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有国,才有家!
如今的大棠,国力日衰,皇帝忙着求仙修道长生,每日里召集一堆方士道士在宫里头炼丹药,吃那仙丹吃得人都有些飘忽了。
太子监国,终日里忙着内斗,也是不管外头的事,丝毫没有注意到,敌国又在琢磨着吃他北关另外十城。
许氏父子,多次上奏请战请援,想要未雨绸缪,在敌军进犯之前,做好充足准备,最好主动出击,夺下失掉城池中至关重要的明月关。
明月关是一处险隘,中有一处大峡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可惜,这处险关,却被当今太后的侄子,也就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那个大棠朝有名的纸将军黄征给弄丢了。
北关原是晋王镇守之地,曾将北楚人打得数年不敢冒头,边关也因此得以休养生息,出现少见的繁荣。
晋王因此名声大震,震得皇后心中不安,便施了诡计,陷害晋王,召他回京,在晋王回京后,立时把自已的亲弟弟安插过去。
她原意是想揽些兵权过来,谁想这个弟弟却是个不成器的。
黄征最爱纸上谈兵,被人戏称为纸将军,说起那兵法之道,滔滔不绝,夸夸其谈。
只是一到北关,就露了原形,被北楚打得屁滚尿流,一月之内,连失十城,自己小命当然也没保住,被北楚砍了脑袋,挂在了城墙上。
其实当时的北楚,都被晋王打怕了,实力不如大棠。
只是听说换了将领,就尝试着再搞点事,没想,这一搞,搞上瘾了。
遇到黄征这样的纸将军,换谁都都上瘾,他不懂兵法乱指挥不说,还好大喜功,七万大军,便在那场荒唐战役中,毁在他手。
北楚人原本只是打着玩儿,结果没想到这纸将军这般不济事,索性趁火打劫,调整兵力,一口气吞掉十城。
等到大棠这边反应过来,再派原本镇守西关的许家军增援,却为时已晚。
天险已失,损兵折将,连纸将军自个儿也被敌军砍了脑袋,挂在了旗杆上示众。
许将军费尽心力,拼命死守,才阻住北楚进军之势,维持了今日平局。
然而这平局,维得也颇是辛苦。
将士们在前线苦守,这大后方自要齐心协力,共御外敌。
可如今这朝局,人心虚浮,像苏明谨之流,大行其道,真正干实事正事的人,反而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许家父子在前线苦撑的同时,却还要焦心后方粮草军备物资之事,是殚精竭虑,如履薄冰。
身为许家主母,白氏其实每日也是提心吊胆,许家三兄弟在军中,也是竭力为父兄奔走忙碌,生恐哪个环节出错,致军备和粮草短缺,这天寒地冻,北地又极寒,叫戍边将士如何承受?
但他们到底是位低身卑,能起到的作用不大。
偏许家父子戍边有功,深受北地人民敬爱,也被大棠百姓称颂,同为将军,自然而然的要将这力挽狂澜之将,与那位败国毁业的纸将军相比较,生生将黄征给比到了泥里。
虽然自家兄弟做了这等丢人之事,可皇后素来护短又爱颜面,为了替那无能的兄弟掩饰,少不得就要给北地添点堵,最好叫许家父子也出点意外,好向世人宣告,并非她兄弟无能,只在是北地局势太恶劣。
在这种情形之下,许家父子不知受过多少次夹板气,而白氏那颗心,也是终日高悬着。
在这时听到墨子归的话,白氏喜上眉梢,一迭声追问道:“子归,你说的可是真的?”
“千真万确!”墨子归用力点头,“上次在王府,与他谈及北地战事,王爷便已上折请命了!”
“这真是太好了!”白氏喜极而泣,“王爷素有战神之称,当年北地在他治下,安宁富庶,若有他前去,何愁边境不宁?”
“那到时,祖父和父亲他们,便能了却夙愿,收复失地了!”许至谦亦是兴奋异常。
“王爷与许老将军和许将军所见略同,都认为大棠和北楚,定然还有一场恶战,所以,如今未雨绸缪,占尽先机,将来才能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墨子归道。
“王爷果然是王爷!”许至信笑道,“若他与祖父父亲联手,那北楚蛮贼,定然在劫难逃!”
