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种田能手
待柳氏一走,陈大为露出习以为然的表情,对着月兰心道:“你娘呀,就是愚孝了一些,她待你确实没话说。”
妥妥的白月光一枚,心眼不坏,就是她身边的蛇虫鼠蚁太多。
月兰心感觉全身舒坦,心情一好,话也多了。
她招呼陈大为夫妇吃苞米棒。
陈大为何时见过这么饱满透亮的苞米,夫妻两人只敢分一根,生怕吃穷了月兰心。
月兰心大方地将苞米棒分给他们一人一根,豪爽道:“这苞米真心好吃,我们早饭都吃它,你们也尝尝,回头我给几根你们带回去给孩子尝尝。”
苞米棒在大康国比不得粮食珍贵,却也是庄稼人的救命粮,尤其现在济州在打仗,怀东县上的粮食价格居高不下,所有的面粉跟五谷都跟着水涨船高起来,所有的家庭都勒紧裤腰过日子时,月兰心一家却海吃海喝。
冯氏善意提醒道:“兰心啊,接下来的日子会很难,济州会有一大群的难民涌进来,到处都不太平呢,你呀,别大手大脚惯了,要学会过日子。”
陈大为也心事重重道:“可不是吗,幸得你手上的地买得早了,再过几天的话,那些价钱都要翻一翻,整个怀东县都缺粮食,大老爷们都跑到乡下收购粮食,开得价钱是比平时高了一些,不明白的人家,乐呵呵地把钱一接,粮食一给,以为拿了银子就能干大事,诸不知,迟些日子,你就算再有银子也买不到粮。”
月兰心眉心一动,问道:“叔,也有人向你收购粮食了?”
陈大为叹息道:“是怀东县最大的粮商孙家,他们出的价格也公道,三百文钱一担,附近的村庄很多老乡都纷纷把自家的救命粮买了出去了。我们陈家村也有人想出手,却被二叔喝止住了。”
“不仅如此,村长还把孙家的人撵走了,说他们再来,就把他们揍一顿。”冯氏苦笑连连,“为此,村里好些人感到不满,觉得大叔二叔是要断他们的钱财呢。”
果然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才能守得住整个村庄。
月兰心笑道:“叔,婶子,这是我准备种的秋玉米品种,你们赶紧尝尝给我个意见。”
在大康国,苞米一般只种一季,断断没有听说过秋玉米的说法。
月兰心一想他们是误会了,在大康国他们是不认得玉米的说法,便婉声道:“我在一本地理杂志上说过,有一种苞米是分春秋两季的,秋苞米最迟不能七月耕种,可我这个品种有些特殊,只要在干旱的坡地里种,一般迟两个月也不怕。”
其实她是骗人的,她这个玉米品种本该七月就种下。好在月兰心有空间,想着横竖就在自家门口种几茬来吃,哪怕种得不好,空间里也囤了一些,将来别人问起来,也能有个借口。
她的话引来陈大为夫妇极大的兴趣,没想到还有秋种的苞米。
他们带着疑虑啃了一口苞米棒,没想到陈大为兴奋地站起来道:“味道好极了,我从来没吃过如此甘甜可口的苞米,汁多比蜂蜜还甜,一点渣也没有,粒粒饱满,若真能种两季的话,真是一大壮举。”
陈大为夫妇只分了一根苞米棒就不吃了,冯氏手里拎着那根苞米棒爱不释手,估计是想带回去给自家孙子尝个鲜,陈大为更是急着问月兰心道:“兰心,你还有苞米种子吗,分叔几颗试试吧。”
月兰心投给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劝道:“叔,那个异乡人的话作不得数,每个地方的气候土壤含份不同,等我种种看,若是好的话,绝不会忘了你的。”
她说的头头是道,一点也不像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妇道人家,陈大为意外道:“兰心,倒是叔小瞧你了。”
