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真的值吗?
“那就请吧!”安平侯大步前行,竟是丝毫不惧,“正好宫里也有一处莲池,咱们请人将令爱扔下水去,看看她不用别人救,凭着自己的本事,到底能不能游上来!”
“你……”苏明谨倒吸一口凉气,“你什么意思?”
“本侯的意思,苏太傅还不心知肚明吗?”安平侯一向是个好脾气,可只要一想到自己被眼前这人设计的耻辱,就暴躁异常,“你女儿自幼在海边,水性绝佳,却偏偏在那么浅的荷塘里落了水,向我儿呼救,还自已脱了衣裳……”
安平侯说到这里,忍不住唾了一口:“呸!这心思,还真是脏!”
“你……你别胡说!”苏明谨强装镇静,“你休要诬蔑我女儿!锦儿她是个好孩子!便算她会水又如何?她水性好,跟你儿子非礼她,这一点也不矛盾!你休想推卸责任,你……”
“好不好的,咱们去御前,亲眼证明给圣上看,便知分晓!”安平侯是打定主意,要跟他撕扯,伸手扯了他的衣袖,忿然叫:“现在就走!本侯也没空跟你在这里叨叨!”
然而,苏明谨如今这景况,又怎么可能,真的敢闹到御前去?
“侯爷,我们两家,就一定要撕破脸皮吗?”他气势先弱了下来。
“是你先撕的!”安平侯冷声道,“这事,原可无声无息的解决!”
“我家锦儿,并无过错……”苏明谨哭丧着脸,“她一向也是极孝顺侯夫人的……”
“原本,本侯也一直犹豫着!”安平侯道,“可自本侯知晓你家女儿识水之后,这婚,本侯就退定了!本侯不需要这样为攀附连廉耻也不顾的儿媳!你那位妾室,真的把她教得很好!什么龌龊事,都能做出来!”
“这样的女子,苏太傅喜欢,视若珍宝,可惜,我们侯府却十分憎恶!断不会让她入侯门!”
话说到这份上,苏明谨面如死灰。
今日不同往日,要是他是以前的苏太傅,或许真敢与安平侯争上一番。
可是,现在……
算了吧!
真的已经丢了太多人了,实在是丢不起了!
他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再不说一口话。
“苏太傅好自为之吧!”安平侯冷哧一声,将那婚约掷在他怀中,拂袖而去。
沈家退婚的事,在这不大的西院里,自然是瞒不住的。
很快,便传到了苏念锦的耳朵里。
她腿伤瘫在床,本就满心怨怼,此时惊闻噩耗,愈发暴躁,躺在床上,又哭又叫。
苏明谨听得头痛欲裂,偏这边韩氏也不省心,当即坐在院子里破口大骂。
她本就是个乡野村妇,当年还是村子里有名的泼妇,那骂起人来,臭不可闻,怎么劝也劝不了。
这骂声惊动了隔壁的李御史,他一向是对这苏家的事喜闻乐见的,当下便以有损风化,噪音扰民等名,再次把苏太傅弹劾了一通。
于是苏家老太太便又在棠京城里出了回小名。
苏明谨已经很多年没有这么狼狈过了。
印象中,像这般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般的情形,还是在小时候。
那时人人都在背后议论他娘,人人都拿异样的眼睛看着他们。
只因为,韩氏嫁的,是她的姑父。
换言之,也就是说,韩氏抢了她姑姑的男人。
姑姑未死,韩氏便已怀上了他,最终是大着肚子,上的花轿,一时间成为那穷乡僻野里轰动一时的趣闻。
原本这趣闻,人们也只敢在背后议论,毕竟,这是渔城县令老爷的家事,谁敢真的说什么?
