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保险
“保险?”
加班费王卫国是明白的,可这个保险又是什么东西?
常素芳暗汗,保险业务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兴盛起来的,这时候人们对保险还没有意识,所以即便是父亲在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也是一脸茫然。当然,和父亲差不多的王卫国也同样对保险这个名词十分陌生。
还是她家军鹏好啊!不管她说什么事,他都没有太过惊讶,甚至还总是恰好懂那么一些,要不是知道军鹏的底细,她还真会怀疑军鹏是不是也是重生过来的人呢!
借着询问保险的由头,常素芳又去了一趟部队农场。话说如今她都快成了部队农场的熟人了,进门的那个警卫都已经熟到不用问,一见她走过来,立刻去通报。然后,她总是轻轻松松就进了农场。
不过这也是因为她给陶进国留了个好印象的缘故,再加上贺军鹏不经意透露出常素芳惊人的远见卓识后,陶进国不仅特别欢迎常素芳来,每次来了还都要让军鹏带着她去试验田看看,让她涨涨知识,再从她身上挖出点知识来。
常素芳对此也是哭笑不得,一不小心,她改成了陶进国身边的红人了!这不农场里的人见了她,都十分恭敬的喊她一声素芳同志呢!
上次她去农场找贺军鹏说找保险的事,陶进国立刻就凑上前来问东问西,还一副十分感兴趣的模样。
结果可好,都没用她费力气,陶进国就自己联系了一个业内人士。这时候保险公司还不健全,陶进国可是费了一番功夫,才终于找到了一家保险公司。
而这家保险公司相当于保险界的鼻祖了,公司一共就两个人,一个老总兼财务,一个副总兼业务员。老总叫陈思,副总叫张军,两人年纪都很轻,二十郎当岁。
两人专程从省城来部队农场和他们谈话。常素芳让他将公司的投保流程讲解了一遍,发现他们的很多地方都还不健全,于是便按照自己所知道的给他们提了几点意见,却没想让两人登时惊为天人,觉得常素芳才是最了解保险,最适合做保险的人员。
原来这两人也是初出茅庐,异想天开开了一家这样的公司,思想很前卫,可惜行动力与办事效率都很差。
唯一值得赞赏的是,这两个人头脑都很灵活,处事态度也特别圆滑,就差一个替他们把握方向的人。
常素芳想了想,脑中升起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加入他们,做他们的向导。
别误会,前世她可没有做过保险这一行,只是跟了常有安那时候,保险业正发达,常有安替她买了很多份保险,以至于她对保险流程熟的不得了,就算自己开一家也完全没有问题。
于是就在这么突兀的情况下,她突兀的提出了自己这个意见。而奇葩的是陈思和张军在商量了不久后竟然也答应了!
这种场面着实让陶进国哭笑不得,同时又实在震惊。
常素芳到底还有什么能耐没展示出来?这是陶进国此刻心中唯一的想法。
贺军鹏对于这种戏剧性的转变也是啼笑皆非,想不到这一趟居然还会出现这种让人惊喜的意外!
“军鹏,我可以做吗?”
那时,常素芳眼里带着几分雀跃与兴奋询问贺军鹏的意见。
“有把握吗?”贺军鹏笑问。
常素芳歪头想了想,回答道:“七八成吧!”
贺军鹏笑着摇头:“还有什么是你不懂的?还有什么是你不能做的?素芳,我真的很好奇,你脑子里这些东西到底从哪里学来的?”
常素芳鬼精灵的转了转眼珠,故作一本正经的道:“大概是上辈子学的。”
她这句话逗笑了贺军鹏,然后贺军鹏点点头对她道:“想做就做吧,需要多少本钱,我去想办法。”
常素芳只觉一阵窝心,却故作调皮的道:“真的?要多少你都给?”
贺军鹏无奈摇头,“你真当我是摇钱树啊?说吧,我尽量就是!”
常素芳毫不客气的将细白小手伸到贺军鹏面前,“那我就不客气了!拿来吧?一百?”
“一百?”
贺军鹏很想摸摸常素芳的额头,看看她是不是发烧了!一百块钱她想入股保险公司?
“一百都没有啊?军鹏你好穷啊!”
常素芳故作埋怨的娇俏模样让贺军鹏差点忍不住扑过去。
伸手掏了一百块钱出来,递给了常素芳。“你呀,我倒想看看你怎么用一百块钱入股?”
常素芳微扬嘴角,破得意的道:“请好吧你!”
