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中想起过去发生的种种,有些感叹,也有些怀念。
如今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秦家院子倒是变得安静起来。
唯独小黄,一直都守着这个家,寸步不离。
苏秀儿抱着小哭包走进客厅,空气中充斥着一股熟悉的味道,她走进了秦远的房间,房间明亮整洁,陈设简单去不失雅致。
床上的被子已经被撤下去,只留下木板和一些稻草。
这些稻草是垫在木板上的,草上放些布料,布料之上再放垫被然后又是床单盖在最上面。
一般在乡下大家都这么做,躺在床上会柔软些。
有钱的人家是不会在床板上放稻草的,一来是弄这个稻草不容易,二来是没有必要。
没什么是用钱解决不了的事情。
多加一床垫被不比稻草香吗?
苏秀儿又去了楼上,楼上的模样已然没有什么变化,到处都打扫的特别干净,几乎纤尘不染,可见打扫之人格外的费心费力。
阳台上面的盆栽开得正好,更加独添一抹亮色。
苏秀儿去了自己的房间,房间的一切都让人怀念。
楼下,秦远的房间已经被拿走了床垫和被子。
而她的床依然跟之前离开的一样,没有被撤走。
如果回来休息的话方便许多,若秦远回来,也正好可以睡她床上。
没过多久,只见秦父秦母从外面回来,他们扛着锄头,手里提着沾了不少黄泥巴的木桶。
两人往院子一看,只见院子的门是开着的,又看到了小柴。
“小柴,你咋回来了?是来运酒的?”
秦父问道,将扛在肩上的锄头拿下来,放在了一旁。
打了点水将手上的泥巴洗掉。
如果小柴是回来运酒,那应该去酿酒厂才对,怎么来这里?
“秦叔秦婶,我是和姐姐一块回来的。”
小柴非常有礼貌的道,朝着秦父秦母微微点了点头。
他很喜欢秦家人,因为秦家人善良淳朴。
从黑风山下来,他一直都在秀儿姐姐的身边,跟着林深干活。
在这里干活是有工钱可以拿的,秀儿姐姐不会让他白白干。
每次的付出都有收获。
而且在锦绣酒庄他过得也很快乐,自从爹和大哥走了之后,他很久都没有这么开心了。
锦绣酒庄就像是他的家一样。
“爹,娘,我带小哭包回来看你们了。”
苏秀儿从楼上下来,满脸笑容。
怀里的小哭包看到爷爷奶奶发出咯咯的傻笑。
“哎呦,乖孙子诶。”
秦母看到小哭包的时候,整颗心都要化掉,这孩子太可爱了。
从苏秀儿怀中将孩子抱过来,小小的,软软的一个小团子。
小哭包小手握拳,拳头塞在口中似乎再吃什么美味的东西一样,砸吧砸吧嘴巴。
“秀儿呀,准备在家里待几天啊?”
秦父在秦母的旁边看着小哭包,想要用手碰一碰,但又有些不敢,万一把孩子碰伤了怎么办。
小孩子太柔嫩,实在是不敢随便对待。
“三四天吧。”
在家里待长久是不行的,酒庄的生意她不能不顾。
而且她还想将酒庄开到其他地方去,最好是可以垄断葡萄酒这个行业。
秦母抱了会儿孩子,然后便准备去厨房弄饭菜。
若是以前,苏秀儿会去帮忙,如今小哭包在怀里,她便没空出来的双手去帮忙。
因为苏秀儿的回来,秦母非常隆重的对待。
让秦父去买点新鲜猪肉回来,还杀了一只鸡,一只鸭。
饭菜非常丰富。
苏秀儿则抱着小哭包去酿酒厂看看。
不仅仅葡萄基地的场地扩大,就连酿酒厂的场地也扩大了很多。
每个月从木工坊那边订购橡木酒桶,原先的那些酒坛子基本已经被淘汰。
也因为橡木的需求量大,这价格也比一般的木材要高许多。
酒桶的价格自然也稍微涨价。
所幸的是,酒桶的价格是苏秀儿能够接受的范围。
因为酒庄的兴起,带动了一系列的经济增长,尤其是那些伐木工人,在也不用担心木材贱卖都没人要了。
“秀儿妹子,你咋回来了?”
路上遇到了两个隔壁村的妇人,她们赶紧跟苏秀儿打招呼。
苏秀儿对那两个妇人并不认识,但还是笑着点了点头,回应道:“带着孩子回来看看爷爷奶奶。”
“你们在酿酒厂做的还习惯吗?”
