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抓了个正着
“你怎如此肯定?”卫淸言饶有兴趣的问道。
林修远望了一眼暗影所在方向,“我收到情报,说是皇叔半月前不复着鲜衣,与随行走在江南巷内,他可是从来喜鲜衣怒马的人,断不会委屈了自己”。
……
数天后,京城门外。
“这次回来不要惊动他人,以免节外生枝,本王只想回王府,切莫告诉任何人,更不能打扰了圣上,定要行踪隐蔽。”安王对着身后随行的杨安告诫道。
不能怪自己如此小心,之前就得道消息,帝后不日离开京城,四方巡查,震动朝野内外。
他就立马预感这个皇帝侄子必有谋划,而且是针对自己。上次就被他诓骗了两个月,这次可不会轻易上钩了。
小侄子也真是,既然当了皇帝便安心守护紫禁城,居然还想带皇后,一起胡闹。
如果真是为了巡查地方实地情况,有何不指派督查使,更有自己可以亲自去查,他这么做,分明是带了别的心思,瞒得了天下人,可瞒不过他堂堂安王!
“王爷,为何担心惊扰了皇上,相必王爷回去,他会高兴得为王爷设宴。”杨安问道。
他之所以可以随便问,就是因为杨安原本不是王府里出来的暗卫,而是江湖中人,被传为无双剑手。
正因他的剑术出神入化,精妙无比,性格也是爽朗,当初有缘受安王巨款相助,又因性格相投,两人一见如故,从此成为安王的第一护卫。
“我想,他是抓我回皇宫摄政,皇宫很没意思的,这段时间,我们不能出去玩乐,忍一忍,就回王府拿够了银两,就立马离开,待出了城门,又可以恣意潇洒了,杨安,切记”。
安王还是有些不放心,再次叮嘱。
“是,王爷,我们就直接一路到王府库房”,杨安点头回道。
两人计划完毕,一路低调,直到回到安王王府。
正副管家刚发放完下人月钱,核对账本,一同走了出来,就看到二人,“恭祝王爷回府”。
安王挥了挥手,“行了,你们也知道我回来是拿些银两的,不过,这次,切莫声张本王回府的消息,正管家,吩咐下去,一切照常,副管家,带杨安去库房”。
“杨安,这是库房钥匙,你迅速去取银两银票”,安王边递出钥匙,边说道。
杨安接过,正要随副管家去库房,顿了顿,“王爷,这次拿出来,一箱还是一箱半?”
这个问题非得问清楚,虽然他轻功了然,可带着一箱银两,还要保护安王,有些吃力。
“带两箱,包括最后一箱银票,最近不能去钱庄,皇帝有探子,不然你不必吃力”。
安王叹了口气,没办法,他必须采用最保险的方法,皇帝可机灵着,得小心行事。
这么想着,忽然有些憋屈,他可是曾经名震朝野的安王,谁人不敬,现在居然像做贼一样回王府,千防万防的。
不一会儿,杨安就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过来了。
“王爷,一箱银两一箱银票都在里面了,现在就走?”
杨安有点舍不得,以前和王爷回府要去大酒楼吃喝,去楚馆见识见识的,京城可是全天下最繁华的地方。
“嗯,现在就走”,安王回答道。
两个管家相视一眼,没有多说,“恭送王爷”。
安王点了点头,正要和杨安离开王府。
忽然,王府门口出现了一个不速之客,让他定在了这里。
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安王心里不禁感慨万千。
来人正是林修远,一身靛蓝色外襟加手中姜白色折扇,显得君子清远,儒雅非凡。
但在安王的眼中,却像是让人想避开的瘟神,像来抓逃丁的恶衙役。
“皇叔这是什么眼神,朕来了不欢迎吗,怎么回京了也让人禀报一声,这让人怪朕怠慢了皇叔如何是好”,林修远打开折扇,笑得很是开心。
又瞟一眼杨安背上完全藏不住的大包袱,“皇叔是缺银票了吗?朕的银票多得很,要不…”
话还没说完,安王就强笑着故作轻松的挥了挥手,“不必不必,这点小事怎敢劳烦政事缠身的皇上”。
林修远似笑非笑,“若如此小事朕都不能为皇叔解忧,岂不叫人笑话?”
