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小姑晚归
接下来的日子,常素芳是真正被婆婆供起来了,经历中煤气差点流产的事后,婆婆可小心了,啥事都不让她干了!
别说织席,就是家务活也多半是让女儿去分担,常素芳为了养胎,也就吃了睡睡了吃,可是将养了好些天,才被婆婆批准下炕。
这天,她刚刚下炕走动走动,就见婆婆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水和几个鸡蛋走进来。
“妈,你咋又煮鸡蛋了?我身子都好了,不用每天吃这个!”
常素芳一脸无奈的说道。
自打那次中煤气,这都快十天了,她的身子也将养的差不多了,她还想过两天救开始帮婆婆织苇席呢,谁知婆婆还是这么供着她,弄得她浑身不得劲!
“素芳啊,听话,再吃两天。前阵子不知道你怀孕,一直忙活,大夫说了,你身子骨弱,得多进补。尤其这怀孕头三个月最是危险,可不能掉以轻心了!妈还盼着抱孙子呢!”
刘玉花才不管常素芳的抱怨,硬是拉着她坐下,给她剥鸡蛋递糖水。
常素芳无奈,只得接过婆婆递来的鸡蛋,坐在炕头小口小口的咬着。
一边吃一边道:“妈,你什么都不让我干,我闷的慌!整天不是吃就是睡,不是坐就是躺,我身子都僵了!我想出去透透气!”
“出去?那哪行啊?顾大夫说你胎象不稳固,不能做剧烈运动,在家安心养胎才是正理。素芳啊,为了我的孙子,你就委屈委屈吧!”
常素芳闻言,只得无奈的又叹了口气。自从婆婆知道自己有了身孕,那成天是孙子不离口,这万一她生不出儿子再生出个女儿来,那婆婆会不会埋怨她?
老人家都是喜欢儿子的,在农村,那更是没儿子不行!
没儿子就算绝了根了,会被人瞧不起。所以无论生几个丫头,一定得得个儿子才算圆满。这就是农村的风俗。
常素芳自然明白婆婆的心思,只是这生男生女也不是她能做主的,她也没办法啊!
婆婆这样尽心尽力的伺候,万一到时候她生个女儿,岂不是让婆婆大失所望?不行!她得提前给婆婆打个预防针!
“那个,妈,我这才两个多月还不到三个月呢!都还没成型呢,是男是女更是还没影儿!您现在就这么紧张,是不是也过早了?”
常素芳望着婆婆笑出一朵老花的脸,小心翼翼的说道。
刘玉花闻言一愣,随即立刻又神神秘秘道:“孙子!一定是孙子!我昨天可梦见送子娘娘了,她说你肚子里的就是个孙子!”
“可,可万一要是个女娃儿呢!其实,女娃儿也挺好的啊!”
常素芳再次小心翼翼的开口。
没想到才一说出口,婆婆立刻就打断她道:“不会不会!送子娘娘还能骗俺吗?一定是孙子!不过孙女也得要,等生两个孙子,再生两个孙女!嘿,到时候可就齐全了!我也能跟军鹏他爸有交代了!”
刘玉花自说自话,兴高采烈。只让常素芳听的一脸无奈。
又生孙子又生孙女的,还都要生俩,我去!婆婆是拿她当猪啊?
常素芳抚着额头发愁,这时候是深刻体会到了‘代沟’这个词汇的真正意义!
“妈,军霞他们快回来了吧?我帮你做饭去吧?”
常素芳起身下了炕,就要出外间屋,刘玉花连忙摁下她,一边道:“别动,别动!你歇着,我去做!”
“妈,我真没事了!你要再这么着,我可就上火了啊!顾大夫可说了,这上火对孕妇尤其不好!孕妇得时刻保持心情舒畅才行!不然生出来的孩子不健康!”
常素芳一见婆婆又阻止,连忙搬了一套说辞出来,这才停止了婆婆无休止的关爱。
“这……真的?”刘玉花犹豫着。
“当然是真的!顾大夫可是咱们村有名的赤脚医生,这您还不相信?”
