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不敬神明
老太太欢喜的问,世人还有假牙这种东西吗?
叶梨歌笑道,有的有的,晚辈认识一个大夫,就可以做假牙,只是假的毕竟是假的,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总是要磨合一段时
间的。
老太太点头,凡事都有个磨合期,老妇省得的,回头哪天你给安排一下,看我这个年纪到底合不合适。
比如老太太说,年纪大了,晚上总是睡不着觉,眼又花了,爬起来之后,啥也做不了,甚是烦人。
叶梨歌就说,如果老夫人脾胃没有不良反应的话,可以在睡前喝一杯牛奶或是羊奶,另外,在睡着一个时辰内,最好不要饮茶
,茶水里有提神的元素物质,能不喝尽量少喝。
老太太点头,说可以一试,梨姐儿真是有心了。
韶老太太没有女儿,只有两个儿子,媳妇儿还不贴心,一肚子心里话没地儿倒,如今逮住了叶梨歌,感觉越唠越知心,一点点
一挪到了两人紧挨着坐在了一起。
韶老候爷进来时,正看到老妻拉了叶梨歌的小手,“跟你说点儿奇怪的事儿啊,老妇估计是贱命,年纪越大事儿越多了起来。
最近一些年,一穿上那个挺名贵的丝织衣服,身上就痒的厉害,看了不少大夫,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外衣还勉强,如果内衣换上粗麻布衣服,外边再套上丝绸衣料,里边的衣服发直发硬,外边的太轻薄太软,出门儿的时候,
指定让要笑话,所以老妇是能不出门子就不出了。”
叶梨歌明白了,虽以前未与老太太多做了解,韶华与这位祖母在一起的时候也并不多。
只以为她是个深居简出的内向性子呢,如今也是看明白了,她哪里是不喜欢热闹,不喜欢外出啊,纯粹是感觉身体不适,以她
这种身份出门子,穿粗布大衫不仅**份,而且还让人感觉她对对方不够尊重,这些看似无可无不可的事情,认真算起来却又
能做更多的文章,你不当回事儿还不行,尤其是外命妇逢年过节必须进宫的时候,可就不单单是一件衣服的事情了,那是要让
皇家脸面受损的,属于大不敬。
所以干脆就歇了那份心思,回老家窝着去了。
这对于一个喜欢热闹和找人聊天的老人来说,那就是折磨,叶梨歌笑着拉了老太太的腕子,仔细看了看,说道,“老夫人你这并
不是什么大问题,你这是对丝绸过敏。”
老夫人大喜过望,两眼灼灼,“真的呢?老妇还以为是以前不敬神明,招了罪受呢!”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未知都极恐惧,老太太这身上看不出毛病,再加上某些特殊的环境,可不就往一些不科学的方面考虑去了呗
!
“老夫人信我,你这是缺少一种维生素,回头我列个单子,让人给你调理,虽然需要一个过程,但总会好起来的。”
“那就太感谢小阿梨了。”折磨了老夫人许多年的病症,一经被认可而且还有可治疗,韶老夫人看向叶梨歌的眸光,越发的慈爱
了。
“阿娘生前并不喜绫罗绸缎,她最喜的是细棉布和棉麻混织的衣物,做出来的衣服有板有型的倒也极好,有几匹布颜色太暗,如
果老夫人喜欢的话,回头阿梨差人送过来给你老掌掌眼。”
这个时代的上层人物都穿绸裹缎,穷苦人家自给自足的都是自己织的粗棉布,倒是细棉布反倒因为时代的落后性,而成为不可
多得的时尚,只是这种东西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产量并不高,并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到的。
那是当年的谢瑶环自己想办法把棉线经过了特殊的加工处理,精挑细选的织成细棉布,连染色的工艺都是相当独特的,因为这
个时代的好些丝织品在染色一技上都不过关,有的甚至还掉色。
叶梨歌不得不感叹,她家阿娘真是个多才多技的妙人儿,倒不是谢瑶环真的如韶老夫人般的对丝绸过敏,而是谢瑶环根本就不
喜欢这种穿在身上软趴趴的感觉,偶尔穿穿还可,如果每套衣服,比如说骑行服类的穿在身上,出外不是被草叶子挂丝,就是
被枝条把好端端的衣服弄坏。
所以贵女们出行,都得小心谨慎的躲着走路,怕的就是这种惨状。
因此,谢瑶环才想尽办法的弄出一批细棉布来用,可那个时候的谢瑶环心灰意冷,只是用作己用,并无真正投入生活,只是随
意送过人,世人皆知有这种料子,完全不知其出处。
这真把个韶老夫人喜的嘴都合不拢了,真正感觉叶梨歌是个知冷知热的妙人儿,心里越发的喜爱。
以至于以后,老太太每遇到个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就会说,如果阿梨在身边会如何如何,为什么这样讲呢?
