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氏一听,笑道:“哦,吃我倒是会,下厨却是不曾,从小家里爹娘就不让我沾过油盐,都说这些都是下人做的事,现在看到夫人,我却是不这么认为了。”
    乔宝莹笑了笑,“人生四欲,其三便是食欲,因美食而起的贪欲称之为食欲。咱们身为地方父母官员的嫡妻主母,不能只管自己的奢华,而不能不顾百姓的生死,若不沾油盐,岂知油盐贵,我们有食欲,避无可避,可是为了满足我们食欲的这些下人,他们呆在厨房里做最美味吃食呈给主子,这是一件无比高尚的事,因为他们带着景仰之心。”
    “同理,今日咱们聚集在一起,按理我身为知州夫人完全没有必要给各位做吃点,但我敬重你们,把你们当成我的朋友,带着一颗景仰之心做美食给我的朋友们吃,卫夫人却觉得这是低贱之事,既是低贱之事,卫夫人就不该吃,因为这些食物经过他们的手,也已经不配入卫夫人的口,依着卫夫人的身份,就该吃天上的云彩,云彩纯洁高尚的,也不曾被人污染,又不曾经过低贱之人的手。”
    乔宝莹说完,在座的几人都愣住,有人抬头看天,接着忍不住笑了起来,韦氏却是极不客气的扑哧一声,掩着嘴笑了好一会才停住,然后说道:“卫夫人若是只吃云彩,那岂不是成仙了。”
    乔宝莹接了韦氏的话,“正是此意,卫夫人的思想已经不是我等的高度,就该比咱们觉悟更高,理应成仙。”
    韦氏却是摇头,“我只知道羽化成仙,或者得道成仙,再不济就是死后成仙,不知道卫夫人属于哪一种?”
    桌前的人全部反应过来,皆哈哈大笑起来,卫氏气得甩了筷子,猛的起身,若不是身边的嬷嬷在她耳边说了几句,她怕就此下山去了。
    韦氏也不想把人逼急了,于是劝道:“卫夫人一向大量,今个儿怎么还生气了,呆会餐后,咱们再谈谈那学院的事。”
    说到这事儿,卫氏也反应过来,借机坐下了。
    不过是几人打了个嘴仗,没想到端到黎氏面前的吃食全部被吃完了,还打了个饱嗝,几人听到,皆纷纷皱起眉头。
    黎氏抹了一把嘴,感觉今日吃得挺过瘾的,所以先前她就劝过儿媳妇,怎么带的这么素,还是这些吃点好吃。
    下人撤了桌子,白九早已经带着下人将野餐垫铺好,乔宝莹招呼着他们进入野餐垫,进入脱鞋,来到中间是各人一席,一张矮几一张团席,全部都跪坐下来。
    乔宝莹三姐妹的桌子挨在一起,乔六小声说道:“这些贵夫吃的真少,就是爱打嘴仗。”
    乔宝莹点头,“我早已经习惯了。”
    乔三最懂她的苦处,伸手握了握她的手。
    黎氏在三姐妹的上首,她毕竟是苏府老夫人,几人说话前都会先与她寒暄两句的。
    韦氏终于说到正题上了,她今日召集这些夫人们来踏青赏花,就是为了先前入学院的才子,二十个名额,其中在场的贵夫人有不少子弟考进去了,而没有考进去的,多是被寒门子弟给夺了排位,她们有些不甘心。
    贵圈里的人就是爱比较,以前对学院是不屑一顾,自从刘无好入官为提学后,立即来了一个大反转,个个皆以子弟能入府学为荣,这比自家府前才子入门还要更加让人看重。
    连卫中的儿子没有抢到名额,他与卫氏四处打听,都是寻路无门,古池先生向来严谨,最讨厌他们这些歪名门邪道的,这会儿是寻路无门,夫妻两将气出在了古池先生身上,可是又对付不了他们,便想着劝其他能入学院的官员不要将子弟送入府学。
    谁知开课后,他们原本答应的好好的,结是开学那日却是一个也不曾少,没把连卫中给气死。
    韦氏一开口,卫氏便反驳了出来,“这不公平,既然有这么大的决定,是不是该早点通知我们,也好有个准备,再说先生是以什么方式考核这些才子的?若论功名,都是举人以上的功名。”
    “我瞧着里头还有秀才郎。”
