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李雪娇根本就腾不出多余的时间来找别人的麻烦,谢府甚至于叶府二房的那对和李雪娇有过节的奇葩嫡女,白白提
    心吊胆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春节时候,才约略放松一些。
    谢家人都胆小,宫变那一出给谢家人惊吓不小,玉王监国之后,就越发的低调了。
    一直被因为朝局动荡拘在府中的谢家的子弟,也才能够可以在春节的时候出去转转,但也是有限制的,不是如之前那般,你想
    去哪里都随便。
    谢斯礼多番讨好了夏氏夫人好久,才得了这么个机会,如今别说让他等一会儿了,就是说让他住上一阵子他也没有异意。
    可惜,他想多了。
    没过多长时间,就听到外边传来稳实的脚步声,随即看到韶华玉身伟岸的身姿,裹挟着室外的一身冷气,出现在会客厅。
    “表姐夫,新年好!”
    韶华笑笑,这个谢府小公子嘴甜讨喜,对夏氏夫人也不错,他也愿意给他几分体面,“起个吧!”
    谢斯礼直起身来,就想着在韶府磨蹭一些时候,“姐夫,听说韶府的演武场,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弓箭刀弩无所不齐,小弟长
    这么大还从没见识过的。
    姐夫有时间,让小弟也开开眼呗!”
    回府也要被拘着读书习字,连大声说话都不被允许,他是如此,府里的其他兄弟也都是如此。
    “呵,那个好说,只是你巴巴的来一趟韶府,就是为的开个眼界了?”
    谢斯礼一拍脑门儿,笑道,“祖母大人最近惦记着我家表姐,平时也不得闲出来问寻,如今年节时分,正好遣了小弟出来一趟。
    ”
    夏氏夫人虽然心疼叶梨歌,这个时候因为变故多多,大家都提着一颗心,不想节外生枝,所以倒没勉强叶梨歌回谢府拜年。
    可言语中所带有的浓浓的担心也是显而易见的,毕竟老夫人知道了李雪娇的事情。
    李雪娇这种人,可谓是小人得志,两辈子都没这么风光过。
    所以,得势之后,还没坐稳自己的位子,第一个倒敢拿她出身的李府开刀了。
    两世为人,李雪娇其实大多时候还是挺聪明的,又兴许是人常说的一孕傻三年,一些普通人都能顾及的事情,她却偏偏要踩个
    雷子。
    玉王软禁了文宣帝,斩杀了宁王和张丞相等人之后,直接控制了后宫,得了李雪娇的请求,她那个先前因为皇后和太后一力阻
    挠的县主的称号,终于稳稳实实的落在了头上。
    虽然也就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空头衔,却也足够李雪娇得瑟了。尤其是,李侍郎送秀缘公主去桑国和亲之后,李雪娇那个成事不
    足,败事有余的父亲,这个时候因着感觉有个出息了的人女儿,却突然抖了起来。
    谁让自己女儿成为了玉王殿下的新宠了呢?而且那肚子里还怀了皇室血脉,那可了不得,自己这个做了皇亲国戚的父亲,怎么
    着也得去给女儿和未出世的外孙儿撑个面子吧?
    所以,李雪娇的父亲带着她的母亲姜氏(李父也知道,他对前对这个女儿没付出多少感情,所以就把李雪娇的母亲也给带过来
    了。)。
    和李雪娇套近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当初逼宫的时候,玉王杀了不少朝臣,一个萝卜一个坑,总得需要人填的,肥水不
    流外人田,为什么不能是自己和自己人呢?
    对于这位便宜父亲,李雪娇感情也是颇为复杂。
    做为母亲的姜氏对她这个女儿,那也是真心疼爱,即便被送到尼姑庵的前一天晚上,还偷了一些肉包子,想方设法的送到她手
    里。
    至于这个便宜父亲,自从重生之后,她就没见过几次。
    以李侍郎治家和对己的严谨性来说,不知是因为太蠢还是完全的教育失败,倒是中过举人,可之后就完全没派上过用场,除了
    一个没啥实权的闲职之外。
    一个月中绝大部分时间,是泡在风月场所,虽不能说大恶,与善也绝对不搭边儿,如今更是一副被洒色淘空的虚浮模样,看着
    就让人生厌。
    比起这个官二代来说,李雪娇最痛恨的就是她的那个祖母。
    当初在李府的时候,李雪娇的祖母,对她并不好,搬着手指头数一数,一丁点儿好处也是想不起来的。
    讲真,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平常时候老太太虽然抠了点儿,如果李雪娇不犯触的话,老太太对她还是可以的。
    做为这个时代土生土长,谨遵三从四德的李老太太,其实当数这个时代的楷模。
    其一,李老太太出嫁从夫,凡事以李侍郎这个夫君为先,在家描花绣朵,纺纱织布,甚至这么大年纪了,李侍郎身上所穿的都
    是李老太太亲手所做的鞋袜。
    照顾公婆,李侍郎入仕的最初几年时间里,李老太太是在老家一直照顾着年迈的公婆,里里外外一把手,孝行极为人称道。