因为她感觉叶梨歌懂得不仅多,而且性子好,模样更是俏美,连她这个老太太都爱的紧,何况是她家那个混不吝的孙子呢?
说的多了,情知老太太是对儿媳妇不满的韶长治便说,出身不同,阿梨书读的多自然就会比一般人家的女子懂得多。
老太太立马甩脸子,你这话老娘不爱听,如果是同龄不同出身的人说这话兴许老娘还有所同情,可你家媳妇儿都一大把年纪了
,十多岁嫁进府来,可是缺过她吃的还是穿的,还是少过她书读,怎么吃的不少,就没见她懂过事儿呢?
韶老候爷后位神补刀一句,就是。
只把个韶长治羞得一句话都说不出,夫妻之间的感情,在各种对比中,渐次冷淡了起来。
这些自是后话,姑且不提。
老候爷闷坐了半天时间,一句话没说,只是就那么干坐着,叶梨歌亦知,老头儿不是不想问,而是有些话他委实问不出口,不
禁叹息一声,“老候爷可是有话想问?”
韶老头盯了叶梨歌许久,“之前,老夫一直暗自笑话游家,如今可是我韶家亦遇到此类事情?”
沉默半天,叶梨歌没直接开口,终是点了点头。
韶老候爷想起柳颜看向韶长治时,近乎仇恨的注视,用力抹了一把老脸,“容易解决吗?”
叶梨歌想了一下,韶家这兄妹两个的情况与自己和离哥儿还是有所不同的,而且还是大不同,柳惠娘还活着,而且还活的好好
的,柳家兄妹对韶家也是多有抵触,再者,富氏对这件事的态度也极重要。
韶老候爷可以不在乎富氏,可两个孩子对富氏的态度,以及富氏对两个孩子的态度,都会严重影响到家庭关系。
是故,有点为难的摇了摇头,“有点儿难办。”
顺利的认祖归宗,柳愈和柳颜其实都颇多抵触,柳家虽是小门小户,但家风极正,当初柳惠娘未婚先孕,那其实就是韶长治借
助着酒劲把人家小姑娘给强了,这一直是柳家人内心的病灶。
“因何?”
这知可让叶梨歌怎么说?难不成说韶长治那就是个强,奸·、犯,是个渣男,是个提裤子就不认账的混蛋吧!
好歹是韶华的亲爹,在人家父亲面前,也得留点儿情面。
“当年那件事儿,错不在柳惠娘。”
人家一个大姑娘生下一对双生子,为此还没办法再嫁,这找谁说理去?
“并且,柳家原是书香门第,门风清正,读书人又自恃甚高,柳家女断不会给人做妾。”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读书人穷则穷矣,人家穷的光荣,穷的硬气,这些与家庭是否富足无关。
“柳家祖上曾有人拜候封相。”
韶老候爷腾的一下就站起身来,胡子乱抖,手都有些发颤,韶老夫人赶紧上前扶住,“候爷,你没事儿吧?”
韶老候爷急急的摇着手,“他家先祖何人?”
叶梨歌对于大楚国历史不是十分了解,对于历代名人也不咋么感冒,想了一下还是记了起来,“听说是高祖时的第一任丞相,叫
,叫柳什么宗来着!”