说罢,转身去找陈思和张军。
很快,三人就相谈甚欢了。
在一旁等候的陶进国和贺军鹏两人更惊讶了,也不知道常素芳到底跟两人说了什么,居然让他们看起来十分高兴。
“走吧,咱们去吃饭!我请客!”
等了好一会儿,常素芳终于走了回来,笑着扬了扬手里的一百块钱。说完又冲陶进国道:“陶场长,要麻烦借你的军车一用了!”
“那有什么问题?不过你得告诉我你到底是怎么说服他们两人同意让你加入的!”
陶进国脸上写满了疑问,明明常素芳一分本钱都没出,为什么两人还那么高兴?他快好奇死了!
“路上说吧!”
常素芳冲两人笑了笑,接着又回身对陈思和张军招了招手,几人一起出门,坐上军车往县城而去。
这一顿饭,吃的十分开心。席间常素芳高谈阔论,说出的保险知识一套接一套,让几人打心眼里佩服不已。
陈思和张军更是频频敬酒,以表激动之情,当然,但凡敬过来的酒都被贺军鹏接收了,没让常素芳沾一点。
酒席将散,常素芳站起来去结账,贺军鹏跟了出来,笑着道:“素芳,原来你这一百块钱是用来请客吃饭的,而你的本金在这里!”
贺军鹏说着,轻点了点常素芳的额头。
常素芳左右看看,见四下无人,踮起脚轻抚了抚贺军鹏微红的脸颊,略有些抱怨的道:“这两人也够闹腾的,没喝多吧你?回去会不会受处分?早知道不让你跟来了!”
贺军鹏笑着摇摇头,“陶场长在呢,他没开口,这处分应该落不到我身上。”
“那就好。也差不多了,我去结了账,咱们回家。再让这两个臭小子喝下去,指不定闹出什么事儿呢!”
常素芳很习惯这种应酬,因为前世跟常有安在一起时,可没少跟他出入这种场合。不过那时候常有安是利用她笼络客人,也不像军鹏一样替她挡酒。
她酒量其实很好,只是这辈子恐怕是派不上用场了!因为有贺军鹏在。
想到这里,她心里一阵温暖,这就是军鹏和常有安的不同。
常有安只是想利用她,而军鹏才是真正关心呵护她的人。
谈好了合作事宜,常素芳将喝的尽兴的陈思和张军两人安排在县城招待所,便坐车和军鹏陶场长一起回部队农场了。
路上,陶进国再次忍不住,开始追问常素芳,到底是怎么入股的,常素芳这才说明了一切。
原来,常素芳是用自己的保险知识加常有安工厂一批工人的保单当筹码与陈思两人达成了合作协议。
以后,常素芳就是他们保险公司的拓展向导,业务该怎么发展全由常素芳掌握,而陈思两人便负责执行。
两人对常素芳所表达出来的保险理念佩服的五体投地,觉得常素芳是个非常值得结交的人才,加上常素芳给他们拉的第一单大生意,所以也才会这么爽快的答应了她的提议。
陶进国听了,这才明白过来,对于常素芳的手腕才能也更加佩服。
“陶场长,这只是小意思,以后保险业会蓬勃发展,将来你会看到满大街都是保险业务员。”
对于常素芳笃定的描述,陶进国虽然还不能全然相信,不过也已经信了七八分。这个常素芳,果然是个人才啊!
这一趟不仅解决了工人的保险问题,还又发展了一个副业,一举两得。也让常素芳松了口气,村民们的福利好歹是能够保障多一重了。
弄好了保险这一方面,常素芳才找上父亲,陆续做了后面的安排部署。每一步都恰好在常素芳计算之内,直到今天跟王卫国提到保险这一步。
常素芳从几天前的回忆中醒过来,笑着对王卫国道:“卫国叔,保险,就是花一定的金额将来按比例报回给您的一种保障业务。对人身意外有很大保障,只需要小额投入,一旦出事便会有大额回馈。这样既省了常有安的支出,又对工人有了交代,不过这事儿还是需要你出面才能达成。”
王卫国听了常素芳的解释,又问道:“那这个保险我们找谁投?谁给我们保障?”
“这个您就放心吧!保险公司我已经找好了,绝对有保障。只要您说服了常有安,我可以立刻联系保险公司的人过来办手续。”
常素芳回答道。
王卫国想了想,终于点头道:“好,我答应,只要对村民有利,我去说服常有安!”
常素芳一听,终于是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事儿,成了!