可偏偏他那个死县令爹是个好色的,他才刚生出来没满一岁,他对韩氏的新鲜感便散了,很快又搭上更鲜嫩的女人,据说那小女人还是他的什么远房表哥的女儿。
他爹永远喜欢乱玩,更喜欢始乱终弃,自原配死后,他便开始放浪形骸,作天作地的。
纳了新妾,便不再管韩氏这个继室。
韩氏彪悍,与他吵闹,他索性便将他们都赶出去,这一闹,又是闹得人尽皆知。
那个时候,满城的人,都是兴灾乐祸,对于他们母子四人的结局,拍手相庆。
从那个时候起,他不管到哪儿,都被人指着脊梁骂,各种嘲笑羞辱,纷沓而来。
他那么努力读书,在县令爹面前跪舔,为的,就是想要出人头地,走出这个可怕的小城。
这些年,他为了离开那儿,真是费尽了心机,甚至可以说,拼了性命。
终于,他中了状元,入了京,娶了许家的千金,那种种不堪,便都成了过去。
他终于能挺起腰杆做个人上人了。
然而,爬上来需要那么多年,掉下去,却好似只需要那么短短一个月。
就这一个月的时间,他几乎又快要被打回原形了,每日里能不出门,便不出门,龟缩在家中,却仿佛还能听见世人的嘲笑与讥骂。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柳氏。
当时为了救她,他不顾一切。
可现在,苏明谨有点后悔了。
值吗?
这样,真的值吗?
他坐在那里呆呆的想。
其实不管是从他微时,还是到现在,柳氏从来都没有帮过他什么。
她没有那样的能力,也没有那样的心智。
她是一株柔弱的柳,只能依附在他的身上,风雨来时,她也无法与他同舟共济,不给他添乱,已是万幸了。
就像现在,这个家,便只能靠他一个人硬撑着。
他心里有苦,便连个说的人都没有。
不像以前,他遇到难处了,又或被人欺凌了,许氏都会去找娘家人帮他解决。
有时他便算不说,很多事,她也都细心的帮他安排料理了。
到这会儿,苏明谨终于认真的想起许氏的好来了。
有许氏在,他从来就没愁过银钱。
许家是世家,底子厚,给的嫁妆也多,光是那赚钱的铺子就十多个,再加上田产,每年的进项,相当可观。
这么多年,这一大家子人的吃穿用度,皆从这方面出,花起钱来,也是大手大脚,仍然还能有不少盈余。
“那就请吧!”安平侯大步前行,竟是丝毫不惧,“正好宫里也有一处莲池,咱们请人将令爱扔下水去,看看她不用别人救,凭着自己的本事,到底能不能游上来!”
“你……”苏明谨倒吸一口凉气,“你什么意思?”
“本侯的意思,苏太傅还不心知肚明吗?”安平侯一向是个好脾气,可只要一想到自己被眼前这人设计的耻辱,就暴躁异常,“你女儿自幼在海边,水性绝佳,却偏偏在那么浅的荷塘里落了水,向我儿呼救,还自已脱了衣裳……”
安平侯说到这里,忍不住唾了一口:“呸!这心思,还真是脏!”
“你……你别胡说!”苏明谨强装镇静,“你休要诬蔑我女儿!锦儿她是个好孩子!便算她会水又如何?她水性好,跟你儿子非礼她,这一点也不矛盾!你休想推卸责任,你……”
“好不好的,咱们去御前,亲眼证明给圣上看,便知分晓!”安平侯是打定主意,要跟他撕扯,伸手扯了他的衣袖,忿然叫:“现在就走!本侯也没空跟你在这里叨叨!”
然而,苏明谨如今这景况,又怎么可能,真的敢闹到御前去?
“侯爷,我们两家,就一定要撕破脸皮吗?”他气势先弱了下来。
“是你先撕的!”安平侯冷声道,“这事,原可无声无息的解决!”
“我家锦儿,并无过错……”苏明谨哭丧着脸,“她一向也是极孝顺侯夫人的……”
“原本,本侯也一直犹豫着!”安平侯道,“可自本侯知晓你家女儿识水之后,这婚,本侯就退定了!本侯不需要这样为攀附连廉耻也不顾的儿媳!你那位妾室,真的把她教得很好!什么龌龊事,都能做出来!”
“这样的女子,苏太傅喜欢,视若珍宝,可惜,我们侯府却十分憎恶!断不会让她入侯门!”
