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些这些才子都跟展东风关系都好了,乔宝莹和苏辰也不必担心他不能融入平江府的才子圈子。
    乔宝莹叫邬总管将这些官员的礼物都登记在册,待收齐了这些官员的礼物后,待人都回去了,事后马上加加减减的又回了礼送入地方官员的府中,如此也不算贿赂,要是以前几任知州,那当然是收了就收了的。
    黎氏在一旁看着,直砸舌,待乔宝莹将这些事一一处理好后,黎氏又忍不住说了,她说在十里坡的时候,总有慕名前来看她的富绅和才子,他们送的礼她都一一收下了。
    还有村里头的村民也是,时不时又来送些吃的,如今因为苏辰的官越做越大,黎氏在乡里挺受欢迎的,连着苏家族长逢年过节都要带着苏家的子孙辈过来看她。
    可是到了平江府,她却发现这些官员只认她的这个儿媳妇,而这个儿媳妇吧又不会理财,将人家送的东西还往外推的,就算有钱也不能这么折腾,谁还在乎钱多的。
    乔宝莹对黎氏解释了一下,苏辰是个清官,不想与这些地方官员不清不楚的,何况他们来的并不久,有不久事务得改动,将来必定是要得罪人的,所以这礼收不得。
    黎氏听了没说什么,面色有些不好看,于是她自个儿回小院去了。
    乔三和乔六站在妹妹身边,都是佩服她应付的得心应手。
    在这一点上乔三是一直呆在李家大户里,自夫人走了后中,府中事务都是她在打理,夫人生了重病后,就教她怎么与这些大世家打交道,自然懂得个中道理。
    这会儿看到乔宝莹的处理做风,很是认同,乔六虽然不懂这么多,但她向来是一个不喜欢占人家便宜的性子,这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既然处不好,更不必占了人家这一点便宜。
    没有黎氏在身边,三姐妹气氛也好了,自上次黎氏生了大气,苏辰陪着她吃了晚饭之后,黎氏倒是没有再提起乔宝莹为何没有生下孩子的事来,而乔宝莹也当那天的事没有发生过。
    终于忙到大年三十过年了,乔宝莹和白九两人一起下的厨,乔三和乔六一同帮忙,几人在厨房里有说有笑的,孩子们就在厨房里跑来跑去,乔宝莹做的点心叫小家伙们端出去吃。
    苏辰却跟李原和邵南坐在一起,谈起以后的事来,邵南讲了他们在零陵郡的生意,除了酱坊和茶庄,他这几年在林源县弄了杂货店,因为里面东西很齐,生意做的非常好,转眼将整个零陵郡的县城都开了杂货铺。
    为此邵南去年想扩大生意,便找来一些想做生意却没有多少本钱的庄户,他低价批给这些庄户,他们挑着担子下乡去卖,杂货铺是什么都卖,也是每家每户都能用上必须品。
    没想他的这个想法挺不错的,很快养活了一大批挑担下乡的卖杂货的生意人,他们能吃苦,这中间的差价也能管着他一家子人了。
    而邵南便将杂货铺转了型,单卖的价格高一点,批卖的价格只在成本上加一成的利润,原本赚三成利润的,余着两成利润让给了这些走街窜巷的。
    这样一来,没想把垄断了零陵郡的杂货铺,人家知道他是苏辰的姐夫,都不敢惹他,不然普通的商人敢想法将生意做这么大,搞得别人做不下去,那还不拼命的,就像当初他们卖个东西多难,总是被人欺负。
    邵南这么一说,李原也来了兴致,说道:“那妹夫何不把生意做得更大一些,林源县的码头建大了,可以弄两艘私船,以后各地往来,过不了几年,这生意了怕是也无法估量了。”