    卫氏说这话的时候,看向了乔宝莹,乔宝莹立即反应了过来,这是说她家的展东风么?苏辰的开门弟子虽是个秀才,可人家年纪小,而且人家有才,学识上虽不及这些中了举子的才子,但假以时日,他完全可以令这些人另眼相看。
    可是卫氏却抓住这一点不放。
    韦氏有些为难,古池先生最担心的就是这些人说展东风的事。
    乔宝莹见韦氏面色不好看,于是接了话,“卫夫人,有一事你怕是不知道,我夫君是建府学的引头人,也代表着府衙的意思,他在学院里有挂职,平素也会去学院指点学生,而展东风是他的徒弟,自然能入学院。”
    卫氏一听,冷哼了一声,倒是没有再顶撞乔宝莹的话。
    卫氏不敢开口了,其他的人也不好开口,生怕得罪了古池先生,连着以后都入不了学院,何况知州夫人也在的。
    韦氏见没有人开口,松了口气,接着将夫君交待给她的消息一并说了,学院每隔两年会招收一批子弟,府学规定,这些入学的才子都将拜入古池先生门下,而在位的知州有指点才子学识之职,平素也得抽时间去授课。
    待下一次殿试过后,将会从中提拔一些才子为教授,慢慢拓展,直到学院的学子都招满为止。
    韦氏的话说出来后,底下的贵夫人都窃窃私语起来。
    乔宝莹朝白九看去一眼,她刚才在旁边泡的茶,这会儿叫几位下人给各位夫人送上。
    卫氏朝白九看了一眼,有些不屑,寒门出身,连做个饭都要亲自动手,还学他们的样喝茶,怕是下等的茶叶无法入口的。
    其她的夫人却端着杯子饮了一口,有人惊叹道:“这茶香在平江府怎么没有,入口即香,香味清新,这是雨前茶,可是这季节,不对啊?为何我却尝到了新茶的味道。”
    乔宝莹及时的解释道:“岭南来的第一批茶,今年新入的,往年我多是喝闽中的。”
    乔宝莹的话却让所有人都看向了她,她不是农女出身么?还有苏大人不是寒门出身么?怎么对茶叶如此熟悉,还有刚才那话里头是什么意思?岭南的新茶,往年喝的是闽中的,那他们的银子哪来的?
    “各位要是喜欢,随后我叫人给各位府上送去一些,自家种的茶,掌事的每年送来都是吃不完的,陈茶又不喜欢,之后都给下人喝了。”
    乔宝莹的话再次令所有人震惊,好半晌,卫氏哈哈大笑起来,看向乔宝莹说道:“知州夫人真逗,这雨前茶你给下人们喝?做你府上的下人也太好了。”
    然而卫氏笑完,其他的贵夫人却并没有人接话,乔宝莹也是含笑看着她,并不反驳她。
    卫氏端起茶细细品了一口,心中微惊。
    韦氏尝了尝后,说道:“那敢情好了,知州夫人慷慨,我也跟着享了口福。”
    乔宝莹朝白九看去一眼,很快白九给各位夫人的桌前送上一袋茶叶来。有人立即拿起来细细闻了闻,味道果然跟她们喝的一样,看来知州夫人说的不假,所以苏大人其实很富有?
    乔宝莹接着说道:“其实我平素都不太管这茶叶的赚数,毕竟这茶叶的生意是我无意间做起来的,我平素——”
    没想黎氏这个时候开了口,“我儿媳妇开酱坊,到处都有,酱铺子也有不少,乔氏酱铺就是其中之一产业,在我们零陵郡,上到高官,下到走商,都喜欢买乔氏酱铺里的酱汁。”
    黎氏总算能搭上话了,在这一点上她觉得这个儿媳妇很有能耐,当然她借着她儿子的官势,这当中也多亏了她的儿子有能耐。
    在场的贵夫人听后,全部都不说话了。
    乔宝莹和黎氏的这一番话要是放在京城里的贵夫人面前一说,只会遭来白眼,行商是多么低贱的事,她们要比的是谁的官大。
    而到了平江府却不是这样的,这些人虽是官夫人,可是他们都是地方世家之后,家中底蕴丰厚,都有行商,完全不靠着那点官员的俸禄,平素吃穿住行也是极为讲究的。
    久而久之,他们不比官阶,却比的是哪家更加奢华,哪家更加富有,乔宝莹今日忽然说了这些事来,他们有些接受无能,他们夫妻两人一直在他们的心目中是寒门,哪有那么多的银子去。
    “不知各位夫人刚才吃了我做的饭菜,可有尝到味道有些不同?”
