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回京的日子已经到了。谢宣玠带领着一帮人浩浩荡荡地返回金陵,队伍之大,令所有老百姓们纷纷侧目而视,对难得一见的帝王威仪感到兴奋与好奇。
    谢晏晞骑在高头大马上,风姿绰约,青丝随着微风的吹拂而纷飞,额间鬓发微微吹散,神态肃穆,一位艳丽绝伦的少女骑在一匹绝无仅有的世间宝驹,白的似飞雪,雪如飞絮,高空挂着金黄的太阳,阳光斜照着,丝丝光辉笼罩在谢晏晞身上,就如高高在上的仙子一样,亮眼的仿佛不是真的一样。
    旁边痴迷、惊艳、赞美的目光都汇聚在谢晏晞一个人的身上,与谢晏晞并排的和仪大长公主见状微微一笑,“看样子,灼灼现在成功被金陵里所有百姓爱上了。”
    “哪里有啊?红颜枯骨,不过区区肉体凡胎,那些人最多就是赞美我世间罕有的美色,至于爱不爱的,那是爱上我的皮囊。”谢晏晞浅浅一笑,对老百姓的目光不以为意。反正他们也最多吹吹她的美貌,其他就没有了。
    璇玑太公主年纪大了,没办法如以前那样骑着马,所以此次队伍前列骑着马的女眷,也就谢晏晞与和仪大长公主两个人。
    和仪大长公主似是带有一丝怀念,然后说道:“想当年,你姑姑也是这样被人一路瞩目的,想想时间过得真快,江山代有才人出,姑姑功成身退,接下来就是你的表演时间了。”
    谢晏晞不用想也能看到和仪大长公主当年是如何的万千风华,犹如一个不容亵渎的神邸一样,尊贵又清冷,她看着和仪大长公主,轻笑一声:“姑姑,现如今你还没有到功成身退的时候,大齐还需要姑姑你呢。”
    和仪大长公主挑了挑眉,大齐如今并不算太平,边疆的蠢蠢欲动,百夷的死灰复燃,晋国的频繁动作,无一都是在告诉她,很快就会爆发一场大战了。只是,到了那个时候,她……
    “是啊,姑姑还不能退,不过有你在,姑姑也能轻松一点。”和仪大长公主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期待的笑容。
    谢晏晞与和仪大长公主有说有笑地进入了金陵城,老百姓的议论渐渐离她们远去,却不会停止。
    “哇!长公主殿下真的是我见过的人里,长得最漂亮的姑娘了。”
    “那还用说?当年长公主纵马扬鞭时,即便年龄小,也可以看到那是美得多么让人羡慕啊。”
    “看你那样,是不是羡慕了?”
    “哪里有?”
    ……
    回到长公主府之后,谢晏晞梳洗了一番,顿时神清气爽。将这段时日的疲倦一扫而光。
    “殿下,据人来报,江南那边发生地震了。”紫苏神色匆匆,禀报了这件惊天大事。
    “什么?江南地动?多久了?”谢晏晞很吃惊,江南多少年不爆发地动了?那个地方太平已久,如今这一遭天降大祸,估计江南要好一阵子才能恢复过来了。
    “已经一个月了。”紫苏低着头,声音有些低低的。
    “什么?一个月了?简直是荒谬!那些官员是吃干饭的吗?到现在才把奏报传到金陵这边,是不是不想活了?”谢晏晞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本来发生地动了,很容易让人想到是不是谢宣玠这个皇帝当的不合格,上天特意以此灾难来警告谢宣玠,又或者往大了说,这是对谢氏皇族不信任的信号。谢晏晞还在想着如何安抚民众,没想到这次地动已经爆发一个月了,事态已经很严重了,如果不及时处理,到时候民怨沸腾,整个大齐就要乱了。
    江南的官员,是时候要清理一下了。谢晏晞心里想道。
    “殿下息怒,这件事陛下已经知道了,正在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紫苏也知道谢晏晞现在怒火中烧,一时半会冷静不下来,连忙出言安抚。
    “对策还能是什么?无非是赈灾与建设了,老百姓损失的房屋需要朝廷出钱出力,而现在因地动而失去性命的老百姓们,也需要朝廷出抚恤金给其假如,更不用说成千上万受苦受累的老百姓了。这一次,谁去江南赈灾,就成了重中之重了。”谢晏晞揉了揉眉心,今年的大齐注定是多灾多难,先有大雪灾,后有江南地动,再往前看 还有晋国吐蕃联军攻打,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压根就没有停过脚步。
    “殿下,这次发生地动的地方是宁陵县,靠近永临,那个地方以前也发生过很严重的地动。”白露把情况一一说了出来,宁陵县靠近永临,离频繁发生地动的横川郡非常接近,说起来也是多灾多难的地方了。
