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方道长虽不能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可也基本上不理俗间事,除了因与韶老候爷个人交好,而提点过几次之外,基
    本上就是在红叶谷修身养性,种草收药。
    反倒是他那个师弟,也就是叶梨歌那个嫡亲的师傅,四方道长,惯常于游山玩水,也就是叶梨歌当初在红叶谷时,因为身体需
    要调理,他还算老实的在红叶谷呆过两年时间,其它时候,平时,你就根本不可能觅得他的行踪。
    可此番,曲方道长赶在小年夜的时候前来,若说没有紧急事情,谁会相信?
    丫环端来茶点,叶梨歌亲手摆上茶盘,小心翼翼地替曲方道长斟上一杯茶后,轻声说了句,“师伯,你老先喝口茶润润嗓子。”
    曲方道长很给面子的点了点头,虽然依是皱着一能夹死苍蝇的眉头,可神态终于放松了下来。
    对于这位师伯,其实如今的叶梨歌没啥具体印象,因为她现在依旧封印着红叶谷中的那段记忆,所以依靠的只有韶三对她的描
    述。
    轻呷一口面前的茶水,曲方道长冲叶梨歌点点头,尽可能的放松着紧绷着的脸颊,“看样了身体恢复了不少。”
    叶梨歌从善如流的回道,“托师伯的福,已无大碍。”
    曲方道长极少笑,起码韶三跟他做了多年的师徒,就从没见他笑过,此时也只是象征性的咧了咧嘴,“你们的事情,我们这些做
    长辈的都知道了一些,这小子委屈了你,可我们做长辈的断不会委屈你的。”
    至于说怎么怎么个不委屈,曲方道长没说,这个时候的气氛也分明不适合谈及此事,叶梨歌也没问,毕竟,她如今对红叶谷是
    真没啥印象。
    如果说对叶梨歌的态度还算温和的话,转头对向韶三基本上就可以算是横眉冷目了,如果不是当着韶老候爷的面,甚至让人怀
    疑,会不会暴打韶三一通都未可知。
    “好好的日子不过,结过婚还能弄出个花样,回头你自己去师祖那里请罪。”
    韶华垂头,他哪里知道当时的新娘是小师妹啊,可在师傅素来的积威下,他一句话也不敢说,只是重新替师傅续了杯茶,“师傅
    ,你喝茶,徒儿知错了。”
    “哼,别说为师没给你提前打招呼,回头碰上你师叔,可要长点儿心。”拐走了人家的宝贝徒弟,还穷折腾,这不是找虐的吗?
    “咳咳,”最喜护犊子的韶老候爷,重咳两声,“曲方道长,今天是小过年,一会儿喝老哥俩不醉不休。”
    曲方道长冲向主位上的韶老候爷拱了拱手,“怕是不能够了。”
    “何故?”虽知曲方道长此番出谷,定是有要事在身,可听他亲口承认,还是让人吃了一惊。
    曲方道长未曾开言,长叹一声,“唉,还不是你们师姐惹的麻烦!”
    说起这件事儿,虽说是杜金凤引起的,可这次倒不好说完全是杜金凤之过了。
    说来说去,还是金凤令惹下的麻烦。
    金凤令只有三枚,属于一次性的消耗品,前两枚杜金凤收回之后,就跟那金凤令会咬她一口似的,直接就销毁了。
    可这第三枚金凤令收到手之后,虽说叶梨歌不顾同门之谊狠宰了她一次,可随即她就将危机转嫁给了韶三,算起来,当数最轻
    松的一次。
    这货也是个心大的,手里握着巴掌大的金凤令,翻来覆去的看来看去,越看越顺眼,越看越舍不得销毁了,后来一琢磨,左右
    这世上也就这么一枚金凤令了,说起来也算是自己成名成侠的见证物,不过就收起来做个纪念吧!
    若说杜金凤有此想法,却也没什么不可以的,留起来做个纪念可以,但你得保存好了,别四处拿出去得瑟吧!
    这货活了这么些年,从来就不知道何为低调,回到之前的那个镖局之后,逢人就拿出来给人显摆显摆,就怕别人不知道她就是
    那个名震江湖的杜金凤大侠似的,别人不要求看,她都要把金凤令拿出来得瑟一番。
    如果再逢上个别有心思的,那就更不得了了,一准跟遇到知己似的,拉着人家连饭都管了。
    于杜金凤的直脑子来考虑问题也挺简单的,师弟说过了,金凤令是一次性消耗品,已经用过一次了,如今收回来了,那就不能
    再用了,所以拿来显摆又如何?
    当初韶华这样说没错,他当时的意思是,收回来之后,直接销毁,没了这个东西了,可不就属于一次性的消耗品了嘛。
    可这次杜金凤收回来后,不仅没销毁,而且还四处得瑟,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是红叶谷的杜金凤大侠似的。
    这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别无居心的话,都是江湖儿女,没有世家小姐们的矫情,大家嘻哈一乐,也就过去了。
    可就怕别有用心之人,打上金凤令的主意。
    金凤令是一次性消费品这一概说,是在金凤令在杜金凤本人的手上的前提下,要如果再次流传出去的话,上边又没刻有作废的
    字眼,别人怎么理解的,你能说得清楚吗?
    这世上的有些事就是那么的寸,可巧镖局有一个叫张清柳的武镖头领,与杜金凤关系素来不错,可这人虽生的仪表堂堂,心术
    却不怎么正。
    张清柳与元华公主身边的大太监张二毛是旧日的同乡,张二毛出宫跟了元华公主,在元华公主身边也算是比较得脸的公公了。
    因着出了皇宫,与老家的人就多了一重联系。
    张清柳与张二毛这两个人,年岁相仿,小时候还在一起玩过泥巴,关系还算是比较好的那种。
    大楚国的律法虽然对太监要求得相当严苛,可那是对于宫内的太监,不得随意外出等等。
    如张二毛这种,侍奉了元华公主,原本就住在宫外,办事利索,又得了元华公主的青眼,与家里人的来往自然就勤快了些。
    一来二去的,就与张清柳也取得了联系,两个原本就是同宗同族,又兼之,如今的张二毛在外人眼中,那可是贵不可攀的,较
    之于张清柳这种草根,自然就属于高高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