常素芳连忙重重点头道。
“那,那你就稍微活动活动,愿意做点啥就做点啥,别累着了!”
婆婆这才松了口。
“行了,妈!我知道了,你去忙你的吧!我来做饭。”
常素芳走到外间屋,挽起袖子,开始舀水熬粥。
冬天昼短夜长,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可不知怎么的,贺军霞今天却还没有回来。
常素芳做熟了饭菜,走到屋外看了看外头黑沉沉的天幕,对还在碾苇子的刘玉花道:“妈,看天道像是要下雪,收工别做了吧!我帮您把苇子盖起来!”
刘玉花一抬头才发现这么晚了,于是点点头,起身从敞篷里取出大块的编织袋一一将苇子盖好,然后又将碾好的苇子抱进敞篷里,原本就不大的敞篷瞬间就被塞满了。
“怎么军霞这时候还没回来?”
忙完了,刘玉花才发现女儿今天都这时候了还不见踪影,这才有些担心起来。
“军涛都回来写了半晌作业了,这丫头怎么回事?别不是半道儿出什么事儿了吧?”
刘玉花开始瞎猜唬。
“兴许今天该她值日呢!别担心,妈,军霞这么大了,没事的!”
常素芳虽然心头也有些疑惑,但还是如此安慰婆婆。
“我记得军霞是礼拜四才值日啊,这不才礼拜二?”
刘玉花喃喃念着,望着外头飘飘忽忽下起的雪花,心里是越来越着急。
“妈,要不我去村口看看吧!”
常素芳见婆婆着急,于是拎起一把大黑伞准备出去接小姑。
“不行!下雪路滑,再摔倒就坏了!你在家,我去看看!”
婆婆立刻阻止了 她,扯了条头巾绑在头上,就出门去了。
“妈,你慢点走!”
常素芳在门口喊了一声,婆婆矮小的身影已经渐渐融入风雪中。
一阵冷风吹过来,常素芳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忙进屋将门关紧了。
这天道说变就变,还真是阴晴不定,莫名的让人心里染上一丝阴霾。
“嫂子,能吃饭了吗?我饿死了!”
正想着,贺军涛抚着肚子从东屋走了出来。
“你二姐还没回来!”常素芳看了眼小叔,犹豫着回答道:“要不,我先给你盛碗粥,你先吃吧!”
“二姐还没回来?”贺军涛挠了挠头,显然也很惊讶。“那我再去写会儿作业,等二姐回来一块儿再吃吧!”
这时代平常的农家饭都是一粥一菜,一家子围在一起吃,这一盘菜是要平均吃的,要是一个人先吃,指不定一个控制不住就吃光了,那别人吃什么?所以贺军涛虽然饿,还是决定等家人齐了一块儿吃。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直到晚上快八点了,贺军霞才推着车子,和母亲蹒跚的回了家。
外头的雪已经下了很厚了,车轮轧过,留下一道深深的沟痕。
“妈,军霞,你们可回来了!这到底咋回事儿?怎么今天这么晚了呢?”
常素芳连忙开门将娘俩迎进来,一边帮婆婆小姑拍打身上的雪,一边关切的问道。
“唉!没事儿!军霞今天跑步的时候把脚扭了,回来的时候骑车子慢,又赶上下雪,这不就耽误了!”
刘玉花解下头巾,在门外用力甩了甩。
“脚扭了?军霞,没事吧?要不要让顾大夫过来看看?”
常素芳一听,忙走过去想查看小姑的脚。谁知贺军霞一缩脚,躲了开去。
“没事儿!歇会儿就好了!妈,我先去洗个手!”
贺军霞没看常素芳,扭头去倒水洗手了。
常素芳微愣了愣,看了看小姑背影,心里升起一丝疑惑。
这才跟她好了两天,又故态复萌了?她也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好,怎么就这么不招小姑喜欢呢?
如今她都怀了军鹏的孩子了,也真正算是贺家人了,难道小姑还不愿意接纳她?