    其中几位品尝了的,立即点头。
    乔宝莹接着说道:“那是我新研制出来的酱汁,味道略甜,外头世面上还不曾有。”
    很快白九又给几人送上了新制的酱汁,乔宝莹顺势说道:“此酱适合凉拌小食,也无须再加别的调料,味道就够了。”
    说到这儿,大家也相信乔氏所说的话怕是真的,其实他们得到这些消息后,只要回去查一查,便什么都知道了,只是忽然的反转令这些人有些不舒服。
    以前还感觉比别人优越,如今看来,若真如她所说的,人家比他们优越才是,难怪苏大人来了平江府后油盐不进,两袖清风,对他们这点小恩小惠,根本就看不上眼。
    原本是为了学院的事而来,没想来了后话题全部都变了,大家也不提学院的事了,因为提了也没有用,人家古池先生也是油盐不进,不过是解了口郁气。
    眼下乔宝莹叫下人送上插食,很快他们吃吃喝喝的,反而二三人一伙的聊起天。
    乔宝莹见黎氏又在吃东西,她便拉着乔三和乔六走去了后山腰。
    这儿路有点险,所以没有人过来,三人在石板上坐下,乔宝莹说道:“我都没有带两位姐姐出来游玩一下,今日又跟着这么多的人出来,也不能顾及你们,真是抱歉。”
    乔三和乔六岂会计较这些,乔三却是与乔宝莹说起刚才那些贵夫人的事来,问过了各位夫人家里的官阶,乔三撇了撇嘴,“官阶都不高,不及燕北。”
    “在燕北,像赵牧这样的人物便有两位,还有一位是朝中来的大臣,官到三品,常年呆在燕北,有监督之意。”
    乔宝莹倒是对燕北挺有兴趣的,以前邬总管便跟她说过李原的身份,应该是皇室的成员,只是皇家的事很复杂,三两句话解释不清楚,但李原一家一直留在燕北,不管多富都不曾离开,如此看来,怕是还有特殊意义的。
    听了乔三说起燕北的事后,乔宝莹觉得李原虽为皇商,但在燕北的身份却是不低,连那位三品大员都与李原结交,家里有喜事,乔三都会跟着一同过去的。
    这边三姐妹谈着各自的生活,那边各位贵夫人却聊得开心,黎氏吃得肚子圆滚滚的后,终于停了手,就见白九在旁边服侍着她,送上了湿布,她抹了抹嘴,擦了擦手,接着朝场中看去,没有一个说上话的。
    而主座上的韦氏母女也不在,不然她还能跟这位性子极好书香门第的夫人说说话儿。
    黎氏起身,白九跟在她的身后,这都是夫人安排的,白九向来严谨,应下的事就很认真。
    两人一前一后朝小道上走,黎氏一边走一边摸了摸肚子,今日吃得多了些,没想到儿媳妇后头准备的那些吃点味道这么好的,只是为何吃过饭还要再吃,真搞不懂这规矩。
    黎氏走了一段路程,就听到拐弯处传来声音,她脚步一顿,疑惑的朝那边看去,看到一片衣角,她再往前走了两步,就看到了站着说话的两人。
    其中那人不正是先前温婉的韦氏么?而站在韦氏身边的少女正是韦氏一直带在身边的女儿了,瞧着十四五岁的样子。
    母女两正说着话,话题说到了女儿的婚事上,今年女儿及笄,韦氏有些担心,她想让女儿在夫君的弟子里选一位定下亲事,如此也是知根知底的。
    韦氏的女儿叫古美芳,古美芳今年十五,到十月份就是她及笄,为此家里人为着她的婚事着了急。
    在平江府像她这样的姑子,早在十三四岁便将婚事给定下来,到了及笄后就直接成婚了,像她这样晚还没有定亲的却是少数,也难怪她母亲担忧的。
    古美芳在路边蹲下,心事沉沉的折了一枝野花拿起细看。
    韦氏也跟着蹲下身来,再次劝道:“你爹这一次可是动真格的,最出色的那三位才子,改明个儿就入府吃顿家常便饭,到时你躲在屏风之后看一眼,你看上了谁,就告诉我一声,到时我叫你爹问问看,咱们古府门坎高,这些才子们如今是没有什么能耐,待以后他们功成名就,你也就不一样了。”
    古美芳有些不高兴,她可不想嫁给这些才子,他们以风流自居,虽然都没有娶妻,但妾室不知道有多少了,想到这儿,她就不高兴了。
    于是古美芳说道:“娘,我就想找一个像苏大人这样的男子,一心只爱着妻子,不娶平妻不纳妾,而且苏大人人中龙凤,有才之士,却没有平江府的才子那样自视清高,整日流连花坊伎坊无法自拔。”
    韦氏一听,面色大变,怒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古美芳红着脸点头,“为何不能是真的,你看看平江府的才子,哪个不是娶了妻都纳了妾,反而爹爹只有娘亲一人,对其他的女子不上心,所以平江府的才子我一个也不嫁,就算是个好的也会被带坏的。”
    说到这儿,韦氏也动容,她的夫君一直不曾纳妾,他们二老晚年得子,极为宝贝,想为女儿在弟子当中寻一门亲事,就是想着这样能将女儿女婿都留在身边,也能照顾到女儿,不让她受到委屈。
    “世家多情的男子多,深情的男子却极少,你爹和苏大人这样的,那都是异类,芳儿啊,你不能这么想的,不管找什么样的夫君,你也不能生了这样的心思,你以后是主母,岂能不希望夫君纳妾的,你爹不纳妾,并不是我阻止他的,他是一心只在学识上,无心于闺房之乐。”
    “那我也要找一个这样的,你看看苏大人年轻气盛之时也只宠爱妻子一人,像他这样的男子,就算嫁他为平妻都是幸福的。”
    “闭嘴,这样的话岂能从你一个姑子嘴中出来,以后万不可以再讲。”
    韦氏说完,立即反应过来,忙问道:“芳儿,你什么时候见过苏大人了?”
