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学习
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莫晴晴也不好说什么。她坐在桌前等着文宇回来。
“袁管家,这里的酒楼不卖早餐吗?”莫晴晴问。
“大的酒楼一般是不管早饭的,都是从中午营业的,那些小的饭馆和小吃摊做早饭,在皇城,有专门做早餐的摊子,人们都往哪儿去吃。”袁喜旺回道。
“紫娟会做很好吃的点心,要是我们这里也开个窗口卖这些点心,那来买的人可多了……”莫晴晴尚未说完,袁喜旺便打断道:“我知道紫娟姑娘的手艺好,但是咱这里是正经的大酒楼,不是卖点心的铺子,也不是路边的小摊,就算做的好,也不能单卖,这样跌份儿。”
“只要能卖出去,生意好,管它跌份儿不跌份儿。”莫晴晴有些不悦道。
袁喜旺看出莫晴晴有些不高兴,忙陪笑道:“莫掌柜,我知道您呀也想咱酒楼生意好,但是既然是在皇城开酒楼,咱就入乡随俗,皇城啊,酒楼是酒楼,点心铺子是点心铺子,酒楼是吃饭的地儿,人家不会来这里买点心。再说您又想开酒楼,又想卖点心,您这不是三心二意了嘛。”
“您要是真想卖点心,赶明儿个咱酒楼生意好了,您盘下一铺子,专门卖点心得了。”袁喜旺看莫晴晴低头不语,又建议道。
莫晴晴想了想,这也有道理。在渝州,紫娟也是自己经营着晴记。
“这事儿再说吧,等咱这酒楼上道了再说。”莫晴晴站起身,往厨房去了。
“哎,您说的是。”袁喜旺附和道。
等文宇回来的时候,大厨们也来了,厨房里的几个打杂的,也开始忙活了,大家各自分工,洗菜的洗菜,杀鸡的杀鸡,忙活开了。莫十七也来厨房帮忙,他干活利索,一个人顶两个,伙计们对他都挺友好的。
到了响午,客人们陆陆续续来了。大厅里开始热闹起来,中午的时候二楼三楼的客人并不多,因为这类客人一般是要宴饮,所以大部分是晚上来,中午来的是真正来吃饭的人。
莫晴晴也在厨房里帮忙烧菜,今天比昨天开张要轻松多了。忙完中午这会儿,大厨们和伙计们开始吃饭了。
莫晴晴特意烧了几个好菜给他们,这些人是看到过莫晴晴烧菜的,但是并没有亲尝过滋味。
一尝到便赞不绝口,莫晴晴的红烧菜用了酱油,是这里没有的,当然味道要好于他们烧的菜。
“莫掌柜,您的菜,我从来没有吃过,有种特别的味道,又鲜又咸还香,您是用了什么调料啊。”一个大厨忍不住问道。
“喏,就是这个。”莫晴晴拿来一个瓷瓶,倒进一个碗里,然后递给他们看。
三个大厨轮流闻一下,然后对望了一眼,道:“这是什么,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
“这个啊,是我家乡的一种调料,叫酱油,做红烧的菜必不可少,这是我自己酿的。”莫晴晴答。
“你们可以用筷子蘸一点,尝一下。”
大厨们用筷子蘸了一点,然后点点头道:“是有鲜的味道,不过有点咸,而且加到菜里,颜色会比较暗。
莫晴晴知道这边的菜都是偏清淡的,而且不放酱油的话,看着颜色都比较淡。所以可能不太习惯这种深颜色的菜。
莫晴晴顺手把烧好的红烧肉往他们面前一推。
“你们看这红烧肉,用了这酱油,是不是色泽更加的红润,令人更有食欲了。”
莫晴晴接着说:“我知道各位烧本地菜都是一把好手,但是我们酒楼要想做的与众不同,也要开发一些新的菜,需要大家跟我一起学习。”
大厨们忙附和道:“能跟莫掌柜学习,那是再好不过了。”
“你们愿意学习,那最好,所以明天早上就早点来,我们可以在午饭开始准备之前学习。”莫晴晴道。
当天晚上,留香居还是高朋满座,客人不断。莫晴晴这次出来看了一下来的客人,感觉非富则贵,都非平民。连三楼的套间都坐满了。有人还招来歌妓,听着丝竹之声不断,甚是热闹。
难道这些都是袁喜旺的人脉,那看来这人不简单啊。
袁喜旺还提议请一些艺人在中间那块台子上表演,给客人助兴,莫晴晴表示反对,
“这不跟那些欢场差不多了吗?”