她将小哭包换了只手抱着,一直用一只手抱着未免会有点累。
两个妇人眉开眼笑道:“习惯,习惯,当然习惯了,能在酿酒厂干活,我们高兴都来不及呢,托你的福,现在大家的日子都比以前好过了。”
在她们的眼中,苏秀儿就是指引他们发家致富的大恩人。
要是没有苏秀儿,他们现在还在为生计而发愁呢,并不是每个人家里都那么有钱。
靠着那么一点薄田也仅仅只能温饱而已。
想要让自己过上好日子,还是得出门赚钱再行。
再者,乡下赚钱实在是太难,大家几乎自给自足,也没有特别的需求。
那两个妇人准备回去吃饭。
如今葡萄已经下架,唯一要做的就是维护葡萄基地,什么施肥修葺都是非常重要的。
苏秀儿来到了酿酒厂,里面的人并不多,这个时候是饭点,多半的人已经回去做饭。
看了一眼酿酒厂后,苏秀儿便又去了葡萄基地。
“秀儿妹子,你咋回来了呢?”
阿琴嫂扛着锄头往这边走来,一眼就看到苏秀儿,眼底满是热切之色。
“回来看看爹娘,阿琴嫂你还好吗?”
苏秀儿关切的问道。
只见阿琴嫂点点头,将锄头放下来,道:“好,都好着呢,今年绝对是这么多年最好的一年。”
“哦?”
苏秀儿见阿琴嫂满脸笑容,眼中是对未来的希望,只要有希望,未来的日子就不会难走。
大家赚钱,虽然赚的不算特别多,但足够让自己家的条件更好。
如今的刘家村已经是远近闻名比较富裕的村子。
因为刘家村有一个酿酒厂和一个葡萄基地,这成为刘家村经济的主要来源。
“大家都新修了房子,而且之前你推行的那些初代杂交水稻产很好,大家都不用担心加了粮税没有饭吃,咱们现在就算交了粮税,还有多余的剩下呢。”
阿琴嫂特别听信苏秀儿而说的,几乎将家里的普通水稻都换成了杂交水稻。
这种水稻特别抗旱,抗洪,而且一年可以种两季,如今他们已经种下了晚一季的杂交水稻。
相信晚一季的杂交水稻产量也非常不错。
“还有剩下的吗?”
苏秀儿也有些意外,这还是早一季杂交水稻,还有晚一季的杂交水稻没算上。
到时候家家户户也算是有余粮,再也不会有人饿肚子。
想到这里,苏秀儿还挺欣慰的。
“是啊,我家就剩下几百斤,剩下的这些我打算储存起来,万一闹饥荒也好拿出来吃啊。”
因为经历过那种饥荒的年代,老百姓们都有存粮食的习惯,只是为了不会被饿死。
几乎家家户户都大丰收。
苏秀儿点点头,百姓们都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这是一件好事。
“不过有些人没去种杂交水稻,加上今年的天气并不是特别好,那些人家的产量都特别稀少,这粮税一交估计就没有什么存粮了。”
阿琴嫂感慨道。
“还有人不种杂交水稻吗?”
苏秀儿以为大家都种了的,毕竟她去了好几个村子宣传,那些人都表示会去中杂交水稻。
但还是有那么一部分人不相信苏秀儿说的话,依然我行我素的种着原来的稻谷。
虽然普通稻谷长是长了,但是却并没有其他人家的杂交水稻长得多,而起杂交水稻都开始收成了,这普通的稻谷才刚开始成熟,想要彻底成熟起码得等大半个月。
“有,好几户呢,不过不是咱们村的人,咱们村子的人大家都种了杂交水稻,收成都挺不错,那些每种的都是附近其他村子里的人,当初还嘲笑其他人被你欺骗,现在大家都收获了,他们才知道到底谁才是笨蛋。”
阿琴嫂嫣然一笑,对这种事情出了笑笑也不能说啥。
苏秀儿若有所思是点了点头,那些不听劝告的人,她也没有什么办法。
那些人可能以为她不安好心吧。
这种人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他们自己才是这样的人。
很显然也不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跟阿琴嫂聊了一会儿,苏秀儿得知刘安生和王玉琪已经分开了。
而且王家的人曾经来刘家村找刘三娘刘三爷大闹了一场。
说什么让刘安生不要缠着王玉琪。
刘三娘自然是不喜欢听这话的,毕竟也是王玉琪自己来刘家村找刘安生的,也是王玉琪不要脸。
偏偏这王家觉得是刘安生错误,是刘安生甜言蜜语哄骗了王玉琪。
总之,两家闹得很凶,差点就要去报官。
最后还是王玉琪出面,让王家人不要追究。
这事情本来就不是刘万安生的错。
说到底,王玉琪还是喜欢刘安生的。
只是王家父母嫌弃刘安生的身份和家世,所以不让两人在一起。
喜欢田园锦绣:硬汉夫君暖又甜请大家收藏:田园锦绣:硬汉夫君暖又甜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如今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秦家院子倒是变得安静起来。
唯独小黄,一直都守着这个家,寸步不离。
苏秀儿抱着小哭包走进客厅,空气中充斥着一股熟悉的味道,她走进了秦远的房间,房间明亮整洁,陈设简单去不失雅致。
床上的被子已经被撤下去,只留下木板和一些稻草。
这些稻草是垫在木板上的,草上放些布料,布料之上再放垫被然后又是床单盖在最上面。
一般在乡下大家都这么做,躺在床上会柔软些。
有钱的人家是不会在床板上放稻草的,一来是弄这个稻草不容易,二来是没有必要。
没什么是用钱解决不了的事情。
多加一床垫被不比稻草香吗?