加班费王卫国是明白的,可这个保险又是什么东西?
常素芳暗汗,保险业务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兴盛起来的,这时候人们对保险还没有意识,所以即便是父亲在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也是一脸茫然。当然,和父亲差不多的王卫国也同样对保险这个名词十分陌生。
还是她家军鹏好啊!不管她说什么事,他都没有太过惊讶,甚至还总是恰好懂那么一些,要不是知道军鹏的底细,她还真会怀疑军鹏是不是也是重生过来的人呢!
借着询问保险的由头,常素芳又去了一趟部队农场。话说如今她都快成了部队农场的熟人了,进门的那个警卫都已经熟到不用问,一见她走过来,立刻去通报。然后,她总是轻轻松松就进了农场。
不过这也是因为她给陶进国留了个好印象的缘故,再加上贺军鹏不经意透露出常素芳惊人的远见卓识后,陶进国不仅特别欢迎常素芳来,每次来了还都要让军鹏带着她去试验田看看,让她涨涨知识,再从她身上挖出点知识来。
常素芳对此也是哭笑不得,一不小心,她改成了陶进国身边的红人了!这不农场里的人见了她,都十分恭敬的喊她一声素芳同志呢!
上次她去农场找贺军鹏说找保险的事,陶进国立刻就凑上前来问东问西,还一副十分感兴趣的模样。
结果可好,都没用她费力气,陶进国就自己联系了一个业内人士。这时候保险公司还不健全,陶进国可是费了一番功夫,才终于找到了一家保险公司。
而这家保险公司相当于保险界的鼻祖了,公司一共就两个人,一个老总兼财务,一个副总兼业务员。老总叫陈思,副总叫张军,两人年纪都很轻,二十郎当岁。
两人专程从省城来部队农场和他们谈话。常素芳让他将公司的投保流程讲解了一遍,发现他们的很多地方都还不健全,于是便按照自己所知道的给他们提了几点意见,却没想让两人登时惊为天人,觉得常素芳才是最了解保险,最适合做保险的人员。
原来这两人也是初出茅庐,异想天开开了一家这样的公司,思想很前卫,可惜行动力与办事效率都很差。
唯一值得赞赏的是,这两个人头脑都很灵活,处事态度也特别圆滑,就差一个替他们把握方向的人。
常素芳想了想,脑中升起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加入他们,做他们的向导。
别误会,前世她可没有做过保险这一行,只是跟了常有安那时候,保险业正发达,常有安替她买了很多份保险,以至于她对保险流程熟的不得了,就算自己开一家也完全没有问题。
于是就在这么突兀的情况下,她突兀的提出了自己这个意见。而奇葩的是陈思和张军在商量了不久后竟然也答应了!
这种场面着实让陶进国哭笑不得,同时又实在震惊。
常素芳到底还有什么能耐没展示出来?这是陶进国此刻心中唯一的想法。
贺军鹏对于这种戏剧性的转变也是啼笑皆非,想不到这一趟居然还会出现这种让人惊喜的意外!
“军鹏,我可以做吗?”
那时,常素芳眼里带着几分雀跃与兴奋询问贺军鹏的意见。
“有把握吗?”贺军鹏笑问。
常素芳歪头想了想,回答道:“七八成吧!”
贺军鹏笑着摇头:“还有什么是你不懂的?还有什么是你不能做的?素芳,我真的很好奇,你脑子里这些东西到底从哪里学来的?”
常素芳鬼精灵的转了转眼珠,故作一本正经的道:“大概是上辈子学的。”
她这句话逗笑了贺军鹏,然后贺军鹏点点头对她道:“想做就做吧,需要多少本钱,我去想办法。”
常素芳只觉一阵窝心,却故作调皮的道:“真的?要多少你都给?”
贺军鹏无奈摇头,“你真当我是摇钱树啊?说吧,我尽量就是!”
常素芳毫不客气的将细白小手伸到贺军鹏面前,“那我就不客气了!拿来吧?一百?”
“一百?”
贺军鹏很想摸摸常素芳的额头,看看她是不是发烧了!一百块钱她想入股保险公司?
“一百都没有啊?军鹏你好穷啊!”
常素芳故作埋怨的娇俏模样让贺军鹏差点忍不住扑过去。
伸手掏了一百块钱出来,递给了常素芳。“你呀,我倒想看看你怎么用一百块钱入股?”
常素芳微扬嘴角,破得意的道:“请好吧你!”