月兰心眼光停留在庭院一角的红薯地里,冯氏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咦了一声,凑上去看了一眼问道:“这是什么菜,倒是稀罕。”
这是一种类似于葵扇叶子的菜,枝叶茂盛,一团一团地紧紧相拥着。在这种菜的尽头,傲然挺立着一几株红绿黄的植物,冯氏俯下身子一看,惊讶道:“是蕃椒,你这蕃椒倒是有趣,竟然有几种颜色的。”
月兰心唤来蒋维维跟月丫丫,兴致勃勃道:“瞧我这记忆,这红薯叶子能吃了。”她又对陈大为笑道,“陈大叔,冯婶子,来,这才是好东西。”
月丫丫天天给红薯浇水施肥,可勤快了,听说红薯能吃了,跑进屋里头抱来铲子,睁着大眼睛问月兰心:“娘亲,能挖红薯了吗?”不过才一个月光景,这红薯长得真够快的。
月兰心扑哧一声笑了:“傻丫头,红薯要长四个月才能成熟呢,不过,咱们这块地肥着呢,估计也结果了,娘亲给你挖挖看。”
她接过月丫丫递过来的铲子,小心翼翼地挖开泥土。
陈大为在旁注意到这块地的泥土与外面的不同,竟然是红黑色的,也不知道月兰心从哪里挖来的泥。
“娘亲,你别动,让丫丫来干。”
突然地,月丫丫唤了一声,制止月兰心继续挖下去。
外面传来敲门声,蒋维维走出去开了门。
陈家声父女跟村长陈家栋慢慢走进来,他们看到月兰心母女跪倒在地上挖着什么,很是好奇。
陈家声瞧了一眼,对陈大为道:“前几日我就想问这是什么来着,如今倒省得再问一遍了。”
陈雪初暗自搓手:“估计是什么好吃的。”
月丫丫全神贯注地拿手刨着地,两只小手全是泥巴,她浑然不顾,直到她摸到一个浑圆的东西,喜不自禁道:“长了,真的长了!”她仰起小脸,兴奋道,“娘亲,我摸到一个大胖红薯。”
蒋维维在旁看得着急,唤道:“赶紧把它拨出来。”
月丫丫委屈道:“万一拨断了,红薯会疼的。”
“……”月兰心无奈一笑道,“丫丫,红薯的生命力很强的,你拨了它还会再长的。”
月丫丫最听娘亲的话,她用力一扯,整个人往后倒去,幸好蒋维维接住了她。
“哇,是个大胖薯!”月丫丫的手里多了一块灰土灰脸的东西,圆墩墩的比人的手掌还要粗,因为拨得急,还连着根,根上渗出浓浓的白汁。
月丫丫高兴极了,抱着那块红薯不撒手,喜孜孜地说道:“以后我还要给大胖薯多加肥料。”
蒋维维详细瞧了瞧,感慨道:“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也太逆天了。我再找找看有没有别的。”
待柳氏一走,陈大为露出习以为然的表情,对着月兰心道:“你娘呀,就是愚孝了一些,她待你确实没话说。”
妥妥的白月光一枚,心眼不坏,就是她身边的蛇虫鼠蚁太多。
月兰心感觉全身舒坦,心情一好,话也多了。
她招呼陈大为夫妇吃苞米棒。
陈大为何时见过这么饱满透亮的苞米,夫妻两人只敢分一根,生怕吃穷了月兰心。
月兰心大方地将苞米棒分给他们一人一根,豪爽道:“这苞米真心好吃,我们早饭都吃它,你们也尝尝,回头我给几根你们带回去给孩子尝尝。”
苞米棒在大康国比不得粮食珍贵,却也是庄稼人的救命粮,尤其现在济州在打仗,怀东县上的粮食价格居高不下,所有的面粉跟五谷都跟着水涨船高起来,所有的家庭都勒紧裤腰过日子时,月兰心一家却海吃海喝。
冯氏善意提醒道:“兰心啊,接下来的日子会很难,济州会有一大群的难民涌进来,到处都不太平呢,你呀,别大手大脚惯了,要学会过日子。”
陈大为也心事重重道:“可不是吗,幸得你手上的地买得早了,再过几天的话,那些价钱都要翻一翻,整个怀东县都缺粮食,大老爷们都跑到乡下收购粮食,开得价钱是比平时高了一些,不明白的人家,乐呵呵地把钱一接,粮食一给,以为拿了银子就能干大事,诸不知,迟些日子,你就算再有银子也买不到粮。”
月兰心眉心一动,问道:“叔,也有人向你收购粮食了?”
