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发胶是她刚才调制的,其实就是一种染发剂,能将黎氏两鬓的白发染黑,她的年纪本来就只有四十七八的样子,可是因为这白发,还有脸上的皱纹才显得人很老。
    按着乔宝莹的说法,洗了头发后,黎氏看着原本白了两鬓变黑了,她高兴的摸了摸头发,连忙问她怎么弄的,会不会花了好多的银子。
    乔宝莹便将这一瓶自制的染发剂给了她,以后露出白发就染一染。
    黎氏高兴了。
    出门的那一日,乔宝莹为此还过帮黎氏精心打扮了一下,她的易容术那可是很厉害的,不过是给黎氏化了一个妆,人显得年轻了好几岁,看着就四十上下,穿上新衣,一头乌发,黎氏在镜子里照了又照,不知道有多开心,对这个媳妇更是越看越满意了。
    以前怎么觉得这媳妇处处都不讨喜,现在倒是好了,以后要是这么打扮,倒像个贵夫人了。
    黎氏看完镜中自己,转头看向乔宝莹,有些嫌弃的说道:“看你瘦的,赶紧吃胖一点,早点让我抱到孙子,穿衣出门也能像我一样,显得贵重一些。”
    乔宝莹只是笑笑,并不说话,待她婆母出去一趟就会明白的,平江府的贵夫人到底有多瘦,她算是里头最胖的。
    黎氏说完也并没有多在意,反正她今个儿开心,儿子送的金饰,媳妇看着似乎也没有生气,看来这个儿媳妇还挺大方的。
    配上金饰头面,只要黎氏不说话,还当真挺像贵妇的。
    这么一打扮出来,乔三和乔六都忍不住看向她,乔六真没有想到,以前见惯了黎氏居然也能打扮得这么端庄。
    乔宝莹今日穿的是一件妃色花草纹小袄,下裙是白玉兰花的百褶裙,身上披着一件洁白毛绒绒的斗篷,人还是看着瘦弱无骨似的。
    乔三穿的是秋香色的云纹小袄,下身白裙,乔六就更清淡一些,豆绿色的穿枝花纹小妖,下身淡红的裙子。两人都没有披斗篷。
    感觉在三姐妹当中,乔宝莹的模样就像在冬天,而其他三人就是在春季。
    黎氏穿的新衣还觉得有些热,看到儿媳妇穿这么多就又说她不好好吃饭,不好好养身子,才会这么身寒的。
    黎氏一开口,就有些唠叨,一路说到马车上,好在三姐妹坐在一辆车里,黎氏单独一辆车。
    乔宝莹入了马车后,只觉得耳朵清静了,她靠在车壁上,与两位姐姐聊着平江府贵圈里的事。
    乔三在营州是挺出名的,虽然他们对她的评价不好,说什么李原宠妾灭妻,妻子这么快就去了,多半是被两人给气的,所以平素乔三不怎么出门,除非有必要。
    一般跟在李原身边,就她这身段,与她的才艺,出入贵圈倒从不曾丢过脸,她有江南女子的温柔婉约,与北边的女子完全不同,一开始在审美上也是让不少人看不上,可是因为李原对她的宠爱,久而久之,竟有一些女子也学她的样来。
    听说最近几年,营州的官员时新纳个江南的美妾,这个习惯是上任的高官带去的,忽然就时新起来,也是发觉江南女子骨架小,人也柔弱的缘故。
    “今日倒要看看九儿所说的那些人到底有多瘦,我们是看着九儿这模样就觉得心疼,真正能为男人绵延子嗣的,身姿不能过于瘦弱了。”
    乔三这么说着,乔六也是觉得不可思议,她反正一直这个样子,不胖不瘦,这么多年了,身体也很好,很少生病。