“可是叫柳元宗?”倒是韶老候爷插话了。
“对对对,就是这个名字,”叶梨歌一拍脑门儿,“这事儿原也是长眉师伯说起的,说是当年他们家族得过柳大人的恩情,所以才
在柳愈四
几岁的时候,把他带在身边好生教导着的。”
韶老候爷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柳元宗乃是大楚国首任宰相,三朝元老,因为得罪了小人,被流放南疆,年事甚高,
病死途中。”
叶梨歌点了点头,“嗯,当时长眉师伯确实是这样讲的。”长眉师伯当初的意思是说柳家是正经人家,让叶梨歌尽可能的多多看
顾一些,倒也没啥别的意思。
韶老候爷木呆呆的坐在椅子上,一句话也讲不出,韶老夫人扶着他的胳膊,“候爷,你这是怎么啦?”
“夫人,当初本候与你讲过,当年韶家的劫难,若不是有贵人相助,怕是早就灭门全族了,哪里还有如今的风光?”
“候爷与世子讲述的时候,倒是听过一些。”
叶梨歌不知的是,韶家的男丁,成年之后,就要听一段家族史,其中一段就是当年韶家如何险些为奸人所害,又如何被人所救
,最后韶家无事之后继续守边做将,当年的恩人却在受到迫害的时候,客死他乡。
韶家数辈人,一直都在寻找恩人后人,若大山河,如果想要寻找特意想藏起来不问世事的那么几个人,哪里是那般容易的?
何况韶家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柳大人遇难一年之后了,这件悬而未决之事,就成了韶家历代的一个一直寻找的目标,历代
嫡长子成为世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柳元宗的牌位前发下誓言云云,这些叶梨歌一个没真正融入韶家的女子,又哪里会知道?
就比如现在,叶梨歌完全没被韶老候爷所感染,“恩人不恩人的,阿梨不知。但是,柳惠娘因着祖训,哪怕是死都不可能给人做
妾的,这样讲候爷可是省得?”
这也是之前叶梨歌没有将柳惠娘的事情,捅给韶老候爷的重要原因之一,柳惠娘不做妾,韶长治又不可能休妻,那要怎么办?
几乎是个无解的方程,在难为了韶长治的同时,不也是在给韶华和韶关脸上抹黑吗?
叶梨歌笑道,有的有的,晚辈认识一个大夫,就可以做假牙,只是假的毕竟是假的,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总是要磨合一段时
间的。
老太太点头,凡事都有个磨合期,老妇省得的,回头哪天你给安排一下,看我这个年纪到底合不合适。
比如老太太说,年纪大了,晚上总是睡不着觉,眼又花了,爬起来之后,啥也做不了,甚是烦人。
叶梨歌就说,如果老夫人脾胃没有不良反应的话,可以在睡前喝一杯牛奶或是羊奶,另外,在睡着一个时辰内,最好不要饮茶
,茶水里有提神的元素物质,能不喝尽量少喝。
老太太点头,说可以一试,梨姐儿真是有心了。
韶老太太没有女儿,只有两个儿子,媳妇儿还不贴心,一肚子心里话没地儿倒,如今逮住了叶梨歌,感觉越唠越知心,一点点
一挪到了两人紧挨着坐在了一起。
韶老候爷进来时,正看到老妻拉了叶梨歌的小手,“跟你说点儿奇怪的事儿啊,老妇估计是贱命,年纪越大事儿越多了起来。
最近一些年,一穿上那个挺名贵的丝织衣服,身上就痒的厉害,看了不少大夫,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外衣还勉强,如果内衣换上粗麻布衣服,外边再套上丝绸衣料,里边的衣服发直发硬,外边的太轻薄太软,出门儿的时候,
指定让要笑话,所以老妇是能不出门子就不出了。”
叶梨歌明白了,虽以前未与老太太多做了解,韶华与这位祖母在一起的时候也并不多。
只以为她是个深居简出的内向性子呢,如今也是看明白了,她哪里是不喜欢热闹,不喜欢外出啊,纯粹是感觉身体不适,以她
这种身份出门子,穿粗布大衫不仅**份,而且还让人感觉她对对方不够尊重,这些看似无可无不可的事情,认真算起来却又
能做更多的文章,你不当回事儿还不行,尤其是外命妇逢年过节必须进宫的时候,可就不单单是一件衣服的事情了,那是要让
皇家脸面受损的,属于大不敬。
所以干脆就歇了那份心思,回老家窝着去了。
这对于一个喜欢热闹和找人聊天的老人来说,那就是折磨,叶梨歌笑着拉了老太太的腕子,仔细看了看,说道,“老夫人你这并
不是什么大问题,你这是对丝绸过敏。”
老夫人大喜过望,两眼灼灼,“真的呢?老妇还以为是以前不敬神明,招了罪受呢!”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未知都极恐惧,老太太这身上看不出毛病,再加上某些特殊的环境,可不就往一些不科学的方面考虑去了呗
!
