,我们几个帮忙砍些柴,这就是力所能及的事。我爹说,我们兄弟三人都是男子汉了,所以,男子汉砍柴不对吗?”
    一席话,有理有据的。
    秦大娘没办法反驳,又好笑又无奈的点头,“行!那你们上山砍柴的时候,跟我们说一声,等时候差不多了,我们就到山上去挑回来。”
    “行!咱们就这样办。”
    习习点头,脸上有了笑意。
    秦大娘瞧着,暗暗欣慰不已。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想方设法的逃避家里的活,都是想着到外面去玩,他们家的孩子都是抢着干活,劝都劝不动。
    这一对比,他们家的孩子真是太好了。
    习习他们回屋去喝了水,然后跟秦大娘说了一声,他们就去田里帮忙了。
    田里的大人,本来不想让他们帮忙的,可经不住几个孩子的软磨硬泡,便开始教他们撒种子。
    撒种子是轻活,不吃力。
    不过,这活也挺讲究的,不能撒太多了,也不能撒太少了。
    秦家的孩子聪明,一教就会。
    三个人一人一垄地,还比赛谁撒得快一些。
    小汤圆还小,三个兄长没让她跟着一起来。这个时候,秋老虎还挺晒人的。
    小汤圆长得细皮嫩肉的,三位兄长都舍不得她跟着来晒,就怕把她晒成了小泥鳅。
    那样他们是会心疼的。
    这几年,李氏和秦林一直想要生个闺女,可却一直没怀上,米饼和豆包想要一个妹妹的愿望,也一直没实现。
    他们就把这份宠妹妹的爱,全部都倾注到了小汤圆的身上。
    习习也是一样,他很想要个妹妹。
    可是,当年秦风带着他去看蝎子,跟他讲了他娘亲生他的时候,有多危险多痛苦,他就打消了念头。
    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愿望,让自己的娘亲吃苦受累,还涉及危险。
    田里的村民看着习习他们几个,见他们比赛,速度又快,都忍不住有些担心。
    “你去看一看,可别糟蹋了种子。这萝卜种子撒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那会不长个头的。”
    “你怎么不去?”
    “这不是孩子们跟你熟悉一点吗?去吧去吧!”
    “可我……”村民抬头一看,看到袁光宗从田埂那边走来,连忙跑去找袁光宗,跟袁光宗说了一下情况。
    袁光宗听后,忍不住笑了。
    “这事你们就不用担心了,这几个孩子,不仅聪明,手脚也灵活。只要你教对了,他们撒的种子肯定没问题,你们就安心的忙自己的活。”
    村民听袁光宗这么说,也就放心的去忙自己的事,直接忽略习习他们三个。
    习习他们撒完一垄地,又接着撒,在田里忙了一个下午。最后,他们的速度比常年干农活的村民还要快。
    这样大家心服口服的。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习习他们几个每天都到田里去帮忙,直到种完萝卜。
    种完萝卜,他们就专心的上山砍柴。
    这一个冬天,家里的柴,全部是几个孩子砍的。他们把砍好的柴晾在山上,放干了一些,秦大娘他们才去把柴挑回家。
    这样省时又省力,回来之后,还可以直接烧。
    ……
    秦风赶了几天的路,日夜兼行,中间换了几匹马。自从出了孔垄县之后,他就找了一个地方,摘下面具,易容后才出发。
    经过他的仔细观察,果然沿路都有人在打听他的下落,甚至在一些险要的地方,还埋伏着不少人。
    边关告急,他这个大将军领着圣旨前往边关带着将士打仗,可路上却有人埋伏,想要取他的性命。
    这可真让秦风寒了心。
    他一边赶路,一边用他的渠道秘密通知人去调查,这些沿路埋伏的人是谁的人?
    幸好他脸上的伤疤好了,云清教了他易容术,这一路上,没有谁把目光放在他身上。
    十天后,他抄小路赶到了信城。
    喜欢农女天降:娘子又又又乌鸦嘴了请大家收藏:农女天降:娘子又又又乌鸦嘴了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