说着,才身上解下一个玉牌,“这是通泰钱庄的玉牌,它的分行遍布各地,玉牌持有者,可随时取银两,上不封顶,皇叔如若…”
安王再次打断,连连摆手,“既然皇上说这是小事,本王怎么不可自行解决,可不敢叨扰了皇上”。
说罢,行了行礼,“皇上,本王要…”
两人像是在较劲。
安王的话也没说完,就被林修远打断,“皇叔,朕有一事相求”。
该来的还是来了,看来他没有想错,安王有些头疼,可这毕竟是皇上,不能任性行事,这里还有众多外人,皇家的颜面不能丢。
“皇上请说”,安王更憋屈了,这件事他心知肚明,还要装作一副愿闻其详的模样,不能露馅,否则连退路都没有了。
林修远果然直接说出来了,“皇叔,相必你已经知道传闻了吧,那些的确属实,朕即将带皇后云游天下,巡查四方”。
“而唯一让朕放心摄政的只有皇叔你了,全朝文武百官皆无异议”。
安王听完,一脸嫌弃,像是吃了苦瓜似的,而后又立刻板脸起来。
“胡闹,身为一国之君,怎能如此随心而欲?难道全朝上下动荡不安,民心动摇的后果不重要?巡查天下为何要带皇后娘娘?为何不能指派督查使,若是本王,也是可行的”。
“皇上,还请收回成命,勿要为难本王”
林修远收起折扇,道:“皇叔,这安王摄政,帝后巡游已经召告全天下,如何收回?况朕一言九鼎,收回之事毫无可能”。
听到这里,安王还是推脱,“皇上,这摄政之事,恐本王难以胜任”。
顶着林修远质疑的目光,又道:“本王这些年一直云游,处理政事之能力已经大
不如从前,望皇上三思”
“你怎如此肯定?”卫淸言饶有兴趣的问道。
林修远望了一眼暗影所在方向,“我收到情报,说是皇叔半月前不复着鲜衣,与随行走在江南巷内,他可是从来喜鲜衣怒马的人,断不会委屈了自己”。
……
数天后,京城门外。
“这次回来不要惊动他人,以免节外生枝,本王只想回王府,切莫告诉任何人,更不能打扰了圣上,定要行踪隐蔽。”安王对着身后随行的杨安告诫道。
不能怪自己如此小心,之前就得道消息,帝后不日离开京城,四方巡查,震动朝野内外。
他就立马预感这个皇帝侄子必有谋划,而且是针对自己。上次就被他诓骗了两个月,这次可不会轻易上钩了。
小侄子也真是,既然当了皇帝便安心守护紫禁城,居然还想带皇后,一起胡闹。
如果真是为了巡查地方实地情况,有何不指派督查使,更有自己可以亲自去查,他这么做,分明是带了别的心思,瞒得了天下人,可瞒不过他堂堂安王!
“王爷,为何担心惊扰了皇上,相必王爷回去,他会高兴得为王爷设宴。”杨安问道。
他之所以可以随便问,就是因为杨安原本不是王府里出来的暗卫,而是江湖中人,被传为无双剑手。
正因他的剑术出神入化,精妙无比,性格也是爽朗,当初有缘受安王巨款相助,又因性格相投,两人一见如故,从此成为安王的第一护卫。
“我想,他是抓我回皇宫摄政,皇宫很没意思的,这段时间,我们不能出去玩乐,忍一忍,就回王府拿够了银两,就立马离开,待出了城门,又可以恣意潇洒了,杨安,切记”。
安王还是有些不放心,再次叮嘱。
“是,王爷,我们就直接一路到王府库房”,杨安点头回道。
两人计划完毕,一路低调,直到回到安王王府。
正副管家刚发放完下人月钱,核对账本,一同走了出来,就看到二人,“恭祝王爷回府”。
安王挥了挥手,“行了,你们也知道我回来是拿些银两的,不过,这次,切莫声张本王回府的消息,正管家,吩咐下去,一切照常,副管家,带杨安去库房”。
“杨安,这是库房钥匙,你迅速去取银两银票”,安王边递出钥匙,边说道。
杨安接过,正要随副管家去库房,顿了顿,“王爷,这次拿出来,一箱还是一箱半?”
