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夏后面说的话苏海事都没在意听,他感兴趣的是许夏的‘竹筒引水’理论。
在这个时代,在这种偏僻的地方,能盛水的用具,最常用的恐怕就是竹子了。不管是竹筒子还是竹子水车,用的都是竹子,因为竹子的材质特点和取材方便,农家人家里喝水舀水用的基本都是这。也不是没人想过拿竹筒子引水,比如水车里打上来的水,一般就是利用粗壮的竹子挖空了以后,当小渠来用。只是这种用法限于竹子的长度,只是用作短距离的使用。
可是许夏提出来的这个理论,虽然用的是同样的道理,却是个十分新鲜的用法儿。竹子和竹子竟然可以叠起来用,将水从山上,运到许家堡子来!!虽然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可是细细想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苏海事目光异样的瞧着许夏,这肉团子,真是处处都能给他惊喜!!
“如果要挖蓄水池,咱们村儿算是个大村儿了,至少要挖下两处蓄水池才行。不然村子两头的人离蓄水池太远,来回挑着水走那么远的路也还是很吃力。”苏海事被许夏的认真神色所感染,也认真了起来,他想的十分周到和仔细。
“还有,蓄水池如果要垫石头的话,这石头的来源也是个问题。我寻思着,不若垫竹片子吧,竹子这东西耐水又结实,关键是取材方便。”
许夏点点头:“行。那就用竹子。”
两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的东西,许夏便准备趁着天黑前再去一趟里长家,抓紧把这事儿办下来。
眼下旱灾严重,他们要抓紧时间打下蓄水池,把水引回来。
“许夏。”刚走到门口,苏海事又叫住了她。
许夏有些奇怪的回过头来,苏海事少有这么正经的叫她的名子。
苏海事说道:“这不但是个造福全村儿的事,也是个造福后代子孙的事。一旦成了,你就要在咱们这一片儿,名垂千古了。”
许夏淡淡的笑笑,转身走了。
名利这些东西,许夏是不大在乎的。她怎么也是个现代来的人,对这些虚有的东西自然是十分看的开。她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因为她实在是看不下去村儿里人再受缺水问题的困扰。
其实实际上,许夏如今在村儿里的地位已然是不一样了,是她忙活了七八天,将村儿里的田地浇了水,给大家伙儿保住了收成。村民们都清楚的很,如果那次没有浇水,这回旱灾田里是肯定要绝产的了,到时候村里至少要饿死个几十个人。许夏此举,是个大功德,虽然年纪轻轻的,可却也是村儿里的重要人物了。
不知如果许夏的‘水利工程’到时候付诸实施的话,她在村民的眼里,又会是个什么地位。
许夏拿着她的草图,脚步匆匆的进了里长的家。
要说村儿里的取水问题,里长也是头痛了许久了。因为不只是田里浇水的问题,许多人家吃水都是问题。比如许夏一家,如果没有小葫芦,她家光吃的水用的水要取来都十分困难。
里长对水的问题特别重视,而许夏又是个能有本事取来水的人,所以里长十分认真仔细的听了许夏的‘水利工程’的建议。
里长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许夏说完,他便沉默了。
过了半晌,里长拍拍大腿:“成,我看这事儿能成。这是个好办法,真是个妙办法!”一边说着,一边十分感激的看着许夏:“夏丫头,咱们村儿可真是跟着你沾了福气了!”
