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谁说无人作证?
柳氏呆呆看着她手里的步摇,眼前一阵阵眩晕。
碧蓝色的流珠,在阳光下的照射下,发出炫目的光芒,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不由自主的发出一阵惊叹。
柳氏在这一声声惊叹中,人渐渐委顿下去。
完了。
这回,真的完了。
什么名声啊,风光啊,富贵啊,荣华啊,从今往后,怕是,跟她没什么关系了……
堂堂苏府夫人,居然手脚不干净。
她以后,还怎么在棠京的社交场上混?
会被人笑话死的!
苏明谨这时也是头脑发晕,浑身发软,满目混沌。
但是,他是这一家之主,他不能倒。
他深呼一口气,苦笑道:“缓缓,你又胡闹了!这不过一支寻常步摇,怎么就成你外祖母的遗物了?你不能因为你母亲晕倒,就胡说八道啊!”
“呵……”苏长欢忍不住又笑,“苏大人,您这算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吗?”
“别闹了!”苏明谨沉下脸,“你再这么闹下去,为父真的要好好的管教你了!”
“那苏大人连我一起管吧!”苏长安摸过红缨枪,往苏长欢面前一站,将那枪尖对着苏明谨的脚前用力戳下去。
坚硬的青石地面,立马四分五裂。
那杆枪嗡嗡作响,牢牢的扎进了青石之中。
“那就是外祖母的遗物!”苏长安道,“你们真是,连什么都敢偷!”
“谁能证明?”苏明谨索性耍起了无赖,“你们说是就是吗?谁能证明?你们祖母去世时,你母亲才刚嫁入苏家!还没有你们两个呢!你们都知道什么啊!”
这话,倒把在场的人都难住了。
苏长欢的外祖母杨氏死的早,如今一晃十五六年,除了她的家人,谁还能记住,十五六年前的一位妇人,曾经戴过什么样的步摇呢?
能证明的,只有许氏和苏家兄妹。
许氏如今晕倒在床上,人事不省,苏明谨又说苏家兄妹胡闹,直接否定。
这下,好像又陷入了死胡同!
“要查证这个,也很简单!”方文正既然抓住了破绽,自然是死不松手,看向身边的衙役,吩咐道:“来人,去许家,请人证!”
“方大人,不必了!”苏长欢摇头。
“怎么?”方文正看着她。
“我外祖父和两位舅舅,如今正在边关戍守,许府如今只我舅母一人掌家,可她……她如今也不在城中……”
苏长欢叹口气,原本,她从发现那处地室开始,便打算去白氏求助的。
她知道自己势单力薄,难成气候。
奈何,打探过后方知,舅母带着五位表兄,出外郊游,才走了两三天,说要一月后才能回来。
苏明谨听到她的话,那高高悬起的心,又落回去了。
既然无人作证,今日这案子只能不了了之。
至于以后,以后再查,他有的是法子应对!
“好了,既然无人作证,那就散了吧!”他这会儿真是累极了,感觉快要撑不住了。
“谁说无人作证?”一道冰冷高亢的声音,自院外传了过来!
苏长欢隔着两世的时光,听到这熟悉却又陌生的声音,心里一暖,眼眶微微发热!
“大舅母,是您吗?”她快步迎过去。
院门外,一个身形高挑,浓眉秀目的中年妇人,风尘仆仆而入。
她脊背挺直,步履如风,虽是女子,却未施脂粉,黑发用一根木钗随意挽起来,身着孔雀蓝色裙裳,行走间衣袂翩然,自有一种英气潇洒之姿。
“哎呀,这不是铁娘子嘛!”高氏一见到白氏,立时眉开眼笑。
她与白氏性情相近,交情不错,两家也时常走动。
这也是她肯仗义直言,为苏长欢出头的一个原因。
“高姐姐也在呀!”白氏向她点头致意。
“你可算来了!”高氏叹口气,“你再不来,你的这外甥女,便要被人欺负死了!”
“大舅母,您来得正好!”苏长欢此时已迎到她面前,朝她福了一福,道:“缓缓见过大舅母!”