    三姐妹说着这话的时候,前头的马车里坐着的黎氏,却还是好奇的挑开了帘子,她朝外看,看到街头来来往往的行人,他们身上的衣裳都是上等的衣料,她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衣裳,这一身衣裳的衣衫这么顺手,应该也是最好的衣料吧。
    平江府果然与零陵郡不同,繁华多了,看着街头买吃点的百姓,付起银子来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吃点份量也不多,他们却并不介意,若是在这儿做生意怕是挺赚钱吧,这些人也太不会持家了些。
    黎氏一路上看到出了城门,再看两边山色,她有些疲惫,便靠着车壁睡着了。
    待马车停住,黎氏被车外的下人叫醒,她连忙起身,才发觉自己怎么躺着睡了这么久,也不知有没有把头发弄乱,还有那些金饰,可别掉了。
    她在马车内看了一眼,再摸了摸发髻,感觉是没有弄乱了,她便整了整衣裳,挑开车帘子,就见儿媳妇正站在马车外候着她,而前面却是平江府的贵夫人带着各自的女儿。
    这么多人都朝她看来,黎氏心中有些慌,再看儿媳妇那孝顺的模样,她便稳了稳神,在这些贵夫人面前她可不能丢了儿子的脸,也得让人她们知道她的身份了,免得这些人只认得知州夫人,而不知道知州府的老夫人。
    她朝乔宝莹喊去一声,“二儿媳妇,抚我下马车。”
    听到这个称呼,乔宝莹的嘴角抽了抽,她上前去相扶,可是黎氏今个儿的衣裳繁复,头上的金饰也有点重,再加上她比较胖,下来的时候一个不稳,乔宝莹这瘦弱的身子根本扶不住,差一点从马车上摔下来,好在旁边的乔六伸手一扶,将人扶稳了。
    在这么多人面前真是出丑,黎氏理了理衣裳,瞪了乔宝莹一眼,接着带着往前走去。
    那些贵夫人中有一位华丽的妇人走上前来,面上含笑,上前问道:“可是苏府的老夫人亲临?”
    黎氏被叫老夫人,一时间竟高兴的说不出话来,在十里坡的时候,他们都说她现在是老夫人了,可是真正这么叫她的没有几位,到了平江府果然不一样,人家都是世家权贵,他们开口叫她老夫人,那意义不同。
    乔宝莹见黎氏没能反应过来,她扶着黎氏在一旁解释道:“正是我婆母,过年时节来的平江府。”
    “原来是老夫人来了,今日真是有幸,老夫人年前就来了,怎么也不知会咱们一声,理该去拜访的。”
    黎氏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抢在儿媳妇前开了口,“没事,没事,以后也有的是机会,反正我会一直留在平江府不回去了。”
    那人一听,愣了愣,接着笑了。
    这人正是连卫中的妻子卫氏,听到黎氏一开口,心里就鄙夷起来,果然消息没有错,这是苏大人留在老家的母亲,没有什么教养,也不懂得应酬,先前看着苏大人和他的夫人乔氏,两人还显得挺有那么一回事的,这会儿打回原形了。
    就在卫氏故意上前热络的时候,韦氏在一众贵夫人中间出来,看到乔宝莹,朝她点了点头,接着上前引着乔宝莹几人往前走去,卫氏只好退开。
    几人走在最前头,后头跟着平江府的各位贵夫人和贵女。
    韦氏看向黎氏,一脸温婉的问道:“老夫人来平江府还呆着习惯吧?苏大人公务繁忙,老夫人若是觉得无聊,倒是可以来古府聚聚。”
    黎氏将韦氏上下打量一眼,觉得这位贵夫人与先前的那位不同,人穿着仆素,姿态端庄,说话也是细声细语,不紧不慢,听着就很让人舒服的,就是不知道这人是什么地位,古家又是什么人?
