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皇帝动怒
在御书房里,皇帝脸色阴沉着,在案桌上批阅着奏章,一旁的方贵妃站立着,也不敢作声,整个房间寂静一片。
三皇子和明玲很快的来到御书房门前,经过一个太监传话,他俩才进了书房。
“参见父皇,儿臣给你请安了。”
三皇子一进书房,一旁的方贵妃就给他递了一个眼色,他立马赶紧的就上前跪下,明玲见状也付和着。
“你眼里还有我这个父皇吗?”
“三皇子现在是有势头的人了,可以不把父皇放在眼里了吗?”
皇帝见月磊跟明玲一起跪在面前,黑着脸说。
“儿臣不敢,怎么敢违背父皇呢?父皇的说的话儿臣一直都是照做的呀?”
月磊还没分清皇帝到底是为何生气,也不敢说太多的话,只能摸清情况才能说怎样的话语了,也就是只能试探着。
“有什么不是你三皇子不敢做的事,那你今天在你母妃寝宫做了什么呢,你和你的皇妃都干了什么呢?”
皇帝见月磊没有先认错,脸黑得更暗了,抬头看着他和明玲说着。
“父皇,你错怪三皇子了,是明晴那个贱女人想下毒害死儿臣,结果我的丫鬟喝了那杯茶就中毒死了呀?”
“父皇,你可要给儿臣做主呀?”
“三皇子去母妃的寝宫也是为了审查此事的。”
明玲见皇帝真的发怒了,不得不大起胆子先恶人告状,先把明晴拱出来,先污蔑她再说。
“明晴下毒这个事,其中原由我会命令人仔细查,这件事必须弄个明白。”
“请父皇还儿臣一个公道,幸好儿臣的命大,今天才逃过此劫。”
说着明玲就假装的先哭起来再说。
“说起这个下毒事件,三皇妃,你为什么一大早会在贵妃的寝宫,会在郡王妃的屋子里呢?”
“政不是下命,在云西国公主联姻这件事没有得到解决前,所有人都不得靠近郡王妃吗?”
“那三皇子跟你的皇妃,为何今天都出现在那里呢?你们把政的话当耳旁风了吗?”
“结果还弄出这么个下毒事件出来,你们这是在替政分忧还是添短乱呢?”
皇帝说着起身,接连说着这些话,说完用手指着三皇子,说道这就是你办的好事,这就是你替政分的忧。
三皇子不明白,在这件事上自己的父皇为何要动怒,为何要发这么大的火,也就反问道:“父皇,那只不过是个郡王妃而已,而且父皇不是一直都讨厌路步石吗?这次郡王妃下毒我们就将计就计,一来可以杀杀路步石的威风,二来这事不是更加能促成路步石跟云西国的联姻吗?何来忧愁之说呢?”
三皇子得意洋洋的说着他的观点,以为要得到他的父皇的赞许呢。
“蠢,愚蠢至极,那郡王妃是谁,那是路步石的夫人,是万太师的侄女,就凭这两人背后的势力,发起内战,你抵挡得住哪一方?”
“先不说郡王妃下没下毒,就算是她真的下了毒,这事也不能定她的罪,如果这事传到路步石的耳里,你认为他跟云西国的联姻还会有机会,如果不能联姻,你觉得云西国对月朝会做出些什么呢?”
“我现在都在极力的想办法促成这场联姻,而你们呢,竟给我胡搞。”
皇帝脸涨得通红,接连说出他的顾虑。
他是最讨厌路步石,也最不想让他有好日子过,因为路步石背后的势力大得让他畏惧,但现在这个时候,云西国偏偏要来联姻,而且还要跟路步石联姻,所以现在他是内忧外患,他做为皇帝,要保住自己的帝位,就必须处理好这些事。
因为对路步石还有几分后怕的,所以抓住他的软肋就只有控制住他的王妃,但明面上都只是说是邀请,而不是真正的关押住,这才给路步石施压,让他必须答应。
而现在被眼前这两人混账东西给胡搞,打乱自己的计划,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皇上,我们真的要这样害怕路步石吗?你作为皇帝,要取谁的性命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吗?”这时方贵妃也不明白皇帝为何怕路步石,就上前走到皇帝面前,这样说着。
“你也是愚蠢,你们真不愧是一对母子呀?想问题都这么简单的吗?这关乎着江山社稷,这是国家大事,在你们眼里就是一刀了事的吗?”