说罢,转身去找陈思和张军。
很快,三人就相谈甚欢了。
在一旁等候的陶进国和贺军鹏两人更惊讶了,也不知道常素芳到底跟两人说了什么,居然让他们看起来十分高兴。
“走吧,咱们去吃饭!我请客!”
等了好一会儿,常素芳终于走了回来,笑着扬了扬手里的一百块钱。说完又冲陶进国道:“陶场长,要麻烦借你的军车一用了!”
“那有什么问题?不过你得告诉我你到底是怎么说服他们两人同意让你加入的!”
陶进国脸上写满了疑问,明明常素芳一分本钱都没出,为什么两人还那么高兴?他快好奇死了!
“路上说吧!”
常素芳冲两人笑了笑,接着又回身对陈思和张军招了招手,几人一起出门,坐上军车往县城而去。
这一顿饭,吃的十分开心。席间常素芳高谈阔论,说出的保险知识一套接一套,让几人打心眼里佩服不已。
陈思和张军更是频频敬酒,以表激动之情,当然,但凡敬过来的酒都被贺军鹏接收了,没让常素芳沾一点。
酒席将散,常素芳站起来去结账,贺军鹏跟了出来,笑着道:“素芳,原来你这一百块钱是用来请客吃饭的,而你的本金在这里!”
贺军鹏说着,轻点了点常素芳的额头。
常素芳左右看看,见四下无人,踮起脚轻抚了抚贺军鹏微红的脸颊,略有些抱怨的道:“这两人也够闹腾的,没喝多吧你?回去会不会受处分?早知道不让你跟来了!”
贺军鹏笑着摇摇头,“陶场长在呢,他没开口,这处分应该落不到我身上。”
“那就好。也差不多了,我去结了账,咱们回家。再让这两个臭小子喝下去,指不定闹出什么事儿呢!”
常素芳很习惯这种应酬,因为前世跟常有安在一起时,可没少跟他出入这种场合。不过那时候常有安是利用她笼络客人,也不像军鹏一样替她挡酒。
她酒量其实很好,只是这辈子恐怕是派不上用场了!因为有贺军鹏在。
想到这里,她心里一阵温暖,这就是军鹏和常有安的不同。
常有安只是想利用她,而军鹏才是真正关心呵护她的人。
谈好了合作事宜,常素芳将喝的尽兴的陈思和张军两人安排在县城招待所,便坐车和军鹏陶场长一起回部队农场了。
路上,陶进国再次忍不住,开始追问常素芳,到底是怎么入股的,常素芳这才说明了一切。
原来,常素芳是用自己的保险知识加常有安工厂一批工人的保单当筹码与陈思两人达成了合作协议。
以后,常素芳就是他们保险公司的拓展向导,业务该怎么发展全由常素芳掌握,而陈思两人便负责执行。
两人对常素芳所表达出来的保险理念佩服的五体投地,觉得常素芳是个非常值得结交的人才,加上常素芳给他们拉的第一单大生意,所以也才会这么爽快的答应了她的提议。
陶进国听了,这才明白过来,对于常素芳的手腕才能也更加佩服。
“陶场长,这只是小意思,以后保险业会蓬勃发展,将来你会看到满大街都是保险业务员。”
对于常素芳笃定的描述,陶进国虽然还不能全然相信,不过也已经信了七八分。这个常素芳,果然是个人才啊!
这一趟不仅解决了工人的保险问题,还又发展了一个副业,一举两得。也让常素芳松了口气,村民们的福利好歹是能够保障多一重了。
弄好了保险这一方面,常素芳才找上父亲,陆续做了后面的安排部署。每一步都恰好在常素芳计算之内,直到今天跟王卫国提到保险这一步。
常素芳从几天前的回忆中醒过来,笑着对王卫国道:“卫国叔,保险,就是花一定的金额将来按比例报回给您的一种保障业务。对人身意外有很大保障,只需要小额投入,一旦出事便会有大额回馈。这样既省了常有安的支出,又对工人有了交代,不过这事儿还是需要你出面才能达成。”
王卫国听了常素芳的解释,又问道:“那这个保险我们找谁投?谁给我们保障?”
“这个您就放心吧!保险公司我已经找好了,绝对有保障。只要您说服了常有安,我可以立刻联系保险公司的人过来办手续。”
常素芳回答道。
王卫国想了想,终于点头道:“好,我答应,只要对村民有利,我去说服常有安!”
常素芳一听,终于是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事儿,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