苏秀儿又去了楼上,楼上的模样已然没有什么变化,到处都打扫的特别干净,几乎纤尘不染,可见打扫之人格外的费心费力。
阳台上面的盆栽开得正好,更加独添一抹亮色。
苏秀儿去了自己的房间,房间的一切都让人怀念。
楼下,秦远的房间已经被拿走了床垫和被子。
而她的床依然跟之前离开的一样,没有被撤走。
如果回来休息的话方便许多,若秦远回来,也正好可以睡她床上。
没过多久,只见秦父秦母从外面回来,他们扛着锄头,手里提着沾了不少黄泥巴的木桶。
两人往院子一看,只见院子的门是开着的,又看到了小柴。
“小柴,你咋回来了?是来运酒的?”
秦父问道,将扛在肩上的锄头拿下来,放在了一旁。
打了点水将手上的泥巴洗掉。
如果小柴是回来运酒,那应该去酿酒厂才对,怎么来这里?
“秦叔秦婶,我是和姐姐一块回来的。”
小柴非常有礼貌的道,朝着秦父秦母微微点了点头。
他很喜欢秦家人,因为秦家人善良淳朴。
从黑风山下来,他一直都在秀儿姐姐的身边,跟着林深干活。
在这里干活是有工钱可以拿的,秀儿姐姐不会让他白白干。
每次的付出都有收获。
而且在锦绣酒庄他过得也很快乐,自从爹和大哥走了之后,他很久都没有这么开心了。
锦绣酒庄就像是他的家一样。
“爹,娘,我带小哭包回来看你们了。”
苏秀儿从楼上下来,满脸笑容。
怀里的小哭包看到爷爷奶奶发出咯咯的傻笑。
“哎呦,乖孙子诶。”
秦母看到小哭包的时候,整颗心都要化掉,这孩子太可爱了。
从苏秀儿怀中将孩子抱过来,小小的,软软的一个小团子。
小哭包小手握拳,拳头塞在口中似乎再吃什么美味的东西一样,砸吧砸吧嘴巴。
“秀儿呀,准备在家里待几天啊?”
秦父在秦母的旁边看着小哭包,想要用手碰一碰,但又有些不敢,万一把孩子碰伤了怎么办。
小孩子太柔嫩,实在是不敢随便对待。
“三四天吧。”
在家里待长久是不行的,酒庄的生意她不能不顾。
而且她还想将酒庄开到其他地方去,最好是可以垄断葡萄酒这个行业。
秦母抱了会儿孩子,然后便准备去厨房弄饭菜。
若是以前,苏秀儿会去帮忙,如今小哭包在怀里,她便没空出来的双手去帮忙。
因为苏秀儿的回来,秦母非常隆重的对待。
让秦父去买点新鲜猪肉回来,还杀了一只鸡,一只鸭。
饭菜非常丰富。
苏秀儿则抱着小哭包去酿酒厂看看。
不仅仅葡萄基地的场地扩大,就连酿酒厂的场地也扩大了很多。
每个月从木工坊那边订购橡木酒桶,原先的那些酒坛子基本已经被淘汰。
也因为橡木的需求量大,这价格也比一般的木材要高许多。
酒桶的价格自然也稍微涨价。
所幸的是,酒桶的价格是苏秀儿能够接受的范围。
因为酒庄的兴起,带动了一系列的经济增长,尤其是那些伐木工人,在也不用担心木材贱卖都没人要了。
“秀儿妹子,你咋回来了?”
路上遇到了两个隔壁村的妇人,她们赶紧跟苏秀儿打招呼。
苏秀儿对那两个妇人并不认识,但还是笑着点了点头,回应道:“带着孩子回来看看爷爷奶奶。”
“你们在酿酒厂做的还习惯吗?”