    对女儿的宠爱,韦氏那是很看重的,府中多有才子登门造访,为此韦氏将前后院分的很清楚,更不让女儿去前院的。
    然而古美芳却是摇头,“娘,你管我甚严,我哪有机会见到苏大人,我只是听下人们说的,在平江府只有苏大人是一个极为专情的男子,平素里听多了,也就记住了。”
    韦氏一听,略放下心来,看来只是小姑子的一种憧憬,并没有因此真的动心。
    这边母女俩随意说出来,那边听者却上了心。
    黎氏站了好一会,将母女两人的对话听了个全,心思也跟着活络了起来。她不动声色的转身,也没有上前与韦氏母女打招呼,就这样悄悄地离开了。
    从明阳寺山顶下来,各自都坐上了马车,这一次黎氏却将乔宝莹叫进了自己的马车,乔宝莹虽是不情愿,可是当着这么多贵夫人的面,她只好听话的与婆母坐在了一起。
    马车一路朝前,在官道上各自的车队有了一定的距离,这会儿黎氏方问道:“那韦氏母女到底是哪位官员的女眷?”
    忽然问起韦氏母女,乔宝莹觉得她这个婆母有些奇怪,但想到这一路上怕也只有她们母女两才跟婆母搭上话,因此而感兴趣的吧。
    于是乔宝莹接了话,“她们是古池先生的内眷,古池先生就相当于咱们零陵郡的成阳先生,虽然名声没有成阳先生有名,在朝为官之时也不曾有成阳先生这么高的成就,但古池先生在文学上的造诣在南边的才子当中尤其出名,皇上对他也是极为看重的。”
    乔宝莹这么一比较的说出来,黎氏立即明白了,居然是这样有名的大儒的内眷。
    她满意的点头,之后倒也不再问什么,与乔宝莹坐在一起吧,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当年两人就有点不对付,现在黎氏觉得这个儿媳妇太有能耐,侍人接物,与人说话,嘴巴子也厉害,她怕自己在儿媳妇面前出丑,便也不多说。
    天快黑的时候,他们回到了苏府,傍晚那会苏辰回来了,就被黎氏给叫了去。
    黎氏叫苏辰陪着她吃晚饭,并说起今日的所见所闻,她很开心,因为儿子的名声进入这些贵圈,与贵夫人同桌吃饭,她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黎氏这么一说,苏辰也不免有些动容,他现在和小媳妇是过好了,可是爹娘却并不好,尤其是他爹失踪了,到现在才告诉他,他这几月派人四处打探,莹儿也向紫金楼和九九楼都发了消息,还动用了银子在暗市里寻找,都一无所获,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黎氏说了好一会,忽然问道:“二儿啊,你这几日可有休息?”
    苏辰想了想说道:“下次休息怕是五日后了,有半日的休息,我会晌午回来。”
    黎氏一听,高兴了,心思也跟着活络了起来。
    苏辰从黎氏的院子里回来,看到小媳妇还等着他吃饭,有些歉意,又陪着小媳妇再次吃了一顿。
    夜里夫妻两人躺在床上,乔宝莹说起卫氏顶撞她的事,看来连卫中现在是连做个表面功夫都没有这耐心了。
    以后至少表面上还是能过得去的,卫氏也没有处处针对。
    苏辰却分析道:“卫氏的妹妹一家坐了牢,这口恶气怕是难平,也怪不得她今日会这样针对你,下次你还是别带我娘出门了,免得被这些人不怀好意。”
    乔宝莹无奈的看着苏辰,这种事她能挡得住,他难道还不知道他母亲的性子,与当年一样,这些年恐是听了不少族长的话,倒是有收敛些。