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一夜分两岁,五更分两天。赵铁生将公输冉前些日子写的春联都拿出来贴上,从早上开始,他就一直在厨房里忙活,准备今晚的年夜饭。
    让公输冉没有想到的是,即使到了除夕这一天,田婶家里也依旧只有田婶和小山两个人,田婶的男人并没有回来。
    于是到了晚上的时候,赵铁生就到田婶家里,把田婶和小山一起叫道自己家里,四个人一起吃了年夜饭。
    吃过年夜饭,公输冉将早就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小山。如今的小山,已经没有以前的呆滞,接过公输冉的压岁钱,在田婶的教导下说了一句谢谢。又说了一些吉利的话,俩人这才回家去。
    俩人走后,公输冉坚持要和赵铁生一起守岁,但最后还是靠在赵铁生怀里睡了过去。等她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因为赵铁生和公输冉俩人没什么亲戚,过完年自然没有走亲访友这一说。再加上村子里的人都忙着到处拜年,赵铁生和公输冉倒像是被遗忘了一样,就连上门看病的村民都没有,日子过得比以往还要清净。
    元宵节那天,赵铁生从镇上雇了一辆马车,说是要带公输冉道镇上去看灯会。整个新年里,热闹都是别人家的,公输冉倒也是有些闲不住了。略微收拾一下就和赵铁生一起上了马车。
    马车倒是比牛车少了许多颠簸,公输冉一路抱着汤婆子,倒没多少不适。
    俩人到镇上的时候,正好是吃午饭的时候,赵铁生直接带着公输冉去了济世堂,济世堂的老板,早就在门口等着了。
    “唉呀,可算是来了。”掌柜的连忙迎上去。
    早在没过年之前,赵铁生就和掌柜的说好了,元宵节会到镇上来,而掌柜的也早早地就在济世堂等着。
    “久等了。”即使是别人等了他这么久,赵铁生也没有表现得有多热情,还是一如既往的少言寡语。
    这马车,就是掌柜的派到赵家村去接赵铁生的。
    “外面冷,弟妹身子不方便,快些进屋吧。”寒暄之后,掌柜的连忙招呼着两个人进了屋。
    原本是想要在自己家里招待赵铁生的,但赵铁生害怕公输冉觉得拘谨,于是掌柜的只好把地点改在济世堂。
    进了屋,公输冉这才发现,十七和朱老三也在。见几人进屋,十七连忙凑到公输冉身边。
    “呀,赵大哥,嫂子,好久不见啊。过年好过年好,恭喜赵大哥啊。”十七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赵铁生在济世堂带了这么久,都没有说过公输冉怀孕的事,几人也是现在看到公输冉才知道。
    “过年好。”公输冉也朝十七笑道,赵铁生只是对着十七点了点头。
    “赵大哥也真是的,嫂子怀孕了也不跟我们知会一声,我给你讲,我干娘做的点心可好吃了,早知道就让她做一些给嫂子带过来的。”十七一如既往地话痨。
    他口中的干娘,就是朱老三的母亲。而朱老三只是站在一旁憨厚的笑着,什么都不说。
    “既然十七这么说了,那我今天可就不走了,什么时候吃上十七干娘做的点心,我什么时候再离开镇上。”一旁的公输冉忍不住笑到。
    不知道为什么,十七总是给她一种亲近的感觉,在济世堂待着,就会比她留在赵家村心情好许多。
    “这感情好,我一会儿就回去让我干娘做……算了,三哥,你现在回去告诉干娘,赵大哥和嫂子来了,让她做些点心。”十七对身后的朱老三道。
    “诶,我马上去。”说完朱老三就向往外面去,还是掌柜的一把拉住他。
    “行了行了,就你事多,整天就知道差使老三,你倒是自己去啊。”掌柜的佯装生气。“这都快吃饭了,有什么事啊,吃过饭再说,老三啊,你以后少听十七的话,你才是哥哥,怎么老听他差遣呢。”
    朱老三嘿嘿笑起来:“俺娘说了,十七比我机灵,让我多听听十七的话。”
    自从朱老三的娘认了十七这个干儿子之后,朱老三也不杀猪了,掌柜的让他留在济世堂做个打杂的,要是遇上有人故意上门闹事,只要朱老三往这一站,对方的气势都要弱上三分。
    “你要是全听十七的话,他把你卖了你都不知道。”公输冉笑道。十七和朱老三这俩兄弟倒真是绝配,。十七生得瘦弱,但能言善辩,朱老三嘴笨,但生得五大三粗,往这一站,不认识的人都不敢上前。
    被公输冉这么一说,朱老三也只是挠了挠头,站在一旁傻笑。