“那可不一样,咱能请得起名角儿,可不是普通卖艺的,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上咱酒楼来表演,显得咱酒楼上档次。客人们也只会看这样的表演。”袁喜旺解释道。
“我们开酒楼是以饭菜的质量取胜,不是靠这些噱头,你这样搞,不是本末倒置了吗?”莫晴晴道。
“饭菜是一方面,但是能有表演助兴,那不是锦上添花吗?”袁喜旺道。
“到时候客人为着这些表演而来,不是为着吃饭而来,我们岂不是比较被动了,我还要维持这些表演的开销。我看暂时不用吧,反正楼上的客人,我看他们要听小曲儿,不是自己带着歌妓来的吗。”莫晴晴道。
袁喜旺看莫晴晴的态度坚决,便不再提这事儿了。
晚上到了很晚才打烊,大家都累得不行,到了家里,莫晴晴觉得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
吃完饭,莫晴晴去紫娟房里想跟她商量一下点心铺子的事情,看到她在灯下补衣服,便道:“你也累了一天了,这些活计让冬梅和夏莲去做吧,反正她们白天都闲着。”
“你可别提了,这两位姑娘看来是非常不善长做这些活计的。之前莫十七的衣服破了,我让她们帮着缝补一下,那针脚缝的可粗。所以现在还是我自己来吧。”紫娟道。
“这可奇怪了,她们不是从小就被卖去当丫鬟吗,怎么连这点活都做不好,那主人人能容下她们?”莫晴晴问。
“我听说有些大户人家的小姐少爷们的丫鬟,是不需要做这些粗活的,只需要端茶递水,贴身伺候就行了。”紫娟道。
莫晴晴想起《红楼梦》里的袭人,晴雯一类的大丫鬟,好象的确不需要做这类活计。
“怪不得,她们两个烧饭也烧的不行,好象就端茶递水一类的事情很有眼色。”莫晴晴道。
“算了,反正我做这些活做惯了,也不必使唤她们了,她们在这里,已经减轻了我们很多的家务负担了。”紫娟道。
“长福长贵好象也是,之前灶有点问题,还是文宇去解决的,他们两个也不象干粗活的家丁。”莫晴晴回忆道。
“这二殿下挑的人,按说应该不差,为什么他会挑这样的人来伺候你?”紫娟也觉得有些奇怪。
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莫晴晴也不好说什么。她坐在桌前等着文宇回来。
“袁管家,这里的酒楼不卖早餐吗?”莫晴晴问。
“大的酒楼一般是不管早饭的,都是从中午营业的,那些小的饭馆和小吃摊做早饭,在皇城,有专门做早餐的摊子,人们都往哪儿去吃。”袁喜旺回道。
“紫娟会做很好吃的点心,要是我们这里也开个窗口卖这些点心,那来买的人可多了……”莫晴晴尚未说完,袁喜旺便打断道:“我知道紫娟姑娘的手艺好,但是咱这里是正经的大酒楼,不是卖点心的铺子,也不是路边的小摊,就算做的好,也不能单卖,这样跌份儿。”
“只要能卖出去,生意好,管它跌份儿不跌份儿。”莫晴晴有些不悦道。
袁喜旺看出莫晴晴有些不高兴,忙陪笑道:“莫掌柜,我知道您呀也想咱酒楼生意好,但是既然是在皇城开酒楼,咱就入乡随俗,皇城啊,酒楼是酒楼,点心铺子是点心铺子,酒楼是吃饭的地儿,人家不会来这里买点心。再说您又想开酒楼,又想卖点心,您这不是三心二意了嘛。”
“您要是真想卖点心,赶明儿个咱酒楼生意好了,您盘下一铺子,专门卖点心得了。”袁喜旺看莫晴晴低头不语,又建议道。
莫晴晴想了想,这也有道理。在渝州,紫娟也是自己经营着晴记。
“这事儿再说吧,等咱这酒楼上道了再说。”莫晴晴站起身,往厨房去了。
“哎,您说的是。”袁喜旺附和道。
等文宇回来的时候,大厨们也来了,厨房里的几个打杂的,也开始忙活了,大家各自分工,洗菜的洗菜,杀鸡的杀鸡,忙活开了。莫十七也来厨房帮忙,他干活利索,一个人顶两个,伙计们对他都挺友好的。
到了响午,客人们陆陆续续来了。大厅里开始热闹起来,中午的时候二楼三楼的客人并不多,因为这类客人一般是要宴饮,所以大部分是晚上来,中午来的是真正来吃饭的人。
莫晴晴也在厨房里帮忙烧菜,今天比昨天开张要轻松多了。忙完中午这会儿,大厨们和伙计们开始吃饭了。