    不过这次地动显然来势汹汹,不仅宁陵县沦陷了,幽州、郴州这些江南地带也发生了地动。波及范围之广 ,也是前所未有。估计也是因为遮掩不住了,所以江南官员才会姗姗来迟地禀报这件事。
    想到这里,谢晏晞对江南官员的怒气,又上升了一个阶层。事情都发生了一个月,到现在才来说,已经来不及了。
    “大哥那边,情况怎么样了?”谢晏晞努力压抑着自己的火气,冷声问道。江南的官员,日后再来秋后算账。现在最要紧的是安抚老百姓。
    “回殿下的话,现在朝堂上几位大臣争执不休,似乎是为了派谁去江南赈灾而有争议。”在皇宫里,谢晏晞是有自己的眼线的,一般都是给谢晏晞传达谢宣玠的旨意,而此次江南地动,皇帝震怒,朝臣震惊,相关结果也需要和谢晏晞禀报一声。
    “哼!都到这个时候了,还在磨磨唧唧的?”谢晏晞实在不耐烦至极,江南地动,不容许拖延片刻 按照那帮大臣的行事效率,估计不拖个三个月是没办法出结果的。可是灾难不等人,那些人议论来议论去,只会拖延时间,不能解决江南地动。
    谢晏晞在这里对那帮大臣感到不耐烦,另一边,谢宣玠得知了江南地动的奏报之后,全程脸色阴沉,风雨欲来的架势令所有人不寒而栗。
    “你们是干什么吃饭的?江南地动都发生多久了,到现在才来说?黄花菜都凉了。”谢宣玠大力地丢下江南地动的奏折,横眉冷对着这帮文武百官。
    诸位大臣纷纷下跪说道:“陛下息怒。”
    “息怒息怒,你们除了说这些,还能说什么?”谢宣玠高坐在龙椅上,金銮殿金碧辉煌的牌匾依然挂在上面,但天子的怒气咆哮,令这个牢固的牌匾不禁抖三抖。
    “陛下,如今当下之策,是要安抚江南百姓,派钦差大臣去江南赈灾。”胡善怀身为百官之首的丞相,遇到麻烦就要第一个出来顶罪说话。
    “胡爱卿说的是,但是这个人选,应该派谁去啊?”谢宣玠冷眼扫了四周,声音带着冰冷的疑问。
    此话一出,那些大臣就开始纷纷推荐人选了。
    “陛下,微臣以为,派平国公去比较好。”内阁大学士赵昇出列,推荐了这个让人吃惊的人选。
    “赵爱卿,你可是匡朕的?”谢宣玠感觉到不可思议,赵昇是他的亲舅舅,按理来说是不会推荐这个让人尴尬的人去的,可是赵昇就这样说了,谢宣玠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自从平国公出了王明远一事之后,不仅与阮家形同陌路,在整个朝堂上,也没有了平国公的位置。一个被太公主厌弃的人,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前途?所以直到现在,平国公在朝堂上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甚至是有些尴尬的。不过,由于成国公世子的推荐,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平国公身上了。
    平国公无奈苦笑,本来平国公府也是金陵里有头有脸的人,偏生出了那个不孝子的事情之后,他得罪了太公主,在金陵里举步维艰,压根就没办法谋得更高的位置。
    成国公世子会推荐他,也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陛下,微臣没有欺骗皇上。陛下,平国公早年去过江南,对江南那一带很熟悉,而且也做过赈灾一事的工作,想来熟能生巧,平国公是不会吞了赈灾银的。”赵昇会提议平国公去,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要知道,平国公在朝堂上地位尴尬,没有依附任何党派,也有能力,怎么想都是一个比较好的钦差人选。不过要看谢宣玠的意思, 否则他推荐了也没用。
    “陛下,微臣认为大学士此言差矣。平国公去江南也是好久好久的事情了,如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江南官员都换了一批,而且有些地方也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下,平国公去了,不会两眼一抹黑吗?”礼部侍郎闻德钊第一个出来反对。
    闻德钊作为礼部尚书的走狗,之前景王、安郡王叛乱没有算到他头上,也只是因为他与此事无关,所以才没有罢官抄家。现在的礼部尚书换了人上去,自然不会与闻德钊来往密切了。多年不得志,已经让闻德钊的内心产生了变化。
    喜欢女帝长安请大家收藏:女帝长安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