“是呢!”墨子归亦是两眼放光,“届时,一举收复十城,一扫昔年之辱,我们若是能参与此战,那该是何等的畅快?”
畅快?
苏长欢撇嘴。
那是真畅快啊!
畅快得小命都快没了!
当年北地那一战,打得十分惨烈,墨子归从军,正赶上最烈的那一波,拼命杀敌,都打散了,伤重被围,若不是她这个花痴蠢货,为了夫君命都不要,跋涉千里寻夫,又刚好赶上,他早就没命了。
算起来,他这没命的时间,倒也不远了,就在一年后的冬天!
“打仗有什么好畅快的?”她轻哼,“杀得血头血脑,断胳膊断腿的!要我说,你们谁都别去,都老实在家待着!”
反正吧,那仗虽然打得艰苦,最终也还是赢了北楚。
“缓缓,有国,才有家啊!”墨子归看着她。
“是啊表妹!”许至谦慨然道,“我们能坐享安宁美好,是因为有无数边关将士,负重前行!”
“国若不保,家又何存?”许至信亦用力点头,“身为大棠儿郎,又是将门之子,岂敢坐享其成?”
“说的不错!”苏长安亦沉声道,“既然天赐这善武之躯,自该将这一身武功,用到该用的地方!”
“我说一句,你们倒有一百句等着!”苏长欢叹口气,“好!你们都是大棠的好儿郎!我呢,就是一个闺阁女子,懒怠听你们说这些!你们呀,都到兄长房间里聊去吧!别在这里聒躁!”
说完,把几人都往苏长安屋子里推,自己则拉着白氏的手,往自己房间去。
几个男人此时都是谈兴正浓,自然也乐得有一处清静地畅所欲言,当下都笑着往苏长安的屋子里去了。
苏长欢将白氏拉到自己房里,问:“舅母可收到青贞夫人的请柬了?”
如今的大棠,国力日衰,皇帝忙着求仙修道长生,每日里召集一堆方士道士在宫里头炼丹药,吃那仙丹吃得人都有些飘忽了。
太子监国,终日里忙着内斗,也是不管外头的事,丝毫没有注意到,敌国又在琢磨着吃他北关另外十城。
许氏父子,多次上奏请战请援,想要未雨绸缪,在敌军进犯之前,做好充足准备,最好主动出击,夺下失掉城池中至关重要的明月关。
明月关是一处险隘,中有一处大峡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可惜,这处险关,却被当今太后的侄子,也就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那个大棠朝有名的纸将军黄征给弄丢了。
北关原是晋王镇守之地,曾将北楚人打得数年不敢冒头,边关也因此得以休养生息,出现少见的繁荣。
晋王因此名声大震,震得皇后心中不安,便施了诡计,陷害晋王,召他回京,在晋王回京后,立时把自已的亲弟弟安插过去。
她原意是想揽些兵权过来,谁想这个弟弟却是个不成器的。
黄征最爱纸上谈兵,被人戏称为纸将军,说起那兵法之道,滔滔不绝,夸夸其谈。
只是一到北关,就露了原形,被北楚打得屁滚尿流,一月之内,连失十城,自己小命当然也没保住,被北楚砍了脑袋,挂在了城墙上。
其实当时的北楚,都被晋王打怕了,实力不如大棠。
只是听说换了将领,就尝试着再搞点事,没想,这一搞,搞上瘾了。
遇到黄征这样的纸将军,换谁都都上瘾,他不懂兵法乱指挥不说,还好大喜功,七万大军,便在那场荒唐战役中,毁在他手。
北楚人原本只是打着玩儿,结果没想到这纸将军这般不济事,索性趁火打劫,调整兵力,一口气吞掉十城。
等到大棠这边反应过来,再派原本镇守西关的许家军增援,却为时已晚。
天险已失,损兵折将,连纸将军自个儿也被敌军砍了脑袋,挂在了旗杆上示众。
许将军费尽心力,拼命死守,才阻住北楚进军之势,维持了今日平局。
然而这平局,维得也颇是辛苦。
将士们在前线苦守,这大后方自要齐心协力,共御外敌。
可如今这朝局,人心虚浮,像苏明谨之流,大行其道,真正干实事正事的人,反而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许家父子在前线苦撑的同时,却还要焦心后方粮草军备物资之事,是殚精竭虑,如履薄冰。
身为许家主母,白氏其实每日也是提心吊胆,许家三兄弟在军中,也是竭力为父兄奔走忙碌,生恐哪个环节出错,致军备和粮草短缺,这天寒地冻,北地又极寒,叫戍边将士如何承受?