    其二,不妒,她自己省吃俭用,却心甘情愿的给李侍郎纳了两房小妾,对这两个小妾所出的子女,基本上人家还做到了一碗水
    端平。
    对别人严格,她对自己也是极严格的。
    老太太对李雪娇的那些要求,其实也极符合这个时代,小门小户的长者对儿孙辈们的要求的,用李老太太的话来说,哪家的女
    人不好好伺候在外奔波的大老爷们啊。
    所以在李府,她不只是对李雪娇,对庶出的姑娘们也是一视同仁,要求她们按照自己的那一套,教导她们下得了厨房,做得了
    女红,在屋里还侍候得了自己的男人。
    李老太太是一个大字都不识的乡妇,虽然嘴臭说话糙,当初也是一力把她送到尼姑庵的实际执行者,她是从心底感觉李雪娇这
    种行为丢人。
    深受这个时代荼毒的李老太太,为了维持李侍郎这个夫君的高大上形象,才是那个坚定不移自己遵从也畅导家里人遵从三从四
    德的实际执行者,而且人家还行得正,站得直,让你根本挑不出毛病。
    那么扣门儿的老太太也是让下人把全部属于李雪娇的衣服首饰和水粉胭脂类的东西,都打包送给了她,为了让她日子好过点儿
    ,并且还大破费的给了庵里十两银子。
    这对于买一个铜板的糖葫芦都犹豫半天的穷酸老太来说,也当真是不容易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李雪娇恨她也有道理,毕竟以前在李府没少给她找不自在,还时常羞辱于她。
    此时,看到前来巴结自己的一对便宜父母,李雪娇因为对他们没多少感情,所以也没多少恨意。
    只是说道,“若想让我帮衬李府,那就让侍郎夫人吃回她自己的当初。”
    这两口子当时就明白了,李雪娇这是在恼怒当初送她去尼姑庵那件事,想要挽回自身的面子,所以让老太太前来给她赔礼道歉
    。
    自古有,天下无不是之长辈,可现在谁让李雪娇怀了皇嗣呢?那就不完全是个人小家的事情了,那就是君臣的大义问题了。
    站在这个角度,李雪娇那个没出息也没啥主见的父亲感觉让自己的母亲,给李雪娇赔个礼道个歉,说向句软话,如果仅此就可
    以让李雪娇释放怨气的话,也不是不可以的。
    于是,就准备回去劝说一下自己的老母亲,毕竟对于母亲来说,儿子也是她的天,而且她还就这么一片天,好好劝导一下,左
    右都是自己家人,无非是给即将做贵人的自己家人个台阶下,这个完全可以接受。
    李老太太虽然为人比较糙,做了几十年的官太太了,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凡事不懂的村妇了。
    回头一听儿子开口让她给李雪娇赔礼道歉,当时就怒了,尖着嗓子大骂,“你个没出息的软蛋,三岁时候就开蒙,读了这么几十
    年的书,合着是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啊呸,得了个五品的县主就以为成凤凰了,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看自己是不是那块料。
    还皇亲国戚呢,有封诰吗,呸呸呸?
    你说说,太子殿下人家正牌的太子妃见了老娘都要微笑请安,你闺女连个侧妃都不是,还想让老娘给她道歉!”
    何况,她这话原也没错。
    李老太太虽然是个上不得台面的村妇,可人家也是有品阶的皇封的三品诰命夫人,以前的玉王妃为人和乐,见人三分笑,做为
    玉王的助力,对她们这些外命妇极是亲和。
    李老太太虽然为人泼辣,对于她这个儿子是极好的,平时连大声嚷他一句都舍不得。
    纨绔如李雪娇父亲这种没啥出息的男人,老太太心里眼里都只能看出好,一丁点儿坏处也看不到,所以说,平时李雪娇这个爹
    除了被李侍郎敲打之外,第一次被亲生母亲骂,难免感觉失了面子。
    再怎么着,这也是从小养大他的亲娘,所以小声央求着,“母亲,亲娘唉,咱府里现在还有一个公公在呢!”
    这李雪娇也是唯恐天下不乱,在她认为,不就是赔个礼道个歉,变相挽回自己的一点声誉,这不是什么大事情。至于说李老太
    太会不会拒绝,完全不在她的考虑范围。
    可再怎么着也让她意难平,何况,当时是当着一大家子的面,被李老太太那个泼妇百般羞辱后又直接扔进了尼姑庵,这口气无
    论如何也没办法忍下去。
    若是不是这具身体的嫡亲的祖母,杀也就杀了,在这百善孝为先的时代,这老太太不仅不能杀,而且还得好好让她活着。
    李雪娇当时越想越窝火,于是她就想着,这个赔礼嘛,虽然不能大范围内的广而告之,起码也得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是李家
    人不讲情面,而不是她李雪娇这个晚辈不通达情理。
    而且,做为知书达理的晚辈,还不是主动要挟,而是她那个祖母大人深明大义,终于省悟了对她的不慈,所以才会主动请求原
    谅的。
    到时候,她再那么顺理成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