唉!
常素芳有点郁闷,不过也没说什么,扭头去热饭菜去了。
别说织席,就是家务活也多半是让女儿去分担,常素芳为了养胎,也就吃了睡睡了吃,可是将养了好些天,才被婆婆批准下炕。
这天,她刚刚下炕走动走动,就见婆婆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水和几个鸡蛋走进来。
“妈,你咋又煮鸡蛋了?我身子都好了,不用每天吃这个!”
常素芳一脸无奈的说道。
自打那次中煤气,这都快十天了,她的身子也将养的差不多了,她还想过两天救开始帮婆婆织苇席呢,谁知婆婆还是这么供着她,弄得她浑身不得劲!
“素芳啊,听话,再吃两天。前阵子不知道你怀孕,一直忙活,大夫说了,你身子骨弱,得多进补。尤其这怀孕头三个月最是危险,可不能掉以轻心了!妈还盼着抱孙子呢!”
刘玉花才不管常素芳的抱怨,硬是拉着她坐下,给她剥鸡蛋递糖水。
常素芳无奈,只得接过婆婆递来的鸡蛋,坐在炕头小口小口的咬着。
一边吃一边道:“妈,你什么都不让我干,我闷的慌!整天不是吃就是睡,不是坐就是躺,我身子都僵了!我想出去透透气!”
“出去?那哪行啊?顾大夫说你胎象不稳固,不能做剧烈运动,在家安心养胎才是正理。素芳啊,为了我的孙子,你就委屈委屈吧!”
常素芳闻言,只得无奈的又叹了口气。自从婆婆知道自己有了身孕,那成天是孙子不离口,这万一她生不出儿子再生出个女儿来,那婆婆会不会埋怨她?
老人家都是喜欢儿子的,在农村,那更是没儿子不行!
没儿子就算绝了根了,会被人瞧不起。所以无论生几个丫头,一定得得个儿子才算圆满。这就是农村的风俗。
常素芳自然明白婆婆的心思,只是这生男生女也不是她能做主的,她也没办法啊!
婆婆这样尽心尽力的伺候,万一到时候她生个女儿,岂不是让婆婆大失所望?不行!她得提前给婆婆打个预防针!
“那个,妈,我这才两个多月还不到三个月呢!都还没成型呢,是男是女更是还没影儿!您现在就这么紧张,是不是也过早了?”
常素芳望着婆婆笑出一朵老花的脸,小心翼翼的说道。
刘玉花闻言一愣,随即立刻又神神秘秘道:“孙子!一定是孙子!我昨天可梦见送子娘娘了,她说你肚子里的就是个孙子!”
“可,可万一要是个女娃儿呢!其实,女娃儿也挺好的啊!”
常素芳再次小心翼翼的开口。
没想到才一说出口,婆婆立刻就打断她道:“不会不会!送子娘娘还能骗俺吗?一定是孙子!不过孙女也得要,等生两个孙子,再生两个孙女!嘿,到时候可就齐全了!我也能跟军鹏他爸有交代了!”
刘玉花自说自话,兴高采烈。只让常素芳听的一脸无奈。
又生孙子又生孙女的,还都要生俩,我去!婆婆是拿她当猪啊?
常素芳抚着额头发愁,这时候是深刻体会到了‘代沟’这个词汇的真正意义!
“妈,军霞他们快回来了吧?我帮你做饭去吧?”
常素芳起身下了炕,就要出外间屋,刘玉花连忙摁下她,一边道:“别动,别动!你歇着,我去做!”
“妈,我真没事了!你要再这么着,我可就上火了啊!顾大夫可说了,这上火对孕妇尤其不好!孕妇得时刻保持心情舒畅才行!不然生出来的孩子不健康!”
常素芳一见婆婆又阻止,连忙搬了一套说辞出来,这才停止了婆婆无休止的关爱。
“这……真的?”刘玉花犹豫着。
“当然是真的!顾大夫可是咱们村有名的赤脚医生,这您还不相信?”