陈大为叹息道:“是怀东县最大的粮商孙家,他们出的价格也公道,三百文钱一担,附近的村庄很多老乡都纷纷把自家的救命粮买了出去了。我们陈家村也有人想出手,却被二叔喝止住了。”
“不仅如此,村长还把孙家的人撵走了,说他们再来,就把他们揍一顿。”冯氏苦笑连连,“为此,村里好些人感到不满,觉得大叔二叔是要断他们的钱财呢。”
果然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才能守得住整个村庄。
月兰心笑道:“叔,婶子,这是我准备种的秋玉米品种,你们赶紧尝尝给我个意见。”
在大康国,苞米一般只种一季,断断没有听说过秋玉米的说法。
月兰心一想他们是误会了,在大康国他们是不认得玉米的说法,便婉声道:“我在一本地理杂志上说过,有一种苞米是分春秋两季的,秋苞米最迟不能七月耕种,可我这个品种有些特殊,只要在干旱的坡地里种,一般迟两个月也不怕。”
其实她是骗人的,她这个玉米品种本该七月就种下。好在月兰心有空间,想着横竖就在自家门口种几茬来吃,哪怕种得不好,空间里也囤了一些,将来别人问起来,也能有个借口。
她的话引来陈大为夫妇极大的兴趣,没想到还有秋种的苞米。
他们带着疑虑啃了一口苞米棒,没想到陈大为兴奋地站起来道:“味道好极了,我从来没吃过如此甘甜可口的苞米,汁多比蜂蜜还甜,一点渣也没有,粒粒饱满,若真能种两季的话,真是一大壮举。”
陈大为夫妇只分了一根苞米棒就不吃了,冯氏手里拎着那根苞米棒爱不释手,估计是想带回去给自家孙子尝个鲜,陈大为更是急着问月兰心道:“兰心,你还有苞米种子吗,分叔几颗试试吧。”
月兰心投给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劝道:“叔,那个异乡人的话作不得数,每个地方的气候土壤含份不同,等我种种看,若是好的话,绝不会忘了你的。”
她说的头头是道,一点也不像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妇道人家,陈大为意外道:“兰心,倒是叔小瞧你了。”
月兰心眼光停留在庭院一角的红薯地里,冯氏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咦了一声,凑上去看了一眼问道:“这是什么菜,倒是稀罕。”
这是一种类似于葵扇叶子的菜,枝叶茂盛,一团一团地紧紧相拥着。在这种菜的尽头,傲然挺立着一几株红绿黄的植物,冯氏俯下身子一看,惊讶道:“是蕃椒,你这蕃椒倒是有趣,竟然有几种颜色的。”
月兰心唤来蒋维维跟月丫丫,兴致勃勃道:“瞧我这记忆,这红薯叶子能吃了。”她又对陈大为笑道,“陈大叔,冯婶子,来,这才是好东西。”
月丫丫天天给红薯浇水施肥,可勤快了,听说红薯能吃了,跑进屋里头抱来铲子,睁着大眼睛问月兰心:“娘亲,能挖红薯了吗?”不过才一个月光景,这红薯长得真够快的。
月兰心扑哧一声笑了:“傻丫头,红薯要长四个月才能成熟呢,不过,咱们这块地肥着呢,估计也结果了,娘亲给你挖挖看。”
她接过月丫丫递过来的铲子,小心翼翼地挖开泥土。
陈大为在旁注意到这块地的泥土与外面的不同,竟然是红黑色的,也不知道月兰心从哪里挖来的泥。
“娘亲,你别动,让丫丫来干。”
突然地,月丫丫唤了一声,制止月兰心继续挖下去。
外面传来敲门声,蒋维维走出去开了门。
陈家声父女跟村长陈家栋慢慢走进来,他们看到月兰心母女跪倒在地上挖着什么,很是好奇。
陈家声瞧了一眼,对陈大为道:“前几日我就想问这是什么来着,如今倒省得再问一遍了。”
陈雪初暗自搓手:“估计是什么好吃的。”
月丫丫全神贯注地拿手刨着地,两只小手全是泥巴,她浑然不顾,直到她摸到一个浑圆的东西,喜不自禁道:“长了,真的长了!”她仰起小脸,兴奋道,“娘亲,我摸到一个大胖红薯。”
蒋维维在旁看得着急,唤道:“赶紧把它拨出来。”
月丫丫委屈道:“万一拨断了,红薯会疼的。”
“……”月兰心无奈一笑道,“丫丫,红薯的生命力很强的,你拨了它还会再长的。”
月丫丫最听娘亲的话,她用力一扯,整个人往后倒去,幸好蒋维维接住了她。
“哇,是个大胖薯!”月丫丫的手里多了一块灰土灰脸的东西,圆墩墩的比人的手掌还要粗,因为拨得急,还连着根,根上渗出浓浓的白汁。
月丫丫高兴极了,抱着那块红薯不撒手,喜孜孜地说道:“以后我还要给大胖薯多加肥料。”
蒋维维详细瞧了瞧,感慨道:“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也太逆天了。我再找找看有没有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