话说到这份上,苏明谨面如死灰。
今日不同往日,要是他是以前的苏太傅,或许真敢与安平侯争上一番。
可是,现在……
算了吧!
真的已经丢了太多人了,实在是丢不起了!
他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再不说一口话。
“苏太傅好自为之吧!”安平侯冷哧一声,将那婚约掷在他怀中,拂袖而去。
沈家退婚的事,在这不大的西院里,自然是瞒不住的。
很快,便传到了苏念锦的耳朵里。
她腿伤瘫在床,本就满心怨怼,此时惊闻噩耗,愈发暴躁,躺在床上,又哭又叫。
苏明谨听得头痛欲裂,偏这边韩氏也不省心,当即坐在院子里破口大骂。
她本就是个乡野村妇,当年还是村子里有名的泼妇,那骂起人来,臭不可闻,怎么劝也劝不了。
这骂声惊动了隔壁的李御史,他一向是对这苏家的事喜闻乐见的,当下便以有损风化,噪音扰民等名,再次把苏太傅弹劾了一通。
于是苏家老太太便又在棠京城里出了回小名。
苏明谨已经很多年没有这么狼狈过了。
印象中,像这般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般的情形,还是在小时候。
那时人人都在背后议论他娘,人人都拿异样的眼睛看着他们。
只因为,韩氏嫁的,是她的姑父。
换言之,也就是说,韩氏抢了她姑姑的男人。
姑姑未死,韩氏便已怀上了他,最终是大着肚子,上的花轿,一时间成为那穷乡僻野里轰动一时的趣闻。
原本这趣闻,人们也只敢在背后议论,毕竟,这是渔城县令老爷的家事,谁敢真的说什么?
可偏偏他那个死县令爹是个好色的,他才刚生出来没满一岁,他对韩氏的新鲜感便散了,很快又搭上更鲜嫩的女人,据说那小女人还是他的什么远房表哥的女儿。
他爹永远喜欢乱玩,更喜欢始乱终弃,自原配死后,他便开始放浪形骸,作天作地的。
纳了新妾,便不再管韩氏这个继室。
韩氏彪悍,与他吵闹,他索性便将他们都赶出去,这一闹,又是闹得人尽皆知。
那个时候,满城的人,都是兴灾乐祸,对于他们母子四人的结局,拍手相庆。
从那个时候起,他不管到哪儿,都被人指着脊梁骂,各种嘲笑羞辱,纷沓而来。
他那么努力读书,在县令爹面前跪舔,为的,就是想要出人头地,走出这个可怕的小城。
这些年,他为了离开那儿,真是费尽了心机,甚至可以说,拼了性命。
终于,他中了状元,入了京,娶了许家的千金,那种种不堪,便都成了过去。
他终于能挺起腰杆做个人上人了。
然而,爬上来需要那么多年,掉下去,却好似只需要那么短短一个月。
就这一个月的时间,他几乎又快要被打回原形了,每日里能不出门,便不出门,龟缩在家中,却仿佛还能听见世人的嘲笑与讥骂。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柳氏。
当时为了救她,他不顾一切。
可现在,苏明谨有点后悔了。
值吗?
这样,真的值吗?
他坐在那里呆呆的想。
其实不管是从他微时,还是到现在,柳氏从来都没有帮过他什么。
她没有那样的能力,也没有那样的心智。
她是一株柔弱的柳,只能依附在他的身上,风雨来时,她也无法与他同舟共济,不给他添乱,已是万幸了。
就像现在,这个家,便只能靠他一个人硬撑着。
他心里有苦,便连个说的人都没有。
不像以前,他遇到难处了,又或被人欺凌了,许氏都会去找娘家人帮他解决。
有时他便算不说,很多事,她也都细心的帮他安排料理了。
到这会儿,苏明谨终于认真的想起许氏的好来了。
有许氏在,他从来就没愁过银钱。
许家是世家,底子厚,给的嫁妆也多,光是那赚钱的铺子就十多个,再加上田产,每年的进项,相当可观。
这么多年,这一大家子人的吃穿用度,皆从这方面出,花起钱来,也是大手大脚,仍然还能有不少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