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原来是惯犯!
“是啊!”她兴奋叫,“墨子归,咱们可以从你的脸开始查找啊!你生得这般好看,你父母样貌定然不差!长得好看的人,到哪儿都招人!更不用说,他们的儿子在念慈庵遇害,这种事,也是极为罕见的!”
“一对好看的夫妇,孩子夭折了,这样的事,哪怕过了十多年,念慈庵中,也定然有人能记得吧?”
“我们按这个方向去查,没准儿能查出点头绪来呢!”
墨子归看着她,唇角微勾。
她虽屡次拒绝他,可是,对于他的事,却这般热心,见他难过,又如此贴身在旁安慰。
她心里,是有他的。
“嗯,听你的……”他柔声应着,将她的握得更紧了,顿了顿,又道:“不过,我们不能忽略,她当时是如何盗出的孩子!又是何时起了那样的心思!”
“你怀疑,她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苏长欢问。
“若非早有预谋,她如何能顺利盗出孩子?初生的婴儿,多是跟母亲待在一处!母亲未出月子,身边必然也缺不了人照应,想要偷孩子,哪有那么容易?她怕是早就盯上了那孩子,只是因为刚刚生产,没法动手!”
苏长欢听到这里,忽然“啊”地一声,
“怎么?”墨子归看着她。
“你的母亲,怎么会选择在念慈庵做月子?”苏长欢看着她。
墨子归闻言也是一怔。
不管是尼姑庵,还是寺庙,都是断绝红尘人世的清静之地。
妇人生产,大多血腥,所以,如非到了要出人命,无可奈何之时,否则,念慈庵是绝对不会容留妇人在此生产,坐月子的!
“这又是一个关键点……”苏长欢道,“只要当年那些旧人还在,你的身世之谜,应该不难查到了!”
想到很有可能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墨子归也是十分激动。
这三个关键的记忆点,足以让念慈庵中的尼姑们回忆起旧年之事了。
“谢谢你!”他看向周氏,“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周氏倒真没想到他会对自己说谢谢,不由满面羞愧,嗫嚅回道:“二少爷,您这么说,便折煞老奴了!我为虎作伥,幼时对你伤害颇多,现在还……”
“我不跟你计较了!”苏长欢笑道,“我会向方大人申请,叫她对你从轻处罚!这牢狱之灾,也给你免了!”
“谢苏姑娘!”周氏大喜,老泪纵横,“太谢谢苏姑娘了!”
“你若是想谢我,便将自己的事,都告诉他吧!”苏长欢道。
“陈氏还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你若知道,便统统告诉我!”墨子归道,“比如,我那位,二姨娘,也就是,你口中的珍姑娘,我相信她,不会给我下毒的!这其中,定然也是陈氏在恶意陷害吧?”
“二少爷猜得不错……”周氏苦笑,“珍姑娘天性真纯,哪里做得出那种恶事?你当时虽是个孩子,但你天性聪慧,想来,也早就能看出,谁是真心疼爱你的!”
“珍姑娘爱乌及乌,一见到你,就十分喜欢,你虽然一开始不敢与她亲近,但后来也是喜欢她的,对吧?”
墨子归点头:“我初时以为她是陈氏的妹妹,对她多有防备,但后来知她是真心疼爱我的!”
“陈氏见你们越走越近,心中恐慌,害怕珍姑娘看出什么来……”周氏道,“那时珍姑娘匆忙另嫁,所嫁非人,那夫君动不动就打她,她不得已和离,回了娘家!”
“老太爷老夫人和老爷,都有意纳她入门,她也愿意做老爷的妾室!”
“说起来,他们也是一对苦命鸳鸯,好好的一桩婚事,硬是叫陈氏给毁了!”
“陈氏其实一点也不喜欢老爷,说他是个木头疙瘩,为人拘谨刻板,又无出众才能,将来定然没什么大出息!”