莫晴晴特意烧了几个好菜给他们,这些人是看到过莫晴晴烧菜的,但是并没有亲尝过滋味。
一尝到便赞不绝口,莫晴晴的红烧菜用了酱油,是这里没有的,当然味道要好于他们烧的菜。
“莫掌柜,您的菜,我从来没有吃过,有种特别的味道,又鲜又咸还香,您是用了什么调料啊。”一个大厨忍不住问道。
“喏,就是这个。”莫晴晴拿来一个瓷瓶,倒进一个碗里,然后递给他们看。
三个大厨轮流闻一下,然后对望了一眼,道:“这是什么,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
“这个啊,是我家乡的一种调料,叫酱油,做红烧的菜必不可少,这是我自己酿的。”莫晴晴答。
“你们可以用筷子蘸一点,尝一下。”
大厨们用筷子蘸了一点,然后点点头道:“是有鲜的味道,不过有点咸,而且加到菜里,颜色会比较暗。
莫晴晴知道这边的菜都是偏清淡的,而且不放酱油的话,看着颜色都比较淡。所以可能不太习惯这种深颜色的菜。
莫晴晴顺手把烧好的红烧肉往他们面前一推。
“你们看这红烧肉,用了这酱油,是不是色泽更加的红润,令人更有食欲了。”
莫晴晴接着说:“我知道各位烧本地菜都是一把好手,但是我们酒楼要想做的与众不同,也要开发一些新的菜,需要大家跟我一起学习。”
大厨们忙附和道:“能跟莫掌柜学习,那是再好不过了。”
“你们愿意学习,那最好,所以明天早上就早点来,我们可以在午饭开始准备之前学习。”莫晴晴道。
当天晚上,留香居还是高朋满座,客人不断。莫晴晴这次出来看了一下来的客人,感觉非富则贵,都非平民。连三楼的套间都坐满了。有人还招来歌妓,听着丝竹之声不断,甚是热闹。
难道这些都是袁喜旺的人脉,那看来这人不简单啊。
袁喜旺还提议请一些艺人在中间那块台子上表演,给客人助兴,莫晴晴表示反对,
“这不跟那些欢场差不多了吗?”
“那可不一样,咱能请得起名角儿,可不是普通卖艺的,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上咱酒楼来表演,显得咱酒楼上档次。客人们也只会看这样的表演。”袁喜旺解释道。
“我们开酒楼是以饭菜的质量取胜,不是靠这些噱头,你这样搞,不是本末倒置了吗?”莫晴晴道。
“饭菜是一方面,但是能有表演助兴,那不是锦上添花吗?”袁喜旺道。
“到时候客人为着这些表演而来,不是为着吃饭而来,我们岂不是比较被动了,我还要维持这些表演的开销。我看暂时不用吧,反正楼上的客人,我看他们要听小曲儿,不是自己带着歌妓来的吗。”莫晴晴道。
袁喜旺看莫晴晴的态度坚决,便不再提这事儿了。
晚上到了很晚才打烊,大家都累得不行,到了家里,莫晴晴觉得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
吃完饭,莫晴晴去紫娟房里想跟她商量一下点心铺子的事情,看到她在灯下补衣服,便道:“你也累了一天了,这些活计让冬梅和夏莲去做吧,反正她们白天都闲着。”
“你可别提了,这两位姑娘看来是非常不善长做这些活计的。之前莫十七的衣服破了,我让她们帮着缝补一下,那针脚缝的可粗。所以现在还是我自己来吧。”紫娟道。
“这可奇怪了,她们不是从小就被卖去当丫鬟吗,怎么连这点活都做不好,那主人人能容下她们?”莫晴晴问。
“我听说有些大户人家的小姐少爷们的丫鬟,是不需要做这些粗活的,只需要端茶递水,贴身伺候就行了。”紫娟道。
莫晴晴想起《红楼梦》里的袭人,晴雯一类的大丫鬟,好象的确不需要做这类活计。
“怪不得,她们两个烧饭也烧的不行,好象就端茶递水一类的事情很有眼色。”莫晴晴道。
“算了,反正我做这些活做惯了,也不必使唤她们了,她们在这里,已经减轻了我们很多的家务负担了。”紫娟道。
“长福长贵好象也是,之前灶有点问题,还是文宇去解决的,他们两个也不象干粗活的家丁。”莫晴晴回忆道。
“这二殿下挑的人,按说应该不差,为什么他会挑这样的人来伺候你?”紫娟也觉得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