    邵南也正有这个想法,他那日在苏州城里转悠了一圈,发现不少新奇的玩意,他真想带几牛车的回零陵郡去,在首府卖,底下小县城自然是卖不动的,若是能成,以后在各地首府都可以售卖这此新奇的玩意。
    一说到生意,听李原一席话会少走不少弯路,何况邵南没有什么可怕的,一个姐夫是个皇商,一个妹夫还是五品知州,又是成阳先生门下的弟子,就凭着这两点,也无人敢惹他了。
    说到这儿,三人又说起了平江府的粮产,以及零陵郡的一些事来。
    年夜饭,一家人坐在一起,长长的桌子,乔宝莹看着他们,感觉上一世的事就像一个梦似的,而这一世的事,她却是如此的真实,也挺让她留恋。
    一家人吃了个开心的年夜饭后,下人收拾了桌子,又移步去小楼外的湖边放炮竹,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乔宝莹却偎在苏辰身边,那边也是夫妻两人坐在一起儿。
    黎氏见状,便叫白九扶着她回去了,老人家熬不得夜。
    而乔宝莹几人却是事先说好的,今晚一起守夜。
    虽说是守夜,到最后乔宝莹在苏辰的怀中睡着了,不知什么时候回到了暖屋里,三个男人谈事,苏辰便将乔宝莹抱回内室。
    而乔三和乔六早已经带着孩子回去睡觉。
    第二日乔宝莹醒来,摸了摸床边沿,是凉馊馊的,看来苏辰是一夜没有回来睡觉呢。
    乔宝莹梳洗好出门,正好遇上乔三和乔六结伴过来,三人都没有找到各自的夫君,这倒是奇了。
    三人寻到暖房,推门一看,只见屋里酒气熏天的,三个大男人就这样醉倒在室内,睡得正香。
    这睡在地有湿气,虽然暖房很暖和,倒也不会感冒。
    各自派下人将人扶起回房休息。
    初一的晌午饭,喜姑带着黎三和陈意一同来的,这一下人更多了,吃饭还是一张长条的桌子,大家都不分开,也方便吃吃喝喝的好讲话。
    黎氏不怎么多话,乔宝莹对她还是挺尊重的,亲自做的饭菜特意为黎氏准备的,不是很油腻,味道也好,还很清淡爽口。
    黎氏就是觉得他们这样吃吃喝喝真浪费,这得费多少银子去。
    转眼到了十五,元宵节苏州城很热闹,一家人全部出门去玩游,三孩子猜灯谜,结果赢回来几盏漂亮的灯笼,小媚儿聪明,又出一把风头。
    繁华的苏州城里这一日怕是所有人都上街了,街头很拥挤,他们玩了一会儿便寻了一处地方坐下,又是吃吃喝喝的,黎氏脸色可不好。
    过了十五,李原就要回去了,他坐在桌前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先前也跟苏辰说过的,乔三也同意,她正想在平江府多留几日,回了燕北,李原又四处奔走的,倒不如留在平江府来得惬意。
    而乔六一听大姐要留下来玩半年,她立即动容,想起小媚儿,她也舍不得,何况还有姐妹都在,于是看向邵南,邵南看她那模样就知道她的意思,于是笑了笑,低声说道:“你带着孩子留下,正好我这一趟拉一批货回去,若是零陵郡好卖,我不会往返苏州城,到时你玩够了,再跟着我一同回去就是。”
    乔六点头。
    乔宝莹高兴了,至少暂时不用面对离别之苦。
    十五过后,李原运走了大批粮食,谁也不知道这粮食的来路,都以为是李原买下的,遂不知是苏辰弄到手的,真去运的那一批大的,便是三十那一晚,从初一到十五,都每日发船去往外地,李原运走的只是一小部分,也是为了遮人耳目的。