“明儿个我就召集起村民来,把这事儿说一说,组织一下人,就开始放开手脚干起来。挖水池和搭竹子同时进行的话,大概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不,不行。”许夏摇摇头:“一个月,田里的庄稼早就枯死了。至多二十天就要完工,村儿里的庄稼在收获之前要再浇一遍地。”
里长沉吟了一会儿,点点头:“成,我再想想办法。”
“还有个事儿,里长。”许夏犹豫了一下,又道:“这个引水的法子里长你不要说是我提的。”
“咦?这是为什么?这是好事儿啊,夏丫头。村儿里人要是知道你为村儿里办下这么个大事,都要感激你的。”
许夏淡淡的苦笑道:“可是于我们那个家来讲,做的太聪明了,太出风头了也不大好。”
所谓树大招风,许夏那个家现在还小,还弱的很,经不起什么大风大浪。
再说她要那么多感激有什么用?还不如她的小家安安稳稳,风平浪静来的好。
里长瞧着许夏的目光有些意味深长。他微微的点点头,道:“好。”
从里长家里出来,已经申末时了。大红的晚霞将天色映成了橘色,毒辣的太阳下去,外面许多乘凉的人。天还是没有下雨,也没有一丝风,也没有点滴想要下雨的意思。
唉,可苦了这些面朝黄土的人!
许夏轻轻叹息了一声,这才抬脚往家走去。半路遇上不少剩凉的村民,都十分热情的同她打招呼。
回到家,唐雯正在做绣活儿,许乔在准备饭菜。
“大嫂。”许夏走上前:“不是说了家里有来钱的地方,你就不用做这种绣活儿了么?太费眼了。”而且也不挣钱。家里随便卖点什么都比这挣的多,许夏是心疼唐雯。
唐雯那干瘦的身子已经比以前的时候丰润了许多,可是相对旁人来讲,却还是瘦的。大哥还是没有丝毫的消息,大嫂要担着这个大压力,还要操持着家里的事务,已经够不容易了。
唐雯淡淡的笑笑:“没事儿,闲着也是闲着。”
旁上的许乔说道:“夏丫头你就劝劝大嫂吧,我怎么说她都不听。来,先吃饭吧。咱们后院儿种的那排黄瓜已经成了能吃了,挨着水池子长的是真好,再大的太阳也晒不黄。我拿黄瓜拌了点猪耳朵,你们尝尝滋味儿怎么样。”
许乔一边说着,一边在院子当中摆了一张小桌儿,将做好的饭菜端上桌。自打入了夏,屋里闷人,家里人吃饭都在院儿里。
在这个时代,在这种偏僻的地方,能盛水的用具,最常用的恐怕就是竹子了。不管是竹筒子还是竹子水车,用的都是竹子,因为竹子的材质特点和取材方便,农家人家里喝水舀水用的基本都是这。也不是没人想过拿竹筒子引水,比如水车里打上来的水,一般就是利用粗壮的竹子挖空了以后,当小渠来用。只是这种用法限于竹子的长度,只是用作短距离的使用。
可是许夏提出来的这个理论,虽然用的是同样的道理,却是个十分新鲜的用法儿。竹子和竹子竟然可以叠起来用,将水从山上,运到许家堡子来!!虽然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可是细细想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苏海事目光异样的瞧着许夏,这肉团子,真是处处都能给他惊喜!!