    黎氏点了点头,“反正我在平江府不走了,以后有的是机会的。”
    韦氏点头。
    黎氏乘着这空端,悄声问身边的儿媳妇,问起韦氏是什么身份,乔宝莹便将韦氏的身份说了,正是这次踏青赏花的主使人,是书香世家的贵夫人,没有多说古家的官位与地位。
    但黎氏却发现这韦氏与他们走在最前头,后头跟着一群夫人,那么说这位韦氏的身份是能与她儿子齐平的了,看来此人得巴结巴结,指不定将来对她儿子有帮助。
    一行人往明阳寺山顶走,这些贵夫人个个身姿轻盈,平素虽不怎么爬山,却至少走路的时候没有像黎氏这样气喘嘘嘘的。
    黎氏这衣裳太过繁复与贵气,搞得她走路要百般注意,还得时时留意头上的发簪不要掉了,那可都是钱,最值钱的东西都带上了。
    她走几步就要朝左右地上看去一眼,一开头乔宝莹还没有注意她,后来注意到了,却发现所有的贵夫人都时不时看着她的婆母。
    卫氏再也忍不住,试探的问道:“老夫人这是丢了东西?”
    黎氏被人一说,连忙摇头,“没……没有。”
    卫氏不好再问,却与身边的贵夫人说了一句话后掩嘴笑了起来。黎氏感觉对方正在笑她,她不由的朝后头看去一眼。
    爬到半山腰的时候,黎氏扶着树杆站着,手叉着腰,心里很郁闷。
    那些贵夫人却是拿着帕子轻轻地按了按额头两侧,个个站姿端庄,就没有谁像黎氏这样的。
    乔宝莹来到黎氏身边,正要问她好不好,黎氏却说道:“这几年我都不下地干活了,没想到这身子废了,以前在十里坡,我一口气翻一座山都不带气喘的。”
    以前黎氏是挺瘦的,但那时生活不好,能吃顿饱的就不错了,怎么胖的起来,现在他们的生活好了,黎氏胖一点也很正常。
    乔宝莹却劝道:“没事,婆母先休息吧,咱们走慢一点也没事。”
    黎氏朝那边的几位总是看着她笑的贵夫人看去一眼,对着乔宝莹小声说道:“这些人怎么都这么的瘦,瘦的风都吹走了,有什么好高兴的,还是咱们零陵郡好,儿媳妇都挑胖的娶。”
    黎氏朝乔宝莹上下看一眼,又露出那种郁闷的表情,“听我的,二儿媳妇不能再瘦下去了,赶紧养胖了好生孩子。”
    乔宝莹最不喜欢听到生孩子,养胖之类的话,她听得耳朵都要起茧了,可是黎氏的脾气她也知道,要是这个时候反驳她,她指不定露出本性,闹得人尽皆知。
    接着再朝山顶走,韦氏故意走慢了些,完全是为了配合黎氏的速度。
    终于到山顶了,真已经是晌午时分,该吃饭了。
    这些贵夫人出门踏青,果然与那些才子不同,身边的下人早已经将八仙桌摆好,吃食端上来,每张桌子上摆得满满当当的食物,各家都提了一些,轮到乔宝莹打开食盒的时候,黎氏却有些苦闷的看着她,小声说道:“我怎么说来着,叫你多准备一些肉食,你非不听,你看看人家准备的多丰富,咱们的准备你还是别拿出来了,出丑。”
    乔宝莹没有理会黎氏,反正她除了嘴巴子不好,也不能耐她何。
    当乔宝莹把吃点送上桌时,卫氏就看了过来,盯着她的吃食,很惊奇的说道:“听说苏大人向来节俭,家里下人少,知州夫人还会亲自下厨做饭的,那这一次的点心不会是知州夫人亲手做的吧?”