    李原走后,便是邵南,他买下了二十辆牛车的物资要拉回去,这一趟走陆路,为些乔宝莹给他在苏州城里找了镖局的人,苏辰还安排了两名暗卫跟着邵南,保护他的安危。
    送走了男人们,乔三和乔六似乎心情也受到了影响,尤其是乔三,再与李原见面,得半年后了。以前他就在外地奔走,乔三一直在燕北李府等着,这种日子怕是要等到小欣然接管了家业为止。
    黎氏没有跟着邵南回去,先前苏辰开了口的,她怕是也想要留下。
    其实只要她不要闹,乔宝莹还是能容忍的,不过是加多一双筷子,平素里她忙来忙去的,也必天天守在黎氏身边。
    喜姑却陪着黎三跟着了陈意,陈意在府外置了个小家,乔宝莹留不住,只好同意他们出去住。
    院子里一下子清静了,每日只有姐妹三人在一起,乔宝莹却看看紫金楼和九九楼的折子,关注着燕北的战事,与关外越王的消息。
    而苏辰寻的地方找好了,为此乔宝莹得跟苏辰在那儿住上一段时间,带着他们两人的人在那儿研究,按着手扎上的配方,乔宝莹配出了火雷,就是一炸就起火的,这玩意里加了石油,而她与苏辰翻山越岭的寻到了这东西。
    加了这个后,她做了喷火枪,火雷,火炮,这些威力都很大,喷火枪就近攻击,那瞬间能将人燃没了,只要沾了火很难灭,就算功夫高强的都防不胜防。
    制作出这些后,苏辰面色疑重起来,他不曾想到过,这世上还当真有这样的厉害的武器,莹儿称他们为冷兵器时代还当真不假。
    这样的武器要是被人知道,魏国将有大乱,先前他还不能想象会有这么厉害的武器来,在他的意识里想都想不到的。
    接下来是隐密的制作了,他们要做一批武器,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接着再弄一批武器运去原氏部落威胁一下,让完颜文宇知道他们的厉害,如此便不敢真的攻击中原,只能求和,各自承认各自的存在。
    在这边山里呆了一个月,没把乔宝莹急死,原本说好要陪着乔三和乔六的,结果给耽搁了。
    将技术传给了苏辰,手扎也给苏扎译了过来,乔宝莹便先赶回城里。
    乔三和乔六看着还是这么瘦弱的妹妹,又恨不能将她的身子赶紧补回来,专挑好吃的让白九弄,天天逼着乔宝莹多吃一点。
    然而还是没有用,他们都要无计可施了。
    很快到了莫金和白九成亲的日子,苏辰和赵牧都赶了回来,在府内拔出一处院子,张灯结彩,做两人的新房。
    以后白九嫁给了莫金,还会跟在乔宝莹的身边。
    请了几个熟悉的人去了莫金的院子闹了闹,莫金与白九正式成婚。
    莫情来的时候带来了孩子,赵老夫人带着两媳妇回京去了,终于没有把莫情母子两人带走。
    这一下赵牧和莫情都放心了。
    莫金成家后果然不同了,每日回来的都早了些,因为莫金吃得多,以后莫金的吃食自然由白九弄的,乔宝莹教给她一些方法,比如做饭团,比如做肉夹馒,反正最能填肚子的,吃起来也方便的,还能在各饮食上平衡控制的,若只是炒菜的话,白九怕是要累死。
    莫金吃饭向来论桶吃,炒几碗菜自是不够吃的。
    三月桃花开,又是一年出门踏青的好日子,便有不少贵夫人给乔宝莹请帖了,乔宝莹看着桌上这么多的请帖,无奈的看着乔三和乔六,“自从巩家的人投靠了苏辰之后,这些人就开始巴结过来了,应付这些事简直是疲惫。”
    黎氏一听却摇头,“有些事就该要应付的,人家结接我儿子,那就结交好了,这样的话,我儿子也好跟他们打交道。”
