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没有人可以厌倦她!
那个小渔城,也就那么大,同为女人,她可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她是什么货色,心里又在想什么!
只可惜啊,这位苏太傅再怎么聪明,在对待女人这方面,却还是个地道的蠢货!
一时间,屋子里再没人说话,一片死寂静默。
柳氏闭紧双目,银牙暗咬,提心吊胆的等待着。
这是她的最后一搏了!
若是这一搏不成,她该,如何是好?
良久,苏明谨的声音响起来,却是对着了尘和静心两人说的。
“以后,这妇人,便交给两位师太了……”
这话一出,苏念锦放声大哭。
苏念远亦是泪如雨下。
柳氏心里“咯噔”了一声,眼前一阵阵发黑。
她似陡然坠入了深渊,极冷极寒暗,浑身上下,瞬间凉了个通透!
苏明谨,他居然,还是下了狠心!
他是,厌倦她了吗?
不,这世间,没有人可以厌倦她!
她也绝对不会,给他厌倦她的机会!
在他厌倦她的同时,她一定,也要狠狠的抛开他!
她绝对不会,再为厌弃她的人,掉一滴眼泪!
只是如今这景况,一切已成定局了。
柳氏知道,这个定局,她暂时是打不破了。
那么,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柳氏没有再求饶,就连脸上的泪水,也似在瞬间就收了回去。
她的头高高昂着,眉眼之间,亦是一片平静淡漠。
“苏大人,可否容妇人跟姑姑和儿女告个别?”她抬眸看向苏明谨。
那眸中再无丝毫恋慕哀告,就连对他的称呼,也从夫君,变成了苏大人。
好像在这一瞬间,她便已迅速接受这样残忍的结局。
苏明谨眸光微闪,盯着她看了片刻,点头。
柳氏先走到韩氏面前,缓缓跪下来叩头。
“兰儿这么多年,承姑母疼爱照顾,一直过得幸福安宁!从未受过半点委屈!”
“姑母虽不是兰儿父母,却比父母待我更亲厚!”
“姑母对兰儿的这片恩情,兰儿这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的!”
韩氏看着她,老泪纵横。
她是真的疼爱这个侄女儿。
她生了三个儿子,却没有女儿,一向是当亲女儿一般看待的。
这个侄女,便是她的贴心小棉袄,姑侄俩算是臭味相投,性情相似,感情深厚。
她怎么也没想到,她那儿子,有朝一日,居然会把这个侄女休了,还要赶到姑子庵里去!
“兰儿,你放心,姑姑决不会看你受苦不管的!”韩氏呜呜道,“姑母一定……”
“不,姑母!”柳氏摇头打断她的话,“姑母,您不要再管兰儿了!兰儿不愿您因为我的事,跟您的儿子闹别扭!因我而让你们母子失和,那比我去玉泉庵受苦,还要令我难过!”
“您也不要怪苏大人,原是我太蠢,配不上他,又多番连累他!他容我至今,已是仁至义尽了!”
“兰儿,你……”韩氏听到她这话,心中愈发酸痛。
“锦儿,远儿,你们也一样!”柳氏转向自己的一双儿女,目光中满满的疼爱不舍。
“你们也不要因为母亲的事,怪怨父亲!”她柔声道,“更不要因为母亲的事,与父亲失和!”
“我离开之后,你们要乖乖听父亲的话!多多体谅他,孝顺他,陪伴他!”
“他身为这家中的顶梁柱,很多事都要由他一个人扛,他……他实在也是很辛苦很孤单的!”
这话说得实在是太戳人心,苏明谨眼眶微微泛红,不自然的拧过头去。
柳氏说到这里,也一阵哽咽。
但她咬牙忍住了,强装欢颜道:“你们只当母亲去山上修行了!若是想见母亲,若是你父亲允可,你们便去瞧瞧母亲……”
“可若你父亲不允,你们亦不必强求!总之,不可惹他生气!”
“你们的父亲,是这棠京城的人物,他教你们的事,是绝不会错的!你们有他教诲,定会受益匪浅的!”
“你们如今也都大了,不要再像孩子一样哀哭,都学着长大吧!”