白氏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不由微微一怔。
算起来,也不过就是几月未见,怎么感觉,这个外甥女,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以前只要出来见人,必定是涂得跟只艳鬼似的,穿着打扮,更是又土又俗,跟人说话时,佝腰偻背,唯唯诺诺,连大气都不敢喘。
逢年过节时,跟她聊上几句,她总是惜语如金,能用一个字回答,绝不用两个字。
若是再多问几句,那便要惊着吓着她了,那必定是要想方设法逃走,好像她是什么蛇蝎猛兽一般!
可现在这个苏长欢……
白氏看着她,唇角下意识微扬。
她倒是没有注意到,原来这个小丫头,生得这般好看了!
瞧这精致的小脸儿,脂粉不施,钗环未戴,反更显容光耀人……
“你……你是缓妹妹吗?”她身后的俊秀少年也被惊到了,脱口问道。
苏长欢看着他,认了好半天,方认出来,这是自已的五表哥,许家小五,许至谦。
“我是缓缓!”她向他点点头,“谦哥哥,好久不见!”
“真是你啊!”许至谦呆呆看着她,实在是无法将面前这个落落大方气质清冽的女子,跟印象中那个胆小如鼠、浓妆艳抹的苏长欢联系起来。
苏长欢朝他笑笑,看向白氏,递过手中步摇,道:“请大舅母鉴定!”
白氏接过步摇,冷哼一声,目光如箭,看向苏明谨。
苏明谨见到她,两腿一个劲发软。
许家的白氏,可是个厉害角色。
高氏方才唤她铁娘子,可不是白叫的。
当年许家父子三人兵败东连城,一齐失踪,被人诬告叛国投敌。
许家一夜之间,是家破人亡,墙倒众人推,只剩下她和五个幼子,独力苦撑。
换作一般女子,遇到这种塌天大祸,哭告无门,只怕要寻了短见,可她却咬牙撑了下来。
一边艰难挣扎,一边却又在暗中收集着证,后来更是带着五子,大闹金銮殿,将那诬告之人,驳得体无完肤不说,还揪出他通敌叛国,戕害许家军之事。
那人当场被处死,而这个女人,也是一战成名,被称为铁娘子,说她有钢铁一般的意志。
遇到这么一个人,苏明谨真真是一点底气都没有了!
柳氏呆呆看着她手里的步摇,眼前一阵阵眩晕。
碧蓝色的流珠,在阳光下的照射下,发出炫目的光芒,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不由自主的发出一阵惊叹。
柳氏在这一声声惊叹中,人渐渐委顿下去。
完了。
这回,真的完了。
什么名声啊,风光啊,富贵啊,荣华啊,从今往后,怕是,跟她没什么关系了……
堂堂苏府夫人,居然手脚不干净。
她以后,还怎么在棠京的社交场上混?
会被人笑话死的!
苏明谨这时也是头脑发晕,浑身发软,满目混沌。
但是,他是这一家之主,他不能倒。
他深呼一口气,苦笑道:“缓缓,你又胡闹了!这不过一支寻常步摇,怎么就成你外祖母的遗物了?你不能因为你母亲晕倒,就胡说八道啊!”
“呵……”苏长欢忍不住又笑,“苏大人,您这算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吗?”
“别闹了!”苏明谨沉下脸,“你再这么闹下去,为父真的要好好的管教你了!”
“那苏大人连我一起管吧!”苏长安摸过红缨枪,往苏长欢面前一站,将那枪尖对着苏明谨的脚前用力戳下去。
坚硬的青石地面,立马四分五裂。
那杆枪嗡嗡作响,牢牢的扎进了青石之中。
“那就是外祖母的遗物!”苏长安道,“你们真是,连什么都敢偷!”
“谁能证明?”苏明谨索性耍起了无赖,“你们说是就是吗?谁能证明?你们祖母去世时,你母亲才刚嫁入苏家!还没有你们两个呢!你们都知道什么啊!”
这话,倒把在场的人都难住了。
苏长欢的外祖母杨氏死的早,如今一晃十五六年,除了她的家人,谁还能记住,十五六年前的一位妇人,曾经戴过什么样的步摇呢?
能证明的,只有许氏和苏家兄妹。
许氏如今晕倒在床上,人事不省,苏明谨又说苏家兄妹胡闹,直接否定。
这下,好像又陷入了死胡同!