    乔宝莹想要解释一下,黎氏却从中抽出一张请帖,说道:“先从这张请帖开始吧,去明阳寺赏花踏青,不错,而且还是平江府所有权贵的夫人聚集在一起,这个不错了。”
    乔宝莹见状,拿起请帖一看,倒不是什么宴席之类的,却是古池先生的夫人韦氏的帖子,可能是这些才子初入学,有不少权贵问起那学院的名额,这韦氏怕是烦了,所以才召集一次去踏青赏花之行,解了这些权贵们的疑惑。
    韦氏的帖子她自然得去的,于是决定去了,黎氏一听能跟这些权贵夫人打交道,立即来了兴致,当天还交代乔宝莹找裁缝给她做几身新衣裳。
    行却过年的那会儿做过好几套了,乔宝莹在一这些小事上向来不怎么过问,直接叫邬总管带着裁缝去黎氏的院子里听她自己的意见。
    她却要想一想这一次踏青之行的事,毕竟她家小弟子展东风是额外的名额入了学院,到时怕是会有人问起,她得想好怎么答。
    同时去踏青自然还会在山里头弄吃的,她带着乔三和乔六一同前去,要不在那儿来一次野餐好了,反正野餐垫都野外的帐篷都有,她只要弄些吃点成。
    好在白九学了她的手艺后,可以帮着她做不少事情来。
    乔宝莹将所有事情安排好,邬总管却带着两个裁缝来到了主院,这两个裁缝似乎有些苦恼,将黎氏对他们说的要求说了,他们觉得老夫人年纪大了,再说是出门踏青,所以在颜色上要庄重一点,虽然两人说得很隐讳,但乔宝莹还是听到了他们的言外之意,黎氏代表是的苏辰的母亲,虽没有诰命在身,但也不能失礼。
    乔宝莹叫邬总管将她婆母的要求拿来一看,看完后,她差一点笑出声来,好在忍住了。看来她婆母对这一次能公开亮相很看重,连衣裳的要求都这么的奇特,颜色太过鲜,怕是她穿都觉得太显眼了一点。
    这两裁缝还是挺负责的,至少没有被黎氏吓住,不管什么都将衣裳做出来,至少还来问问她。
    乔宝莹想了想,说道:“材质选古钱福寿三多纹和云纹,颜色选降色、檀色、绾色、黎色,按着平江府贵夫人穿的款式各种颜色做一套,我婆母年纪并不是很老,你们可以适当的选款式年轻一点的,四十岁左右的妇人穿的,同时她略胖,你们裁剪好一些,最好能扬长避短。”
    那两位裁缝听了微微一愣,毕竟黎氏瞧着不像四十岁的妇人,也不敢再多问,匆匆离去了。
    乔宝莹又吩咐邬总管帮她寻一样东西,很快邬总管退下了。
    两日后衣裳便赶制了出来,乔宝莹将衣裳给了苏辰,苏辰正好从那研制基地回来,风尘仆仆的。
    她叫苏辰把衣裳给婆母送去,她擅自改了婆母的颜色,这会儿怕是生着她的气了,所以只好让苏辰代劳了,这样的话,婆母一个高兴就不生气了呢。
    苏辰去了后,含笑回来了,说他母亲并没有生气,很高兴的。
    这一下乔宝莹放心了,正好邬总管找来了她要的东西,她在屋里调制好,端着盘子往黎氏的院子去。
    黎氏穿着一身黎色的新款衣裳,穿在身上人似乎瘦了一圈都显得苗条了,而且款式极其好看,随着衣裳送来,还有儿子给她送的首饰,看到这一些金首饰,她就脸红心跳的,这些首饰她以后都得带着。
    下人似夫人来了,黎氏连忙要去收首饰,毕竟这东西是儿子送的,儿媳妇还不知道吧。
    乔宝莹看向来不及藏首饰的婆母,扬起唇角,事实上那些首饰都是她挑的,她就知道黎氏喜欢金饰,她这个年纪带这个倒没有什么。
    乔宝莹说要给黎氏盘发,于是带着她来到梳妆台前,将她的头发解开,然后就往她两鬓抹那发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