“既如此,她为何还要算计父亲,非要嫁给他?”墨子归皱眉。
“其实我也不太明白,她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周氏叹口气,“可能,就是无聊吧!她当时刚被退婚,心情阴郁,而珍小姐好事将近,嫁的又是自已喜欢的的人,自然每日都是笑逐颜开的……”
“陈氏与珍姑娘一向不对付,可能看她这么开心,便想着,从中作梗,所以,便写了一封情信,叫我送给老爷……”
“呵……”苏长欢冷笑,“她这手段,还真是……”
“她一向如此的……”周氏道,“她喜欢的,便一定要得到,衣裳也好,首饰也罢,她就是特爱跟家中的姐妹们争东西,哪怕那东西她自己并不需要,也要争了来!”
“对于老爷,她一开始并不上心,就是看他们那么好,想要逗弄老爷一回,她自视甚高,觉得自己生得比珍姑娘好看,也招人……”
“啊,对了,珍姑娘原本是说给赵公子的,陈氏原本定的是李家的公子,但她觉得赵公子更有前途,便设法勾了来……”
“原来,还是惯犯啊!”苏长欢轻哧。
“她觉得自己比珍姑娘漂亮,所以,就该得到比珍姑娘好的东西……”周氏低叹,“她的确也是比珍姑娘更招公子哥儿们喜欢!”
“只是,在老爷那里,她碰了钉子,老爷似是特别厌恶她,对她的那些*之态,完全不放在眼里,她给的书信,他更是连接都懒得接,他都懒得跟我说话,直接就那么过去了!”
“原本她只是想要恶心一下珍姑娘,不想老爷居然对她如此嫌恶,她便恨得要死,发誓要嫁给老爷,后来,就……就趁着家宴,叫小厮在老爷酒中下了药,背到了她的闺房……”
“无耻!”墨子归一直强忍着恶心听着,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道:“那她后来,又是怎么陷害珍姨娘的?”
“其实也很简单,把那毒药,放进珍姨娘的衣服和被褥底,又买通府中下人作伪证……”周氏回,“她还在珍姑娘端起二少爷的汤药碗中下了毒,如此罪证确凿,珍姑娘自然是百口莫辨……”
“当时的京兆尹那里,她……”周氏说到这里,下意识的咳嗽了两声。
“是啊!”她兴奋叫,“墨子归,咱们可以从你的脸开始查找啊!你生得这般好看,你父母样貌定然不差!长得好看的人,到哪儿都招人!更不用说,他们的儿子在念慈庵遇害,这种事,也是极为罕见的!”
“一对好看的夫妇,孩子夭折了,这样的事,哪怕过了十多年,念慈庵中,也定然有人能记得吧?”
“我们按这个方向去查,没准儿能查出点头绪来呢!”
墨子归看着她,唇角微勾。
她虽屡次拒绝他,可是,对于他的事,却这般热心,见他难过,又如此贴身在旁安慰。
她心里,是有他的。
“嗯,听你的……”他柔声应着,将她的握得更紧了,顿了顿,又道:“不过,我们不能忽略,她当时是如何盗出的孩子!又是何时起了那样的心思!”
“你怀疑,她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苏长欢问。
“若非早有预谋,她如何能顺利盗出孩子?初生的婴儿,多是跟母亲待在一处!母亲未出月子,身边必然也缺不了人照应,想要偷孩子,哪有那么容易?她怕是早就盯上了那孩子,只是因为刚刚生产,没法动手!”
苏长欢听到这里,忽然“啊”地一声,
“怎么?”墨子归看着她。
“你的母亲,怎么会选择在念慈庵做月子?”苏长欢看着她。
墨子归闻言也是一怔。
不管是尼姑庵,还是寺庙,都是断绝红尘人世的清静之地。
妇人生产,大多血腥,所以,如非到了要出人命,无可奈何之时,否则,念慈庵是绝对不会容留妇人在此生产,坐月子的!
“这又是一个关键点……”苏长欢道,“只要当年那些旧人还在,你的身世之谜,应该不难查到了!”