“如果要挖蓄水池,咱们村儿算是个大村儿了,至少要挖下两处蓄水池才行。不然村子两头的人离蓄水池太远,来回挑着水走那么远的路也还是很吃力。”苏海事被许夏的认真神色所感染,也认真了起来,他想的十分周到和仔细。
“还有,蓄水池如果要垫石头的话,这石头的来源也是个问题。我寻思着,不若垫竹片子吧,竹子这东西耐水又结实,关键是取材方便。”
许夏点点头:“行。那就用竹子。”
两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的东西,许夏便准备趁着天黑前再去一趟里长家,抓紧把这事儿办下来。
眼下旱灾严重,他们要抓紧时间打下蓄水池,把水引回来。
“许夏。”刚走到门口,苏海事又叫住了她。
许夏有些奇怪的回过头来,苏海事少有这么正经的叫她的名子。
苏海事说道:“这不但是个造福全村儿的事,也是个造福后代子孙的事。一旦成了,你就要在咱们这一片儿,名垂千古了。”
许夏淡淡的笑笑,转身走了。
名利这些东西,许夏是不大在乎的。她怎么也是个现代来的人,对这些虚有的东西自然是十分看的开。她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因为她实在是看不下去村儿里人再受缺水问题的困扰。
其实实际上,许夏如今在村儿里的地位已然是不一样了,是她忙活了七八天,将村儿里的田地浇了水,给大家伙儿保住了收成。村民们都清楚的很,如果那次没有浇水,这回旱灾田里是肯定要绝产的了,到时候村里至少要饿死个几十个人。许夏此举,是个大功德,虽然年纪轻轻的,可却也是村儿里的重要人物了。
不知如果许夏的‘水利工程’到时候付诸实施的话,她在村民的眼里,又会是个什么地位。
许夏拿着她的草图,脚步匆匆的进了里长的家。
要说村儿里的取水问题,里长也是头痛了许久了。因为不只是田里浇水的问题,许多人家吃水都是问题。比如许夏一家,如果没有小葫芦,她家光吃的水用的水要取来都十分困难。
里长对水的问题特别重视,而许夏又是个能有本事取来水的人,所以里长十分认真仔细的听了许夏的‘水利工程’的建议。
里长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许夏说完,他便沉默了。
过了半晌,里长拍拍大腿:“成,我看这事儿能成。这是个好办法,真是个妙办法!”一边说着,一边十分感激的看着许夏:“夏丫头,咱们村儿可真是跟着你沾了福气了!”
“明儿个我就召集起村民来,把这事儿说一说,组织一下人,就开始放开手脚干起来。挖水池和搭竹子同时进行的话,大概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不,不行。”许夏摇摇头:“一个月,田里的庄稼早就枯死了。至多二十天就要完工,村儿里的庄稼在收获之前要再浇一遍地。”
里长沉吟了一会儿,点点头:“成,我再想想办法。”
“还有个事儿,里长。”许夏犹豫了一下,又道:“这个引水的法子里长你不要说是我提的。”
“咦?这是为什么?这是好事儿啊,夏丫头。村儿里人要是知道你为村儿里办下这么个大事,都要感激你的。”
许夏淡淡的苦笑道:“可是于我们那个家来讲,做的太聪明了,太出风头了也不大好。”
所谓树大招风,许夏那个家现在还小,还弱的很,经不起什么大风大浪。
再说她要那么多感激有什么用?还不如她的小家安安稳稳,风平浪静来的好。
里长瞧着许夏的目光有些意味深长。他微微的点点头,道:“好。”
从里长家里出来,已经申末时了。大红的晚霞将天色映成了橘色,毒辣的太阳下去,外面许多乘凉的人。天还是没有下雨,也没有一丝风,也没有点滴想要下雨的意思。
唉,可苦了这些面朝黄土的人!
许夏轻轻叹息了一声,这才抬脚往家走去。半路遇上不少剩凉的村民,都十分热情的同她打招呼。
回到家,唐雯正在做绣活儿,许乔在准备饭菜。
“大嫂。”许夏走上前:“不是说了家里有来钱的地方,你就不用做这种绣活儿了么?太费眼了。”而且也不挣钱。家里随便卖点什么都比这挣的多,许夏是心疼唐雯。
唐雯那干瘦的身子已经比以前的时候丰润了许多,可是相对旁人来讲,却还是瘦的。大哥还是没有丝毫的消息,大嫂要担着这个大压力,还要操持着家里的事务,已经够不容易了。
唐雯淡淡的笑笑:“没事儿,闲着也是闲着。”
旁上的许乔说道:“夏丫头你就劝劝大嫂吧,我怎么说她都不听。来,先吃饭吧。咱们后院儿种的那排黄瓜已经成了能吃了,挨着水池子长的是真好,再大的太阳也晒不黄。我拿黄瓜拌了点猪耳朵,你们尝尝滋味儿怎么样。”
许乔一边说着,一边在院子当中摆了一张小桌儿,将做好的饭菜端上桌。自打入了夏,屋里闷人,家里人吃饭都在院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