常素芳连忙重重点头道。
“那,那你就稍微活动活动,愿意做点啥就做点啥,别累着了!”
婆婆这才松了口。
“行了,妈!我知道了,你去忙你的吧!我来做饭。”
常素芳走到外间屋,挽起袖子,开始舀水熬粥。
冬天昼短夜长,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可不知怎么的,贺军霞今天却还没有回来。
常素芳做熟了饭菜,走到屋外看了看外头黑沉沉的天幕,对还在碾苇子的刘玉花道:“妈,看天道像是要下雪,收工别做了吧!我帮您把苇子盖起来!”
刘玉花一抬头才发现这么晚了,于是点点头,起身从敞篷里取出大块的编织袋一一将苇子盖好,然后又将碾好的苇子抱进敞篷里,原本就不大的敞篷瞬间就被塞满了。
“怎么军霞这时候还没回来?”
忙完了,刘玉花才发现女儿今天都这时候了还不见踪影,这才有些担心起来。
“军涛都回来写了半晌作业了,这丫头怎么回事?别不是半道儿出什么事儿了吧?”
刘玉花开始瞎猜唬。
“兴许今天该她值日呢!别担心,妈,军霞这么大了,没事的!”
常素芳虽然心头也有些疑惑,但还是如此安慰婆婆。
“我记得军霞是礼拜四才值日啊,这不才礼拜二?”
刘玉花喃喃念着,望着外头飘飘忽忽下起的雪花,心里是越来越着急。
“妈,要不我去村口看看吧!”
常素芳见婆婆着急,于是拎起一把大黑伞准备出去接小姑。
“不行!下雪路滑,再摔倒就坏了!你在家,我去看看!”
婆婆立刻阻止了 她,扯了条头巾绑在头上,就出门去了。
“妈,你慢点走!”
常素芳在门口喊了一声,婆婆矮小的身影已经渐渐融入风雪中。
一阵冷风吹过来,常素芳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忙进屋将门关紧了。
这天道说变就变,还真是阴晴不定,莫名的让人心里染上一丝阴霾。
“嫂子,能吃饭了吗?我饿死了!”
正想着,贺军涛抚着肚子从东屋走了出来。
“你二姐还没回来!”常素芳看了眼小叔,犹豫着回答道:“要不,我先给你盛碗粥,你先吃吧!”
“二姐还没回来?”贺军涛挠了挠头,显然也很惊讶。“那我再去写会儿作业,等二姐回来一块儿再吃吧!”
这时代平常的农家饭都是一粥一菜,一家子围在一起吃,这一盘菜是要平均吃的,要是一个人先吃,指不定一个控制不住就吃光了,那别人吃什么?所以贺军涛虽然饿,还是决定等家人齐了一块儿吃。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直到晚上快八点了,贺军霞才推着车子,和母亲蹒跚的回了家。
外头的雪已经下了很厚了,车轮轧过,留下一道深深的沟痕。
“妈,军霞,你们可回来了!这到底咋回事儿?怎么今天这么晚了呢?”
常素芳连忙开门将娘俩迎进来,一边帮婆婆小姑拍打身上的雪,一边关切的问道。
“唉!没事儿!军霞今天跑步的时候把脚扭了,回来的时候骑车子慢,又赶上下雪,这不就耽误了!”
刘玉花解下头巾,在门外用力甩了甩。
“脚扭了?军霞,没事吧?要不要让顾大夫过来看看?”
常素芳一听,忙走过去想查看小姑的脚。谁知贺军霞一缩脚,躲了开去。
“没事儿!歇会儿就好了!妈,我先去洗个手!”
贺军霞没看常素芳,扭头去倒水洗手了。
常素芳微愣了愣,看了看小姑背影,心里升起一丝疑惑。
这才跟她好了两天,又故态复萌了?她也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好,怎么就这么不招小姑喜欢呢?
如今她都怀了军鹏的孩子了,也真正算是贺家人了,难道小姑还不愿意接纳她?
唉!
常素芳有点郁闷,不过也没说什么,扭头去热饭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