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一日,午后。
    平江府,同里镇。
    烈阳高照。
    宋羿在慕容大院的门房处,一边与守门大叔东吹西扯,一边不住地朝着院子里瞄。
    瞄了无数次后,看到了赵瑗。
    他心下一沉。
    没谈成,而且情况不妙。
    宋羿心情忐忑地与守门大叔道别,轻步跟在赵瑗后面,出了大门。
    “怎么说的?”
    “卖身。”
    “卖,卖谁的身?”
    “我的。”
    宋羿挠了挠头,想接着问,没敢。因为赵瑗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看来方才在慕容大院时,是忍着的。
    忍着的都能看出来脸色不好。
    真生气了。
    ...
    时间从不因谁的欢喜或是悲伤而稍作停留,依旧不紧不慢的走着,三天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五月十四日,晚。
    杭州。
    天气晴朗,月色朦胧。
    赵瑗在普安王府门前下马,把马绳扔给飞奔过来的门前侍卫,清淡地吩咐道:“让张管家来我书房。”
    接到通知,张伯有些意外,这才离开七日。走的时候说,至少十日呢。
    看来此行顺利。
    那世子妃的事,就好说了。
    张伯从自己的住处到书房的路上,又把提前想好的说词,在心里过了一遍。
    书房门大开着,赵瑗躺靠在倚子上。这疲惫又厌倦的神情,不像是顺利的状态啊!张伯心里紧了紧,他还未来得及打招呼,赵瑗先开了口:“她呢?”
    他是谁?哦,是她。世子妃。张伯把门关了才回答:“回德清了。”
    赵瑗沉默了一会儿,问道:“什么时候回的?”
    “初十。李慕帮她安排的车,世子妃没让秋葵跟着,她自己走的。”
    此前回德清,都是天不亮就出发,夜里赶回来。成亲之后,从未在外面隔过夜。赵瑗用平静的口气问:“他们一起?”
    “没有,只有车夫,车夫有功夫在身,是沁园春里的人。”
    张伯原计划说了这话,就劝赵瑗去德清一趟的。看他心情不好,估计不是他想象中的顺利,准备的话换了:“世子,此去见到慕容家老爷子了吗?”
    “见到了。”赵瑗低头嗤笑了一声说:“他说田地是给他孙女做嫁妆的,我若是娶她做正妃,所有的田地奉送。娶她做侧妃,送一半,另一半朝廷想收,就按市价算。”
    张伯也想跟着笑,笑意刚露了个头,又咽下去了。
    “见他孙女了吗?是谁的孩子?”
    “他就一个孙女,慕容然的,今年十七,叫慕容小花。”
    “世子见慕容然了吗?”
    “见了。慕容然说,慕容家的事,他管不了;小花的事,他也做不了主。”
    “宋羿的干儿子,不是慕容家的人?私生子也是子,不要给他留一份吗?”张伯说了自己的疑惑:“是不是这只是他拒绝的理由?”转话又说,“不对,纳个侧妃对世子来说,不算什么。一般人都认为,会答应。”
    赵瑗厌厌地说:“谁知道那只老狐狸,究竟在打什么鬼主意。”
    过了片刻,张伯问道:“世子直接回府的?还没见到圣上?”
    “嗯。”
    “你们从秀州带回来的人,前日死在牢里了。”
    赵瑗坐直了身子,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怎么死的?”
    “咬舌自尽。李侍郎在排查这几日跟他接触过的人了,还没结果。这事尚未公开,世子就当不知。”
    “那边最近有什么反应?”
    “皇后的仁明殿如常,大将军府的人曾去过刑部,不过是为一件公事,名正言顺。”张伯迟疑了一下说:“荣国公的人,前两日也去过刑部。”
    赵瑗想起宋羿的话,于是问道:“刘木兰今年十七了吧。”
    张伯说:“我们想到一起了,从眼下的情况分析来看,他们是要联姻。”
    赵瑗叹了口气:“查不出来,就算了。追的太紧,反倒显得我们有所图谋。风口浪尖上,我们的人都静一静。”
    张伯“嗯”了一声后,问:“平江府的事,世子明天准备怎样向圣上回禀?”
    赵瑗没有直接回答张伯的话,而冷笑了一下说:“就像你说的,多娶一个侧妃不算什么。可是拿着田地当交换条件,这不是胁迫吗?我就这么好欺负?把我当什么了?”他咬牙切齿地说,“这跟卖身有什么区别。”
    张伯不以为然地说:“要说卖,也是女方卖,是她想嫁到我们府里,以后生了孩子也是姓赵,你们赵家的人。”
    “可是……”
    赵瑗下面的话,没有说出来。进了府,给不了她心,也得给她身啊,不然哪来孩子?不然对方肯罢休吗?说不定也会偷偷的给他下药。
    一个都够麻烦了,再添一个,后面还有个不省心的韩如意呢。指不定,还会又有谁也这样打他的主意呢。
    好嘛,自己什么事都不要做了,整日净在女人堆里忙活吧。
    “经界法是目前圣上最关注的事,纳侧妃是最便捷的一条路,难题解决了,还为朝廷省了巨额银子。”张伯语气和缓地说:“圣上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半天后,赵瑗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淡然地说:“不能走这条路。除了圣上之外,其他人提出的事,但凡带有强迫性质的,我都不能去答应。类似的事,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不能开这种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