她将小哭包换了只手抱着,一直用一只手抱着未免会有点累。
两个妇人眉开眼笑道:“习惯,习惯,当然习惯了,能在酿酒厂干活,我们高兴都来不及呢,托你的福,现在大家的日子都比以前好过了。”
在她们的眼中,苏秀儿就是指引他们发家致富的大恩人。
要是没有苏秀儿,他们现在还在为生计而发愁呢,并不是每个人家里都那么有钱。
靠着那么一点薄田也仅仅只能温饱而已。
想要让自己过上好日子,还是得出门赚钱再行。
再者,乡下赚钱实在是太难,大家几乎自给自足,也没有特别的需求。
那两个妇人准备回去吃饭。
如今葡萄已经下架,唯一要做的就是维护葡萄基地,什么施肥修葺都是非常重要的。
苏秀儿来到了酿酒厂,里面的人并不多,这个时候是饭点,多半的人已经回去做饭。
看了一眼酿酒厂后,苏秀儿便又去了葡萄基地。
“秀儿妹子,你咋回来了呢?”
阿琴嫂扛着锄头往这边走来,一眼就看到苏秀儿,眼底满是热切之色。
“回来看看爹娘,阿琴嫂你还好吗?”
苏秀儿关切的问道。
只见阿琴嫂点点头,将锄头放下来,道:“好,都好着呢,今年绝对是这么多年最好的一年。”
“哦?”
苏秀儿见阿琴嫂满脸笑容,眼中是对未来的希望,只要有希望,未来的日子就不会难走。
大家赚钱,虽然赚的不算特别多,但足够让自己家的条件更好。
如今的刘家村已经是远近闻名比较富裕的村子。
因为刘家村有一个酿酒厂和一个葡萄基地,这成为刘家村经济的主要来源。
“大家都新修了房子,而且之前你推行的那些初代杂交水稻产很好,大家都不用担心加了粮税没有饭吃,咱们现在就算交了粮税,还有多余的剩下呢。”
阿琴嫂特别听信苏秀儿而说的,几乎将家里的普通水稻都换成了杂交水稻。
这种水稻特别抗旱,抗洪,而且一年可以种两季,如今他们已经种下了晚一季的杂交水稻。
相信晚一季的杂交水稻产量也非常不错。
“还有剩下的吗?”
苏秀儿也有些意外,这还是早一季杂交水稻,还有晚一季的杂交水稻没算上。
到时候家家户户也算是有余粮,再也不会有人饿肚子。
想到这里,苏秀儿还挺欣慰的。
“是啊,我家就剩下几百斤,剩下的这些我打算储存起来,万一闹饥荒也好拿出来吃啊。”
因为经历过那种饥荒的年代,老百姓们都有存粮食的习惯,只是为了不会被饿死。
几乎家家户户都大丰收。
苏秀儿点点头,百姓们都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这是一件好事。
“不过有些人没去种杂交水稻,加上今年的天气并不是特别好,那些人家的产量都特别稀少,这粮税一交估计就没有什么存粮了。”
阿琴嫂感慨道。
“还有人不种杂交水稻吗?”
苏秀儿以为大家都种了的,毕竟她去了好几个村子宣传,那些人都表示会去中杂交水稻。
但还是有那么一部分人不相信苏秀儿说的话,依然我行我素的种着原来的稻谷。
虽然普通稻谷长是长了,但是却并没有其他人家的杂交水稻长得多,而起杂交水稻都开始收成了,这普通的稻谷才刚开始成熟,想要彻底成熟起码得等大半个月。
“有,好几户呢,不过不是咱们村的人,咱们村子的人大家都种了杂交水稻,收成都挺不错,那些每种的都是附近其他村子里的人,当初还嘲笑其他人被你欺骗,现在大家都收获了,他们才知道到底谁才是笨蛋。”
阿琴嫂嫣然一笑,对这种事情出了笑笑也不能说啥。
苏秀儿若有所思是点了点头,那些不听劝告的人,她也没有什么办法。
那些人可能以为她不安好心吧。
这种人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他们自己才是这样的人。
很显然也不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跟阿琴嫂聊了一会儿,苏秀儿得知刘安生和王玉琪已经分开了。
而且王家的人曾经来刘家村找刘三娘刘三爷大闹了一场。
说什么让刘安生不要缠着王玉琪。
刘三娘自然是不喜欢听这话的,毕竟也是王玉琪自己来刘家村找刘安生的,也是王玉琪不要脸。
偏偏这王家觉得是刘安生错误,是刘安生甜言蜜语哄骗了王玉琪。
总之,两家闹得很凶,差点就要去报官。
最后还是王玉琪出面,让王家人不要追究。
这事情本来就不是刘万安生的错。
说到底,王玉琪还是喜欢刘安生的。
只是王家父母嫌弃刘安生的身份和家世,所以不让两人在一起。
喜欢田园锦绣:硬汉夫君暖又甜请大家收藏:田园锦绣:硬汉夫君暖又甜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