但他们到底是位低身卑,能起到的作用不大。
偏许家父子戍边有功,深受北地人民敬爱,也被大棠百姓称颂,同为将军,自然而然的要将这力挽狂澜之将,与那位败国毁业的纸将军相比较,生生将黄征给比到了泥里。
虽然自家兄弟做了这等丢人之事,可皇后素来护短又爱颜面,为了替那无能的兄弟掩饰,少不得就要给北地添点堵,最好叫许家父子也出点意外,好向世人宣告,并非她兄弟无能,只在是北地局势太恶劣。
在这种情形之下,许家父子不知受过多少次夹板气,而白氏那颗心,也是终日高悬着。
在这时听到墨子归的话,白氏喜上眉梢,一迭声追问道:“子归,你说的可是真的?”
“千真万确!”墨子归用力点头,“上次在王府,与他谈及北地战事,王爷便已上折请命了!”
“这真是太好了!”白氏喜极而泣,“王爷素有战神之称,当年北地在他治下,安宁富庶,若有他前去,何愁边境不宁?”
“那到时,祖父和父亲他们,便能了却夙愿,收复失地了!”许至谦亦是兴奋异常。
“王爷与许老将军和许将军所见略同,都认为大棠和北楚,定然还有一场恶战,所以,如今未雨绸缪,占尽先机,将来才能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墨子归道。
“王爷果然是王爷!”许至信笑道,“若他与祖父父亲联手,那北楚蛮贼,定然在劫难逃!”
“是呢!”墨子归亦是两眼放光,“届时,一举收复十城,一扫昔年之辱,我们若是能参与此战,那该是何等的畅快?”
畅快?
苏长欢撇嘴。
那是真畅快啊!
畅快得小命都快没了!
当年北地那一战,打得十分惨烈,墨子归从军,正赶上最烈的那一波,拼命杀敌,都打散了,伤重被围,若不是她这个花痴蠢货,为了夫君命都不要,跋涉千里寻夫,又刚好赶上,他早就没命了。
算起来,他这没命的时间,倒也不远了,就在一年后的冬天!
“打仗有什么好畅快的?”她轻哼,“杀得血头血脑,断胳膊断腿的!要我说,你们谁都别去,都老实在家待着!”
反正吧,那仗虽然打得艰苦,最终也还是赢了北楚。
“缓缓,有国,才有家啊!”墨子归看着她。
“是啊表妹!”许至谦慨然道,“我们能坐享安宁美好,是因为有无数边关将士,负重前行!”
“国若不保,家又何存?”许至信亦用力点头,“身为大棠儿郎,又是将门之子,岂敢坐享其成?”
“说的不错!”苏长安亦沉声道,“既然天赐这善武之躯,自该将这一身武功,用到该用的地方!”
“我说一句,你们倒有一百句等着!”苏长欢叹口气,“好!你们都是大棠的好儿郎!我呢,就是一个闺阁女子,懒怠听你们说这些!你们呀,都到兄长房间里聊去吧!别在这里聒躁!”
说完,把几人都往苏长安屋子里推,自己则拉着白氏的手,往自己房间去。
几个男人此时都是谈兴正浓,自然也乐得有一处清静地畅所欲言,当下都笑着往苏长安的屋子里去了。
苏长欢将白氏拉到自己房里,问:“舅母可收到青贞夫人的请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