“老夫人信我,你这是缺少一种维生素,回头我列个单子,让人给你调理,虽然需要一个过程,但总会好起来的。”
“那就太感谢小阿梨了。”折磨了老夫人许多年的病症,一经被认可而且还有可治疗,韶老夫人看向叶梨歌的眸光,越发的慈爱
了。
“阿娘生前并不喜绫罗绸缎,她最喜的是细棉布和棉麻混织的衣物,做出来的衣服有板有型的倒也极好,有几匹布颜色太暗,如
果老夫人喜欢的话,回头阿梨差人送过来给你老掌掌眼。”
这个时代的上层人物都穿绸裹缎,穷苦人家自给自足的都是自己织的粗棉布,倒是细棉布反倒因为时代的落后性,而成为不可
多得的时尚,只是这种东西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产量并不高,并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到的。
那是当年的谢瑶环自己想办法把棉线经过了特殊的加工处理,精挑细选的织成细棉布,连染色的工艺都是相当独特的,因为这
个时代的好些丝织品在染色一技上都不过关,有的甚至还掉色。
叶梨歌不得不感叹,她家阿娘真是个多才多技的妙人儿,倒不是谢瑶环真的如韶老夫人般的对丝绸过敏,而是谢瑶环根本就不
喜欢这种穿在身上软趴趴的感觉,偶尔穿穿还可,如果每套衣服,比如说骑行服类的穿在身上,出外不是被草叶子挂丝,就是
被枝条把好端端的衣服弄坏。
所以贵女们出行,都得小心谨慎的躲着走路,怕的就是这种惨状。
因此,谢瑶环才想尽办法的弄出一批细棉布来用,可那个时候的谢瑶环心灰意冷,只是用作己用,并无真正投入生活,只是随
意送过人,世人皆知有这种料子,完全不知其出处。
这真把个韶老夫人喜的嘴都合不拢了,真正感觉叶梨歌是个知冷知热的妙人儿,心里越发的喜爱。
以至于以后,老太太每遇到个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就会说,如果阿梨在身边会如何如何,为什么这样讲呢?
因为她感觉叶梨歌懂得不仅多,而且性子好,模样更是俏美,连她这个老太太都爱的紧,何况是她家那个混不吝的孙子呢?
说的多了,情知老太太是对儿媳妇不满的韶长治便说,出身不同,阿梨书读的多自然就会比一般人家的女子懂得多。
老太太立马甩脸子,你这话老娘不爱听,如果是同龄不同出身的人说这话兴许老娘还有所同情,可你家媳妇儿都一大把年纪了
,十多岁嫁进府来,可是缺过她吃的还是穿的,还是少过她书读,怎么吃的不少,就没见她懂过事儿呢?
韶老候爷后位神补刀一句,就是。
只把个韶长治羞得一句话都说不出,夫妻之间的感情,在各种对比中,渐次冷淡了起来。
这些自是后话,姑且不提。
老候爷闷坐了半天时间,一句话没说,只是就那么干坐着,叶梨歌亦知,老头儿不是不想问,而是有些话他委实问不出口,不
禁叹息一声,“老候爷可是有话想问?”
韶老头盯了叶梨歌许久,“之前,老夫一直暗自笑话游家,如今可是我韶家亦遇到此类事情?”
沉默半天,叶梨歌没直接开口,终是点了点头。
韶老候爷想起柳颜看向韶长治时,近乎仇恨的注视,用力抹了一把老脸,“容易解决吗?”