这个问题非得问清楚,虽然他轻功了然,可带着一箱银两,还要保护安王,有些吃力。
“带两箱,包括最后一箱银票,最近不能去钱庄,皇帝有探子,不然你不必吃力”。
安王叹了口气,没办法,他必须采用最保险的方法,皇帝可机灵着,得小心行事。
这么想着,忽然有些憋屈,他可是曾经名震朝野的安王,谁人不敬,现在居然像做贼一样回王府,千防万防的。
不一会儿,杨安就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过来了。
“王爷,一箱银两一箱银票都在里面了,现在就走?”
杨安有点舍不得,以前和王爷回府要去大酒楼吃喝,去楚馆见识见识的,京城可是全天下最繁华的地方。
“嗯,现在就走”,安王回答道。
两个管家相视一眼,没有多说,“恭送王爷”。
安王点了点头,正要和杨安离开王府。
忽然,王府门口出现了一个不速之客,让他定在了这里。
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安王心里不禁感慨万千。
来人正是林修远,一身靛蓝色外襟加手中姜白色折扇,显得君子清远,儒雅非凡。
但在安王的眼中,却像是让人想避开的瘟神,像来抓逃丁的恶衙役。
“皇叔这是什么眼神,朕来了不欢迎吗,怎么回京了也让人禀报一声,这让人怪朕怠慢了皇叔如何是好”,林修远打开折扇,笑得很是开心。
又瞟一眼杨安背上完全藏不住的大包袱,“皇叔是缺银票了吗?朕的银票多得很,要不…”
话还没说完,安王就强笑着故作轻松的挥了挥手,“不必不必,这点小事怎敢劳烦政事缠身的皇上”。
林修远似笑非笑,“若如此小事朕都不能为皇叔解忧,岂不叫人笑话?”
说着,才身上解下一个玉牌,“这是通泰钱庄的玉牌,它的分行遍布各地,玉牌持有者,可随时取银两,上不封顶,皇叔如若…”
安王再次打断,连连摆手,“既然皇上说这是小事,本王怎么不可自行解决,可不敢叨扰了皇上”。
说罢,行了行礼,“皇上,本王要…”
两人像是在较劲。
安王的话也没说完,就被林修远打断,“皇叔,朕有一事相求”。
该来的还是来了,看来他没有想错,安王有些头疼,可这毕竟是皇上,不能任性行事,这里还有众多外人,皇家的颜面不能丢。
“皇上请说”,安王更憋屈了,这件事他心知肚明,还要装作一副愿闻其详的模样,不能露馅,否则连退路都没有了。
林修远果然直接说出来了,“皇叔,相必你已经知道传闻了吧,那些的确属实,朕即将带皇后云游天下,巡查四方”。
“而唯一让朕放心摄政的只有皇叔你了,全朝文武百官皆无异议”。
安王听完,一脸嫌弃,像是吃了苦瓜似的,而后又立刻板脸起来。
“胡闹,身为一国之君,怎能如此随心而欲?难道全朝上下动荡不安,民心动摇的后果不重要?巡查天下为何要带皇后娘娘?为何不能指派督查使,若是本王,也是可行的”。
“皇上,还请收回成命,勿要为难本王”
林修远收起折扇,道:“皇叔,这安王摄政,帝后巡游已经召告全天下,如何收回?况朕一言九鼎,收回之事毫无可能”。
听到这里,安王还是推脱,“皇上,这摄政之事,恐本王难以胜任”。
顶着林修远质疑的目光,又道:“本王这些年一直云游,处理政事之能力已经大
不如从前,望皇上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