    “好了好了,快坐下吧。”掌柜的也笑起来,连忙招呼着几个人在桌子边坐了下来。
    “嫂子就会取笑人,像我三哥这样的人,哪里卖的出去啊。”坐下之后,十七仍旧不满的嘟囔道。
    “好了好了,就你话多,快把菜都端上来吧。”掌柜的待十七就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语气里满是无奈。
    “诶,好嘞。嫂子你是不知道,今儿个掌柜的可是准备了好吃的,要是你们不来,我们可没有这个口福。”临走前十七还不忘贫嘴。
    “说得像是我平时对你们不好似的。”掌柜的摇头道。
    十七和朱老三到后面去端菜,桌上只剩赵铁生夫妇俩和掌柜的三人。
    “弟妹近来身子可好,我本来是打算在家里招待你们的,但铁生说怕你拘谨,想着我这济世堂你也来过几次,就干脆在这里招待你们,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还请弟妹多多包涵。”掌柜的笑道,拎起茶壶给赵铁生倒了一杯茶。
    “哪里的话,掌柜的肯招待我们,我们高兴都来不及。”公输冉笑道。她总觉得比起大夫,掌柜的更像是个书生。
    “你嫂子在家也无事,吃过饭你可以去找她叙叙话,晚上的时候会有灯会,到时候再让铁生带你去看看热闹。”掌柜的三言两语将俩人接下来的行程安排好。
    “说起来我是该上门拜访拜访嫂子。”来过济世堂俩次,公输冉倒是没有见过掌柜的的家人,这大过年的,人家招待了自己,自己也总得有些什么表示吧。
    俩人又说了几句话,十七和朱老三就端着菜从后院出来了。而赵铁生只是笑着看向公输冉,也不说什么话。见公输冉笑得那么开心,他觉得自己的决定没有错。不管公输冉再怎么隐藏,不表现出她的不开心。但只要一离开赵家村,就能看得出来,她的心情就会好上许多。
    许是赵家村留给她太多不好的回忆,所以即使有开心的事,在赵家村发生,那份喜悦也会被压抑冲淡许多。
    等菜全部上齐之后,十七和朱老三也在桌前做了下来,这个便招呼着俩人动筷子。
    “这一路颠簸,你们也饿了吧,我这里也没那么多规矩,你们两个也不用客气,想吃什么自己夹就是。”掌柜的又往赵铁生面前的酒杯上倒上酒。十七则是坐到公输冉身边,絮絮叨叨的跟公输冉说一些镇上的事。
    这一顿饭,终于让公输冉真的有了过年的感觉。在赵家村的时候,哪怕是田婶和小山来和他们一起吃年夜饭,公输冉都没有热闹的感觉,反而觉得有几分凄清。
    反倒是现在,在镇上,这个自己只来过两次的济世堂,和几个自己只见过几次的人,却让她有了热闹的感觉。
    突然间,她不想回赵家村了,她好像等不到孩子生下来了,她现在就想离开那个前世噩梦一般的地方。
    “呀,你吃这个,这个可……”十七夹了一箸菜,本来想放到公输冉碗里,但赵铁生突然咳了一声,十七发现赵铁生正盯着自己看,于是手里的筷子绕了一圈又回到自己的碗里。“赵大哥你快给嫂子夹菜啊,嘿嘿嘿。”
    打第一次看到公输冉,十七就很喜欢她,倒也不是男女之间的那种喜欢,他只是单纯的觉得,要是自己有这么一个姐姐,那该多好啊。再加上赵铁生虽然是个好人,但都不怎么说话,公输冉却不一样,她总是笑着的。
    十七尊重赵铁生,自然也尊重公输冉。
    他这么一说,赵铁生脸上的表情才缓和了一些,给公输冉夹了一箸菜道:“想吃什么我给你夹。”
    一旁的掌柜的只是笑看几人,这个赵铁生啊,只有面对自家媳妇,才会显得平易近人。
    一顿饭在笑声中吃完,吃过饭,十七就打发朱老三回家去,说是一定要让他干娘给公输冉做点心。而他则陪着赵铁生他们一齐往掌柜的家里去。
    掌柜的家里离济世堂有一些距离,济世堂是镇上最繁华的地段之一,而掌柜的却住在稍微偏僻些的地方,这倒是跟掌柜的身上那股书生气息契合。
    毕竟是有些距离的,原本掌柜的是想要公输冉坐着马车过去的,但还是被公输冉拒绝了。
    她在赵家村的时候,赵铁生就这不让她做那不让她做的,她整日里除了吃就是睡。如今难得出来,她哪里肯待在马车上。
    再说了,这个小镇总共就那么大,再远能远到哪里去。
    拗不过公输冉,掌柜的就让十七陪着他们慢慢走,自己先到家里,跟自己的妻子打个招呼,免得到时候怠慢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