她说完,伸手将两个孩子抱在怀中。
苏念远和苏念锦兄妹俩抱着她,痛声哭嚎。
“乖,不要哭!”柳氏伸手拭去他们的泪水,挣扎着站了起来。
她理了理衣裳,朝韩氏和一双儿女看了看,唇角轻扬。
“姑母,锦儿,远儿,母亲去了!”
说完,她转身走了出去。
出门的时候,她腰背挺得笔直,眸中是一片空寂淡漠。
她再没有看苏明谨一眼,连一个眼风都没给他,就这么直直的走了出去,上了马车。
苏明谨原本想着,以她的性子,不定会怎样哀求哭告,纠缠不清。
所以,他才准备了那么多家丁,就是想要来个快刀斩乱麻。
他却没想到,柳氏的刀,比他的还要快!
一向对自己百依百顺的人,忽然间的,就不拿正眼看他了,他这心里,居然还有点不是滋味。
不过,虽然心里别扭,但他未改初衷。
柳氏惹下的祸事,实在太多了。
他是实在不敢,再留她在府中了。
再者,柳氏说的不错。
他的确是想,拿她来做一场戏……
马车离开西院门口,苏明谨便将管家赵忠叫过来,一阵耳语。
“将柳氏被休,罚去玉泉庵做苦役的消息,散布出去,越多人知道越好!”
做这种事儿,赵忠是驾轻就熟。
在苏太傅手下当差,就属这种事儿做的多。
经由他的扩散,不过半日时间,整个棠京城,便都知道柳氏被休弃的事了。
许府本就位于棠京中心,自然也很快就知道这消息了。
更不用说,载着柳氏去往玉泉庵的马车,就是从许府门前的那条街上过去的。
得到这消息,白氏并未觉得轻松,反而觉得更紧张了。
她是捂着瞒着,不想要许氏听到这消息,更是命家中下人,绝不可谈起此事。
然而,便算她再小心,她却也不能将许氏关在府里头,不准她出门去看自已的儿子。
事实上,许氏一早起来,便嚷嚷着要去青竹巷看苏长安。
只是白氏觉得她精神状态不好,去了也是哭哭啼啼的添乱,便将她劝下了。
然而到了午后,许氏坐立不安,白氏也觉心里发慌,还是备了马车,一同前往青竹巷。
那个小渔城,也就那么大,同为女人,她可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她是什么货色,心里又在想什么!
只可惜啊,这位苏太傅再怎么聪明,在对待女人这方面,却还是个地道的蠢货!
一时间,屋子里再没人说话,一片死寂静默。
柳氏闭紧双目,银牙暗咬,提心吊胆的等待着。
这是她的最后一搏了!
若是这一搏不成,她该,如何是好?
良久,苏明谨的声音响起来,却是对着了尘和静心两人说的。
“以后,这妇人,便交给两位师太了……”
这话一出,苏念锦放声大哭。
苏念远亦是泪如雨下。
柳氏心里“咯噔”了一声,眼前一阵阵发黑。
她似陡然坠入了深渊,极冷极寒暗,浑身上下,瞬间凉了个通透!
苏明谨,他居然,还是下了狠心!
他是,厌倦她了吗?
不,这世间,没有人可以厌倦她!
她也绝对不会,给他厌倦她的机会!
在他厌倦她的同时,她一定,也要狠狠的抛开他!
她绝对不会,再为厌弃她的人,掉一滴眼泪!
只是如今这景况,一切已成定局了。
柳氏知道,这个定局,她暂时是打不破了。
那么,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柳氏没有再求饶,就连脸上的泪水,也似在瞬间就收了回去。
她的头高高昂着,眉眼之间,亦是一片平静淡漠。
“苏大人,可否容妇人跟姑姑和儿女告个别?”她抬眸看向苏明谨。
那眸中再无丝毫恋慕哀告,就连对他的称呼,也从夫君,变成了苏大人。
好像在这一瞬间,她便已迅速接受这样残忍的结局。
苏明谨眸光微闪,盯着她看了片刻,点头。
柳氏先走到韩氏面前,缓缓跪下来叩头。
“兰儿这么多年,承姑母疼爱照顾,一直过得幸福安宁!从未受过半点委屈!”
“姑母虽不是兰儿父母,却比父母待我更亲厚!”
“姑母对兰儿的这片恩情,兰儿这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的!”