    乔宝莹倒是大方的点头,“正是我亲手做的,其实下人少也有下人少的好处,这样府中清静,而我平素也喜欢下厨,并不需要请厨工。”
    卫氏听到这话,跟着却是掩嘴一笑,说道:“果然苏大人就是与咱们平江府的不同,不愧是京城来的。”
    这是要提苏辰被贬官的事么?乔宝莹目光淡淡地朝卫氏看去一眼,接了她的话,“的确是有些不同,我和苏辰向来偏食辣,味重,可能是在巴蜀时养成的习惯,京城里的食物也挺味美的,却还是让我们忘记不了在巴蜀的时候。”
    卫氏一听,心里觉得好笑,还有人上杆子给她羞辱的,还敢说出巴蜀的事,京城里百般好,她却说京城里的味道不及巴蜀,明明被贬了官,所以才故意这么说的吧。
    “我却不这么认为,京城里多繁华,天子脚下,连百姓的教化都好,举国上下最好的都往京城里送,京城自是最好的。”
    卫氏说完,有些嘲讽的看着乔宝莹,乔宝莹却是头也不抬的说道:“那是因为你不曾去过京城,有此想法也不为过。”
    乔宝莹一句话说得卫氏脸都红了,她的确是没有去过京城。其她的贵夫人都掩嘴笑了起来,在场的除了韦氏跟着古池先生从京城回乡,其她的都不曾去过,所以说人家苏大人虽然被贬为五品知州,但人家曾经也做到了丞相之位,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
    乔宝莹顶回去很精彩,乔三和乔六都佩服不已,黎氏却有些不高兴了,见儿媳妇坐了下来,靠近她责备道:“我儿在平江府以后还得行事,你倒好,乘一时口舌之快,都不给我儿子想想后果。”
    乔宝莹郁闷的看着黎氏,她不好向她解释什么,权当她的话左耳进右耳出吧。
    见儿媳妇不理她,黎氏轻咳了一声,率先与卫氏说话,“瞧着你们带来的吃食看起来很不错,味道一定很好,呆会定要好好尝尝。”
    卫氏一听冷笑一声,“我们虽然不曾去过京城,但平素里从来不曾自己下厨,也不必亲力亲为,这点吃食也算不得什么,平素都吃腻了。”
    黎氏听着人家怕是生气了,果然是儿媳妇坏了事,她和顺的笑了笑。
    从城里赶着出来,黎氏早晨太过高兴,所以早餐吃得并不多,爬了一座山后她是饿的慌了。
    吃起来的时候,只见这些贵夫人端庄的坐着,身边的丫鬟服侍着主子,小口小口的吃了几口,便有人放下了筷子。
    黎氏看着眼前的正是她儿媳妇带来的吃食,太过素了点,她可是要吃肉,可是这么多人面前她不方便起身,又不像在十里坡,村民都让着她,顶好的摆在她面前,不管她高不高兴,个个都是一脸的笑容。
    可是眼前这些人可不给她面子,她也知道不能像在十里坡那样,于是她朝乔宝莹看去,却见儿媳妇早已经放下筷子了,黎氏感觉自己才开始吃,这一个两个的怎么就都不吃了。
    黎氏朝儿媳妇使了眼色,乔宝莹反应过来,正在叫白九上前夹菜,黎氏却指着一盘子酱子肘说道:“那个。”
    突兀的一句话虽然声小,还是被她们听到,皆纷纷朝黎氏看来,卫氏似乎来了兴致,叫下人将整盘酱子肘送到她的面前,黎氏高兴了。
    肘子味道简直太好了,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都不用她功费嚼动。
    在黎氏吃得欢快的时候,卫氏却道:“咱们知州夫人亲自做的藕尖,还有这道叫不出名字的菜点,咱们也不能浪费了夫人的一番美意,是不是。”
    卫氏朝下人使了眼色,很快将乔宝莹准备的几道菜点全部端了过去,便把那边的大鱼大肉故意端到了黎氏的面前。
    卫氏一边吃一边点评,说什么藕尖是新鲜,味道也独特,不过城东有一家转做藕片藕尖的商人还要正宗一些。
    卫氏说这话的时候,其他人是不敢搭话的。
    乔宝莹却是但笑不语,眼神在几位贵夫人脸上一一看过,最后落到卫氏的身上,说道:“卫夫人果然个中高手,想必手艺也是不错的吧,吃到美食还能点评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