本来皇帝就气坏了,现在再一听方贵妃也这样不知天高地厚说着大话,就更是气得喘气。
三皇子见皇帝有表情,就知道自己再去说,只有自讨没趣的,只有被骂的,也就再不敢说这些了,只是认着错来,就说着:“父皇,儿臣愚蠢,请父皇不要生气了,气坏了身体可怎么是好呀?”
“对呀,皇上,月磊他知错了,都是太过年轻,不懂看清这局面形势,皇上宽恕他吧?”
方贵妃见皇帝真的是气得不行了,连忙替他儿子求着情。
“好了,你们两个起来吧,这件事不节外生枝倒好办,如果传到路步石和太师的耳中,我看你们怎么收拾。”
“没用的东西,滚开。”
皇帝说起太师,心里就为之一颤,太师劳苦功高,在朝廷很多大臣都是他的学生,他的心腹,这郡王妃是他的侄女,据说他最心疼他的侄女了。
想到这,就后悔当初真的不应该听方贵妃的话,把明晴留在宫中,这是个定时炸弹呀,随时都有可能炸到自己,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皇帝的江山都是靠这帮老臣打下来的,还有路步石也为月朝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如今势力越来越大,受到很多人的拥戴。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慌慌张张的走进书房,来禀报说是路步石在书房外求见。
说曹操到曹操就到,皇帝一听路步石来见,也是惊了一下,然后就问道:
“这时候来求见,有没有说是什么事?”
“回禀皇上,路郡王急冲冲的,只说今天必须要见皇上,至于什么事,他没有说。”
太监如实的回答着皇帝的问话。
在御书房里,皇帝脸色阴沉着,在案桌上批阅着奏章,一旁的方贵妃站立着,也不敢作声,整个房间寂静一片。
三皇子和明玲很快的来到御书房门前,经过一个太监传话,他俩才进了书房。
“参见父皇,儿臣给你请安了。”
三皇子一进书房,一旁的方贵妃就给他递了一个眼色,他立马赶紧的就上前跪下,明玲见状也付和着。
“你眼里还有我这个父皇吗?”
“三皇子现在是有势头的人了,可以不把父皇放在眼里了吗?”
皇帝见月磊跟明玲一起跪在面前,黑着脸说。
“儿臣不敢,怎么敢违背父皇呢?父皇的说的话儿臣一直都是照做的呀?”
月磊还没分清皇帝到底是为何生气,也不敢说太多的话,只能摸清情况才能说怎样的话语了,也就是只能试探着。
“有什么不是你三皇子不敢做的事,那你今天在你母妃寝宫做了什么呢,你和你的皇妃都干了什么呢?”
皇帝见月磊没有先认错,脸黑得更暗了,抬头看着他和明玲说着。
“父皇,你错怪三皇子了,是明晴那个贱女人想下毒害死儿臣,结果我的丫鬟喝了那杯茶就中毒死了呀?”
“父皇,你可要给儿臣做主呀?”
“三皇子去母妃的寝宫也是为了审查此事的。”
明玲见皇帝真的发怒了,不得不大起胆子先恶人告状,先把明晴拱出来,先污蔑她再说。
“明晴下毒这个事,其中原由我会命令人仔细查,这件事必须弄个明白。”
“请父皇还儿臣一个公道,幸好儿臣的命大,今天才逃过此劫。”
说着明玲就假装的先哭起来再说。
“说起这个下毒事件,三皇妃,你为什么一大早会在贵妃的寝宫,会在郡王妃的屋子里呢?”
“政不是下命,在云西国公主联姻这件事没有得到解决前,所有人都不得靠近郡王妃吗?”