叶梨歌想了一下,韶家这兄妹两个的情况与自己和离哥儿还是有所不同的,而且还是大不同,柳惠娘还活着,而且还活的好好
的,柳家兄妹对韶家也是多有抵触,再者,富氏对这件事的态度也极重要。
韶老候爷可以不在乎富氏,可两个孩子对富氏的态度,以及富氏对两个孩子的态度,都会严重影响到家庭关系。
是故,有点为难的摇了摇头,“有点儿难办。”
顺利的认祖归宗,柳愈和柳颜其实都颇多抵触,柳家虽是小门小户,但家风极正,当初柳惠娘未婚先孕,那其实就是韶长治借
助着酒劲把人家小姑娘给强了,这一直是柳家人内心的病灶。
“因何?”
这知可让叶梨歌怎么说?难不成说韶长治那就是个强,奸·、犯,是个渣男,是个提裤子就不认账的混蛋吧!
好歹是韶华的亲爹,在人家父亲面前,也得留点儿情面。
“当年那件事儿,错不在柳惠娘。”
人家一个大姑娘生下一对双生子,为此还没办法再嫁,这找谁说理去?
“并且,柳家原是书香门第,门风清正,读书人又自恃甚高,柳家女断不会给人做妾。”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读书人穷则穷矣,人家穷的光荣,穷的硬气,这些与家庭是否富足无关。
“柳家祖上曾有人拜候封相。”
韶老候爷腾的一下就站起身来,胡子乱抖,手都有些发颤,韶老夫人赶紧上前扶住,“候爷,你没事儿吧?”
韶老候爷急急的摇着手,“他家先祖何人?”
叶梨歌对于大楚国历史不是十分了解,对于历代名人也不咋么感冒,想了一下还是记了起来,“听说是高祖时的第一任丞相,叫
,叫柳什么宗来着!”
“可是叫柳元宗?”倒是韶老候爷插话了。
“对对对,就是这个名字,”叶梨歌一拍脑门儿,“这事儿原也是长眉师伯说起的,说是当年他们家族得过柳大人的恩情,所以才
在柳愈四
几岁的时候,把他带在身边好生教导着的。”
韶老候爷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柳元宗乃是大楚国首任宰相,三朝元老,因为得罪了小人,被流放南疆,年事甚高,
病死途中。”
叶梨歌点了点头,“嗯,当时长眉师伯确实是这样讲的。”长眉师伯当初的意思是说柳家是正经人家,让叶梨歌尽可能的多多看
顾一些,倒也没啥别的意思。
韶老候爷木呆呆的坐在椅子上,一句话也讲不出,韶老夫人扶着他的胳膊,“候爷,你这是怎么啦?”
“夫人,当初本候与你讲过,当年韶家的劫难,若不是有贵人相助,怕是早就灭门全族了,哪里还有如今的风光?”
“候爷与世子讲述的时候,倒是听过一些。”
叶梨歌不知的是,韶家的男丁,成年之后,就要听一段家族史,其中一段就是当年韶家如何险些为奸人所害,又如何被人所救
,最后韶家无事之后继续守边做将,当年的恩人却在受到迫害的时候,客死他乡。
韶家数辈人,一直都在寻找恩人后人,若大山河,如果想要寻找特意想藏起来不问世事的那么几个人,哪里是那般容易的?
何况韶家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柳大人遇难一年之后了,这件悬而未决之事,就成了韶家历代的一个一直寻找的目标,历代
嫡长子成为世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柳元宗的牌位前发下誓言云云,这些叶梨歌一个没真正融入韶家的女子,又哪里会知道?
就比如现在,叶梨歌完全没被韶老候爷所感染,“恩人不恩人的,阿梨不知。但是,柳惠娘因着祖训,哪怕是死都不可能给人做
妾的,这样讲候爷可是省得?”
这也是之前叶梨歌没有将柳惠娘的事情,捅给韶老候爷的重要原因之一,柳惠娘不做妾,韶长治又不可能休妻,那要怎么办?
几乎是个无解的方程,在难为了韶长治的同时,不也是在给韶华和韶关脸上抹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