想到很有可能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墨子归也是十分激动。
这三个关键的记忆点,足以让念慈庵中的尼姑们回忆起旧年之事了。
“谢谢你!”他看向周氏,“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周氏倒真没想到他会对自己说谢谢,不由满面羞愧,嗫嚅回道:“二少爷,您这么说,便折煞老奴了!我为虎作伥,幼时对你伤害颇多,现在还……”
“我不跟你计较了!”苏长欢笑道,“我会向方大人申请,叫她对你从轻处罚!这牢狱之灾,也给你免了!”
“谢苏姑娘!”周氏大喜,老泪纵横,“太谢谢苏姑娘了!”
“你若是想谢我,便将自己的事,都告诉他吧!”苏长欢道。
“陈氏还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你若知道,便统统告诉我!”墨子归道,“比如,我那位,二姨娘,也就是,你口中的珍姑娘,我相信她,不会给我下毒的!这其中,定然也是陈氏在恶意陷害吧?”
“二少爷猜得不错……”周氏苦笑,“珍姑娘天性真纯,哪里做得出那种恶事?你当时虽是个孩子,但你天性聪慧,想来,也早就能看出,谁是真心疼爱你的!”
“珍姑娘爱乌及乌,一见到你,就十分喜欢,你虽然一开始不敢与她亲近,但后来也是喜欢她的,对吧?”
墨子归点头:“我初时以为她是陈氏的妹妹,对她多有防备,但后来知她是真心疼爱我的!”
“陈氏见你们越走越近,心中恐慌,害怕珍姑娘看出什么来……”周氏道,“那时珍姑娘匆忙另嫁,所嫁非人,那夫君动不动就打她,她不得已和离,回了娘家!”
“老太爷老夫人和老爷,都有意纳她入门,她也愿意做老爷的妾室!”
“说起来,他们也是一对苦命鸳鸯,好好的一桩婚事,硬是叫陈氏给毁了!”
“陈氏其实一点也不喜欢老爷,说他是个木头疙瘩,为人拘谨刻板,又无出众才能,将来定然没什么大出息!”
“既如此,她为何还要算计父亲,非要嫁给他?”墨子归皱眉。
“其实我也不太明白,她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周氏叹口气,“可能,就是无聊吧!她当时刚被退婚,心情阴郁,而珍小姐好事将近,嫁的又是自已喜欢的的人,自然每日都是笑逐颜开的……”
“陈氏与珍姑娘一向不对付,可能看她这么开心,便想着,从中作梗,所以,便写了一封情信,叫我送给老爷……”
“呵……”苏长欢冷笑,“她这手段,还真是……”
“她一向如此的……”周氏道,“她喜欢的,便一定要得到,衣裳也好,首饰也罢,她就是特爱跟家中的姐妹们争东西,哪怕那东西她自己并不需要,也要争了来!”
“对于老爷,她一开始并不上心,就是看他们那么好,想要逗弄老爷一回,她自视甚高,觉得自己生得比珍姑娘好看,也招人……”
“啊,对了,珍姑娘原本是说给赵公子的,陈氏原本定的是李家的公子,但她觉得赵公子更有前途,便设法勾了来……”
“原来,还是惯犯啊!”苏长欢轻哧。
“她觉得自己比珍姑娘漂亮,所以,就该得到比珍姑娘好的东西……”周氏低叹,“她的确也是比珍姑娘更招公子哥儿们喜欢!”
“只是,在老爷那里,她碰了钉子,老爷似是特别厌恶她,对她的那些*之态,完全不放在眼里,她给的书信,他更是连接都懒得接,他都懒得跟我说话,直接就那么过去了!”
“原本她只是想要恶心一下珍姑娘,不想老爷居然对她如此嫌恶,她便恨得要死,发誓要嫁给老爷,后来,就……就趁着家宴,叫小厮在老爷酒中下了药,背到了她的闺房……”
“无耻!”墨子归一直强忍着恶心听着,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道:“那她后来,又是怎么陷害珍姨娘的?”
“其实也很简单,把那毒药,放进珍姨娘的衣服和被褥底,又买通府中下人作伪证……”周氏回,“她还在珍姑娘端起二少爷的汤药碗中下了毒,如此罪证确凿,珍姑娘自然是百口莫辨……”
“当时的京兆尹那里,她……”周氏说到这里,下意识的咳嗽了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