“那三皇子跟你的皇妃,为何今天都出现在那里呢?你们把政的话当耳旁风了吗?”
“结果还弄出这么个下毒事件出来,你们这是在替政分忧还是添短乱呢?”
皇帝说着起身,接连说着这些话,说完用手指着三皇子,说道这就是你办的好事,这就是你替政分的忧。
三皇子不明白,在这件事上自己的父皇为何要动怒,为何要发这么大的火,也就反问道:“父皇,那只不过是个郡王妃而已,而且父皇不是一直都讨厌路步石吗?这次郡王妃下毒我们就将计就计,一来可以杀杀路步石的威风,二来这事不是更加能促成路步石跟云西国的联姻吗?何来忧愁之说呢?”
三皇子得意洋洋的说着他的观点,以为要得到他的父皇的赞许呢。
“蠢,愚蠢至极,那郡王妃是谁,那是路步石的夫人,是万太师的侄女,就凭这两人背后的势力,发起内战,你抵挡得住哪一方?”
“先不说郡王妃下没下毒,就算是她真的下了毒,这事也不能定她的罪,如果这事传到路步石的耳里,你认为他跟云西国的联姻还会有机会,如果不能联姻,你觉得云西国对月朝会做出些什么呢?”
“我现在都在极力的想办法促成这场联姻,而你们呢,竟给我胡搞。”
皇帝脸涨得通红,接连说出他的顾虑。
他是最讨厌路步石,也最不想让他有好日子过,因为路步石背后的势力大得让他畏惧,但现在这个时候,云西国偏偏要来联姻,而且还要跟路步石联姻,所以现在他是内忧外患,他做为皇帝,要保住自己的帝位,就必须处理好这些事。
因为对路步石还有几分后怕的,所以抓住他的软肋就只有控制住他的王妃,但明面上都只是说是邀请,而不是真正的关押住,这才给路步石施压,让他必须答应。
而现在被眼前这两人混账东西给胡搞,打乱自己的计划,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皇上,我们真的要这样害怕路步石吗?你作为皇帝,要取谁的性命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吗?”这时方贵妃也不明白皇帝为何怕路步石,就上前走到皇帝面前,这样说着。
“你也是愚蠢,你们真不愧是一对母子呀?想问题都这么简单的吗?这关乎着江山社稷,这是国家大事,在你们眼里就是一刀了事的吗?”
本来皇帝就气坏了,现在再一听方贵妃也这样不知天高地厚说着大话,就更是气得喘气。
三皇子见皇帝有表情,就知道自己再去说,只有自讨没趣的,只有被骂的,也就再不敢说这些了,只是认着错来,就说着:“父皇,儿臣愚蠢,请父皇不要生气了,气坏了身体可怎么是好呀?”
“对呀,皇上,月磊他知错了,都是太过年轻,不懂看清这局面形势,皇上宽恕他吧?”
方贵妃见皇帝真的是气得不行了,连忙替他儿子求着情。
“好了,你们两个起来吧,这件事不节外生枝倒好办,如果传到路步石和太师的耳中,我看你们怎么收拾。”
“没用的东西,滚开。”
皇帝说起太师,心里就为之一颤,太师劳苦功高,在朝廷很多大臣都是他的学生,他的心腹,这郡王妃是他的侄女,据说他最心疼他的侄女了。
想到这,就后悔当初真的不应该听方贵妃的话,把明晴留在宫中,这是个定时炸弹呀,随时都有可能炸到自己,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皇帝的江山都是靠这帮老臣打下来的,还有路步石也为月朝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如今势力越来越大,受到很多人的拥戴。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慌慌张张的走进书房,来禀报说是路步石在书房外求见。
说曹操到曹操就到,皇帝一听路步石来见,也是惊了一下,然后就问道:
“这时候来求见,有没有说是什么事?”
“回禀皇上,路郡王急冲冲的,只说今天必须要见皇上,至于什么事,他没有说。”
太监如实的回答着皇帝的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