韩氏看着她,老泪纵横。
她是真的疼爱这个侄女儿。
她生了三个儿子,却没有女儿,一向是当亲女儿一般看待的。
这个侄女,便是她的贴心小棉袄,姑侄俩算是臭味相投,性情相似,感情深厚。
她怎么也没想到,她那儿子,有朝一日,居然会把这个侄女休了,还要赶到姑子庵里去!
“兰儿,你放心,姑姑决不会看你受苦不管的!”韩氏呜呜道,“姑母一定……”
“不,姑母!”柳氏摇头打断她的话,“姑母,您不要再管兰儿了!兰儿不愿您因为我的事,跟您的儿子闹别扭!因我而让你们母子失和,那比我去玉泉庵受苦,还要令我难过!”
“您也不要怪苏大人,原是我太蠢,配不上他,又多番连累他!他容我至今,已是仁至义尽了!”
“兰儿,你……”韩氏听到她这话,心中愈发酸痛。
“锦儿,远儿,你们也一样!”柳氏转向自己的一双儿女,目光中满满的疼爱不舍。
“你们也不要因为母亲的事,怪怨父亲!”她柔声道,“更不要因为母亲的事,与父亲失和!”
“我离开之后,你们要乖乖听父亲的话!多多体谅他,孝顺他,陪伴他!”
“他身为这家中的顶梁柱,很多事都要由他一个人扛,他……他实在也是很辛苦很孤单的!”
这话说得实在是太戳人心,苏明谨眼眶微微泛红,不自然的拧过头去。
柳氏说到这里,也一阵哽咽。
但她咬牙忍住了,强装欢颜道:“你们只当母亲去山上修行了!若是想见母亲,若是你父亲允可,你们便去瞧瞧母亲……”
“可若你父亲不允,你们亦不必强求!总之,不可惹他生气!”
“你们的父亲,是这棠京城的人物,他教你们的事,是绝不会错的!你们有他教诲,定会受益匪浅的!”
“你们如今也都大了,不要再像孩子一样哀哭,都学着长大吧!”
她说完,伸手将两个孩子抱在怀中。
苏念远和苏念锦兄妹俩抱着她,痛声哭嚎。
“乖,不要哭!”柳氏伸手拭去他们的泪水,挣扎着站了起来。
她理了理衣裳,朝韩氏和一双儿女看了看,唇角轻扬。
“姑母,锦儿,远儿,母亲去了!”
说完,她转身走了出去。
出门的时候,她腰背挺得笔直,眸中是一片空寂淡漠。
她再没有看苏明谨一眼,连一个眼风都没给他,就这么直直的走了出去,上了马车。
苏明谨原本想着,以她的性子,不定会怎样哀求哭告,纠缠不清。
所以,他才准备了那么多家丁,就是想要来个快刀斩乱麻。
他却没想到,柳氏的刀,比他的还要快!
一向对自己百依百顺的人,忽然间的,就不拿正眼看他了,他这心里,居然还有点不是滋味。
不过,虽然心里别扭,但他未改初衷。
柳氏惹下的祸事,实在太多了。
他是实在不敢,再留她在府中了。
再者,柳氏说的不错。
他的确是想,拿她来做一场戏……
马车离开西院门口,苏明谨便将管家赵忠叫过来,一阵耳语。
“将柳氏被休,罚去玉泉庵做苦役的消息,散布出去,越多人知道越好!”
做这种事儿,赵忠是驾轻就熟。
在苏太傅手下当差,就属这种事儿做的多。
经由他的扩散,不过半日时间,整个棠京城,便都知道柳氏被休弃的事了。
许府本就位于棠京中心,自然也很快就知道这消息了。
更不用说,载着柳氏去往玉泉庵的马车,就是从许府门前的那条街上过去的。
得到这消息,白氏并未觉得轻松,反而觉得更紧张了。
她是捂着瞒着,不想要许氏听到这消息,更是命家中下人,绝不可谈起此事。
然而,便算她再小心,她却也不能将许氏关在府里头,不准她出门去看自已的儿子。
事实上,许氏一早起来,便嚷嚷着要去青竹巷看苏长安。
只是白氏觉得她精神状态不好,去了也是哭哭啼啼的添乱,便将她劝下了。
然而到了午后,许氏坐立不安,白氏也觉心里发慌,还是备了马车,一同前往青竹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