“要查证这个,也很简单!”方文正既然抓住了破绽,自然是死不松手,看向身边的衙役,吩咐道:“来人,去许家,请人证!”
“方大人,不必了!”苏长欢摇头。
“怎么?”方文正看着她。
“我外祖父和两位舅舅,如今正在边关戍守,许府如今只我舅母一人掌家,可她……她如今也不在城中……”
苏长欢叹口气,原本,她从发现那处地室开始,便打算去白氏求助的。
她知道自己势单力薄,难成气候。
奈何,打探过后方知,舅母带着五位表兄,出外郊游,才走了两三天,说要一月后才能回来。
苏明谨听到她的话,那高高悬起的心,又落回去了。
既然无人作证,今日这案子只能不了了之。
至于以后,以后再查,他有的是法子应对!
“好了,既然无人作证,那就散了吧!”他这会儿真是累极了,感觉快要撑不住了。
“谁说无人作证?”一道冰冷高亢的声音,自院外传了过来!
苏长欢隔着两世的时光,听到这熟悉却又陌生的声音,心里一暖,眼眶微微发热!
“大舅母,是您吗?”她快步迎过去。
院门外,一个身形高挑,浓眉秀目的中年妇人,风尘仆仆而入。
她脊背挺直,步履如风,虽是女子,却未施脂粉,黑发用一根木钗随意挽起来,身着孔雀蓝色裙裳,行走间衣袂翩然,自有一种英气潇洒之姿。
“哎呀,这不是铁娘子嘛!”高氏一见到白氏,立时眉开眼笑。
她与白氏性情相近,交情不错,两家也时常走动。
这也是她肯仗义直言,为苏长欢出头的一个原因。
“高姐姐也在呀!”白氏向她点头致意。
“你可算来了!”高氏叹口气,“你再不来,你的这外甥女,便要被人欺负死了!”
“大舅母,您来得正好!”苏长欢此时已迎到她面前,朝她福了一福,道:“缓缓见过大舅母!”
白氏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不由微微一怔。
算起来,也不过就是几月未见,怎么感觉,这个外甥女,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以前只要出来见人,必定是涂得跟只艳鬼似的,穿着打扮,更是又土又俗,跟人说话时,佝腰偻背,唯唯诺诺,连大气都不敢喘。
逢年过节时,跟她聊上几句,她总是惜语如金,能用一个字回答,绝不用两个字。
若是再多问几句,那便要惊着吓着她了,那必定是要想方设法逃走,好像她是什么蛇蝎猛兽一般!
可现在这个苏长欢……
白氏看着她,唇角下意识微扬。
她倒是没有注意到,原来这个小丫头,生得这般好看了!
瞧这精致的小脸儿,脂粉不施,钗环未戴,反更显容光耀人……
“你……你是缓妹妹吗?”她身后的俊秀少年也被惊到了,脱口问道。
苏长欢看着他,认了好半天,方认出来,这是自已的五表哥,许家小五,许至谦。
“我是缓缓!”她向他点点头,“谦哥哥,好久不见!”
“真是你啊!”许至谦呆呆看着她,实在是无法将面前这个落落大方气质清冽的女子,跟印象中那个胆小如鼠、浓妆艳抹的苏长欢联系起来。
苏长欢朝他笑笑,看向白氏,递过手中步摇,道:“请大舅母鉴定!”
白氏接过步摇,冷哼一声,目光如箭,看向苏明谨。
苏明谨见到她,两腿一个劲发软。
许家的白氏,可是个厉害角色。
高氏方才唤她铁娘子,可不是白叫的。
当年许家父子三人兵败东连城,一齐失踪,被人诬告叛国投敌。
许家一夜之间,是家破人亡,墙倒众人推,只剩下她和五个幼子,独力苦撑。
换作一般女子,遇到这种塌天大祸,哭告无门,只怕要寻了短见,可她却咬牙撑了下来。
一边艰难挣扎,一边却又在暗中收集着证,后来更是带着五子,大闹金銮殿,将那诬告之人,驳得体无完肤不说,还揪出他通敌叛国,戕害许家军之事。
那人当场被处死,而这个女人,也是一战成名,被称为铁娘子,说她有钢铁一般的意志。
遇到这么一个人,苏明谨真真是一点底气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